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朋友介绍,我混入了黄丝内部,多少也摸到他们一些天真想法。开始打入黄丝内部比较困难,很难被接受,当然这些小朋友也很好哄骗,同他们喊喊口号,说一些政府的坏话,就轻易过关,正式成为黄丝一员。当开始接触他们时,确实有点惊异。多数黄丝看起来斯斯文文,未成年黄丝脸上挂满了天真无邪,有一部分都只有十四五岁。
最开始我就很疑惑,这样的一群未成年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去玩街头暴动这么危险的成人运动?随着慢慢深入接触,我也有了一些答案。我的写作能力一般,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
以下这些都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转载自“有理儿有面” ,原文首发于2019年9月19日,标题为《钱、色、毒品、面子……我混入黄丝内部两月的真实见闻!》。
1
成为“暴徒”就可“屌丝逆袭”,美女会主动投怀送抱
原来,黄丝的父母大多都是长时间出去打工,疏忽了家庭沟通,在青春期这个时段,他们很需要被人认同,但却留守家中当宅男宅女。没有这场暴动,他们谁都不认识谁,但是这些宅男宅女加入暴动,却得到所谓“同路人”极度的认可,到达什么程度呢?就是属于相互之间不认识、不知道名字,但就可以直接相互称呼为“手足”。
这样的极度认可,实际上是扭曲的,在爱国阵营无法感受到,因为大家是正常的、理性的,只是共同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他们在这个年龄,相互关心几句,相互夸一夸,在心目中就有了“过命”的交情。我混进去没多久,身边的黄丝就都称呼我“手足”,而且我也感觉得到,他们心里也认为你是他的“手足”。这样的情感氛围下,男生之间很快成为战友,男女之间很容易成为情侣。甚至还有黄丝女高呼想嫁给勇武哥,特别是在前线同警察对抗勇武的男生。
这些宅男以前追港女想都不敢想,现在甚至有曾经梦寐以求的超值富家女主动投入怀抱。名气、美女双丰收,被同龄人认同,以英雄式风采拥抱港女归来是他们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这也让他们在暴动时更加愿意往前冲。可矛盾的是,他们最怕的就是被警察抓到,却还经常会以“今天我又打伤了几个警察”进行炫耀,听起来确实很幼稚。每当他们说这些的时候,你都能感受到那些女孩更加崇拜的眼神。要是早几年,估计我都会蠢蠢欲动难以自持。
所以,网上传播的那些女孩主动献身暴徒并不是空穴来风,她们真的会傻到这样做,而且她们的父母是不知道的,知道了估计会疯。大多数女孩都是未成年,她们是真的认为对抗政府警察的这些男孩是勇敢的英雄。所以对这些黄丝提出的要求基本都会满足。有些黄丝私下给我讲,他曾见到过一个女孩侍候几个人、还有几个女孩与一群人一起……说得很认真,也很有细节。当然,我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因为能够“享用”女孩的也多是组织里的骨干核心人员,一般的小黄丝也就是搭上个小妹算不错了。
2
基本不懂政治,自认香港人比内地人高级,甚至认为是香港养活了内地
这些青年人精力确实比较旺盛,回来了虽然有些累,大家还会聚在一起聊天。我也经常岔开话题,问他们政治诉求一类的。但他们除了念口号式反复大声说五大诉求外,对于其他政治话题谈知又少。什么双普选、什么反送中很少被提及和交流。一开始我也觉得很奇怪,这些为政治献祭的黄丝居然不乐意聊政治话题。但后来也明白了,他们年龄小、学历低、没有社会阅历,政治对他们来说都是空洞的概念,不懂,也不想去懂。
他们感兴趣的、愿意聊的都是对内地人和新移民的歧视。喜欢讲内地人来香港的不文明表现,新移民抢了他们资源等等。实际上他们对内地的发展基本一无所知,还活在自己的想象里,认为内地贫穷落后,就算是有钱了也是掠夺了香港的钱,甚至认为香港经济不景气是因为内地把钱变着法的抢走了。当我说到“听说香港水、电、蔬菜、肉都是大陆提供的,也没有收过香港的税”的时候他们非常嗤之以鼻,认为我被洗脑了。有的会说:就算是真的,也是因为大陆拿走了香港更多的财富,提供的这些都不值一提……
3
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很多黄丝穷到难以想象
大家都清楚,香港的基尼系数近两年已升至历史最高点,香港十个富豪的资产占到GDP的35%,贫富差距极大。香港有钱人多,但穷人更多。记得前段时间陈方安生委托港独学者钟庭耀发布了一个民意调查报告,说香港青年游行示威与经济、住房无关,就是为了追求民主自由。这样讲,真的很无耻了。
