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深入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和挑战,阐释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快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措施,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中要立足我国实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围绕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一、深刻把握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夯实坚实根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均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突破之上。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与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标志是电力的应用,这是电磁理论突破引发的成果。20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基础研究的突破,极大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进而会引起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基础研究是根本的源动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要素增长的驱动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增动力、调结构、转方式的贡献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坚持需求导向,组织高水平的科学家、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专家,凝练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基础研究,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强国基石,高水平的原始创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纳米材料等基础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但我国科技工作仍面临诸如芯片、高温空间发动机等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跟不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强多学科融合的基础研究,统筹部署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努力建设科技强国。
二、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界努力拼搏奋斗,我国的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智能造”、“中国芯”、“未来车”、“数据港”等技术加快发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新时代10年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深刻阐明了加强基础研究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后劲、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极端重要性,指引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注重基础研究,加大科技基础建设,聚焦原始创新能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自立自强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新时代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引领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历史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建设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强国等。我们必须加大基础科学和前沿领域的投入,筑牢国家科技基础,抢占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要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新时代10年来,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我国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2”号首航南极,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突破性的重大成就。
三、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基础研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六项工作,为新时代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科研链条的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其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首先,要有前瞻眼光。要善于“高处”想好问题,“低处”找准问题,超前布局变革性的新技术,及早谋划、有的放矢。其次,要有战略思维。针对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从产业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凝练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加强底层技术攻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最后,要有系统观念。基础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形成良性系统循环。
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首先,健全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基础研究是公益性事业,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主体。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捐赠、设立科学基金等多元化投入。其次,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制。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管理和国内外同行评议,针对基础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经费拨发、日常管理、评判考核等方面形成与应用型学科有所区别的支持模式。再次,构筑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基础研究重点跨越的重要条件。支持基础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
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构建分工明确、定位合理、优势互补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首先,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独立责任主体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机制,支持其围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发挥其引领作用。其次,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和前沿科学中心。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骨干力量,差异化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的定位与布局。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吸引国内外一流基础学科和前沿科技人才进行合作交流,打造开放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学科和前沿科技高地。再次,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方向,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学,超前建设科学数据中心,搭建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完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作用。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学术研讨、共同攻关等多种方式,强化不同类型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的协同。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首先,打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其次,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政策。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之间的差异性,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由于基础研究普遍周期较长,解决基础科学问题需要花大力气、找好方法、不断试错,要完善对其长周期支持政策。再次,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源源不断地培育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但竞争中也蕴含合作机会。在加强基础研究内部支持的同时,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首先,实施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战略。聚焦全球性挑战,布局新兴前沿领域,整合全球智力资源,推进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打造优势领域“长板”,补上薄弱领域“短板”。其次,建立深层次基础研究合作机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倡导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和引导国内和外籍科学家参与研究和任职。办好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交流平台。引导促进民间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吸引国际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为我国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加大基础研究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提升科研机构、大学、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鼓励我国科学家主动“走出去”,积极参加全球各类基础研究学术团体。积极参与筹备基础研究领域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主动设置前沿议题,逐渐增强我国在基础研究中的话语权。
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的基础性社会生态环境。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我国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西迁精神、探月精神等,共同塑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强化社会科普责任,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构建新时代大科普发展格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科技成就的活动,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其次,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领域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光荣传统和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再次,强化科学教育。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构建校内、校外有机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激发青少年探索欲、好奇心、想象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科学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科技知识,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治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作者: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王飞;来源:红旗文稿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