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剧《功勋》热播,我看了开头的五集,看得很过瘾,隆重向大家推荐。
我平时很少看电视剧,觉得太浪费时间,不如读两本书、学点东西实在。但总看见有人推荐《功勋》,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两眼,结果一下子就入坑了。
因为确实好看,能把主旋律电视剧,拍出电影大片的感觉,制片方确实走心。剧情跌宕起伏,其精彩度,不输给另一部爆款国产剧《觉醒年代》。
《功勋》分为八个单位,分别讲述八位共和国功勋的故事,他们是李延年、于敏、孙家栋、申纪兰、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都是民族的脊梁,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星”的偶像。
前六集,讲的是李延年同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故事。
李延年,是志愿军某连一位普普通通的指导员,他最大的特点,用四个字概括——“能文能武”。因此这个故事单元的名字,叫做《能文能武李延年》。
— 1 —
“能武”,体现在他的基本功扎实,枪法好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他的军事素养,阅读战场的能力,超乎常人。在战斗中,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理论结合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
有一次,李延年奉命带领连队前往某高地,去支援兄弟连队。但是,去往高地唯一的一条路,大约一千多米,被美军全炮火覆盖,昼夜不停,可谓插翅难飞。
在此之前,我军有一个排的队伍,带着弹药和补给,强行通过这条路,结果只有九个人活了下来。
李延年被告知,美军的开炮是有规律的——“开炮一分钟,间歇三分钟”。队伍必须利用好这宝贵的“三分钟”,但是携带武器弹药的战士们,是不可能在三分钟时间内通过这条死亡之路的。
怎么办?
李延年经过反复观察,认真思考,想到了办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以身试险,自己一个人,冒着敌人的炮火,走了一趟鬼门关。
居然毫发无损!
回来以后,他召集全体指战员开会,给大家传授经验:
第一,在炮击间歇的三分钟内,迅速行进到大约一百五十米的位置,分散进入各个弹坑隐蔽。这是因为炮弹击中同一个弹坑的概率极低。
第二,在炮击的一分钟里,大家在弹坑里千万不要动,耐心等待炮击结束。
第三,为了保证行进速度,轻装上阵,不要带重武器。反正阵地上有美军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
让人感动的是,这里面有很多小细节。
李延年传授完经验,会让战士们发言重复一遍动作要领,以确认战士们能完全领会。
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兼职教过小学生奥数,感觉自己教得还不错,颇有心得。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来一个好用的经验,大家如果在家辅导孩子,也可以借鉴一下,那就是:你教完一个知识点以后,一定要让他复述一遍。
因为你以为你循循善诱,教得很到位,孩子应该能听懂。而且他一直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你,面带慈祥,仿佛听懂了一样。但实际上呢,他们常常根本没听懂。
有点自欺欺人是不是?没办法,这是人的天性。大家都喜欢装作听懂了别人说的话,不会说自己听不懂,那样会很难为情。
所以,一定!一定!一定要让孩子复述知识点!你才能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听懂。
在四书五经的《中庸》里,对“学习”有个精辟见解,要学习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其中“审问之”就是“不断追问”的意思。《中庸》全篇讲得是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怎么办?你身为教育者,有义务帮助受教育者,完成这个“技术动作”,真正理解知识点,掌握要义,实现从平庸到优秀的跨越。
说回李延年。最终,在李延年的正确指导下,连队每一位战士都掌握了要领,有惊无险地通过“死亡之路”,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
— 2 —
“能文”,体现在他在指导员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骄不躁,善于团结同志,善于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同志们都把他当成知心人,大事小情都愿意和他分享,遇到问题愿意向他请教。
有个叛逃到美军阵营的汉奸,利用大喇叭广播,对我前线官兵进行策反宣传,挑拨离间,致使李延年连队里的五名解放战士,受到组织的不信任。(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抓获了数百万国民党军队战俘,其中,自愿加入解放军的战士,被称为“解放战士”)
大战在即,为防止内部发生叛变,上级要求对这五名解放战士进行审查。
李延年得知消息后,替身而出,据理力争,愿意为解放战士做担保。因为,李延年太熟悉自己手下的这些战士了,他绝对信任这些战士。
这份信任,并非感情用事,而是来自李延年平时的思想工作,做得全面、细致,不留死角。
他关心每一位战士,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他对待战士掏心掏肺,像对待亲人一样,因此,战士也把他当作亲人。
甚至连长都说,退一万步说,这些战士哪怕害他这个连长,也绝对不会害李延年。
但是,上级不敢冒这个险,执意要求进行审查。
李延年认为这是对战士们的人格侮辱,会打击他们的革命热情。于是,他在审查日之前,制定了一个完美的“锄奸计划”,带领五名解放战士组成“锄奸小分队”,深入虎穴,将汉奸击毙。
既惩办了汉奸,又证明了解放战士的清白,干得非常漂亮。
李延年指导员,让我想起八十年代的时候,各个企事业单位,就像一个个大家庭,对单位职工承担份外的责任和义务。
书记、厂长、科长、所长、车间主任们,就像这个家庭里大大小小的家长。他们事无巨细,什么都要操心。
在我的印象中,一个单位的领导,那是能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心理问题的大能人。
谁家两口子吵架了,他们会深入到家中走访,为夫妻双方调节纠纷。
厂里的光棍太多,单位领导比谁都急,会经常组织联谊活动,对接学校、医院的单身女青年。
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单位领导会安排专人,忙前忙后,让你省不少心。
如果谁家有人生了场大病,领导会带头发动捐款,送医送药,嘘寒问暖,解决实际困难。
跟西方人不一样,在中国人的结婚典礼上,有个重要环节,叫“双方单位领导讲话”,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就是不一样。
李延年,就特别像这种“包干到户”的领导。关键是,这个领导的水平还特别高,大家特别服气。
— 3 —
泣血呼吁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多学习学习李延年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跟群众的心近一点,再近一点,把群众工作做得细致一点,再细致一点。
我们知道,每隔一段时期,社会上会发生一些悲剧性事件。客观地说,国家太大,人口太多,根据概率论,发生悲剧在所难免。但也必须承认,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个别领导干部,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工作做得细致一些,那些悲剧是不会发生的。
归根结底,要走群众路线,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指导员李延年做到了,真心希望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做到。
如果人人都学李延年,十个美国都不怕。
连队指导员,相当于连队的党委书记,连队这个班集体的“班长”,其工作重心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班长”当得好不好,对于整个集体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1949年3月13日,毛主席在中共七中二次会议上讲话时说:“书记要当好班长,就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研究。”
1958年3月10日,毛主席在成都会议上说:“一个班必须崇拜班长,不崇拜不得了。”这话一语双关,既是说部队的一班之长,又在说一个集体的“班长”。
当“班长”,一定要有威信、有权威、有号召力。
而威信、权威、号召力来自哪里?来自你的职位吗?职位只能带来权力,不能带来威信、权威和号召力。
那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告诉你答案。
文章来源于李子熙 ,作者李子熙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