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小龙 2012 年经典演讲: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点击:  作者: 张小龙    来源: 互联网思维  发布时间:2018-01-23 10:37:17

 

        作者:张小龙

这篇文章源于2012724日下午1420---2330,张小龙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这是他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

作为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对产品的追求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从其在腾讯内部的8小时演讲中,可以看出微信产品团队的独特气质。在张小龙看来,关注人性和群体心理,像上帝一样道生一一生二地去建立规则和系统,并提高用户体验品味,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以下是张小龙经典的干货,分别是35条超干的核心要点提炼。

一、产品经理要求

1、了解人性

2、了解群体心理

3、产品经理像上帝一样,可建造系统,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

4、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质量要求品位/细节体验品位;作品而非产品;工匠而非设计师

二、了解人性

1、人是懒惰的

2、人是跟风的、别人都在用,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

3、人没有耐心

4、人不爱学习

5、人们对随机好奇

6、伟大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满足人性贪嗔痴

7、不要改变人们的常识习惯,要设计时顺应日常习惯

三、了解群体心理

1、重视屌丝用户群,他们有存在感的渴望。

2、为群体效应而做,容易传播放大。

3、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避免战略行为代替真实需求:打通、整合、拉动、导入、多平台、全面。

4、需求不来自调研,用户群大部分都是中庸普通的,他们的反馈只是帮助你了解他们是怎么想怎么看的;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大部分产品特性都是没有什么价值意义的;

5、需求不来自分析,大部分产品经理的分析都是过于理性,而真实的用户都是感性。爽、好玩,胜过功能。做3秒就想用会用的功能。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需要重新设计。

6、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从别的产品里借鉴思考,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功能特性背后的心理诉求。

7、需求不来自讨论。多在微博上观察普通用户在干什么、他们的时代潮流趋势是什么、在什么场景下、他们感受如何;从用户交流中发现创新;关注用户们称赞太好玩了的功能特性;忽略评论家,没有任何意义,仁者见仁。

8、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你不要以为自己特殊,其实你很中庸普通。满足自己需求就是满足用户需求。

四、像上帝一样道生一一生二的建造系统建立规则

1、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质心理诉求。没有被解构、洞穿的需求都是耍流氓的伪需求,必须要归结到人的最本质人性。需求来自对当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2、如果解决方案非常复杂,一定是目标问题定位不细分。

3、产品是演化而来,而非规划出来的。让用户推动用户。

4、面向阶段性目标,不过度设计。不在1.02.0该做的。

5、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能;面向场景来做设计,而非面向功能列表;面向场景才能取舍;面向阶段性目标才能取舍。

6、除了核心功能,其他都可做成可卸载的插件。

7、条理清晰胜过视觉表现;分类,化繁为简;单一路径,不要多入口多出口;抽象洞察本质,方能化繁为简;极简方不被超越因为无法超越。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不如不做。

8、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产品结构是骨骼,不可多变和复杂;创作从骨骼开始,而不是先造肌肉。

五、提高用户体验品位

1、不要损失体验,不要为了流量和收费到处加入口

2、别让我思考,每个对话框都有一个明显的默认按

3、响应性能永远是第一体验

4、有调性的产品才会演化,让技术产品散发人文气质

5、发布:欢迎页:让欢迎页成为你的产品发布会

6、上线:上线是为了验证想法,是为了改进

7、运营:硬导入用户,只会给用户留下坏印象。KPI是好产品的副产品,不为KPI改变产品

8、运营:尊重客户隐私,不要老想着收集用户信息对自己有好处

下文为张小龙8小时演讲的精编内容:

一、简单就是美——从苹果单按钮到微信摇一摇

这里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这个故事是关于苹果手机的,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 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只有一个按钮不会有太多的干扰,只要从这里开始,其它的菜单都在这里面了。

有一个朋友说是因为这一个按钮很容易坏掉,所以用户要不停的去换新的手机。乔布斯是想说我的产品是我来引导用户使用,所以只有一个按钮的时候,你必须照我的操作,你只能按这个按钮来一步步操作。那两个按钮为什么就不能引导了?很多人都会回答,多一个按钮就多一个选择。

那如果不给用户选择呢?之前的《乔布斯传》,感觉乔布斯是性格上有一点偏执的,他追求一种极致的简洁,可能跟他的理念有关系。就是他如果能用一个按钮来实现的话,他绝对不会用两个按钮来实现。

