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文豪莫言《生死疲劳》之后,又一部攻击诋毁土地改革的力作《软埋》问世。
《软埋》发表以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并本着宪法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之精神对《软埋》提出质疑和批评。
社会主义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读者对一部小说发表看法,提出批评,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作者来说,应该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争鸣,使作者在创作上进入更高的境界。但是,《软埋》的作者——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汪芳)不是虚心听取批评,而是火冒三丈。也许是某种势力的支持(在一片批评声中,《软埋》竟然获得【路遥文学奖】,使得汪主席有恃无恐,竟然要状告对其批评的张全景、赵可铭二位先生。
方方似乎理直气壮,似乎《软埋》代表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方方在微博中说:“改革开放也有三十多年历程了,中国一直努力地向着更先进、更文明、更强大的社会行进。可是文革阴魂却迟迟不散。经常的,它们集结而起,往后拖拽的力量甚至要超过前面的拉力。”
意思是说,否定土改,是为了“向着更先进、更文明、更强大的社会前进”。反过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彻底、最公平的土改反而是“落后、野蛮、退步”的,似乎改革就是要否定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历史。土地改革的意义果真如方方心中所想、小说中所写吗?下面我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谈谈土改。
土改正确与否,用不着感情宣泄,只需让事实说话。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掌握在少数地主手里。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卖儿鬻女,饿殍遍野,战乱频发。
汉代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晁错告诉我们,人饥饿而没饭吃,寒冷而没衣穿,慈母也不能养育孩子,君王怎么能有人民?他所处的汉朝还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的条件下说的。那末,到了人多地少而土地又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又会是什么局面?
共和国建立之初,曾剿灭200万土匪。或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当土匪?他们去做工、经商、种田不是很好吗?可是在农耕时代,没有工厂,没有多少商品可供流通,且没有资本、没有土地的人去哪里做工、经商?去哪里种田呢?当长工、做佃户娶不起老婆养不活家人,当土匪是无奈的选择。
那末解放后为什么一次剿匪就解决了两千多年解决不了的匪患呢?因为土地改革,人民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工商业的发展也同时提供了就业渠道。不当土匪也能生活,谁会去冒那种让人深恶痛绝的风险呢?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土改,就没有没有和平建设的内部环境,更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崛起!
方方在微博中说:”我的写作,一向关注社会进程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
难道土改前那些饥寒交迫的农民不是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你的笔触为什么不能为他们留下一丝同情?难道广大农民在生死线上挣扎,代表了社会“更先进、更文明、更强大”?方方憧憬的改革方向就是让中国回到土改前的局面?
诚然,土地改革初期,是出现过一些过激行为。但过激行为不代表土改是错的。正是长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压迫,才导致革命,才需要土改,土改中的过激行为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因结下的果,而且共产党在发现错误之后及时给予了纠正。错误的政策应该反思也已经反思,并得到纠正,但反思不可以否定土改。如同农民种粮食,为了获得丰收,要对庄家进行锄草,锄草的过程中,不小心也可能伤着极少的禾苗。我们不能因为失误,进而对整个锄草的劳动全盘否定,大加鞭笞。而方方以其大姨一家解放后的落魄虚构出整个土改的苦难,以一概全,全面否定历史的变革和进步。
方方在博文中不乏揶揄之词,似乎批评者都不懂文学创作之道,不配对其质疑批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小说创作三要素,情节是通过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展开的。不知方方《软埋》中的人物是虚构的还是有其原型。如果是虚构的,方方为何要把虚构的人物悲惨命运强加于伟大土改?而不写那悲惨的故事是你爷爷、爸爸造成的?如果确有原型,那么情节的展开也要经得起法理逻辑的检验。小说中的主人公丁子桃也就是“吴黛云”,几十年前软埋了陆子樵全家十几口,逃难中又淹死了儿子。几十年过去了,这本是无头的公案,谁能证明陆子樵一家的死是因为长工要斗他而全家自杀?又怎么知道不是陆子樵曾经对吴黛云狠毒,而吴黛云借乱世杀害了陆子樵全家?或者是其他原因?
我这里倒有个有案可查真是的故事,方方不妨拿去做素材,再去创作一部小说。解放前夕,我邻乡有个女人和还乡队的小头目外号叫“干提桶”的勾搭成奸,为了能与奸夫白头偕老,俩人合伙将亲夫勒死,用绳子捆着埋在地里,对外称其男人失踪。那年代也没人追究失踪者下落,倒是成就了奸夫淫妇一段如胶似漆的岁月。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干提桶解放后爆死,1971年,淫妇所在生产队社员耕地,一牛突然发疯狂跑,扶犁社员措手不及,一下把梨扎得老深,谁知一下把埋在地底的冤骨翻了出来。自此人口失踪案真相大白,那淫妇也供认不讳。由于追诉时效已过20多年,公安机关逮捕了淫妇,法院判了她10年徒刑。我想,这素材若到方方主席手里,是不是也能加工成土改的冤案?
方方在《软埋》的创作中选择了土改这一政治题材,面对质疑和批评却说 “赵先生读了这么多书之后,仍然认为文学是阶斗争或政治宣传的工具吗?”既如此,你又为何给批评者扣上“文革”“大棒”的帽子?又为何批评你的小说,就违背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既然《软埋 》代表了改革的方向,那难道不是政治吗?
别以为文学创作有自由,那也是在尊重宪法前提下的自由。
宪法序言对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成果这样总结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这里说的成果,包括伟大的土地改革,而这成果是不容否定的。方方主席,你是不是也应该把宪法读一读呢?要知道一切权利都对应着义务!
附:方方微博截图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