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打着排放核废水的旗号,排放核污染水,试图长期化,为西方处理核废料提供新途径,让日本和西方不承担核废料处理责任,而让人类承担核电站污染损失,这是日本坚持排海、西方支持的根本原因。上个世纪西方大量向海洋倾倒核废料,四大洋均被污染,部分海域严重超标,后不得不停止,但每年核电厂仍有大量核废料产生。核电的根本问题是核废料无法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持续几十万年之久,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这是发展核电事业必须考虑的前提。
正常运行的核电站,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主要来自从核反应堆中传输热能的水蒸气,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氚。这是因为氚是氢同位素,在堆芯核燃料棒中产生,和氢一样具有高穿透性,穿过核燃料棒外壳,进入到传输热能的水蒸气中,甚至到达发电系统中的冷却水。它们大部分和水中氢原子置换,形成超重水。而核燃料棒中发生核反应,产生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封闭在棒中,毒性远大于含氚废水,是严禁排放的,水被它们污染,常区别于核废水,称之为核污水。核燃料棒使用时,核燃料会发生各种核反应,产生很多中间产物,它们一直存在,包括核燃料耗尽后成为乏燃料棒,实际就是危害最大的核废料。因中间产物大多是各种放射性核素,仍然继续核裂变,产生很多能量,常常需要长期放置在水中冷却,而冷却水一样含有大量放射性氚。如今很多西方国家堆放了大量乏燃料棒。正常运行的核电厂每年会产生大量乏燃料棒,以及一定量的核废水。美国约有103座核电站,每年产生2200多吨核废料。由于核电系统工作在高辐射环境下,容易发生放射性物质的非正常散播,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受到辐射,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需要用水清洗,也就不断产生核污水。乏燃料棒和核污水中的污染物都属于核废料,很难处理,其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半衰期从几天到长达上百万年的放射性物质,如受到较多关注的碘131,铯137等。人类基本没有办法,只能从水中分离富集储藏起来,从而给环境带来无穷的后患。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燃料熔毁和爆炸事故后,核燃料和堆芯物质从核反应堆中溢出。溢出物质中可能含有多达1000种放射性核素,抛洒到大气中,又落到地面和大海中,污染了日本大部分地区及其周边海域。地下水及雨水与这上千种放射性核素接触后才形成了核污染水,这与一般核电站的废水是根本不同的,它们的性质和堆芯产生的核废料相近,都是由难以处理的放射性物质组成。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门武研究员在《海洋污染公报》(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发表论文《福岛核事故核污染水排放入西北太平洋:已知的和需要知道的》(Discharge of contaminated water from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 into the Northwest Pacific: What i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known,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73 [2021] 112984),介绍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推演了各相关排放数据,并简要综述了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在太平洋的迁移扩散情况、主控海洋学机制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已知信息);在此基础之上,从科学技术层面出发认为应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还需要掌握排海核污染水中残留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及其总量、更为详尽的核污染水排放计划、黑潮的稳定性、相关放射性核素在太平洋中的迁移行为、相关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生物中的富集情况及生态半衰期这5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在未来有必要建立起长期的监测机制。下面的介绍来自该文: 据日本方面报道,截止2021年9月2日,约1276497吨的核污染水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图1),占总容量(1370000吨)的94%,其中包括374200吨(31%)的ALPS处理水(据称除氚外其它核素含量满足安全排放标准)和832900吨(69%)待处理水(已经过ALPS处理过,但未满足安全排放标准)以及12133吨的锶去除水,每天新增140吨核污染水,每年新增5-6万吨核污染水,预计于2022年夏天达到最高容量。据称ALPS能最大限度地处理62种放射性核素以满足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安全标准,但其中的氚无法去除,每个储水罐中氚的浓度大概为730000 Bq/L,据计算氚总量约为1 PBq(P=1015),需稀释500倍才能把氚降低到1500 Bq/L。这些经处理和稀释的污水将在未来30年内排入太平洋,对于现存1PBq的氚来讲,每年需排放33.3 TBq(T=1012)。但不要忘记在这30年排放时间内,还会有新的氚产生。经计算,每年新增氚总量为36.5-43.8 TBq,因此每年氚排放量将会是70-77 TBq,该排放量是日本宣称排放量的3.3-3.5倍。碳-14也无法被ALPS清除,储水罐中的碳-14活度范围为2.53-215 Bq/L,平均为42.4 Bq/L,大概为日本监管标准的2‰-10.75%,经稀释后,碳-14活度最大会降低到监管标准的1/1000。