苹果手机为什么是白色的呢?白色的比黑的更酷一些,白色的是苹果最想做的,当时是做不出来,供应商做不到,所以就做了黑的,后来才做出了白色的苹果手机。白色的机子身,再加上一个按钮,你会想到什么?一个白色的东西加一个按钮在上面,并且一按就会有奇迹发生——像马桶。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叫乔纳森·艾弗,他以前是做马桶设计的。

一个设计师设计的经验是延续的,所以可以想象得到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历史的经验。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马桶上面有两个按钮,这个体验就非常不好,因为每次冲水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按大的按钮还是按小的按钮。

艾弗设计师以前确实是做日用品的设计,当时他积累的很多知识都是来自于工业用品。然后他来到苹果公司之后,乔布斯发现艾弗的设计理念跟自身的很接近,所以才留下来一起来做。

我们现在用的很多产品都是苹果的东西,这里面的很多产品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的。所以对于苹果为什么这么做,它的硬件为什么这样做?软件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看过《乔布斯传》这本书的应该知道,其中的内容并没有把苹果的一些设计思想和精髓写出来,比如在IPhone发布的时候,这本书里说,苹果产品是领先其它手机5年,但具体这个5年领先在什么地方没有说清楚?IOS的设计,它的理念是什么?它的哲学是什么?这些问题其实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二、简单的思维

下面开始正题,先从简单的思维来开始。

这句话听得太多了,如果回答少就是多,那为什么少就是多?为什么简单就是美?

从微信摇一摇开始,说说什么才是简单

对于微信摇一摇,相信男生都用过,当然女生也会用。只要几个人同时在使用摇一摇的功能,就可以实现许多人在同一个列表里。这是通过什么捕捉技术,先忽略不计,因为对于腾讯的技术来说,这个非常容易做到。这里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产品功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功能的实现非常的简单,优秀的开发同事可能一两天就可以开发出来,但是怎么样把一个功能做成一种极简的体验,这个难度就非常高了。

你可能今天看到摇一摇的功能很简单,这个功能如果让你去做可能也很简单,但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功能的时候,我们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且是别人还没有这样做过的时候,我们却先这样做了,这是非常难的。这里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遵循的,也就是简单是美的方法。

在摇一摇的界面里面没有任何的按钮,没有任何的菜单,也没有任何的其它入口。也就是这个界面没有任何的东西,只有一个图案,没有按钮,没有菜单,没有文字介绍。那么这个就像是Iphone的手机或者马桶一样,只有一个按钮的道理一样,它只有一个图片,然后这个图片只需要用户做一个动作,就是摇一摇的动作。

这个动作非常简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启发性的一个动作。不知你们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就是人类为什么会直立行走?因为人类要把手用来抓石头,用来打猎,最后脚就用来做别的东西了,最后就直立行走了。

内部开发这个功能的时候,把它叫做录一录功能,内部代码叫录一录,服务器上开发的代码叫Lusefor。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东西,最原始的东西往往就是体验最好的。之前张小龙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说我们怎么样体现出最原始的东西就是体验最好的。

Windows的时代,多任务需要按“Alt+Tab”键,然后在Iphone里面,只要按两次底部的按钮就可以了。在苹果电脑的触摸板上,四个指头往上轻轻滑动,就可以把多任务切换过来。这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的演化过程,实际上“Alt+Tab”是非常复杂,很不人性化的。

所以张小龙会说Windows的体验不好,Mac OS的体验好。经常会有人争论,争论到最后,需要有一个判断的依据,依据则是哪个东西更人性化或者更简单或者更原始,那它就是好的体验。一个iPhone或者iPad给一个4岁小孩子用都会用,4岁的小孩体现的就是它的原始或者简单,那么它的体验就是好的,如果要经过学习,它就不好了。

同样的,关于这个摇一摇的功能,它非常简单,任何一个人都会用,不用做任何的学习。我们会避免在界面里面出现任何的一个文字解释,一旦一个功能需要文字解释,这个功能的设计已经失败了。我们很喜欢在程序里面加一些tip,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但如果需要有一个tip去教育用户,证明也很失败。

关于摇一摇,用户会下意识的摇一下,摇一下以后,这时候要给他一些刺激回馈,那么用户会听到一个来福枪的声音。最初原以为只有男生喜欢这种声音,后来发现女生也很喜欢,因为它代表了雄性。本来给女生设计的反馈是一个叮叮当当的声音,后来把它取消了,都做成来福枪的声音。

