现实中,调研与指导错位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下基层调研不是去找答案,并不留心座谈会上基层同志发言时讲了些啥,而是带着答案去印证自己决策的“正确性”;有的不接地气、不明实情,对基层工作眼中只看到不足,没有向基层群众汲取智慧的虚心和耐心,一开口就是“你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的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不顾本地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外地经验,造成“拍脑袋”决策,留下“烂尾工程”“后遗症”;有的在调研中放不下“身份感”,不搞层层陪同就感觉没有调研的架势,追求“隆重热烈”“宾主皆欢”,把调研当成表演,有脚本、有经典路线、有“会说话”的群众演员,结果官僚主义做派与形式主义应对一拍即合。
如果调研是主观的、虚妄的、高高在上的,决策指导就会是空洞的、失当的、脱离实际的。不充分、不深入、不科学的调研,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不仅摸不清情况、找不准问题、把不准规律,甚至还会出现“瞎指挥”“乱指导”等问题,影响实际工作。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调研是在现象中找规律、在群众中汲取智慧、为解决问题找办法,而不是情况没摸清、问题没找准,就随性地指导、“拍脑袋”决策。脚下有泥,心中才有底。凭感觉、听人说、隔墙听、面上看、牵着走,是掌握不了真实情况的。调研如果不能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就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大量工作实践证明,想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有什么样的调研,就有什么样的决策。
作为上级机关、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时,当思考如何有效进行调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指导的关系,让调研真正推动工作、解决问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6月10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