2)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在太平洋的迁移扩散情况及主控机制2011年3月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向环境中释放约520 PBq(P=1015)的放射性物质,其中约80%进入西太平洋,是迄今为止对海洋影响最为严重的核事故。在这些被释放进入西太平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中,放射性铯同位素研究最多。以之为例,福岛核事故之前,西太平洋铯-137的本底水平为< 2 Bq/m3,福岛核事故释放了15-20 PBq的铯-137进入西太平洋,一度致使铯-137在福岛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活度高达68000000 Bq/m3,在距离福岛615公里的海域活度高达~825 Bq/m3。如图3所示,铯-137被释放进入海洋之后,在上层区域(深度<150m),铯-137在黑潮延伸体以及北太平洋流的作用下在向东迁移进入东太平洋区域,并在加利福尼亚暖流及阿拉斯加寒流的作用下向南、北传播。垂向上,铯-137在向东运移的过程中,在西北太平洋西部副热带模态水(STMW)和中部模态水(CMW)潜沉作用的俘获下进入次表层(200m-500m深度),并在背景流的作用以及中尺度涡旋的夹持下,沿等密度面从高纬度区域加速向东南方向的低纬度区域运移,即向我国管辖海域运移,并随黑潮入侵进入我国的南海和东海海域。总体来讲,表层水体携带向东太平洋输运的铯-137为8.6±1.5 PBq,占43-57%;西部副热带模态水(STMW)向西南输运的铯-137为4.2±1.1 PBq,占21-28%,中部模态水(CMW)向西南输运的铯-137为2.2-7.2 PBq,占15-36%,实际上这就意味着有36-64%的福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是向我国管辖海域运移的。此外,黑潮的稳定性会影响模态水的形成,进而影响上述各输送比例。
3)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海洋放射性信息系统(MARIS)https://maris.iaea.org/explore-mapbox该信息系统是2016年建立,收集的数据从1957到2021年。
【图4 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H-3 氚监测数据,最大值来自法国沿岸的海水,高达873.9万Bq/m3,日本福岛海水是13万Bq/m3;法国海域氚浓度高,主要原因,是法国核电厂多,而且集中排放在法国周边海域,从而导致污染大。】
【图5 太平洋海水铯137监测数据,最大值是福岛,高达68000Bq/kgd,铯137半衰期是30.2年,放射性强,也是短期危害很大的放射性元素。】
碘131是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只有8天,危害大,福岛海水最大值达到1.8亿Bq/m3;这都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产生的。人们讨论放射性核素危害时,常用的两个物理量,一个是放射性活度,单位就是上面各种数据提到的Bq,代表的是每秒一个核裂变。这是放射源本身的性质。另一个更重要的量是核辐射吸收当量,单位是希沃特1Sv=J/kg,它是单位重量受辐射对象吸收的等效辐射剂量,是吸收辐射剂量,与辐射粒子的品质因子,以及修正因子的乘积,反映的是辐射线对生物的危害程度的度量。两者的换算比较复杂,可以参考下表,是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一些主要放射性核素的转换因子:
中俄要求日本蒸馏核污水后的水蒸气排放,是保证其它放射性核素就会大幅度降低,保证它们达标了,日本为此花钱并不多,网上揭露,仅相当于日本此次直接排海攻关费用的一半。至于氚,本身放射毒性也很大,由于难以处理,也难以分离,各国都视而不见,默认其排海了。
(参见《日本核污水排海,氚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科学家说了非常绝望的话!》https://baijiahao.kunlunce.net/s?id=1775119591038777118&wfr=spider&for=pc)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饮用水水质标准,估算氚的剂量当量换算系数是0.018nSv/Bq,其危害主要是以取代水中氢原子,进入人体内部产生的。世卫组织建议的饮用水氚浓度安全限值为1万贝克勒尔每升,欧盟为100,美国为740,加拿大为7000,日本为6万。不过这些都是在后来更换标准的,由于氚是β放射性核素,受总β放射性标准限制。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是总β放射性总量是1.1Bq/L,该标准等于放大了1万倍;日本原先标准则是0.5Bq/L,等于现标准放大12万倍;美国原先标准最低为0.111Bq/L,等于现标准放大了约7000倍。下图来自日本资料,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日本和美国总β放射性标准:
