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理论建设 > 阅读信息
92岁老党员高为学:要“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真谛真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有感
点击:  作者:高为学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8-07-17 10:29:26

 

 1.webp (25).jpg

 

  为了庆祝建党97周年,我这个九十二岁党员,也要勉力创文,汇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的“出版说明”中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本书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根据中宣部的要求,我不顾年老多病,从今年五月底开始,通读了全书。该书在第三十讲中强调指出:“深入学习这一思想,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原著原文是最权威的,只有学深学透原著原文,才能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真谛真义、思想精华。”(第348页)我根据这个精神,把学习《三十讲》和“学深学透原著原文”结合起来研读,颇受教益,对“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真谛真义”,有一些粗浅的感悟,现将其写出来,向该书编者、读者汇报和请教!

 

  一、如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三十讲》第二讲第26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标题下,作出了如下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个结论是符合习总书记思想的。但又感到有些不够解渴,不如习总书记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对此讲得那样“全面准确”。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09页)习总书记在这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就因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特别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总书记发出了如此斩钉截铁的铿锵之声,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习总书记在那次讲话中,不仅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而且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五条基本原则。2013年10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学习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根据习总书记讲话的内容,把这些基本原则写进了该书的“前言”,其内容如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的预测和设想。主要包括: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等等。这些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第6-7页)这就清楚地表明,《读本》早就向世人公开宣传了习总书记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涵,认为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但是,如果不讲“科学社会主义的五条基本原则”,不讲“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这就丢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怎么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啊?!

 

  习总书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遵循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且在讲话最后作出了总结,指明了中国的前进方向。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8页)

 

  二、如何回答“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

 

  习总书记2013年1月5日的讲话,非常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就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0页)这一大段论述,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指出质疑“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并列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这样有理有据的回答,是具有极大的说服力的。

 

  可惜,《三十讲》第27页,只是照抄了习总书记这一大段话的开头部分(从“近些年来”到“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句话也没有讲。按照习总书记的说法,“如果丢掉了这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怎么能够有力地回答“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啊!

 

  为了有力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宪法的规定来论证这个问题。我国宪法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规定,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统一的精神。


  在政治制度方面,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确立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即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


  在经济制度方面,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宪法中的这些规定,从总体上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又体现了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但是,要在实践中真正坚持这些原则,必须下大力气。2010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的文章称:改革以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已占我国GDP总量的55%以上,吸纳城镇就业的80%以上,现在已经形成‘国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的所有制结构’。”2017年10月21日上午,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新闻记者招待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冉万祥说: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可以用“56789”来概括,即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这就充分表明,宪法规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动摇,这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原则问题这个问题如长期不能解决,那就会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从而“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三、如何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三十讲》第8页讲:“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85页又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符合习总书记思想的。但是,光这样讲,似乎没有“全面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关于“立场”问题的丰富深刻的思想精华。

 

