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王辉 周智婉:中文成为世界语言的六大转向
点击:  作者:王辉 周智婉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3-09-26 10:54:29

 

英国伦敦学生在2023“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上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新华社发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中文已经成为一门日益重要的国际语言。长远来看,到21世纪中叶,中文将可能由一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语言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语言,成为最重要的全球通用语之一。在中文从国际语言迈向世界语言、中国从语言大国迈向语言强国的进程中,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完成一系列转变,使中文成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磅礴之力。

 

一是从中文教育转向中文应用。70余年来,国际中文教育从兴起来热起来,学生规模持续扩大,分布国家日益广泛,融入当地教育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而中文的实用价值是中文走向世界的吸引力所在,中文要进一步与专业、职业、行业、领域紧密结合,将贯通起来,使中文从语言教学领域延伸到广阔的语言应用空间中,不断扩大中文应用领域,发挥中文全方位、多领域服务的实用功能。

 

二是从语言竞争转向语言竞合。国际中文教育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南,倡导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基于这一理念,国际中文教育要平等对待、尊重对象国的语言和文化;坚持双向交流,互学互鉴;尊重文化差异,用对方易于理解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育教学,构建和谐多元、共生共荣的全球语言生态,共同应对人类社会演进中的语言濒危、语言消亡等问题。

 

三是从中文全球化转向中文本土化。中文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包容性和多元性将是中文作为世界语言的显著特征。中文在各国的学习和使用具有差异性,是不同国家、民族在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差异的表现。中文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融进去,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中,成为各国教育体系和应用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文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中文在各国的使用差异,使中文真正融入并扎根当地社会。

 

四是从线性传播转向社会网络传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单一线性传播方式已无法适应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趋势。以政府和民间两种渠道,学校、教师、媒体、平台等多元主体构成的社会化网络传播方式,更利于完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提升国家语言传播能力。

 

五是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场景。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将国际中文教育的赛道从现实空间转换到虚拟空间,传播模式从人际传播拓向泛在传播。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虚拟主播对具身性传播的回归和升级,中文资源大数据模型中的安全性、可用性和丰富性等问题,对于提升中文在虚拟空间的地位和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六是从语言传播转向文明交流。语言国际传播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与国际格局、社会变迁、文明革新等息息相关。国际中文教育将以促成多元文化交流对话、推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共享、实现世界文明的包容互鉴为落脚点,并因此展现出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王 辉 周智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2023092510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