美国的污水排放标准都是37Bq/L,更改后的美国饮用水标准竟然是污水标准的20倍了。中国饮用水标准,根本没提氚,而是要求总β放射性低于1Bq/L,氚是β放射性核素,也就是说,氚在饮用水中的上限是1Bq/L,这是没有其它放射性核素情况,是网上宣称数据的百分之一以下。我国海水水质标准给出了5种放射性核素标准,不包括氚,但我们可以根据给出的核素估算,其中铯137的限值是0.7Bq/L,铯137的剂量系数是1.3×10-5,而氚的剂量系数是1.8×10-8mSv/Bq,则可以换算海水中氚的限值标准是0.7×1.3×10-5/1.8×10-8=500 Bq/L。我国国家标准中则要求内陆核废水排放口以下1km位置,氚的活度浓度低于100 Bq/L,明显低于该要求。我国国标未对海洋排放口作出限制。法国则要求对排放口河流日均浓度贡献值不超过74Bq/L,对海洋则为740Bq/L。由于河流和海洋中水的本底浓度通常都极低,法国的日均浓度贡献值实际就是水质要求,因此,法国对海水水质的放射性核素氚的排放要求,与本文计算的500Bq/L,相差不大。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海洋放射性信息系统(MARIS)https://maris.iaea.org/explore-mapbox 大西洋海水H-3 氚监测数据,最大值来自法国沿岸的海水,873.9万Bq/m3=8739 Bq/L, 超过上述限值的区域也很大。可见法国发展核电为主,排放核废水带来的海水中含有超高的氚放射性,已经严重危害海洋渔业了。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后,检测的最大氚放射性活度浓度是130Bq/L,未超过本文提出的标准,以及法国标准。这是因为含氚核废水是核电站正常工作中不断产生的,核事故释放的氚是以气态氢气形式存在,直接排放到大气,大部分不在核废水中,对海域的污染较小。从铯137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太平洋海水铯137分布范围很大,等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将整个太平洋都污染了。而欧洲临近海域也同样被污染过,最严重时,超标数百倍,直到现在,英国西部近海仍然超标。这都是英国曾经将大量生产原料产生的核废料排海造成的。核原料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这是因为原料矿都是核燃料含量比较低的矿石,需要分离杂质,但抛弃的杂质中必然含有大量核原料,这是经济性要求的,否则核电也就没有竞争力,没必要存在了。英国核燃料公司将这种抛弃的固体废物存放到露天浅沟中,在雨水冲刷下,大量排放到水体中。此外还每天排放生产中产生的约200万加仑(7600立方米)受到放射性污染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海底。仅1975年一年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就高达25万居里(约1016Bq),长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入大海的核废料排放源。该数据库此前数据则显示,全球海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被美国和西方污染过一遍了,三大洋几乎所有监测点都显示存在放射性铯137。这也许是美国的核武器试验,加上美国和西方大量排放核废料到大海造成的。1990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消除核工业废料国际会议上,首次公布了西方排放到海洋的核废料,总量为4.6×1016Bq。据张建新著《能源与当代国际关系》(2014)介绍,早在1946年美国就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料,英法日俄等国都有向大海倾倒核废料的记录。1946-1970年期间,仅美国和西欧就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向太平洋、大西洋沿岸深海区倾倒核废料107万桶(每桶约200升)。1968-1982年期间,前苏联向喀拉海、巴伦支海倾倒核废料1.7万桶。1993年10月17日,俄罗斯以缺乏资金处理核废料为由,向位于纳霍德卡东南的日本海倾倒900吨低放射性液体核废料,日本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俄罗斯不予理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很快就倾倒了11500吨核废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显示,从1946年到1993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等13个国家,总共向海洋倾倒超过20万吨固体核废料,其中单是美国,便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倒进至少19万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质。考虑到核危害的严重性和持久性,国际社会针对核安全领域中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相关问题,制定了1994年《核安全公约》、1972年《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 1997年《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 1986年《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等一系列专门性公约。但这只是西方用于限制他国的,西方仍然继续排放大量核废料到大海中。日本此次直接排海,就是在福岛核事故影响仍然很严重情况下,又一次直接排核污水污染大海。世人信不过的是其不一定完全处理了其它放射性核素,它们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氚,下表是核燃料棒中产生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以及其比例。日本的核废水性质类似。表1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中除原料铀外主要放射性核素的占比与半衰期
三、核废料对环境影响有多久?
