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4日,围绕“踔厉奋发 共赢未来”主题,2023年中宏观察家迎春座谈会圆满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以下是陈文玲发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谓主要矛盾,是在诸项矛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哲学中所讲的矛盾论,是指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中国未来30多年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需求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是不断把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的过程,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实现的过程。
第一,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迅速恢复修复和反弹的关键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是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1、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这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使市场真正成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消费则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供给体系水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也是基础性的力量。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最重要的那驾马车,因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是建设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性支撑,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基本保障,对中国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
消费连续8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0.5-0.8个百分点。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住与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2021年全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消费稳,经济才能稳;消费旺,预期才能强。
2、消费是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基础性支撑
中国现在、未来对中国经济和全球投资者最大潜力、拉动力、吸引力是市场红利,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是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不断扩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消费需求。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7%,中国消费总量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2.5%。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援引花旗银行分析师的预测报道称,中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1%,达50万亿元人民币。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有效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弹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消费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最关键的保障
现代经济从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转向消费起决定性作用,从以生产为起点,转向以消费为起点。消费升级是动态的、变化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消费需求引导投资和生产,既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在要求;既是形成超大规模市场的基础性支撑,可以不断释放市场红利,也是保持中国经济不竭的动力和对国际资本、产业、要素、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吸引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全球性现代流通中心、消费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和现代商务环境最优的世界性大市场。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满足需求侧的供给侧改革与调整,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底层逻辑。
4、消费是中国经济长周期持续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的力量
消费释放和满足的过程,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随着人民群众购买力不断提高,不断把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供给能力创造崭新消费需求,使消费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必须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在供给侧创造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的供给能力。这就要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群体、消费总体能力、消费结构、消费偏好不断优化的要求。中国已经形成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5G、6G叠加高铁网、航空网、高速公路网等虚拟网络与实体网络体系,不断激发和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意味着满足消费需求的中国市场活跃度、便利度、规模、潜力和空间,将成为全球具有引领性的力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也明确宣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基本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产生了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了巨大规模市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扩大了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升级和优化的消费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物质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供给侧满足需求侧的能力,包括提高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必须转变消费方式与消费偏好,趋向更为健康的绿色消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必须是和平的,才能保证中国人民能够过上稳定可持续的生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我们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例如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GDP、GNP,衡量一个国家实际消费能力的购买力评价PPP,反映人类发展指数的HDI,还要有衡量人类发展使人的能力提升的重要参数,例如贫困率,健康长寿的水平,人们获得文化技术和分享社会文明的能力。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消费水平,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当前消费疲弱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短板
当前消费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短板,主要表现为五方面失衡:
1、国内消费需求与国际消费需求失衡
2020年我国国内消费需求是唯一一个负增长的为-3.6%,2021年恢复了正增长,是所有指标里增长幅度最小的;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0%,比上年提高了4.4。但是2022年中国消费增长急转直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下降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下降3.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52453亿元,下降2.3%;餐饮收入额39527亿元,下降16.6%。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个百分点。而来自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逆势上扬,2020年中国出口增长4%,2021年中国出口增长21.2%,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长9.9%。
2、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与消费增长速度的失衡
2021年中国消费占GDP增量的比重达到65.4%,2022年上半年消费占GDP比重69.4%,全年预计65%左右。我国2011年消费占GDP比重为51.6%,2019年消费占GDP比重为57.8%。“十一五”时期我国消费年均增速18.1%,“十二五”时期消费年均增速15.6%,“十三五”时期消费年均增速是8.1%,《“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2万亿元增加到50万亿元,年均增长5%。这符合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反映出我国消费增长占比越来越高,而增长率总体趋于下降趋势。
3、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失衡
