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郭喜林:小学生“推翻”标准答案,问责是关键
点击:  作者:郭喜林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10-30 10:40:06

 

▲资料图。合肥市某小学,老师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图/新华社

 

小学生“推翻”标准答案,既是孩子们善于动脑,又是孩子们“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通过发散思维发现问题,并向教材编写组提出质疑,绝不掩饰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近日,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两名四年级学生成功推翻官方用书上的“标准”答案,给新世纪小学教材(北师大版)编写组发去了邮件,并收到了编写组的回信。回信中,教材编写组肯定了两名学生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同时表示,在教材修订时,会采纳他们的建议。(新京报网20221029日)

 

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多动脑子进行探索,学生才会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好奇,既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又是培养和巩固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好奇中学习,在好奇中去探索未知,在好奇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学习兴趣。

 

应该说,好奇是我们每个人幼年时期共同的特征。不懂得的东西与知识,善于问老师,善于问家长和他人。而且,勤学好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就需要,教材编写者必须善于从多角度启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便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迅速增长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的情况下,更应该从多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积极探索不同角度得出的正确答案,并让同学们验证教材提供的标准答案是完全正确的,是天衣无缝的,而不是错误的。

 

尤其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具有科技含量的问题解答,教材编写必须努力做到科学严谨,天衣无缝,不能发生错误,更不能误导学生。尤其是小学教材,教材编写者必须对教材的编写质量精益求精,不能麻痹大意,不能粗制滥造,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应该说,教材的编写人员和专家也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因为,老师是按照教材去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的。因此,教材提供的学习依据必须是天衣无缝的,必须把正确作为教材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如果教材编写人员和领导不负责任,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漏洞百出,让学生提出质疑,那就不是党和人民满意的灵魂工程师,那就是失职和渎职,那就必须严厉问责。而不是轻描淡写地给提出质疑的学生回信就解决问题了。

 

应该说,教材出版既有编写人员,又有编审人员,更有教材副主编和主编。哪一个环节都应当认真负责,并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而且,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这是教材出版社在出版发行之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同时,教育部作为教材的依法监管部门,对教材质量的审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存在问题的责任追究就不能敷衍从事,必须秉承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去实施责任追究。两个小学生提出的质疑在教材修订过程中予以采纳,和责任追究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蒙混过关。

 

开展探究式、思考式的开放型学习,不能以牺牲教材的质量为代价。当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教材编写者和教材质量的监管者,也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而且,应当把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究竟在教材编写和质量监管工作中做得怎么样。

 

作者:郭喜林  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工作单位:新乡市新运公司办公室;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