最初版本的摇一摇,后面是一个裸体女人的上半身,是维纳斯,是艺术的代表。但是很多用户反映影响不太好,然后把它改成了一朵小花,这个试探的过程本身很有意思。

摇一摇的功能很好,所以要防止竞争对手进行抄袭模仿。对于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功能,竞争对手也做出了,并且加了一个小创新在里面,叫做表白功能,通过一个小创新来来凸显与微信摇一摇的区别。

为什么微信没有预先把一些该想到的创新都想进去,让别人想模仿的时候都没有办法做出微创新呢?维信的创始人张小龙解释道,微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别人总可以加一点东西来跟你不太一样。微信已经把这个摇一摇的功能做到最简化了,别人无法超越,而且是很有这种自信。

这种自信一方面是说微信的摇一摇已经最简化了,就像这个手机只有一个按钮一样,除非是一个没有按钮的手机,摇一摇里只有一个动作,甚至连按钮都没有。另外一个原因,微信摇一摇的体验的整个过程是非常严实的,它是一种人类的性的驱动力在完成整个过程的,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什么吸引你的驱动力比性的驱动力会更加原始,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不是一个道德低下的问题。

从这两个角度,一方面是它确实做得很简单,另外一方面它让你很,这个是来自深层次的原因,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超越,就是这个原因。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东西,但是它已经是要有一些方法或者思考去达成这种简单。

手机可以认为是手指的一个衍生,是人的第六根指头。所以在手机底下体验是有一个非常有突破性的空间,跟在电脑屏幕上通过鼠标和键盘来交付是不一样的,手机是跟身体连在一起,很直接的。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汽车,对汽车那么追求,是因为汽车是人的双腿的延伸,那才是真正的体验。相反的,通过鼠标和键盘去连接电脑内容,就像去摸一个女孩子还要隔着衣服一样的。

怎么样看待简单是美?或许,简单是一种审美观,它不是一种完全非常理性的结论说我们尽可能做得简陋一点,而是说脑袋里面是否有一种观念。如果你看到一个界面,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按钮,然后就会发现一点都不美。

三:产品经理应该像上帝一样了解人性普遍规律

记得看过一句话是说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也非常简单。很多物理学家会说发现宇宙的规律是很简单的,既然宇宙的规律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要把很多事情搞复杂化呢?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上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上帝是一个建立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其实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要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然后给他们制定一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当你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会像上帝一样的,拥有上帝的成就感。

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欲望,然后要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并且他们在使用的过程里面是按照你的预期去演化,然后你就在旁边看热闹就行了。

就像微信摇一摇的功能,每天有几千万上亿次摇动在发生。通过后台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摇一摇进行搭讪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但还是有无数的男性拼命的摇一摇,然后还有很多女性也在那里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如果对女性的心理研究不透彻的话,你就损失了一半的用户。所以张小龙团队的产品经理都会看一本书叫《女性的起源》,推荐你们也看一下。女性为什么会喜欢摇一摇呢?真正的原因是检验魅力值。

当时做附件的人总以为这样会让女性用户受到骚扰了,很对不起女性用户,然后发布的第二天,通过询问一些女同事,跟我们原有认识相反的是,她们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底下看谁收到的打招呼多一些,并没有感觉受到骚然,可以体现出产品经理对于女性的无知,所以每一个人千万不要说对我们的用户很了解了。女之所以会去玩摇一摇,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体现,在保护她们隐私的同时,她会收到打招呼,但是她不会被骚扰。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像上帝一样,知晓用户的心理,并且用一个规则去引导用户。为什么这么说呢?规则是很简单的,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出来。所以张小龙经常很不认同,在很多做产品里面,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出来,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

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产品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如果谁一上来给我拿一个产品计划的逻辑,而你都要花一个小时才能看懂,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第一点是说乔布斯的理念,当然也不是乔布斯发明的,是之前的一个美国的嬉皮士说的这一句话。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它,在它前面加了一句,意思是我们要让用户保持饥饿,让他们保持愚蠢。看起来是在嘲弄用户,实则不是。

如果你在做一个产品里面,你没有这种信心说你把握住了用户的需求,你没有办法控制他的每一步所要做的方向,那你就控制不住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就已经在失控之中了。作为产品经理来说,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但是对我们的用户来说,我们是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饥渴在哪里。

