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关桥院士去世,这位焊接巨匠曾助力中国航空航天发展
点击:  作者:我是科学人    来源:科学中国人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12-28 09:11:22

 

#悼念

20221226日,国际著名焊接专家、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在京逝世,享年87岁。

 

 

关桥院士长期从事特种焊接技术研究。他颠覆了“焊接变形不可避免”这一传统认识,解决了航空航天板、壳、壁板类典型构件焊接压屈失稳变形这一世界性难题,创建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和方法”;他主持和指导了多项特种焊接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解决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航空涡喷系列发动机等诸多型号研制中的焊接变形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多项中国国内空白;他倡导建立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航空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在国防武器和航空装备的设计与研制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9年,《科学中国人》曾对关桥院士进行拍摄报道,并在《我是科学人》纪录片专栏全面上线,谨以此片悼念关桥院士,向这位“焊接巨匠”致敬!

 

关桥:焊接巨匠,助力航空航天

出品:《我是科学人》(2019年)

 

正文分割线

 

54321!”

 

199428日,随着一声令下,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远在千里之外,一位老人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神情严肃地观看着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转播。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关桥。作为我国航空焊接专业学科发展的带头人,他引领了中国焊接技术的起步和发展。

 

“我很高兴,也很激动,但同时也有点担心,怕长三甲用的这项技术出问题。”关桥口中的“这项技术”就是由他研究发明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长三甲火箭研发中燃料箱焊接变形问题,实现了焊接变形控制领域中的重大突破。

 

 

#坐着火车去学焊接

 

关桥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后又于1964年在该校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K.T.H.)学位。他为推动国内焊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升焊接学科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关桥成为首位荣获国际焊接领域最高荣誉“IIW FELLOW AWARD”的中国专家!

 

 

关桥院士被授予“IIW Fellow Award”奖

 

回顾关桥院士的成才之路却异常坎坷。关桥的童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的硝烟里度过的,那时他已经暗下决心立志报国,高考时报考了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发榜日才得知要到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报到。

 

“俄文专修?这是干什么的?”关桥心里充满了问号,后来才知道是留苏预备部。一年后,关桥踏上了通往莫斯科的火车,也正是在这趟火车上他才得知自己即将学习的是焊接专业。“

 

那时候,焊接对我来说就是在路边拿电烙铁焊焊洋铁壶。”关桥笑谈道。尽管一无所知,他还是选择接受安排,开始了焊接的研究道路。

 

 

#做焊接的最佳代言人

 

从攻克语言关、适应饮食与生活习惯,再到对焊接的逐渐深入学习,关桥一步步探索着焊接的神奇之处,并真正喜欢上了这一让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专业。

 

 

刚到苏联时的关桥

 

通过在苏联留学期间对焊接的学习,关桥意识到与之相比,国内的焊接技术水平还相差太远。为此,他不断突破创新,相继做出多项重要成果。他发展了“焊接瞬态热应变高温云纹测试技术”;颠覆了“焊接变形不可避免”这一传统认识;还通过发明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和方法”,成功解决了航空航天板、壳、壁板类典型构件焊接压屈失稳变形这一世界性难题。

 

 

 “火箭大都是采用薄板结构,一旦焊完后就会发生失稳变形,但采用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就能控制住整个变形。”关桥介绍道。该技术成功在长三甲火箭的舱段上得到直接运用,还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关桥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不但率先开发了基于脉冲钨极氩弧焊(TIG)、脉冲熔化极氩弧焊(MIG)的悬空焊接技术和焊缝滚压及预变形方法,还指导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扩散连接技术、搅拌摩擦焊接等多项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工程应用开发,并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向世界发出中国焊接之声

 

关桥很重视国际焊接前沿技术的发展情况,他时刻注意国际学科前沿发展态势,领导组建了我国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搅拌摩擦焊接中心”等,极大促进了我国焊接基础研究的深入。

 

 

学术交流不仅要走出去,还要把外国的专家请进来。在关桥的极力推动下,我国还于1994年成功举办了国际焊接学会(IIW)第47届年会,代表中国焊接技术向世界发出了邀请。

 

科学路上无坦途,因此在焊接技术研究中的关桥总是透出一股韧劲,不容许出现一丁点差错。而卸下科研重担,回归生活的关桥却显得有些“随性”,“他会帮我做做家务,还会经常和儿子去看电影。”夫人陈丽芳说道。

 

 

在很多人看来,关桥是科研中的强者,带领中国焊接走向国际舞台,彰显国家的焊接实力。而在家人心中,关桥有韧性,也有柔情,但唯一不变的是他赤诚的家国情怀。

 

文章来源于我是科学人 ,作者我是科学人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