核废料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十分久远的。这是因为核废料中主要放射性组分,除了上述中间产物外,主要是铀238,约占96%以上,它的半衰期是45亿年,上表中含量排第三的Zr93的半衰期是150万年,排第五的Mo99的半衰期是20万年,都是含量大有长久影响的,但却难以处理,只能固化存放。需要注意的是,人类迄今对核电厂排放的长寿命核素如锆93的研究较少,也缺少监测数据。同样数量的放射性原子,其活度与半衰期成反比,从而监测的长寿命核素的放射性活度低,例如,半衰期150万年的锆93,虽然在核废料中的数量略多于铯137,但其活度恐怕只有铯137的五万分之一了,类似的,钼99只有铯137的660分之一了。同样浓度下,其危害就会低于短寿命的铯137和碘131,但它们衰减慢,长期持续排放,放射性活度就会累积,积累到限制浓度,就会产生危害了。此后危害会持续20万年以上,这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由于各放射性核素的危害是相近的,危害作用是相互加和的,实际在低得多浓度,就会发生危害了。从过去监测数据来看,过去核废水和核废料的排放量都存在严重超标情况,它们同样是放射性污染,一样是加和作用,很可能积累的长寿命放射性污染物量已经超标。下面的介绍来自一位专业的网友“大道天下”,文章题目《核电既不经济也不清洁,核废料如何安全处理,至今尚未解决》。①扔到4000米以下海里。过去大家都这么干,现在不允许了。②扔到太空中。成本太高,风险大,万一发射失败,必然污染一大片。③埋到500米深、地质稳定的地下。可是要维持十万年的安全,谁又能保证不出泄露意外?但是现在大家唯一的选择仍然是深埋。目前,全球所有核电大国的高放射性核废料都临时储存放在核电站,还没有一个永久性的高放核废料处置库投入使用。这是因为深埋的可行性并没有得到认可,由于放射性核素持续产生高能粒子,很容易破坏深埋的外壳,从而导致泄漏,污染周边环境。可以说,全球的核电站都在裸奔。俄罗斯高放废物地下处置库计划2035年建成,目前所有高放核废物都在临时暂存中。冷战时期, 前苏联将固体放射性废物直接丢入地坑内进行暂存或处置,放射性废液排入到贮罐内暂存或直接排入到天然水体进行稀释或压入地下进行处置。而海军一般将核潜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中低放废物直接倾倒海洋中。截止1993年,俄罗斯北方舰队累积向海中倾倒了约190万立方米放射性废物 (包括废液和固体废物)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累积向海洋倾倒了约120万立方米放射性废物。位于南乌拉尔山脉东侧,最初生产核武器级钚,后来发展为各种同位素生产以及退役核武器的处理。建厂初期,直接将放射性废液排放到Techa河、Karachay湖和Staroe Boloto湖。直至今天, 玛雅克联合企业仍然在向这两个湖里排放放射性废物。中低放固体废物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埋葬在联合企业周围地沟里;高放固体废物也仅仅是埋在混凝土贮存槽中。位于西伯利亚,当前该基地内建有核电厂、铀浓缩、后处理等多个核设施。在过去50多年运行中, 共积累了约13万吨固体废物和3千万立方米液体废物。大部分放射性废液采用深孔注入法注入地下250~460 m砂岩层中;固体废物大部分直接埋葬在工厂周围沟壕里。位于西伯利亚中部,拥有后处理厂、反应堆、钚提纯设施等多个核设施。放射性废液注入到150~500米的地下砂质粘土岩中。共向地下注入了250万立方米低放废液和200立方米中放废液;固体废物大部分直接埋在工厂周围的沟壕里。截至2013年底,前苏联和俄罗斯积存了近4.896亿立方米放射性废液,和超过8700万吨中低放废物,暂存在俄罗斯44个地区120家企业的830多个暂存设施内。2002年,俄罗斯在北极科拉半岛赛达湾建立一个长期暂存设施,用于核潜艇、核动力水面舰艇拆解放射性废物的长期暂存和处置。俄罗斯计划在西伯利亚Nizhnekansky花岗岩石地质区域,建造一个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在2035年建成处置容量为2万吨的高放废物处置库。始于1940年代的美国核工业积累了大量的乏燃料和高放废物,迄今尚未找到出路。美国仅在国际原子能组织监督下就向太平洋、大西洋沿岸深海区倾倒核废料107万桶。1980年代美国曾经确定内华达州尤卡山为处置库唯一厂址,结果到2010年,奥巴马政府决定停止尤卡山处置库工作,意味着历时近30年、耗资约80亿美元的尤卡山处置库彻底失败。目前美国约有8万吨乏燃料,贮存在72个商业核电站内, 另外每年还增加2000~2400吨。目前四分之三的乏燃料利用堆内乏燃料水池贮存, 其余部分通过干法贮存。也就是说,美国所有的高放核废物全部都临时存储在核电站,未来几万年放到哪里,还不知道。法国选定东部默兹省的比尔镇,进行高放射性核废料、地底储存计划,计划2030年起投入运作。比尔镇的核废料储存中心,位于地底下500米,预计储存的核废料、将达到8万立方米,包括1万立方米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和7万立方米中等程度的核废料,其放射性长达10万年。中等放射性的使用混凝土储存罐。高放射性核废料,用金属储存罐封存,通过地下一条长达5公里的倾斜轨道,转移至储存区域。按计划,这个储存中心将从2030年至2035年期间,接收首批核废料,并在2140年关闭。英国核工业有近5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建设核电站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目前有16台核电机组正在运行,总装机容量约10千兆瓦,提供全国约18%的电力。但由于机组的建设时间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预计到2023年,近90%的核反应堆都已达到退役的年龄。自1959年以来,英国大部分低放废物都被运送到近地表处置场——坎布里亚郡的低放废物库进行处置,或者废物产生后不久就进行填埋处置。