第二点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

贪嗔痴是什么?在佛教里面说人的本性是贪嗔痴,佛认为所有的人是瞎子,是无名的,那么睁开了眼的人就看到了光明的人,觉悟了的人就叫佛。普通的人,他认为有三个基本的约束力,使得人不是佛,而是普通的人,就是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执着。我们要洞察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对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给用户各种钻,钻体现了什么心理?其实都体现了人性的这几个弱点,各种黄钻、绿钻,他会贪,他要升级;他会嗔,他会跟人比较,说你的钻比我的等级高,所以我也要升上去;他会痴,觉得我一定要把所有的钻给收齐。这里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要去做钻之类的东西,即使是一个体验好的产品,就像苹果的手机,它同样的会对用户产生这样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人性本身的一个共同的弱点。

所以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说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逻辑本身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开发的技术同事可能更懂一些。

但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最后是对于人性的分析。这个人性不是说我们一些产品需要,难道摇一摇需要有人性,其它产品就不需要了?不是这样的,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人性的研究。

为什么要有白色的iPhone,为什么iPhone只有两种颜色?你可以对每一个好的产品都提出来问题,那么它背后肯定都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别的理由来说的。所以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话,记者问他:你们推出新产品的背后是做了很多的用户调研吗?

还是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知道应该做什么产品?乔布斯说我们不需要去做调研,我们也不需要去看统计数据,但是我们知道用户心里面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这个知道并不是说你去问一万个用户,而是你对于人心的洞察或者人在内心里面的一些渴望的洞察,那你就会知道了

我们经常说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两个字的话是好玩。事实上如果问用户为什么喜欢用微信?没有一个用户会说它可以帮我省钱,或者是帮我很方便的发短信。他们会告诉你这个东西挺好玩的,或者用起来挺爽的。

这个会超出你的预期,我们会认为本来是做一个功能,做一个通讯工具,但是用户不是这么看的。用户看的重点和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拼命地跟用户说帮他解决了通讯问题,用户会说其实这不是他关心的。如果出现这种很大层面上的偏差,就很麻烦了。

有一次张小龙在一个聚会里面,这个聚会里面来了好几个女生,张小龙跟这个女生说你们装一个微信吧,她们说装微信干什么?张小龙说装微信可以免费发短信,可以发图片,都省了彩信的钱,还可以直接说话,连打字都不需要了。

这几个女孩子没有一个人有兴趣,很奇怪的看着张小龙,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然后张小龙现场给她们演示了一下,说你看我附近有很多美女,我可以跟她们直接打招呼。这些人立马两眼放光,一个个拿出手机让张小龙帮她们安装。当时张小龙都很震撼,这两个差别会这么大。

所以当微信的竞争对手360做了一个口信,定位很清晰,因为360很善于做用户的需求把握,觉得越实在的产品,对用户有实惠的产品,用户就会越喜欢。事实上很多产品之前也是这么成功的,所以他们做口信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意图是帮用户节省了短信费。

张小龙看了以后窃喜,因为他知道这个路是不对的。在很多时候,用户在你这里省一点钱干什么,他会去买一个别的东西,奢侈品什么的,他的钱总是要花掉的,但是他要的是一种很的感觉。

所以我们做产品要找到用户心理诉求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什么?可以简化一下。比如对微博来说,用户上微博干什么?用户上微博的原因是为了炫耀,是因为害怕孤独,不是利群而离群,是用它有追感。

前面大家可能明白,后面这个有追感会比较难理解。想一下你们在微博上干什么?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你写一句话的时候,你脑袋里面想到哪些听众会看到,你会为他们写东西,你会构筑一个自己的形象,你会想我写了这句话以后,别人看了我的形象是不是又朝我想要的方向变了一点。你会看到一个人爱上你了,或者给你发私信了,马上第一时间去看一下,你会很在意。

实际上微博是一个构筑另一个自我的地方,构筑一个自我。就像我们平时在生活里面,通过各种行为来构建一个自我形象。这里面爆出很多人心的缺陷,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写微博的。比如韩寒不写微博,并说了他为什么不写微博的原因,那篇文章值得看一下。

张小龙当时说了一句话,韩寒对于微博的用户心理分析得这么清晰,他要不做互联网产品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一大损失。如果做微博的人对于用户为什么写微博的心理不能够分析得很透彻的话,那就是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做产品。

四、群体用户和个体用户的区别

凯文·凯利的《失控》从生物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描述了一种群体效应,结论是说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体智商,具体是说一个人在一个组织里面,这个组织的平均智商是低于个体智商的,任何组织,公司是一个组织或者说大的政党是一个组织,个体的智商才是更高一些的,群体会拉平这个智商。