参与暴力游行示威的黄丝,绝大多数的都出自底层家庭。黄丝参加暴力活动,大部分是有钱领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没有的。这一小部分是最惨的,比如每次参加暴力活动很消耗体力,这些黄丝饿了后都没有钱去小餐馆,因为香港的物价很贵,但收入多年都没涨过,一碗面就要好几十块。他们连工作都没有,身上那点零花钱只敢去路边摊,花十几块钱吃碗“菜面”,连汤都会喝精光。
加入他们不久,为了取得信任,我跟黄丝们一起参加完示威(只站在后面喊喊口号)后,提出请几个还算聊得来的人吃宵夜,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在新界的一间很小很破的餐馆,一共也就不到一百尺(十平米)的样子,我狠下心来点了十几个荤菜。不夸张的说,菜上来后他们眼睛都看直了,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菜”,竟然都掏出手机拍照。我基本没怎么吃,因为他们都在“抢”,对,是抢着吃!哪有什么礼仪形象!
说这些你们可能都觉得不可思议,连我也是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受到香港青年的生活现状。这顿饭花了我好几千块,但我其实不心疼,因为我看他们的样子,真的觉得可怜。那些垄断阶层富豪消费一顿饭恐怕够他们一家人一年的开销,这就是香港的现状。黄丝大声向政府喊没有未来了,也确实是心声,只是他们喊错了对象。因为他们不懂政治、经济等深层次的原因,只知道自己连饭都快吃不饱了,需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
4
会“共享”毒品,核心成员在组织内的权威不容动摇
黄丝手里有一样东西我是从来不敢碰的——毒品。每次暴动开始之前大家三五成群相互勉励,最核心成员是可以享受毒品的,大麻居多,有时候也会有些摇头丸、冰毒一类的!有时他们也会拿出毒品分发一些给下面的人,并说是可以用来麻痹神经、抵抗警棍。作为成年人我当然知道这东西千万不能碰,我也以“长者”的身份劝过他们别沾毒品,也假装漫不经心的问过毒品从哪里来。但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怪物”,因为组织的核心成员是权威,我劝他们别沾毒品,就是在质疑权威。为了让他们不起疑心,我也就不再提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勇武”与“和理非”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因为以前这两派是分开来的,简单说就是暴力与非暴力的区别。而这次示威游行两个群体基本是一起出动的,你们在网络上、电视上看到的袭击警察的大多是勇武的,和理非基本都站在后排,做一些保障性、组织性的工作。虽然他们之间也经常会因为到底撤退不撤退发生激烈的争执,但是不会影响他们再次一起行动,就像一位和理非的男孩同我讲的,“他只是不够胆,实际很羡慕勇武,他们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所以‘和理非’绝对不会批评‘勇武’,更不会与他们割席。”
5
黄丝搞港独的另一个理由居然是“为了面子”!
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与黄丝相处,才挖掘出他们另一个暴动的理由——得到世界认同感。他们特别在意国际社会对香港人的评价,他们的所谓认同感,讲出来可能大家会觉得荒唐,直白点就是要世界人都看得起他们,提到自己是香港人,会觉得是“高级”的,认为香港人必须有别于内地人,内地人的有些不文明表现会影衰他们,不想与内地在同一个主权构架下。
悲哀,这些小朋友搞港独的一个重要原因居然是为了面子!当然,炸药爆炸必须有导火线点燃,正巧引渡条例成为了导火索,在壹传媒老板黎智英等这些老港独头子的控制推动下点燃。
6
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了“洗脑”工具!勇武主力大多是越南后裔
这些黄丝被洗脑,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起到了致命的作用。脸书、推特、电报群组、连登等社交平台上各种歪曲煽动仇视中国人言论及虚假文章层出不穷。加上仇视中国人的一些香港本地“才子”如陶杰之流,昧着良心不断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抹黑宣传。像这个陶杰传播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只要是中国人干的,都不行!只要是英国人干的,好好好!因为香港是英国人管过的,所以香港还是比较好的。但这个好跟内地没关系……
并且这次暴动,勇武的组织里有专门的文宣团队,光制作懒人包图片的人员就有上千人,每天都在大量生产抹黑警察、造谣政府等各种作品。加上以《苹果日报》为首的港独媒体跟他们一唱一和,怎能不被洗脑?