中放废物一般整备成适合长期贮存的稳定废物包,在临时贮存库(废物产生的周围建设)存放几十年,或运到可用的中放废物库。英国核废物目前储存在约30个地点,主要集中在坎布里亚的塞拉菲尔德。对于高放核废物,英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试图确定一个场址,既有适当的地质条件,且当地社区又志愿支持在该地建立一个120亿英镑的地质处理设施。目前没有任何结果。从英国周边海域放射性监测数据来看,英国可能是将核废料排海数量最多的国家,放射性超标最严重,比俄罗斯周边海域高10倍左右。德国有四个临时储藏核废料的基地,其中两个是废弃的盐矿,另一座准备作为永久储藏基地的盐矿是位于下萨克森州的戈莱本(Gorleben)。戈莱本其实不太适合作为核废料场,原因是那里的盐矿层夹杂着地下水源,有渗水的危险,而且盐矿层上面也没有黏土层作为安全屏障。但是因为戈莱本在东西德交界处,一旦出现核泄漏,首先受害的应该是“敌方”。基于同样的思维方式,前东德也将核废料储藏基地放在了两德交界处摩尔斯雷本(Morsleben)的一个废弃的盐矿。两德统一后,摩尔斯雷本作为核废料储藏基地继续使用,直到1998年由于安全问题被政府叫停。那里至今仍存放着前东德的核废料。戈莱本尽管已经建成了一座800米深、7公里长、有四通八达巷道的矿井,但至今没有得出官方定论。戈莱本的盐矿渗水,上部没有作为屏障的保护地层,不适合做核废料永久储存基地。德国另两座储藏核废料的盐矿情况更糟。政府花费了20亿欧元修复摩尔斯雷本矿井的渗水问题,北部的阿瑟(Asse)盐矿渗水十分严重甚至有坍塌的危险,政府已决定取出那里的128000个核废料容器,然后关闭矿井。日本福岛事故之后,德国决定在11年内关闭所有核电站。但是要把现有的高放核废料安全保存20万年,仍然是德国人头痛的事情。德国计划在2031年前确定存放地的最终选址。1966年日本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开始运行,到2005年已建成54座反应堆,核电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法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未耗尽核燃料。日本的胃口很大,在六所村建立了核处理设施和核废料处理场。六所村是一个人口1.9万人,面向太平洋的小寒村,地质较稳定,最重要的是可以向海里稀释可能的核污染。六所村已建成铀浓缩厂、核燃料后处理厂、低放废物处置中心及高放废物处理中心。日本全境的核电厂日常运行产生的低放废物将被装入屏蔽容器罐,用水泥固化,然后海运到六所村,集中填埋于浅地层的混凝土处置场内。高放核废物经高温熔化、装入不锈钢容器、凝固成为玻璃固化体,隔离玻璃固化体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地层掩埋。六所村已经积累了3000吨乏燃料,正在排队等待再处理,据说要几十年才能处理完。狼子野心的日本,建造了用铀钚混合燃料、用液态钠作冷却剂的快中子增殖堆。这种核电技术危险性高,液态钠遇水会发生爆炸。但是这种反应堆可以不常见的铀238变成钚239。日本拥有的几十吨钚,足够制造几千枚核弹。日本是一个极其无耻不负责任的国家,计划将福岛核电站事故产生的123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并且已经正式实行。中国核电站进入商业化运行比较晚,第一个是秦山核电站,投产是1991年,核废料还比较少。但近年来大量建设,目前运行核电站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排世界第三。目前中国已建有两座中低放射核废料处置库,分别位于甘肃玉门和广东大亚湾附近的北龙。但是西北处置场主要接收来自军工单位的放射性废物,而北龙处置场也只接收来自大亚湾核电基地6个机组的低放废物。因为谁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核废料,所以中国86%的低放射核废料仍然储存在核电站自身的临时堆放场。而中国预定要在甘肃北山建设的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场,迟迟没有建成。2006年我国出台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按照该指南,对于高放废物中国分三个阶段走:一是2006~2020年,选址阶段;二是2020~2040年,实验室建设阶段;三是2040年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该实验室。也就是说,中国的高放废物处置场要到2040年才可能建成。中国每年新增150吨以上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只能静静躺在核电站的硼水池里临时存放。自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之后,美国已经停止了新建核电站,只是在现有核电站做更新,美国核电建设商西屋公司濒临倒闭,被卖给了日本人。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也停止了新建核电站。德国则决定在11年内关闭所有核电站。英国实际上也退出了核电建设市场。目前,只有俄罗斯、法国、中国在发展核电建设技术。法国是因为70%以上的电力来自核电,所以骑虎难下,只能继续发展核电技术。但是,西方国家却一直想把核废料放到中国来。美国之所以在2010年停止尤卡山核废料场计划,原因就是那时候法国和中国几乎谈成了一个千亿大单,要在中国西北建设乏燃料处理厂和核废料处置场。好在,这个项目受到很多人的反对,至今没有成功。运行几十年的一个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却需要我们花几万年去善后。而这还不算地震、战争和天灾人祸可能造成的事故。高科技不等于真理,技术应该服从民族生存安全的最高利益。显然,核电既不清洁、也不廉价、更不安全,在解决核废料安全问题之前,应该限制核电的建设,而不是推广,尤其必须禁止内陆核电站的建设。
四、日本和西方向海洋排核废料对环境和经济最终影响如何?