比如在微博里面,微博玩多了,你的智商会降低的,你如果没有发现这个变化,因为你每天在降低一点点。很简单,你每天在微博上说的话,会与大众越来越一致,别人在说什么,你也在说什么。你不会说一些大家不能理解的东西,因为你会觉得那很突兀,会让大家不舒服。

所以微博的转发那么高,自己写的那么低,就是这个原因,大家拼命的一团和气,互相夸两句,所以这种群体是有一个趋同性的。

另外一个观点是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我们小时候都看过蜜蜂是怎么飞的,有一堆蜜蜂一起飞。在这里大家忽略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这一堆蜜蜂谁是领头的,谁来组织它们,这一堆蜜蜂会有一个目标,它们会统一行动,但是每一个蜜蜂都是个体,没有一个领导,不像我们公司还分出一层层的管理干部,蜜蜂是没有的,蜜蜂也没有一个CEO在那里。

那么谁在指挥这一群蜜蜂?——趋同心,趋同心是让他们有统一,但是他们表现的像一个有生命的独立个体一样的,它们会朝一个目标一起过去,没有人发号施令。这里想说的是一群蜜蜂体现出单独个体的特征出来,也就是说一群蜜蜂有一个独立个体的属性。

虽然这个属性是从哪来的,没有人知道。同样一个道理,一群人,社会里面的人,它会体现出一群人的属性出来,跟个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你到前线当了一个战士,你可能对杀人这件事情会很麻木,完全变了一个人,因为那个群体都具有群体性。

那么群体会有群体的运作规律,为什么我们要说群体,要说这个东西?因为这个和我们的产品很相关。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我们只要找几十号人开发一个东西,然后我们会给几千万、几亿人来用。这些用户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只蜜蜂,不是一个人。

很多年以前写软件的时候,我们是针对一个客户来写,这个客户要什么,我就给他做什么。但是现在不是,现在你的客户是谁?你的客户是一群人,决定一个单个个体的需要不代表群体的需要。

第三点,群体的含义是很难预测的,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群体性是从哪儿来的。所以对这种群体的反映,我们应该去试验而不是去策划。如果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一个产品规划,把半年或者一年未来的版本都计划好了,那一定是在扯淡。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一个产品经理很信誓旦旦地说,他做这一个东西,一定会在用户里面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多半也是不可信的。因为群体效果是很难预料的,很难预料往群体里面放一个产品后,然后它们自己滚动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就像漂流瓶,很火,火到它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区,这是从用户的使用覆盖面来说,邮箱1/3的活跃用户是他贡献的,将近1/3的活跃用户。其实漂流瓶很简单,当时团队在做它时其实不知道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是预料不到的。漂流瓶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就是一个人仍一个瓶子,然后有人很弱智的回答了,并漂回来,就这么简单的规则。

但是我们把它放在一个海量的用户群体里面,它会产生一个群体效应。这个群体效应是不可预测的,大家千万记住这件事。虽然说我们可以凭经验、感觉它会怎么样,但如果要很客观的预测是不可能的,漂流瓶就是群体效应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应该多去尝试,而不是去分析。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能让群体形成自发的互动。最好的规则很简单,漂流瓶的规则也很简单。如果这个规则太复杂了,你想你把一个复杂的规则放到一起,用户反而不知道怎么样用这个规则互动起来。只有简单的规则,用户群才能很好的互动。

但并不是说你规则简单,就一定会传染开来。所以越简单越好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引导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在群体里面做一个加速器、催化剂,是做这一类的工作,而不是把这一块钉死了之后,用户进来以后,只能一步一步的走。

五、产品定位和人性化满足用户

最后一个产品,用一只蝴蝶引发一场风暴。虽然这样的事情在自然界非常少发生,但理论上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聊一聊这个功能,觉得挺自豪,因为它是非常简单的一个东西,但是在用户里面引起了一场风暴

产品定位很重要,我们说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是做一个功能,而不是做一个定位。功能是做一种需求,定位是做一种心理诉求,也就是说定位是更底层的一些心理供给。

最后的是说我们做这个东西,能够做到满足底层的需求。如果我们做微博,只是说我们要打开新浪微博,跟用户无关系,跟用户的心理动机无关。如果我们说微博能够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让他获得安慰感、排除孤独感,让他获得成就感,让他在里面更加的自信,让他在里面像一个敌人一样的,要做到这些诉求。虽然这些诉求对用户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是他自己意识不到。