所以,这些未成年人士在这种舆论氛围的熏陶下,怎么可能去花时间去寻找真相,基本都是随波逐流,硬是被洗脑成为带有“种族仇恨”的纳粹主义,仇视内地的血脉同胞。什么大爱、多元化统统被洗掉。跟他们在一起的两个多月,我能强烈的感觉到,他们心中充满仇恨,这种仇恨甚至超越人性的底线。我可以这样说,如果这些人手中有军事武器,他们非常有可能发动战争,就像当年的日本侵略者一样烧杀抢掠!而香港的反动派势力就抓住这点,不停地将年轻人的仇视心煽动到极致,让他们更加地肆无忌惮地使香港陷入暴力的漩涡,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我所认识的黄丝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勇武的主力中有不少人都是“阮姓”。众所周知,香港有几十万的越南后裔,阮姓是越南人的大姓,而最早喊出港独口号的香港年轻人又凑巧是越南后裔“招显聪”。那么就可以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认同中国人的“种族”?为什么想要香港独立?因为他们和我们根本就不是同根同源。一群越南后裔带着香港人搞独立,有些香港人还跟着摇旗呐喊,多么可笑!
我每写一段,心情都在往下沉。两个多月看到的种种,都历历在目,心情非常复杂,所以拖了一段时间才动笔。但最终还是下决心把这些都写下来。因为,“毒药”侵入人体,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这两个月我只摸到了病象,却摸不到病根,更没有良药对症。这篇笔记最终想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找到解决病症的良药,否则香港真的会病入膏肓,彻底完蛋。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延伸阅读1
香港修例风波背后的一些社会深层根源
2019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香港。一个初衷是向台湾移交杀人犯的“修例”法案为何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动荡?
吹开喧嚣的政治泡沫,修例风波的背后有着一些香港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经济民生方面的矛盾成因复杂、长期未能解决,积累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文 | 王旭 方栋 朱宇轩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客户端,原文首发于2019年9月4日,原标题为《沉重的底色与扭曲的方向——香港修例风波背后的一些社会深层根源》。
1
很多青年眼中,未来缺乏亮色
都说青年人代表未来,但在很多香港青年眼中,未来缺乏亮色。
已满35岁的司机小邝酷爱摩托车,每到周末都会驾驶着大功率摩托车在郊野狂奔,这时候的他豪气勃发。但一谈起未来,情绪就低落下来。“未来,我们有未来吗?”没有房子,与家人挤住在一起,谈了多年的女友无法结婚,生儿育女的念头早已没有了。租房?30平方米房子月租金动辄八九千港元,小邝每月进项不过1.5万港元左右,如何能租?至于攒首付买房,更是想也不要想。你攒钱的速度绝对比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
对比一下香港房价上涨幅度和收入上涨幅度,可以看得很清楚:目前,香港不同区域、房型价格不等,但绝大多数都在每平方米20万港元以上。而月收入呢?一位市民向记者表示:“20年前,大学毕业生就拿一万港元了,20年过去,涨到一万二、一万三,这20年,物价涨了多少?算上通胀,大学毕业生实际是贬值的。”
按国际劳工组织2018年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7年,内地的实质薪资成长率达8.2%、澳门1.6%、韩国1.2%,台湾的实质薪资成长仅0.2%,香港甚至落后于台湾,只有0.1%。而从2004年至2018年,香港房价涨了4.4倍。
正是房价高涨、薪金收入停滞,导致香港自有住房比例下降,从2003年至今,香港的住房自有率从53%下降到48.9%。这个数据的背后,是财富更加集中,是多少青年自有住房梦破灭。
像小邝一样,假如只活在当下,不考虑房子,吃喝、逛街、郊游倒也不愁,只是“千万不要去想未来”。
2
中产的“坠落”焦虑
中产阶层一向被认为是中坚力量,是社会的稳定器。但在香港,这个稳定器正在失灵,担忧向下坠落的“中产焦虑”在香港尤为突出。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对此有个概括叫“中产阶层的基层化”,何意?“就是说,这个阶层的教育水平、文化认同是中产,但实际生活已经达不到中产阶层的水平,与基层趋同”。
在香港,2018年月薪中位数为1.75万港元,公务员和教师中位数2.84万港元,论整体收入已经相当高。但张炳良透露,他做局长时做过公务员住房的小调查,惊讶地发现,不少人买不了房子,有的甚至住在劏房(指一个住房单位被切割成多个很小的居住空间)中。