辩护者总是以海洋的庞大水量的稀释作用来为日本排海辩护。实际上,深海与表层海水的交换,是通过自然扩散来进行的,完全的混合需要3000年。稀释作用仅来自表层300米深度,体积不到整个海洋的10分之一。在本世纪这样的百年时间尺度,只能考虑这10分之一海水的稀释作用,不能考虑整个海洋所有海水的稀释作用。奥地利中央气象和地球动力研究所(ZAMG)是负责监督各国是否遵守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机构,受联合国委任,通过设在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观测网,对放射物累积量和移动路径进行分析。分析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向大气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已超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水平。ZAMG当地时间3月26日表示,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平均每天向大气中释放蒸气形态的铯137和碘131,分别为 5000万亿至5京(10的16次方)和10京贝克勒尔。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10日累积放出的放射性铯137和碘131的总量分别为8.5京和176京贝克勒尔。根据奥地利研究人员当天公布的 福岛日均辐射量计算,日本核事故发生后的18天里,铯137和碘131的累计量分别为9至90京和180京贝克勒尔,已超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水平。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3/28/20110328000004.html)这些污染物,除了少数停留在日本国土,大部分都被雨水冲刷,或直接进入海洋了。这十几年来,由于福岛核事故形成的核融毁,大量核燃料进入地下,继续发生核反应,仍在继续大量产生和排放放射性核素。对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由于使用石墨做冷却剂,燃烧爆炸,核燃料四散溢出,事故后的核反应就很低,基本不输出。但后来媒体却很少关注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从而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危害缺少了解。笔者曾经估计,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核素恐怕是切尔诺贝利十倍以上,而且它们基本都进入环境,只有部分变成核废水被收集起来,如今日本人又要将它们排入大海。铯的毒性远大于氚,其换算系数是13nSv/Bq,约是氚的700倍。美国废水的铯137排放标准是37Bq/L水,但它需要利用排放水体的稀释作用,经过天然水体稀释后,天然水体中污染物含量,通常不应超过排放浓度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37Bq/kg。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中,铯137 限值为0.7 Bq/kg。因此,上述2种分析结果相近。都指出,应严格限制排放含铯137废水,严格控制海水中含量。但如今日本核事故导致的太平洋部分海域海水中铯含量已经高达数个Bq/kg,都远远超标了。如今还要继续排放含铯137核污水,可以说,日本在明目张胆地坑害人类了。由于美国和日本过去十余年控制舆论十分成功,很少有人关注,如今反而进一步加大排放了。
【图6 2010年前欧洲附近海域的铯137放射性平均值数据】
参见上图,是2010年前欧洲附近海域的铯137放射性平均值数据,可以看到,英国周围才是最严重的污染区,最大值高达204.3,超标接近300倍,发生在1986年以前,明显不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作用,很可能是英国经常性排放核废料累积形成的。对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影响最大的黑海,比北海低一个数量级,却广受关注和谴责。这也可以看到英美对舆论控制的效果。至于对经济影响,此前如此严重环境影响,却无人宣传,人们基本不知道,从而过去十多年对经济没有产生影响。但我国每年海洋捕捞量高达1300多万吨,产值数百亿,相关配套还有很多工业企业和大量从业人员。如今我国网络媒体基本控制在美国资本手里,加上美国正在经济上攻击中国,最近美国著名金融巨头Cathie Wood公开发文指出,美联储持续加息一年多,就是要打击中国经济。这次借机宣传海产品有害,确实对中国的海洋渔业产生致命影响,很多海产品市场都空无一人。今年中国经济遭受重创,如今又被美帝借此加大打击了。
五、为什么日本会决定排海?美国为什么会支持?
