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 | 傅莹 外交部前副部长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 | 观察者网
此文傅莹在9月6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以下为正文:
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未来的发展趋势令人难以乐观。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大家都知道。
特朗普上台伊始,美国新政府即启动对华判断和政策的调整,宣布美国进入“大国竞争新时代”,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者,两年来相继挑起贸易战、科技战,在军事上深化针对中国的部署,政治上公开质疑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一系列挑衅迫使中方做出反应和反制,中美关系出现快速下滑。
美国意欲何为?考察和理解美国的意图,需要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重要演变中寻找答案。
美国对华态度变化的大背景是,在过去的10-20年,中美两国的国家基本路线出现两种不同方向的演进。
冷战后中国对世界趋势的判断是和平发展。世界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热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之后,痛定思痛,各国都希望在持久和平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中国顺势而为,坚持改革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建起全球合作网络,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和影响呈现上升的姿态。
而美国在冷战后试图维系一家独霸的世界秩序,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其他国家,发动了多场战争,陷入霸权的自我消耗。加之对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资本扩张缺乏有效管理,导致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
同时,美国国内矛盾也解决得不好,分配不均导致中产阶层生活质量下降,身份认同矛盾导致社会分歧扩大。近年美国社会进入反思,总体上认为美国的政策和路线是不成功的。
特朗普政府放弃自由主义国际政策,大搞保守主义。美国的霸权呈现收缩的姿态。
中美在同一国际体系的有限时空内,出现反向演进,必然带来国际权力调整的张力。
美国开始对中国产生警惕,并且试图打压,给国际形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未来中美两国能否在维护现行国际体系的基础上解决彼此矛盾和分歧,这将是决定21世纪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选择,同时也是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共赢就意味着有所得、有所不得。
那么,中方希望如何塑造中美关系呢?我观察,中方始终抱有与美国保持合作关系的愿望。在中方的积极推动下,两国领导人在大阪达成的共建“稳定、协调、合作”的关系目标。
如果中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找到新的交往路径,应能实现某种“竞合”(coopetition)态势,即保持必要的互利合作,管控好不可避免的良性竞争。这是比较理想的前景。
但是,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观察当前美国决策思维,确实有股力量在推动对华政策走向全面对抗,其动员力和影响力都在扩大。
最新一期外交事务杂志的文章对中国做出非常负面的评估,虽然使用的事例是似是而非的,但透露出的冷战思维和刺激对抗的信息是很清楚的。现在中美关系的竞争性和对抗性都在上升,与这股力量的推动不无关系。
那么,中美还有没有可能避免滑向全面冲突?
未来的方向,既取决于双方在具体矛盾和分歧上的判断和处置,也取决于两国对世界大势和彼此关系的定性,更取决于对各自国家根本方向的选择。
美国对中国的认知趋于严峻,认定中国是要与美国争夺主导世界的权力,因此把与中国的竞争视为一场输不起的国家根本利益保卫战。这是在对中国意图曲解基础上的一种严重误判。
在中国,许多人认为美国试图阻止中国的发展,美方的许多言行印证了这种判断。我们对任何危害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和挑战,都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绝对不能接受美国控制中国的发展空间,不能允许任何人阻挡我们追求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努力。
但是,中国从未提出要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我们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争的是自己合理和平等的发展权利。
看中美关系的未来,挑战在于能否让彼此信服,继续在同一个国际体系内和平共存,构建合作共赢、良性竞争的新型关系?如果做不到,是否会导致国际体系的割裂和大国对抗?这是国际上都在关心的大问题。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其他力量的态度和行为也很关键。
中国在新时期的对外关系上主张构建平等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是植根于中国政治、文化的大智慧,也符合世界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也应该是中美关系理性的发展方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