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核酸检测纳入战时管理;建立核酸检测新体系,对造假者杀无赦。
11月 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核酸检测报告频频造假、信息录入错误;把核酸检测当成一门生意,打造核酸检测连锁帝国;核酸检测上下游公司扎堆上市,有的核酸检测公司甚至雇人投毒、公然造假,人为制造市场需求……
抗疫三年,核酸检测乱象频出,核酸检测的“眼镜蛇效应”正在凸显,这给中国正在鏖战的新冠抗疫带来巨大挑战和危害。
当前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处于关键阶段,加强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质量监控、加快建立新的核酸检测体系十万火急。
抗疫是一场全民阻击战、歼灭战。战争意味着必然采取“战时管控”。核酸检测是抗疫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基础性工作,是为了最快速度查找病毒感染者,为第一时间采取转运隔离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为此,女性教育专家、成都市女学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女学教育基金全球总干事、民盟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政协成都市锦江区常委龚怡女士特建议如下:
1、明确并坚持核酸检测的公益性。核酸检测绝不是生意,也绝不允许当成生意来做。
2、作为政府采购项目,政府出台市场指导价,核酸检测机构应该公示其检测成本,接受物价、质监、疾控等部门监督和监管。
3、禁止核酸检测公司上市,包括其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公司。
4、加强对核酸检测公司检测质量的监控,卫健委和疾控中心应当给每家检测公司派驻质监专员,实行抽检和飞行检查制度。对出现核酸检测造假的公司,首先要问责派驻的质监专员。
5、开展对核酸检测公司专项稽查行动,深挖、彻查核酸检测机构背后的保护伞和利益关联者,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6、对于核酸结果造假的公司,以及累积犯录入信息错误两次以上,除了刑事处罚直接相关造假当事人外,还应从重从快地惩罚公司及其负责人,吊销其核酸检测执照,处以一千万元以上的罚款。
7、建立以公立机构核酸检测为主体、以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为辅的新体系。
8、将核酸检测纳入战时管理。每一个核酸检测点应标明检测公司、检测人员和监督投诉电话等信息。核酸检测人员上岗前应持核酸阴性证明,对核酸采集和检测进行全过程和闭环管理。
9、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应公布该检测机构法人、股东名单和最终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开新闻报道,已有超11家核酸检测机构造假被查。
靠疫情发国难财,真是过于卑鄙。
每天为了出行上班疲于做核酸,得到的却是造假的数据,这是什么天大的笑话?
政府掏钱,民众花时间,到头来统统白忙活,真的太可怕了。
多少民众因为疫情关了几个月,失去了工作,但有人却从中牟利,令人感到极度的不安。
如果无法斩断核酸检测机构背后的利益黑手,民众会对现状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
核酸检测机构数据造假,背后反映的却是人性的丑陋,是监管的巨大漏洞,以及对民众的失职。
核酸造假的成本低、利益大,这些钱最后到了谁的腰包?是否有官员勾结其中,都必须严查。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民众咬紧牙关、饱受煎熬,只有把核酸检测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合法,才能让民众信服。
根据刑法,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后果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把核酸检测纳入战时管理,则可以根据战时管理条例,加大对造假者的刑事和经济处罚。对故意造假、严重造假者,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建议判处死刑并处以巨额罚款。
让核酸检测造假者倾家荡产,甚至丢掉性命才能阻止大发国难财的人性之恶和资本贪婪。
作者:邹光祥;来源 :光祥财经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