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对当地农村的多发病、常见病——腰腿疼病无心治疗,全神贯注于研究“养生疗法”,对前来求医的农民口称“病人腰疼,医生头疼”,开出的药方居然是“吃吃睡睡”,根本不考虑农民不可能过这样悠闲安逸的生活。
而巫医贾月仙则利用自己对乡村医疗的垄断,只顾自己敛财,不关心农民的死活。
田春苗被社员推荐到卫生院学习,却被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天天拖地板,刷瓶子,就是不让她学习医疗知识和技术。
钱济仁嘲弄:“你看看田春苗那双手,还能拿针头?”
杜文杰则帮腔说:“拿针头和拿锄头毕竟是两回事嘛!”
田春苗回到村里办起了卫生室,又被杜文杰以没有“处方权”为由予以取缔。
社员阿芳嫂的女儿小妹已经发了一夜高烧,生命垂危,送到卫生院,钱医生却不理不睬,后在杜院长的催促下勉强到急诊室诊断,却慢条斯理地穿白大褂、戴口罩、看手表、理头发,完全不顾阿芳嫂和春苗已心急如焚。
在毛泽东主席看来,医疗卫生系统和医生,无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一、改变医疗服务的重点,把缺医少药的农民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
第二、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赤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真正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今天看来,赤脚医生虽然不够高大上,但他们能够有效治疗、预防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等,大大缓解了农村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先进经验向全世界推广;
第三、要求医生改造世界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今天的思路却恰恰相反,把患者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的政策取向是严厉打击,但效果似乎是扬汤止沸。
谁的思路更正确呢?
在我看来,毛主席无疑是正确的。医生、医院面对患者,其所拥有力量与信息优势都是绝对优越的,如果医院、医生方面要利用这种优势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患者是很难讨价还价的。所以古今中外的医生,都强调“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人道主义”等等,反对把利润作为主要追求目标,似乎只有中国九十年代开启的医疗产业化改革是一个唯一的例外,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医患冲突不仅数量激增,而且也越来越暴力化了。
从《春苗》来看,医疗精英利用知识和技术优势,以牺牲患者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也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是,这种倾向在当时受到制度与文化的压制,因而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而如今这种倾向则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名义下受到制度与文化的纵容,其结果是患者视医生如蛇蝎,医生视患者如寇仇,构成全世界最奇特的医患关系。
今天,重温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仿佛听到他洞穿时空的声音,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温暖的感觉。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载“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微信公号【作者授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