就香港而言,房产,是富人的财富,是中产昂贵的门票。没有退路的香港中产,为了获得这张门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极高的负债、透支性的消费以及束缚性的职业生涯。所谓香港中产,就像在房子这个通道里的沙子,随着房价波动,在有产和无产两端之间来回颠倒。
持续增长的高房价,将香港社会撕裂成有房者与无房者两大对立面。没“上车”(拥有住房)的想“上车”,“上车”的立刻变成高房价的维护者。正是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复杂纠葛,让香港特区政府左右为难,动辄得咎。近来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为应对土地供应不足而推出的东大屿山填海计划,作为一计解决房屋问题的长远方略,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无端质疑。
3
上升通道狭窄,“哑铃型”社会成型
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香港仍有数量不少的穷人。香港社会贫富差距大、阶层固化的背后,是产业的高度单一和空心化。
根据统计,2016年,香港显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539,已大大超过危险警戒线的0.4,与部分拉美国家持平。尽管特区政府为解决贫富差距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社会福利水平与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不相称。
在健康的社会里,青年和基层人士通常可以通过就业、教育等途径实现向上流动。但香港的社会阶层却基本固化,例如,位居富豪榜前列的人士多年未曾变化,基本都是地产商及其家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而产业空心化是青年上升通道日渐狭窄的主因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有将近一半的劳动者是产业工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金融、航运、商贸物流、服务业兴起,管理、行政、技术、金融及专业人才吸纳众多劳动力,跨入中产阶层。但在随后的产业升级中,在原有商贸、航运之外,只发展了金融、旅游等服务业。
“科创产业没能发展起来是香港的一大痛点,”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雷鼎鸣说,“香港金融业占到了GDP的约19%,但只提供约6%的就业。”金融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惊人,但只能吸收少数本土精英青年人,大部分本地青年没有能力从事高端服务业,何况许多香港金融从业者更是来自海外的人才。
对于当前的局面,特区政府曾尝试采取多种手段予以改变,但科技创新产业几次努力,几次夭折。这其中,反对派曾出于政治目的进行过种种无端阻挠,比如特区政府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而成立的创科局,反对派为反而反,不顾社会一再呼吁停止政治虚耗的呼声,在立法会百般阻挠,生生拖了三年。
这直接导致香港制造业产值时至今日仅占香港GDP的1%左右,吸纳劳动力寥寥无几。
4
政治争拗持续,难题更难消解
高房价、贫富差距、青年难以向上流动。这些社会问题早已暴露,回归22年来,历届特区政府也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迄今为止,收效甚微,民怨难以消解。这是修例风波一经煽动就爆发的重要原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飞龙说:“回归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特区政府确实没能更多地通过政策保障、民生保障合理地去解决香港的社会民生问题,导致香港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将经济民生议题政治化。”
不可否认,有些民怨确实是特区政府政策上缺乏远见所导致的。但香港深层次矛盾之所以难以化解,既有政治架构上的互相牵制,造成施政困难;也有政府举措失当,还有长期以来自由市场理念下,教条式执行“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带来不作为的问题,而最主要的是,反对派不断制造和挑起政治争拗,罔顾经济民生大局,人为制造了各种困难。
这些因素盘根错节,再加上各种利益集团各求所好,别有用心者趁机搅局,结果问题不断在讨论,措施迟迟不能出台,时间流逝,矛盾积重难返。
典型莫过于提高房屋供应量。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了每年增加8.5万套住房的计划,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房价大跌,计划只能取消。