定位很重要,微信的3.5版本里面,就给做了一个换界页面,这个页面写的字是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然后翻几页到最后,我们会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而不是说它就是一个聊天工具,到了最后一页,我们就说开始我的生活,是微信的信。然后用户一点就会进入到一个很神秘的空间里面,有一个洞房,其实值得看一下,就会有一扇门打开了,然后一个页面就出来了。

通常来说做软件,一个换页,此版本功能更新,12345,然后尽可能的把一些技术指标罗列在上面,告诉用户说我们这个性能又增强了,格式又多了,下载的速度又从每秒钟多少K提升到多少K了。

我们总是把用户当做技术专家来看待、当做机器人来看待,但是用户要的不是这个东西。所以在我们的产品里面,我们一直要坚持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不要把技术指标暴露给用户,禁止显示正在下载,每秒钟多少K的这些数字,下载两个字样尽可能的不显示。

同样的,在做一个(what new)的时候,为什么要做一个新功能介绍,用户真的对新的功能、特性感兴趣吗?虽然这是的日常工作,我们日常工作就是盯一个新功能的事情。但用户不需要,用户要的不是了解产品的参数、特性、技术指标这些东西,用户要的是你给他提供了什么新的体验。

比如第一次你可以使用透明背景的动画表情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我们告诉用户的是这可以表达你的心情,而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很牛B的动画表情。用户要的不是动画,用户要的是我可以表达心情,这点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这里面包含了很复杂的技术在里面,但是我们把它隐藏起来了。

很复杂的技术是什么?从技术的角度张小龙挺自豪的,因为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做了可以把任何GIF的动画,然后我们会做一个抠图,把它从背景里面抠出来,然后放到这个屏幕里面去,这个屏幕是可以设任何背景的。然后让这个GIF动画,只有那个动的东西,背后全是透明的,是这样一种效果,就不会有一个方框,框里有一个背景,动画只能在这里面,这是QQ表情的做法。

但即使做了这么强的技术,我们也不会把这个技术跟用户去说。我们会告诉用户什么才是他要的——是表达他的心情。我们宁愿把那个隐藏起来,告诉用户说你可以和朋友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它是可以玩的。

有的时候,产品程序里面肯定是有bug的。当产品做得很好的时候,张小龙就会容忍这种bug,因为有bug也是人性的体现。引用乔布斯的一句话,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或者产品是技术和人文的结合。这一句话说得非常容易,但是你怎么样在你的产品里面去包含这种人文或者艺术的成分,这是挺不容易的。

所以这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的方向,在技术之外的人文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其实产品是可以表达产品经理自己情感的地方,如果大家用得好的话。在微信有一个版本的换页里面是迈克尔·杰克逊的一个画像,当时是张小龙个人主张要放上去的,因为有一段时间,张小龙在车里整天听到是都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然后他自己听起来很流畅,节凑很流畅,以至于他觉得产品很大程度上,它的流畅度是由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带过来的启发。

迈克尔·杰克逊的画像放上去后,正好以前也放过迈克尔·杰克逊的这一句话:如果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为什么放这一句话?张小龙解释到,其实当时很多评论家老是批评我们,你们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我觉得用这一句话来回应这些评论家挺好。

所以你看如果把个人的情感包含到产品里面,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但我们不要把人机器化,也是这样一个观点。根据我说了很多,因为这个例子在产品里面太多见了,我们太多产品太机器化了,动不动就告诉用户这个图象有250K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是说人性化的用户交流——把邮箱系统管理员改为具象的产品经理。

我们邮箱里面经常会发一些系统邮件,管理员的邮件给用户。事实上相信很多业务也会发送邮件出去,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之后把这个系统邮件的格式改了一下,很多用户觉得体验非常好。

以前是系统管理员特别机械化的邮件,改成具体的一个产品经理人的名字和他的图象。这样的话,用户每收到一个邮件,全部是一个邮箱的产品经理发过来的,并且有他自己的图象、有他的名字、有他的落款,有日期。这个就像有一个服务专员给你发邮件,而不是一个系统管理员。

这样用户的被认同感非常好,用户会觉得我在跟这个产品后面的人一对一的交流,其实成本很低,就是把一个产品经理人的头像拍个照片放上去就完了。所以我们做产品,是我们和用户交流的媒介,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人都在发问为什么腾讯的产品这么低端、这么低龄化,为什么高端用户都不用?因为我们总是在想忽悠那一些小孩子。

