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也谈教材中涂抹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问题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0-05-31 10:07:32

 

各族人民就是通过对毛泽东主席的认同,来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01

 

最近,网上不断有人披露,一些重要媒体的下属单位和一些地方的宣传、文化部门,在制作视频宣传栏或宣传画时,有意抹去了画面背景上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

 

更有甚者,在毛主席故乡的那个省出版的一本所谓爱国主义教材中,也在多张插图中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抹去,留下了一块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的空白。

 

 

无意去揣测他们抹去毛主席像的动机,只想简单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天安门城楼代表的是传统中国,毛主席像代表的是新中国。

 

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像共同作为当代中国的象征,表明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当下的中国,就是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带有为当代中国定性的政治含义。抹去毛主席像,在政治上就意味着只承认传统中国,不承认新中国。

 

这样一来,天安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大标语就被架空了。

 

正是因为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意义如此重大,所以,1980823日,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提出的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问题时,不加任何前提条件地回答:永远要保留下去。

 

因为邓小平深知,没有了毛主席像的天安门城楼,可以代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大明、大清,甚至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唯独不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爱国主义教材,不鼓励学生热爱、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事件吗?

 

02

 

如果从社会契约的角度看,抹去毛主席像所可能导致的政治后果就更加严重。

 

我国宪法总纲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将其视为我国政治制度的最本质特征

 

那么,这一规定是怎么来的呢?

 

在宪法序言中有一段完整的表述: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里的逻辑再清晰不过了: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获得了解放,各族人民拥戴党的领导,认同并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都完全赞同和支持的契约,它构成了新中国最深厚的政治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保持了磐石般的团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强,成了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虽然宪法没有使用契约这个词汇,但宪法本身就是最大、最根本、最严肃的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同时还是政治的、历史的和心理的。

 

这是一个庄重的社会契约,而缔造了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就是这一契约的第一签字人!

 

各族人民就是通过对毛泽东主席的认同,来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

 

所以,从天安门城楼上抹去毛主席像的行为,是一种单方面毁约的行为,是一种从政治上、法律上、文化上、心理上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严格说起来,这是一种叛国罪!

 

03

 

这并非危言耸听,苏联殷鉴不远。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创建了苏联;斯大林打赢了卫国战争,保卫了苏联。他们共同构成了苏联的象征。

 

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各族人民,正是通过对列宁、斯大林的认同来认同苏联的。

 

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苏联的政治凝聚力就被摧毁了一半,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列宁也被丑化和否定了,苏联就像一座被抽去梁柱的房子,轰然倒地只是时间问题。

 

戈尔巴乔夫想通过签署所谓新联盟条约来重构社会契约,保住苏联,这怎么可能呢?

 

没有十月革命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没有打败纳粹德国所建立的历史性功勋,新联盟条约连废纸都不如。

 

更多的话,不想讲了。

 

所有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所有不希望中国重蹈苏联覆辙的中国人,都应该严肃地看待从天安门城楼上抹去毛主席像的行为,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载“高度一万五千米”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