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来,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明显转向迹象。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白宫印太事务专员坎贝尔相继阐述对华政策,看起来是朝着缓和局势的方向变化。
1 布林肯的急转弯
5月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否认美中在进行“冷战。他说了几个关键词:
——中美目前并非处于“冷战”关系,而是竞争和合作并存。布林肯称,他不愿意“给大多数关系——包括美中关系——贴标签,因为情况是复杂的”
——“我们不要求各国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选择”,布林肯表示,美国不认为其他国家“需要切断或终止”对华经贸往来。但他同时强调,希望促进和保护那些规范经贸、环境、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基本规则。
5月6日,他进一步表示,我们认识到,各国与中国有关系,与中国有利益。我们不是说你必须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不是在试图遏制中国。我们并不试图压制中国。
5月6日,布林肯接受BBC采访表示,美国并不试图遏制或压制中国。布林肯5月3日也曾表示,G7会议的目的不是试图遏制中国或压制中国。
另一方面,布林肯反复强调,要确保中国“遵守规则”,西方是在捍卫“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还强调,西方国家需要非常注意中国投资的确切性质。
我注意到,G7外长会议前,美欧主流媒体一致说,本次G7会议将团结一致针对中国。而布林肯5月2日还在重复一个论调: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军事、经济和外交能力来削弱、挑战当前世界秩序的国家。
他此前的所有对华讲话都是在表达强硬立场。
没想到没两天时间,他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变化。
2 坎贝尔拒绝承诺军事协防台湾
拜登就职后,要求放弃对台湾战略模糊政策的声音甚嚣尘上,呼吁采取战略清晰政策,即美国政府给台湾一个更明确的安全保证,宣布美国将在中国武统台湾时将进行军事介入。
甚至针对中国“台独就是战争”,要求明确宣示“武统就是台独时”,以做实“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
战略清晰政策意味着,在中国统一台湾时,美国将军事干预,这将引发中美之间的战争。
但是,白宫负责印太外交政策的首席官员坎贝尔明确反对实施对台战略清晰政策。
5月4日,坎贝尔在出席《金融时报》举办的研讨会时表示,美中两国都认知到,维持某种程度的台湾现状,最符合双方利益。
他回应有关“战略清晰”提问时说:“我认为,你谈到的所谓战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会有一些非常不利(的后果)。
坎贝尔警告说,美国和中国假如因台湾而爆发的任何冲突,都不太可能被局限在一个小的地理区域内。“我认为它会迅速扩大,并将以我认为没有人能预料的方式,从根本上摧毁全球经济。”
所以,他表示,维持和平稳定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外交和美国国防革新,向中国传达一个综合讯息。
坎贝尔还提到,考虑到美国和中国军队在地理上的接近,真正的短期和中期风险来自“事故和疏忽”。他补充说,重要的是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建立信任,并确保危机时刻的沟通。
3 美军看错文件而误判台湾武统风险
可能为了诠释拜登政府为何对华政策急转弯,美国军方5月5日突然在英国“金融时报”抛出一则消息:美军看错文件而误判台湾武统风险。
金融时报报道说,美国针对中国对台湾威胁的评估有所误解,误解中国推进完成军事现代化的时程,中国近日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更大用意是利用灰色地带战术恫吓台湾,而非朝战争更迈进一步。
这篇由记者席佳琳撰文的报道指出,最近有关台海爆发战争风险的警告,已经到了狂热的程度,从刚卸任的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警告,中国可能在“未来6年内”攻打台湾,到“经济学人”上周称台湾已成“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这些焦虑感大多数来自于对一份中方文件的错误解读。
根据美国国防官员透露,戴维森之所以预测“6年”,一个关键原因是去年中方提出中国军队的“2027年”目标;一名美国国防官员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中期里程碑”,“比2035年还加快8年”。