近几年,中国线上消费需求释放带动作用明显,新一轮技术革命应用持续深化,推动线上消费在我国日益普及,特别是疫情以来,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新型线上消费创新更为活跃,消费场景日益丰富,创造了诸多新的消费需求。《中国生活服务业消费趋势报告(2022)》数据显示,生活服务消费线上成交额年均增长49%,线上用户年均增长更是达到70%。2022年1-11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4%,增速明显快于线下商品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1%,比1-10月提高0.9个百分点,自9月份起占比连续提升。其中,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吃类和用类商品网上零售同比分别增长15.1%和6.1%。而大量实体店、批发市场和专卖店萎缩,一大批空心市场、关门店铺、无人商业街成为一大奇观。
4、满足刚性消费需求与弹性消费需求的供给能力失衡
满足中国人民衣食住行的刚性消费需求,基本上可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供给体系,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产业配套能力完整。但满足消费空间最大的弹性消费需求部分,存在诸多的硬约束或者软约束。硬约束主要表现为我国处于转型升级,满足高端消费的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还有很大的短板;软约束主要表现为一些制度性约束,如限购政策、对奢侈品消费的限制等。
5、最终消费率占比高的人群消费能力不足与高消费人群消费能力释放不足的失衡
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社会目前9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62%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极低收入层: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有5.6亿人;低收入层:月收入在1000-2000之间,有3.1亿人;月收入在2000-5000之间,有3.8亿人;中等收入层:月收入在5000-1万之间,有0.8亿人;月收入在1万-10万之间,有0.4亿人;月收入10万-50万之间,有0.25亿人;月收入50万-100万之间,有500万人;月收入100万-500万之间,有100万人;月收入500万以上,有10万人。这样的收入结构决定了消费的不平衡不均衡不可持续,低收入人群最终消费率高,高收入人群最终消费率低,而对于高收入人群的高端消费需求,缺乏优质供给能力。
第三,聚集重点、激活消费,全力稳住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盘
扩大消费需求是破解需求收缩压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稳住经济发展大盘,确保今年的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关键看国内消费能否激活,与扩大国际消费需求结合起来,把市场红利长期地、持续地释放出来。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2021年,世界银行确定的高收入国家起点为人均国民总收入13205美元。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2440美元,与高收入国家的起点相比仅相差765美元。这个发展阶段,将决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量将由投资转移为消费。《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中国2035年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
1、激活线下服务消费,尽快恢复烟火气
努力稳定当前消费,切实保障消费供给,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受疫情的冲击,从2020年到现在受冲击最大是消费,特别是线下服务消费。2019年中国旅游消费已达到6.63万亿元人民币,当年国内旅游达到60亿人次,餐饮业已经达到4.67万亿元人民币,旅游和餐饮两项超过11万亿元,占当年中国GDP总量99万亿元的1/9。中国旅游协会的《政策促进、产业创新与旅游复苏--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刚刚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46%和40%。2022年餐饮收入近4万亿元,尚没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仅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推动线下消费的这两大行业,加上会展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健身美容行业等以线下消费为主的行业快速复苏,可以恢复中国的元气、人气、烟火气,这是中国经济活跃和繁荣的非常重要的标志。应尽快激活线下服务消费,应尽快将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位,稳住更多消费服务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预计2023年,尤其是在下半年,国内旅游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据文旅部介绍,假日市场都市休闲、周边游仍占主流,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冰雪、温泉、逛乐园、游湖、露营、围炉煮茶、酒店剧本杀、街区休闲、古镇漫游、看烟花、登山等高品质玩乐体验成为年轻人消费的新潮流,三亚、西双版纳、昆明、厦门等地成为北京和东北三省游客“避寒跨年”主要旅游目的地。新年伊始,全国多地的重点商圈迎来消费复苏热潮。北京开年以来,百货、超市、餐饮等业态企业销售额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3.8%,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到1218.1万人次。
2、激活新型消费,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例如,疫情影响下以露营为代表的户外活动,滑雪、徒步、飞盘、骑行、滑花板等潮流运动通过互联网市场需求集中爆发。
京东发布的《2022户外露营消费趋势洞察报告》预计,随着露营相关企业注册量稳步增长以及露营营地市场规模扩大,露营经济2022年将达到1134亿元。淘宝天猫和清渠数智联合发布的《2022露营行业趋势白皮书》,中国露营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露营方式经历了传统徒步登山露营到公园露营的变迁;2020年精致露营开始流行于各网络社交平台,现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2021-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露营核心市场规模可达2483.2亿元,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4402.8亿元,有可能成为排在餐饮业之后的第三大服务行业。
3、激活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市场,带动整个市场的复苏
住房、汽车、家电三项消费,合计占GDP的30%左右。聚焦消费领域这几个带动力强的行业,打破痛点难点堵点和体制机制障碍,取消住房、汽车限购政策,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
住房。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8万亿元,占全年GDP总量的16%;比2019年增长13.9%。2022年,房地产行业市场受到空前打击,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预计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7796.3亿元,同比下降51.7%;预计2022年全年非银融资约达9000亿元,同比下降50%。
分水岭出现在去年11月份,支持房企融资政策发生根本转变,纾困方向从此前“优质项目”转换至“项目与企业并存”。11月11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金融16条”;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新5条”支持房地产股权融资;12月21日,证监会再发文,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截至目前,60余家银行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8家民营房企储架式注册发行债券1210亿元;超32家上市房企披露股权融资意向或计划,华夏幸福等出险房企亦在其列。
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结构性复苏。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汽车。2021年国内汽车销量2627.5万辆,市场规模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汽车保有量累计突破3亿辆,汽车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10。中汽协预估2022年汽车销量2675.7万辆,同比增长1.7%。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全世界位于前列,据乘联会统计,2022年乘用车市场零售2070万辆,同比2021年的2015万辆增量55万辆,同比增长1.8%。2022年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96%。新能源车在所有乘用车销量占比达31.4%,每卖出3辆汽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仅2022年12月份新能源销售,比亚迪排在第一位,以234598辆遥遥领先;特斯拉55796辆,上汽通用五菱85632辆,分列第二、三位。前10名还有吉利、长安、埃安、上汽、哪吒、理想、蔚来。
家电。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规模8811亿元,占GDP的2.12%,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零售额下滑明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商品零售额累计8114.2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7.3%。
4、激活几大消费群体,把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