很多人在做产品的时候都以为腾讯的用户是一些低龄用户,产品团队要描述他们的需求,然后尽可能的往幼稚这个方向去做。但腾讯内部的人员却不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从邮箱和微信这两个产品来看。当时,甚至邮箱都考虑过要不要专门做个幼儿版或者少年版,再做个老年版和中年版,但最后的结论是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只做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是老少通杀的,最后用户很认可。商务的人会觉得用邮箱很好用,然后一直到小学生,他也会觉得这个满足他的需要,他用起来很好。

这样的例子,在iPhone里面也同样看得到这样的例子,所以并不存在一定要故意的,有的时候觉得是腾讯故意在把产品做得低龄化、做得幼稚化。如果我们一旦这样去做的话,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些低龄的人,为什么要那样去做东西?如果那样做,吸引过来的用户也是那样一个群体。

自然原则,这里就不讲太多了,但是稍微提一下。如果举个例子来说,张小龙会认为windows是一个不自然的平台,这是从它的体验上。他说,虽然经常因为苹果机的人耽误了很多时间,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切换到windows里面去。

虽然他自己用了很多年windows,在windows里面他也算是一个开发专家。但我好几年前转到苹果平台以后,就发现windows设计得非常不人性,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举一个例子,在windows里面有一个专门的程序管理器来管理要卸载哪些程序、安装哪些程序。普通用户还专门去卸载,这个挺有难度。

但是在iPhone里面是怎么卸载程序的,常按“3”没有了。你不会看到有一个程序管理器在那里,不会看到卸载两个字。而且你常按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图表在那里晃动,为什么在晃动?表示不稳定状态,表示你可以操作。这里再提供一个观点是说我们只做一件事情,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定位,或者有一个主线功能。

我们经常会想到要做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会提供两个功能服务给用户,然后我们就在屏幕上放两个按钮,这个按钮是A,这个按钮是B,我们甚至已经预估到了第一个按钮会有60%的人点,第二个会有40%的人点。

这样的界面,我相信在我们的产品里面非常非常多,但这是不好的。

比如说对于一个windows页面或者一个客户端的页面,尽可能的在一个界面里面只有一个主要的按钮,这个按钮非常显眼。然后用户到这里基本上不用思考,点这个按钮就行了。如果一个界面里面并排着两个或者更多的按钮,说明有问题了。界面里并排着有两个以上按钮的,意味着这个界面以后有一个分叉路口,用户需要做一个思考才知道他下一步该做什么。

就像我们经常会签署一些文件,由甲乙双方来签,就需要思考一下到底签左边还是右边,这个就像两个按钮一样。假如我们换一种方式,把你要签的圈起来或者标个颜色,写个字,请你签这里,你就很清晰。所以在我们的界面里面也是,即使一个屏幕有多个按钮,都会标一个默认按钮,它是绿色的或者是加重的,使得你进来以后只会点这一个按钮,其他的可以忽略掉。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产品的版本做了10个功能的替换,如果这10个功能都上线以后,它们各自对用户带来的帮助有多大?其实你会发现其实你做其中两个功能就够了。

开发的同志都知道,前期加的东西越多,将来维护的麻烦就越大,而且还去不掉,哪怕只有很少的用户在用,但是就是去不掉。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的产品经理经常是在做坏事,不是做好事,因为他拼命的引入新的功能进来,后面反正又不用自己写代码就不管,然后就把开发累死了。运维的也很累,因为东西越来越多以后,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面对这种问题,张小龙后的方法很简单,他说产品经理的所有的提议不说,一般是不会错的,因为这个错的概率只有0.01%0.1%那么大。但是如果他任何一次说可以,错的概率非常大,往往超过80%可能是错的。因为要冒出一个想法来,太容易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正确的想法,就太难了。我们开一下午头脑风暴的会议就可以冒出无数的想法。

六、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思路

刚才提到了其实产品经理工作里面很多是关于研究人的心理,那么怎么样去研究心理?其实研究客户心理就是研究自我,很多时候我们是瞄准自我的需求来做产品的。

当我们研究不到用户需求时,我们就会说只要让我们自己用得爽,这个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点。怎么样让用户用得爽呢?如果光凭一些体验的话,其实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把自己当作一个傻瓜来用产品,傻瓜心态。