金融时报指出,若说北京已经改变其军队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就错了,“南华早报”当时从这份公报内容推论出,中国要在2027年前达到“建设完全现代化的军队”,但是,中共领导阶层已设定2035年实现军事现代化,在2049年转型成为“世界级”军队两大目标。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中国防务政策高级研究员温玫雅(Meia Nouwens)说,“有些人说,这个2035年现代化目标已经被推进到2027年,这不正确”,会有这样的误解,是中共提到需要“加速军事现代化进程”,但这是中共与解放军有关的文件几乎都会有的固定说词。
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军事专家傅泰林(Taylor Fravel)也指出,中共在19届五中全会公报后所发表的文件,仍持续提到2035、2049年目标,显示这两个时程并没有改变。
报道说无意淡化中国军事实力或者中国利用军力施压台湾,中国几乎已经每日都派军机闯入台湾防空识别区,频率和程度都正在增加,但是这类动作用意更在于以所谓的灰色地带战术,恫吓台湾,而非朝战争迈进一步,一直制造对台海战争风险的恐惧,只会正好落入中国战略的圈套。
部分安全专家认为,美国印太司令对战争风险升高的警告,是企图为美军强化在印太的部署争取预算,并且影响拜登政府的中国政策评估。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资深中国事务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这是出于美国防务的评估,更著重于他们的需求,而非对中国军队的仔细分析”,她说,“这其实是在美国国家利益上帮倒忙”。
4 拜登政府180度转向的三大主因
促使拜登政府180度政策转向的主要原因:
一是美国面临跟中国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而这极其危险。坎贝尔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考虑到美国和中国军力部署距离很近,真正的短期和中期风险是来自“意外和不慎”。就是说,很容易擦枪走火。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警告:台湾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称台海若爆发战争将酿成灾难性的后果,美、中都须极力避免。
而97岁的美国战略大师基辛格刚刚就中美关系发出警告,称中美紧张关系可能导致两大军事科技巨头爆发全面冲突,使人类面临世界末日的威胁成倍增加。这是基辛格继去年10月、11月和今年1月连续发出警告后的最为严厉的警告。
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也不能够承受的结果。
二是中国对于美国频频挑衅“一中”红线非常愤怒,也采取了常态化军事反制措施。而且中国现在对美国完全失去信任,甚至放弃接收来自美国的热线电话,让美国感到了害怕。
据坎贝尔透露,“我们(美中)确实有热线(hotline),也用过几次,但就只是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响了几小时。”尽管他未举具体实例加以说明,但外媒有种种猜测,其中说美国多次拨打中方热线电话,中方拒绝接收。
坎贝尔指出,建立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互信,确保危机之际能互相沟通。这些预防措施类似于冷战期间使用的检查和保障措施,不过,中国一直不愿使用这些措施。
三是美国的欧洲盟友反对美国搞新冷战,担忧引发中美冲突。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负责人葛莱仪说出了一部分人的担忧,那就是华盛顿方面的姿态“过于激进和过于对抗性”。她表示:“我绝对有这样一种印象,即德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对华姿态真的相当不快”。
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表达了这种担忧,明确表示不会在美中冲突中选边站。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上月与德国外长马斯举行视频磋商时表示,不赞同重新以意识形态划线,搞新的集团对抗,更反对搞“小圈子”,鼓吹“新冷战”,甚至基于虚假信息任意实施单边制裁。
所以,尽管拜登政府对中国采取了激进的攻击性政策,但只是想遏制中国发展势头,施压中国接受美国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不是跟中国开战。
布林肯5月2日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采访时强调,军事对抗并不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他说:“我认为,中美发生军事对抗,甚至仅仅只是朝着这个方向走,都将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利益。”
所以,他希望将中美关系限定在“竞争、合作和对抗”的框架下。
来源:新华裔微信公众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荒唐!拜登看错文件而误判台湾武统风险,醒悟后对华政策180度急转弯?
2021-05-08肖志夫|《金融时报》评拜登100天对华政策:未见“回心转意”迹象
2021-05-0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