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扬权同志:谈谈建筑中的“以倭代唐”
点击:  作者:扬权    来源:铅笔经济学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08-25 10:30:48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华夏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华夏传统物质文化,如古建筑、古服饰、古习俗的复原和复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problem)。那就是日本传统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的识辨、区分问题。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人的关注和中央“文化自信”的提出,对这个问题与现象的讨论,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突,有时甚至是越来越激烈了。

 

而这其中,国内最近仿古建筑和古装剧里的古建筑就被冲上了风口浪尖之中。中国网民们纷纷指出国内各类古建筑中大量的“以倭代唐”或“以倭代华”现象。其中有些点评颇具专业。像我这种古建筑外行而言,看这些内容也能学习到一些中日古建筑知识。

 

这里我就现学现用,买弄一下从建筑上先说说如何识辨华日古建筑区别。

 

有一位著名B站视频自媒体提到了四点基本区别,那就是日本和式建筑中的:金鸱吻,枯山水,唐破风和“酱油色”。

 

前三样是日本和式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在我国古建筑中是没有的。如果我们在平日影视剧中或旅游观景中,看到其中任何一点,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是日本和式建筑,或者至少是具有日本和风的建筑了。

 

“金鸱吻”是日本古建筑屋顶两边的两个屋脊角的收边。我们华夏建筑不以这种金色的装饰物作为建筑屋脊角的收边。“枯山水”是建筑庭院设计的一种风格。以大片白色石头(多为鹅卵石)铺装地面,以少数植物(多为曲型矮小松树)为装饰的庭院设计风格。这点也与我国传统庭院设计理念不符。我国以苏州园林为例,庭院设计多为奇石配池塘为主,辅以大片茂盛植被。给人一种曲通幽静,生生不息之感。“唐破风”则是一种和式建筑的装饰性门头。虽然名字中带“唐”字,但与我国唐代建筑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我国古建筑中无此装饰物一说。

 

 

而后一种“酱油色”则指建筑配色多为一色儿深棕色搭白墙的建筑配色方案。而实际我国古代建筑的用色相当丰富,屋檐下更是花花绿绿,装点得五彩斑斓。这种素色的建筑配色确实不是、也不符我国传统审美。

 

我还看到其它体现日本和风的建筑样式,如和式建筑往往屋子的“头脚”比例较我国夸张。屋顶部分相对于建筑本体往往比华夏建筑要来得大,有种“头大体小”的感觉。还有就是,日本的塔都很小,都是装饰用的,不能走人。而我国古代的塔,则相对于和式宝塔要来得“饱满”,人都是可以走上去的。

 

我们在掌握了上面速成识别班般的知识后,基本可以一眼分辨出中华古建筑还是日本和式建筑了。但本文不是从建筑上来谈我国的“以倭代唐”现象的,我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为什么现在会有“以倭代唐”的现象?我的观点,这得从两方面说起。

 

一方面,我们从“外”这个因素来说,日本政府确实有文化输出的意向。这种文化输出在日本军国主义没被彻底铲除前,确实有文化渗透之嫌。日本的学界也确实有在意识形态上否定中华的“纯正性”之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这种所谓的“学术结论”就是典型的意识形态进攻。

 

它想从历史与思想上否定华夏的传承性,并借此否定新中国或者中国近代对传统的继承性。这是让你“断根”。在此基础之上,他们又贩卖什么“华夏唐代在日本”“日本是盛唐文化的保鲜冰箱”之类概念。这叫“嫁接”。而我们文化界对此却是照单全收,帮助日本右翼的学术思想在我国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宣传。而这就引出了下一个方面。

 

从另一方面的“内”这个因素来讲,我们自身“文化自信”不够,或者压根就不没有。这一是造成我们对自身传统文化了解不足,不愿了解。许多人一提我国唐之后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就是“灰头土脸”,像是一个人的“不堪往事”那般地不愿面对,“不堪回道”了。这里有人会怪罪我们共和国的“前三十年”,认为是“前三十年”的运动与思想断了华夏的“文脉”。这是想法是错误的。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很好地把新中国与古华夏统一起来。可以说他们既不懂华夏,也不懂新中国。但新中国与古华夏如何统一起来,这得放在以前再讲了,超出本文的主旨了。

 

二是由于这种“不了解”而造成的对我国文化“流动”、“变动”这一性质的认识不足。在讲述我们历史文化时,总是抓不到中华文明的灵魂,拿捏不了华夏文化的精髓。所以拿不出有力的观点和作品,对“以倭代唐”现象给予有力、有效的反击。

 

就这样,出现这种任由“敌人”犹入“无人之境”的文化被动现象,就可想而知了。

 

中华文明历史太久太长了。没有一样东西是随时间变化而不变的,内涵与外延都会随时间发生变迁。

 

我们中文的文字大改已经改了三回了。第一回是从甲骨文、金文改到大篆。第二回是从篆书改到隶书。第三回是从繁体改到简体。我们说话的语音也在变化。我们现在往前“听”,最多只能听懂明清时期的官话,学术界只能“听”懂北宋时期的中央官话,这还是借助《广韵》这本古书。

 

在物质方面,我们的服装风格也至少经历了秦汉风、隋唐风、宋元风和明代服装,清代服装等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社会的服饰都是不同的。以一个时期的角度来看另一个时期的衣服,基本就是“外族”服饰。再比如,汉舞讲究长袖褊褊,跳的是群舞。唐舞就跟你像胡人一样转圈圈,并出现了独舞。这还没说建筑、风俗、宗教信仰等其它林林总总。

 

 

总之,我们华夏本身就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文化、理念、流行。这个百年尚黑,那个百年就尚白;这个朝代讲究宏大,那个朝代就追求精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历史悠久的“代价”。任何人都无法拿一个样子,或挑一种样式,说华夏就是这个样子,而只能说这个是属于华夏的。

 

那么基于华夏文化这种“流动性”和“多面性”,我们怎么“修练”内功,给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展示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真正建立起中央要求的“文化自信”呢?

 

本人不才,略提两个方面。个人观点,供大家观摩。

 

一方面,我们就从这种文化的“多面性”、多样性下手,来展示华夏文明。从多个历史各种不同时期的角度,来生产我们的文化作品。周是周的,秦就用秦的。汉的东西就拿汉风来展示,唐的内容就拿唐语来述说。这同时就要求我们文艺工作人员对各个历史有充分的了解,深挖每一个朝代的品格,树立每一个时代的形象。这事需要沉下去的静心和钻进去的决心,急躁不得,敷衍不得。

 

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这种多样性中找到统一性,在流动性中找到原则性。任何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它不是随机突变。越是了解华夏历史,就越是会了解其中的“不变”因素和变化原则。把握这些原则后,一是就能明白是什么真正的“华夏”;二是明白华夏历史的主轴,就能以此串起各个时代的特色,进而能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格局自此就提升了,看事物就不是一点一物了,而是一面一相了。

 

这也是“越是了解过去,人越是明白当下要做什么”和“研究越透,格局越高”的道理了。内力越好,认识就越到位;认识越到位,做起事来就越是主动。所以,再看我们面对“以倭代唐”这样的窘迫时,我们其实是面对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绝佳机会。没有痛苦,就没有醒悟。随着我们对华夏真谛的了解,我们自然地会有文化定力,对一切外来文化也自然有解析、应对之策,或者“幻化之力”,从而不拘泥于当下的“倭唐”之辨。

 

正如,一位围棋宗师会在于和一位围棋高手对奕的一子一局吗?一位国画宗师会在意于作画时一处落笔的过干吗?这道理是一样的。

 

来源:铅笔经济学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