  2014年2月17日,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有人说这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说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说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也不存在了,在国际大范围中也不存在了。”习总书记在这里旗帜鲜明地批评道:在当今国内外还存在阶级斗争的情况下,认为讲“阶级立场”、搞“阶级分析”,是“落后于时代”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在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里,立场总是有阶级性的,没有非阶级的立场。《辞海》认为,“立场”即“阶级立场”,指立足于一定阶级,反映这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根本态度。不同的阶级立场决定人们不同的基本观点、思想方法、政治态度和阶级感情。因此,习总书记在讲“立场”时,不仅讲“人民立场”,还认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立场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为人民大众(指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这就表明,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才能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而不能反过来。这是无产阶级(亦称“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决定的。人们都知道,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彻底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它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正因为如此,所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工人阶级立场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各种成分是存在阶级差异的。因此,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宪法时,正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使我们弄清了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为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宪法序言写道:“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员,当然都是属于人民的范畴,这是毫无疑义的。对此,宪法也要作出科学的准确的阶级分析,明确规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依靠”力量,其他则是“团结的力量”。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者,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是“参加”者,还包括“劳动者”、“建设者”和两种“爱国者”。这是多么深刻、细致的“阶级分析”啊!如果丢掉了“阶级立场”和“阶级分析”,我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这样完美的马克思主义的“爱国统一战线”政策。在爱国统一战线中,由于私营企业主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当然不是劳动者。但他们对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存在有利的一面,故称之为“建设者”。有的人丢掉“阶级立场”和“阶级分析”,把“建设者”随意混同于“劳动者”,抹煞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这就违反宪法了。我们既要鼓励、支持私营企业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一面,又要引导、制约他们与社会发展、劳动者利益相矛盾的一面,这样才能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对于这个问题,习总书记在2014年2月17日的讲话明确指出:“我们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就要促进共同富裕,西方国家能接受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个主体地位,促进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这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观点,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是不可能接受这个观点的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三十讲》非常重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多次提到“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该书在第104页讲:“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142-143页讲:“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第231-232页讲:“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做大‘蛋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编者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做大‘蛋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等等。这些措施,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当然是会发生一些积极作用的。但是没有触及到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要害问题,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公平正义”是一种抽象的观念,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离开生产方式,追求抽象的“公平正义”,只能是“水中捞月”。古往今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始终贯穿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最终都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西方学者曾辛辣地指出,资本主义只是在形式上保障每一个公民拥有平等的机会使用他们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最后带来的结果是:一切人都有“在桥梁下睡觉”的平等权利。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指明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只有彻底摒弃这种社会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的。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号称社会保障很完备的国家,在那里仍然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这是世所公认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也非易事。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五位青年党员学者著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间,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最快速度的世界记录,但同时也快速从一个相当平等的社会变成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317,到1999年就越过了0.4的警戒线,而到2008年进一步攀升到0.483,不平等程度比美国还要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第183页)“中国财富差距更是大得惊人。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家庭资产差距持续拉大。1995年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0.55,2012年达到0.73,。最富的1%家庭占据了30%的财富,最富的10%家庭拥有的财富在63%-85%区间。如果没有有效的方式加以遏制,中国的贫富分化就会愈演愈烈,‘共同富裕’的政治承诺将成为画饼。”(第183-184页)怎么办呢?该书认为,“国有经济还是中国稳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经济基础。在一个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贫富差距不断趋于拉大就如同物体在地心吸力作用下不断趋于下坠一样。政府二次分配之手是无法遏制这一趋势的,根本之道,就是在生产资料占有上做大公有经济的比重,使全体人民成为最大资本家,而国家成为最大的CEO”。(第199-200页)这本出版三年、畅销60万册的政治理论读物,在“跋”中道出了真心话:作为共产党员和青年学者,我们要“像开垦过的大地裸露自己灵魂一般,我们捧出我们的心灵。”我在此引用该书的大段论述,正是想把作者的“灵魂”、“心灵” “捧”到大家面前,以求共享之!

 

  五、为何不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十讲》在第十八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讲了七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最后一段,在第196页讲到“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一大段论述,完全出自于十九大报告讲到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第七条方略时讲的内容。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题目的统领下,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七个要素。可是,在照抄这段话时,对统领这段话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却只字未提,似乎十九大报告根本没有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似乎它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无关系。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其实,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本方略”之一,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们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初是在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其中第一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接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四个方面内容中,第一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这个总目标之下,其第五项任务就是倡导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增写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容量,除了继续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之外,在原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前,加上了“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使之成为“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样完整的表述;另外,还增加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且大大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认为它是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肯定其是“兴国之魂”的重要地位,统领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三十讲》只字未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基本方略”。该书第十八讲第二个问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是不可能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因为,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根据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总纲领,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只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不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排斥在外,这如何“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如此重要,党中央多次强调它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就因为它首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是“兴国之魂”的理论基础,“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奋斗目标,自然成为“兴国之魂”。我们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还应该谈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内容,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失魂落魄”,那就不利于“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

 

  马克思的名言告诉我们:“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期盼该书在修订时,能够按照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真正地在理论的彻底性上下功夫,而不要避重就轻、避难就易,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用真马克思主义来“说服人”、“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