考虑加大土地供应量,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争议。很多人以为香港“人多地少”,但香港超过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实际的土地开发程度为24.3%,住宅用地仅占6.9%。在未开发的75.7%的土地中,划做郊野公园的就占42%,就算为环保考虑不开发,还有300多平方公里可用。但争议多年,开发仍遥遥无期。
特别是这些年来,反对派为争夺管治权,人为制造政治争拗,大大增加施政成本。比如在2010年,一位香港老太受反对派所撺掇哄骗,提出港珠澳大桥影响环保的司法复核,尽管政府官司打赢,但仅此一项,工程延宕一年多,造价增加65亿港元。其他类似经济、民生动议,不管是政策还是拨款,反对派都要使尽解数,制造各种阻挠,把立法会当政治秀场,绝不会考虑多数市民和香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香港多位政界人士对这种什么事都干不成的所谓“民主”深恶痛绝,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反复提及“千万不要搞这种民主”。
5
谁将答对第二次考题
修例风波中,反对派借着香港近年来出现的封闭、排外思潮,拼命把内地形容成洪水猛兽。
黄晞华,一个29岁的香港青年,对社会上某些人把对特区政府施政的不满延伸到中央、延伸到内地十分痛心。
他忘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给港人的骄傲,也忘不了汶川地震时血浓于水的两地深情。对于香港社会现存的某些情绪和碰撞,他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这些冲突和矛盾,我个人认为是在融合期必然发生的,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融合的时候必然面对的。”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反中乱港分子挑动排斥内地嗤之以鼻:“香港产业空心化、市场规模有限,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吗?很多香港人眼睛只知道往西方看,但是回头看看,看看祖国的发展,会发现更有发展机遇。”
香港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说:“封闭并不能带来发展机会,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如果香港真的和内地隔开,会更糟糕,面对目前的经济困境,香港需要和内地的连接更加密切、更有效,现在出现的相反的思潮实际上在把香港推向深渊。”
对祖国的发展有没有信心?历史老人曾经在1997年出过一次同样的考题。在回归前夕,一批心存疑虑的香港人,慌慌张张远走他乡。但最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做了人生中最为错误的选择,错过了和祖国一起发展的良机。
历史将再一次证明,热爱自己的祖国不仅仅是正义和正确之举,更是远见和明智之举。希望20年以后,今天的香港青年会骄傲地回答: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延伸阅读2:
看完香港学生的通识教材,吓出一身冷汗!
近日,澳门学生“律子”制作了一期介绍澳门中小学就中国历史、外交常识等课程的学习内容,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和好评。
而与此同时,香港的中学教材也上了热搜。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综编自文汇报、观察者网、Facebook等,原文首发于2019年8月23日,标题为《看完香港学生的通识教材,吓出一身冷汗!》。
1
香港通识教材涉“洗脑”宣传
据香港《文汇报》8月21日报道,特区推行10年的高中通识科持续引发争议。该科有崇高课程宗旨,与社会事件紧密联系,落实时却存在漏洞,容易让“别有用心者”用于传播及渗透偏颇信息,导致部分学生受到“毒害”。
“洗脑教材”诱导学生反修例
今年6月,因《逃犯条例》修订争议,许多青年学生沦为反对派的政治工具,上街参与暴动。
香港教协(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不但发动全港罢课,更推出所谓《逃犯条例》修订争议教材,表面上罗列正反意见,纵观其中一份共36页的教材,当中有13页描述反修例或质疑声音,5页写下官员回应,只有3页是刊载支持意见,其余则是背景和事件簿等资料。
教材采用所谓“恶法”等偏颇字眼,更以大篇幅描述修例后“可能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包括所谓“外商撤资,经济倒退”、“对外关系,岌岌可危”等,完全漠视了香港逾80万人联署支持修例的事实,亦对包括工商、科技、文化、劳工、教育等多个界别的支持修例声音只字不提。