从欧洲周边海域核辐射监测数据来看,西方主要是英国早已排放了大量核废料到海洋了。这次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西方装聋作哑,不愿发声,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早就做过这种恶行了。前年日本公开宣布排海计划,笔者就指出,这实际就是为美国和西方示范一种一次性处理方式,永久摆脱处理核污染责任,让全世界为他们承担核电成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曾经大力发展核电,就规模来说,美国排第一,有103个核电站,平均每个核电站发电能力约为100万千瓦;法国排第二,约有60个核电站;日本排第三,有55个核电站。以前西方曾经将大量核废料排海,造成欧洲相邻海域大面积严重超标,后来西方不得不终止了排海,将核废料储存起来。如今日本和西方各国都积存了大量核废料,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也给自身带来了沉重负担。这些核废料不断产生高能的放射性粒子,十分容易泄漏,需要不断采取措施。然而,虽然过去几十年重重努力,仍然没有解决方案。日本以这种方式重新排海核废料,打擦边球,得到美国和西方默认和支持,也就十分自然了。福岛核电站属于东京电力,东京电力集团作为福岛核事故的责任方之一,其最大的股东竟然是BlackRock贝莱德集团(俗称黑岩,BlackRock),据东京电力公司的股东名单(数据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31日)。包括贝莱德集团(俗称黑岩,BlackRock)和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 Group)。它们都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才入手东京电力的。它们参股的目的,恐怕与推动排海核废料,也有密切关系。面对日本诡辩的核污水安全,中国在世卫大会上问了日本3个问题:第一,福岛核污染水如果安全,日方为何不留着自己使用?第二,日方为何不将安全的核污水用于国内的农业和制造业?第三,福岛核污染水如果安全,日方为何不向其国内湖泊排放?首先,肯定不是没有处理技术和能力的问题。日本本身就有多种核污水处理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日本政府自己就提出了5种方案:排入海里、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沿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电解处理,以及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即使技术和能力还有欠缺,也可以广泛寻求国际技术力量支持,但日本压根不和各方讨论除了排海以外的其他处置方案,不惜引发众怒也要执意排海。第二,也不是因为钱的问题。排入大海确实是成本最低的方案,成本方面仅需34亿日元,约1.7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固态化埋入地底方案的成本最高,大约需要2431亿日元(也有观点认为,其实300亿元日元就够了),折合人民币123.5亿元。且不讨论还有没有更优化的技术处理方案,即使是2431亿日元,对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言,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处理核废水精打细算的同时,日本政府通过最大的公关公司电通集团,豪掷800亿日元公关费用用于“面向国内”、“面向国外”二大部分,用于全力掩盖核事故后续影响,应对排放核污染水产生的负面舆情。这笔资金,足以启动任何非排海处理方案的一期工程实施了。由此可见,日本不是没有钱,核污水排海根本不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日本坚持将核废水排放大海,主要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1)最重要原因,是其它处理方式都会让大量核废料遗留在日本。其中蒸发法和电解处理都是分离核废料,只排放分离核废料后的水,直接埋入地下和固化埋入地下,都是将有害的核废料留在日本国土。只有排海,才是唯一一个转移核废料污染影响。2)美国安排的行动,为美国和西方解决核废料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日本公开宣布直接排海核废水,持续30年,如今公开执行,如果各国不制止,就会变成默认方式了,这不仅是排放核废水,而是成为美国和西方今后对付核废料的一种方式。核废料的高放射性,封闭储藏,是很不可靠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过30年,就重建了封闭外壳。相反,今后只要用海水冲洗排海,就将高污染的核废料产生的各种放射性核素排入大海,不再需要其它处理了。美国公开表示支持,西方各国装聋作哑,包括仍然进口日本食品,表达对日本排海的支持,根本原因就在于此。3)日本排放核废水,主要污染附近海域,中国就是最大受害者。前面所述文章,就论证福岛核事故排放到大海的放射性污染,大部分都流入中国近海。美国支持和推动日本排海核废料,让日本公开损害中国利益,也是防止中日重新接近,推动中日敌视,从而支持美国,执行对付中国的亚太战略。日本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都扮演了关键性角色。美国围堵、遏制中国,近年来不断施压日韩,要求日韩首当其冲,与美国站在统一阵营,防止中国再次与日韩走近。4)掩盖西方大量向海洋排放核废料和核试验真相。一直以来,关于日本在偷偷研制核武器的传闻都没有停止过,日本核电站就包括很罕见的能生产核炸弹原料钚的核电厂。核武器是日本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获得的战略保障。当然,美国也在太平洋区域有过多次核试验记录。核污水排海无疑可以掩盖美国或日本核试验造成海水核污染的真相。此外,美国和西方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核废料,1990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消除核工业废料国际会议上,首次公布了西方排放到还低的核废料,总量为4.6×1016Bq。从海洋放射性信息系统列出的海水放射性物质浓度数据来看,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铯137出现在四大洋绝大部分海域,铯137含量最严重区域超过中国海水水质标准接近300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核废水排海,美西方采取漠视或纵容的态度,至少可以让日本分担其排海带来的污染责任。5)美国和西方精英制定了人类未来5亿人计划,要将人类人口数量控制在5亿人以内。新冠及其疫苗都是人为制造,大规模削减人口的手段。核废料排海,制造海洋污染,却不告诉民众,让民众继续食用被放射性核素严重污染的海产品,已经持续推行50余年,从而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不觉中削减人口。美国和西方精英并不担心他们的阴谋败露,而是公开推行的,但却通过媒体洗脑,让很多事情黑白颠倒。例如,日本此次将核污水排海,日本官员宣传是安全的,国内就有很多人迷信;而日本和西方甚至还有很多人相信,中国向海洋排放核污染物比日本多得多。他们早已将中国当作邪恶的敌人看待,早就不相信中国政府,也不相信中国人。