老年人群体。新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联合国最新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22年为13.8%,到2035年和2050年分别上升至22.6%和30.2%,上涨趋势非常快。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老年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达到了7.01万亿元,老年市场规模达5.4万亿元,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测算,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7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老年人口的群体消费总量约为3.3万亿元至4.8万亿元,预计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为12万亿元至15.5万亿元,2050年或将达到40万亿元至69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将达到61.26万亿元,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
新型消费群体“Z一代”。中国“80后”“90后”“00后”“10后”人数分别为2.22亿、2.11亿、1.63亿、1.63亿,总计7.59亿人,他们是中等收入群体的主体,是具有强劲需求和新消费观的群体。
单身群体。中国民政部数据,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大约等于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人口总和,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在单身的群体中,适婚高学历人口中女性占比已超越男性,并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2021年,在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中,单身独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200万,2022年达到1亿人口,而2018年这个数据是7700万人。根据民政部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从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我国年离婚数量从125万对增长到433.9万对,2020年比2010年增长3.47倍。
“她消费”群体。女性在消费中的主导权、决定权、话语权具有明显优势。“她消费”是市场的主流主导和主体。调研数据显示,中国80%市场商品是女性购买的,80%的已婚家庭吃穿用商品是由女性决定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男性人口数量达到72334万人,占总人口的51.2%,而女性人口数量为68844万人,占比约48.8%。中国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国家之一,财务独立的女性具有更大的消费支配权,对于家庭消费取向有着决定性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美容、健身、瑜伽、旅游、养猫、学习等的消费主体,她们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偏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5、激活具有爆发力的消费领域,满足消费侧结构不断升级的要求
健康消费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慢性病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较快,支出总额从2017年的2836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67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32%。预计2022年中国慢性病市场支出总额将达到53806亿元。从构建国民健康体系的视角,健康消费领域具有最大潜力。相关数据表明,中国亚健康人群已经超过75%,亚健康人群主要包括年纪大的人和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大的人。慢性疾病主要包括29种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鼻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尿毒症、肺结核、癫痫、重症肌无力、肝硬化、白血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WHO发布报告称,中国2019年30岁至69岁人群死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肾病这4种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为15.9%(近1/6)。健康消费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
文化消费。2021年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27.9%,近10年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未来十年将是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
教育培训消费。近十年中国教育市场的年均增速高达16%,随着对国民素质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家政服务消费。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风险保障。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
交通出行消费。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公共服务消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6、激活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形成中国市场集成效应
以2019年为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2万亿元,物流市场总规模超过300万亿元,国际贸易总额为32.16万亿元,房地产市场销售额17.36万亿元,合计近400万亿元。资本市场市值80万亿元,未来数据要素将成为重要市场禀赋,也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交易量。以上几项加总,中国市场总规模将超过500万亿元。未来15年预计年均增长7%-10%,到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万亿元。
7、激活数字消费,继续完善支撑消费需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数字化新型消费平台,目前中国已建设了200多个5G基站,为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场景创造了数字化基础。发挥中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云服务、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的集成优势,领先全球加快超高清视频、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等数字化消费方式和技术标准。形成数字健康、数字贸易、数字商业、数字物流、数字政务、数字社会等。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畅通物流大通道,加快构建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支持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递服务站进社区,加强末端环节及配套设施建设。畅通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商贸流通企业产销对接,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和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
8、激活区域资源和要素重组,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继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和义乌国际贸易试点,提升双循环流通效率和消费承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与国(境)外机构合作建设涉外消费专区。围绕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主题有序建设一批设施完善、业态丰富、健康绿色的消费集聚区,稳妥有序推进现有步行街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积极发展智慧商圈。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化配置社区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高水平办好“中国品牌日”、全国消费促进月等活动。支持各地区建立促消费常态化机制,培育一批特色活动品牌。刺激消费需求的供给侧,应更注重高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释放,更好地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9、激活市场主体,增加具有持续增长的消费能力
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2023年要在培育、支持一批活力足、韧性强的微观市场主体上下功夫,让一批有眼界、有担当的企业家重新披挂上阵。在政策支持的同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适应形势,开展自救、加快转型、寻求突破。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创业,减轻就业压力。2022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疫情三年一批企业破产倒闭,稳就业压力持续加大。青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调控中面临的最大挑战。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再创新高。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要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一次疫情可能会使商业企业加快洗牌。在实体店时代,一般在3公里内的经济圈,大约分布着68000个小零售店,或者实体商店。这一次疫情让实体店受到非常大的打击,或者叫重创。有一些企业或者店铺可能疫情之后挺不过来了,有一些可能是间歇性的休克。但是我可以说,这次疫情之后,会发生一次商业企业的洗牌。新的商业业态,比如说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小视频、抖音等,这些会迅速发展。这种企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商业常态。比如说,中国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去年已经超过美国,中国129个,美国121个。中国新的商业业态创造活跃,美国有的,我们几乎都有,美国没有的,我们也在创造。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中宏网”,修订发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