通识科试卷灌输仇警思想
今年7月流传的圣士提反书院中一通识科试卷中,漫画指向非法“占中”事件,只描绘激进示威者被警察抬走的一刻,高呼“占路不是罪”(occupying the street is not a crime),对其实际违反的法律及“占中”的社会影响只字不提。
试卷被指对违法抗争“只提好处不问坏处”,并渲染警民敌对,怀疑老师是要向学生“洗脑”及灌输仇警思想。
鼓吹“占中”
2013年非法“占中”一说提出不久,香港教协理事方景乐便制作所谓的“占中”通识“教材”,由非法“占中”发起人之一戴耀廷任顾问及审查,以绝大篇幅“推介”“占中”操作详情,仿佛一本“占中行动指南”,39页的教材中只在1页不起眼处添加少许“争议”意见。
某“通识教育”系列教材编审为戴耀廷
教材中不少材料以及考题涉及游行集会,充满引导性。
面对各方质疑,教协之后才推出“教材2.0”版本,补充了少许不同意“占中”的观点及新增多名反对派学者顾问“扮演中立”,不过仍然以戴耀廷鼓吹“占中”内容作“主打”,政治宣传本质不变。
刊反华政治漫画
还有“通识教育”系列书中用反华政治漫画作教学材料,用大量篇幅鼓吹“中国威胁论”、抹黑中国内地形象。
鼓励青少年投身政治活动
在《通识精读——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这本书中,居然探讨“为什么青少年犯事时判刑较成年人轻?”,并以所谓“‘保护青少年’为社会的重要价值观”、犯事时“未必有意识、有预谋”等作解释,被质疑渲染青少年犯错不用负责任的错误想法。
图自《文汇报》
以“80后的政治参与”为题,将政治活动美化成“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付出”,被指角度单一,且有鼓吹年轻人参与激进违法行为之嫌。
针对香港“通识教育”教材中的谬误,16日,《大公报》刊登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评论文章指出,反对派绑架“通识教育”是制造“废青”的罪魁祸首!
2
香港缺失的教材送审制度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
香港回归前,“通识教育”只是选修课,2009年开始列入必修课,正式在香港高中推行;2012年开始,“通识教育”被列入香港高考必考科目,重要性可想而知。
然而香港高中通识科推行10年,却不设课本送审制度,市面上的所谓“教科书”未经任何保证,被多次揭发存在偏颇或错误内容。
同时,由于通识科教学弹性较大,教师可凭“专业”选择或编写教材,但实际上不少材料以及考题角度欠缺中立,充满引导性;更有部分激进老师视此为可乘之机,制作出名为“教材”的政治宣传品,煽动学生积极参与“抗争”甚至激进违法行为,令人发指。
香港教育局官方网站
除了通识课,香港其他教科书的选用原则是↓↓↓
“各校可参考‘推荐书目表’选用课本及学习材料。学校亦可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推荐书目表’以外的课本及学习材料。教育署鼓励学校使用本校教学材料,教师可运用其专业知识,自行编订/挑选此等材料。”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教授黄显华曾撰文表示: “香港教科书选用的政策,目前的发展正由编审制过渡到学校自由决定选用或创造教材。”
黄显华教授有关研究
所谓的‘推荐书目表’是一个查询系统,里面会有推荐的各科课本。
初中历史课推荐书目↓↓↓
从拔萃男书院(香港中学top5之一)的学校官网查询到该校7年级学生2019—2020学年的参考书目单↓↓↓
可以看到,整体以英文教材为主,国语教材被列在最下面,包括普通话、语文、历史。
教协煽动学生游行罢课
本月17日,香港教协(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发起示威活动,教协副会长叶建源煽动学界去维园“强力表达”政治诉求。
教协理事张锐辉更纵容乱港团体煽动学生罢课,称“他们有表达政见的权利”、“老师要让他们实践”云云,甚至鼓动老师在校内搞冲突。各个成员言论立场偏颇,其骑劫学生、进而骑劫家长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前特首梁振英对此谴责:有这样的老师,香港就有年轻暴徒!
香港教育局也召开特别记者会,表示坚决反对误人子弟。教育官员指出:一旦罢课被误导为是争取某个特别要求的“合理手段”,就会不断上演,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深远。任何人不得利用学校作为表达政治诉求的场地,更不能把未成年的学生推入政治漩涡。
19日,香港教育界联署发表声明:“守护孩子,守护香港!”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李光满丨香港经历最黑暗一夜:全港十四个区发生暴乱!忧心忡忡,香港向何处去?
2019-10-06•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