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85%以上被调查者敌视中国,这都超过当年最敌视中国时代的比例了。美国早已在思想上完成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准备。西方精英无论抛出多少对中国的荒诞无稽的污蔑,在美国和西方都有很多迷信者。多年来国内宣传与国际接轨,也培养了大量迷信西方的洋奴。日本核废水排放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究。我国发电事业比较晚,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核电厂是1991年12月投产的秦山核电站。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超55台,主要集中在沿海的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8省(区),总装机容量超560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在建核电机组超20台,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
据中央人民政府网站(www.gov.cn)报道,2023年7月3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对已经纳入国家规划且经过全面安全评估审查的 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1、2号机组,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1、2号机组,福建宁德二期项目5、6号机组共6台核电机组予以核准,上述项目在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后,即可开始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核电发展迎来了政策机遇期。在2022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绿色发展,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在此之前,2022年4月20日召开的国常会已经对3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至此,2022年中国共核准5个核电项目,每个项目均有两台核电机组,总计10台核电机组,为过去十多年来最多的一年。
此外,中国还大力支持和参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核电建设。200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为30万千瓦压水堆型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投资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2001年3月,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组通过最终验收。在此基础上,双方又续签了恰希玛核电2、3、4号机组合同。2011年中巴建交60周年之际,恰希玛核电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16年12月6日,恰希玛核电3号机组提前26天投入商运。2017年9月26日,恰希玛核电4号机组投入商运。2021年5月,卡拉奇2号机组商运。2022年4月,卡拉奇3号机组商运。2023年7月14日(当地时间),巴基斯坦举办恰希玛核电站5号机组(C-5)破土动工仪式。这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的第3台机组,也是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第7台核电机组。有关报道指出,我国在其中5个核电站上投资150亿美元。2022年2月,中国核电集团与阿根廷签订总承包合同,由中国银行贷款85亿美元,为阿根廷建设一座核电站,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可达120万千瓦。2015年10月21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在伦敦正式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由中广核牵头的中国企业与法国电力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和布拉德韦尔B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中广核2015年已先后获得英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地核电大单,项目涉及投资、工程建设、运营与核电技术等方面。此外,泰国、印度、肯尼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均对“华龙一号”产生了强烈兴趣。国家核电则正致力于南非核电市场开发,CAP1400作为中国政府在南非的主推机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两国政府间核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于2014年签署,通过多次技术推介,CAP1400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优势以及具体项目方案获得了南非政府及专家团队的高度评价。此外,在土耳其市场,国家核电和美国西屋公司于2014年11月与土方签署了土耳其第三核电厂建设的排他性合作备忘录。核电站的根本问题,是核废料难以处理,而且影响持久、危害大。如今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进而影响食品安全。在战争时期,核电站还会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从而给周边地区带来长远的灾难。中国大量发展核电,规模已接近法国,每年累积核废料,虽然没有看到统计数据,但每年增加量,估计和法国也相差不多,高达1000吨左右。今后必然成为西方攻击中国的靶子。在核废料得到解决之前,中国发展核电事业应该慎之又慎。黄卫东:为什么核废料很危险?一位核技术博士的简短解释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6-08-16/119373.html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4&id=31767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27653http://www.wyzxwk.com/e/DoPrint/?classid=28&id=219307黄卫东:美国和西方为什么支持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 - 红色文化网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21-04-15/68706.html(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