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国注重保护古镇;但是,还有比古镇更重要、更神圣、更古老的亟待关注,那就是中华圣地,它们是兼具古老性、宗教性、民族性的名山胜水、名胜古迹。
中华圣地,是中华起源的物证、民族认同的标志、中华版图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人的精神之根,积淀了最古老、最深沉、最牢靠的民族意识、民族信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巩固。所以,它们也是中华民族的族源圣地、信仰圣地、寻根圣地、祭祖圣地。
族源神话,是追溯民族起源的神圣叙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被称作“史影”,即它们包含着相当多的历史成分。女娲、伏羲、西王母、帝俊、神农、炎帝、黄帝、蚩尤、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大禹等人,统称“三皇五帝”,他们是中华族源神话的主角,是中华共祖、中华公祖,是中华起源史上的杰出代表。中华圣地,往往流传着他们的神话传说,讲述了中华民族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茁壮成长。
中华圣地,数量众多,举例如下:
1.昆仑山:这里,指新疆和田的昆仑山。无论神话还是历史,时常在讲昆仑山是华人的发祥地。昆仑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脊干,女娲、伏羲的故事多半跟它有关。因此,昆仑神话就是中华族源神话,昆仑山是华人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2.博格达峰:它是新疆天山的主峰,其下的天池相传是西王母居住的瑶池,曾在此宴请周穆王,因此它又被视为古昆仑。如今,天池之畔,保留着西王母庙。天池东南面就是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清朝,被祀为镇山,即神州五镇之一。五镇五岳,同根同尊,都象征着中华版图、江山社稷。
3.冈仁波钦峰:位于西藏,它和其下的玛旁雍错,是青藏高原上影响最大的神山神湖,它们是中国以及东南亚诸多宗教的圣地,玛旁雍错传说是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冈仁波钦峰也被视为古昆仑。
4.人祖庙:又称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传说,天水是伏羲、女娲的故乡。相传,卦台山是伏羲发明八卦、开创易学的地方,其古建筑已被毁坏,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基本完好。人祖,是甘肃百姓对女娲伏羲的敬称,他俩又被中原百姓称作“人祖婆、人祖爷”。在中华民族的古老信仰里,他俩又被称作“皇天后土”、“社公社母”、“傩公傩母”,等等。
5.回中山:位于甘肃泾川,相传是古昆仑,盛行西王母信仰,农历三月三、三月二十有庙会,传说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回中山的王母宫,号称西王母祖庙。近年来,西王母信仰作为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大大地促进了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情谊。
6.娲皇宫:位于河北涉县,俗称“奶奶顶”,建在涉县凤凰山(古称“中皇山”)陡峭险峻的山腰上,被誉为“天造地设之境”,是规模最大、肇建最早、影响最广的奉祀女娲的胜迹,被誉为“华夏祖庙”,始建于北齐(550-577),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离宫。每逢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举行庙会,纪念女娲圣诞,信众把女娲称作“人根之祖”、“老母娘”、“送子娘娘”。传说,女娲在涉县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7.后土祠:史载,汉武帝“东岳封禅,汾阴祀土”。汾阴在今山西省万荣县,汉代建有后土祠,当地人说供奉的是女娲。从汉至宋,先后有24个皇帝次来此祭祀,明代才将“国家级”的后土祠建在北京天坛。比如,明代的后土祠庙像图碑云:“轩辕氏祀地祇,扫地为坛于脽上。”脽上,即后土祠所在地。轩辕氏,即黄帝,本名姬轩辕。
8.太昊陵:又称人祖庙,传说是埋葬太昊、伏羲的头骨的地方,位于河南淮阳。这里的人祖庙会,时间是二月二至三月三,以祭祀太昊、伏羲、女娲等中华远祖为主题,人气为全国之最,高峰时每天多达80万人。它源于二月二的官方祭拜,太牢规格的祭品。据说,太昊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唐、宋的帝王曾下诏扩建陵园。现存太昊陵为明正统十三年所建,后经明、清多次增建修葺。前来朝祖进香的香会中,女性会众多能唱《女娲姑娘经》,会讲兄妹婚神话。
9.陕西宝鸡的炎帝陵:它是炎帝一世的安息地,先民为纪念这位“华宗汉祖”,在此修建了炎帝寝殿,修筑了神农骨床,几千年来香火未熄。典籍记载,炎帝“帝位”传承八代,共计520余年。《史记》载,秦灵公三年(前423),“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畤,即社,即社祭的神坛。社祭的祭祀对象是社稷,社稷是江山、国家、政权的象征。《路史》记载,黄帝“崇炎帝之祀于陈”。陈,即陈仓,今称宝鸡。
10.湖南炎陵的炎帝陵:它是炎帝八世姜榆罔(与黄帝同时)的安息地,被誉为“神州第一陵”,坐落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对炎帝陵的祭祀,自宋代成为国家祀典后,元代虽为蒙古族所建,但对炎帝陵的祭祀却未尝中辍,明清更甚。清代,顺治帝亲政伊始,即遣各部院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致祭帝王陵寝,其中包括“炎帝神农氏”之祀。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记载,顺治初年,“定直省守土官祭历代帝王陵寝”之制,由“湖南酃县祭炎帝神农氏陵”。《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即位,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金应璧祭“炎帝神农氏”等陵。
11.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黄帝的陵寝,是唯一被《史记》记载的黄帝陵。古称“桥陵”,是中国历代帝王和社会名流祭祀黄帝的场所。史载,在此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12.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之麓,古称禹穴,是“五帝”之末、中华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由禹陵、禹祠、禹庙组成。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被钦定为国祭的36座王陵之一。民谚说:“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2006年,大禹祭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这十二个圣地为代表的中华圣地,对凝聚中华民族的人心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将它们进行整体保护,严禁毁坏。这份倡议书,抛砖引玉,诚望指正。
倡议单位:
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中轴文化研究所
北京立合正信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作者:邱之田;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