把自己当作傻瓜,这个挺难的。但是据我所知,乔布斯也是用这个方法,而且它这方面的功力特别强,他能瞬间把自己变成一个傻瓜,许多的产品经理经常花了3天还达不到一个傻瓜的状态。腾讯拥有上亿的用户,他们用产品的时候只是第一眼的感觉或者用一次,一、两分钟的体验就决定了。

什么是一个傻瓜化的过程?把你自己当傻瓜的过程,是说你要放下你脑袋里面所有装下的事,这个时候你就想你就是一个很初级、什么都不懂的用户,然后你来用这个东西,这个非常难做到。

如果做不到,你就拉一个用户过来,你看着他用。然后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很傻瓜的状态,进入到这里的时候,你会问自己问题,我现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进来?我进来想完成什么?

对于邮箱,我们进到邮箱里面为什么会浏览邮件的列表?因为你一天可能收到几封新邮件,它必须按时间列在那里。但附件是你历史的东西,而且因为太多了,你根本不可能把它浏览完。而且在真正找到的时候,你也不会用预览的方式去下一个下一个。也就是说我们做了很多东西,对用户来说不是他需要的,我们完全做偏了。

之后张小龙问一个产品经理,说这个东西可能不是用户需要的,你们这样做了,用户也不会买账,他进来一次就不来了。然后那个产品经理就不好意思的告诉张小龙,说他们上线一天,发现用户确实没有什么增长。之前做了一个(飞度)也是,没有增长,没有产生用户任何的吸引力。

这里想说明的事情,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工作里面是非常多的。如果能够真的让自己进入一个初级用户的状态,并且进来感受一下,能感受到那种初级用户的心态,那么就能看到这里面的问题所在。

很多时候逻辑、推理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多调查一些用户或者感知一些趋势。这个趋势怎么感知?使他感受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用户只能够对过去的事情产生认知,未来的东西才是趋势,你怎么知道下一阶段会流行什么样的潮流,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怎么去了解这个趋势是什么?有很多方法,很多人去分析数据,很多人通过别的方法。分析数据当然很重要,但数据中,分析方法很容易出错,以至于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更可怕的是说错误的结论是从数据里面分析出来的。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那个故事,一个飞机修理厂为了了解飞机哪一个部分是最容易被击中的,然后就到飞机修理厂看,看飞机出故障主要在哪些部位。然后他们发现飞机身上主要是在机翼的部分,因为那里的弹孔是最多的,于是他们决定把机翼部分加强,做得更加不容易被击伤。

后来有一个人出来说这个可能不对,因为被击中机头的飞机就掉下去了,没有回修理厂,所以你们光统计修理厂的飞机是没有意义的。数据统计也是这么一回事情,严格依赖于统计数据所用的方法,但这个方法非常的难找。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得出一个有利于你的一套数据结果出来,那个非常容易。

感知趋势是来自于各种渠道,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渠道,或者微博上的各种渠道。张小龙自己的个人喜好是会看一些论坛或者微博这样的东西,去看这些离自己很远的用户,他们在什么样的氛围、什么样的场景里面去用我们的产品。所以有一个长期会坚持一个习惯,叫100010010这样的习惯,就是说每周要去看1000个帖子,不管是微博的,还是哪里的。要看100天博客,要做10CE这样子的。所以人人都想用的产品,大概腾讯也是这样子,因为用户量实在太大了,我们要做一个小众的产品都很难。

这里想说的是用户是很懒惰的,我们要针对这些懒惰的人来做设计。因为懒人他不喜欢去学习,也不想多花一分钟先去了解一下。所以就像之前说的,如果你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弹出来的(Tip)来告诉你该怎么做,那你就失败了,因为用户连一个(Tip)都不愿意去看。

比如我们现在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说微博出来以后把阅读给扼杀了。这并不是说大家的学习性出了问题,而是一种天性在这里。

之前张小龙的团队也在准备做一些阅读类的东西,因为邮箱做了一个阅读空间。然后他们又想在微信里面,能够每天给用户推荐几篇文章。这里的出发点,如果我们要做这一类,我们会怎么做?因为大家都是很懒的人,我们应该专门做一个不需要任何查询的一个阅读器、阅读产品。

这个产品是用户进来以后,不需要订阅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用户微博上的爱好分析出来他的喜好出来,然后自动找到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然后自动发给用户。用户进来以后,也不需要看到目录,那些都是不人性的。

阅读器就像一份小报纸一样的,小杂志一样的,用户只需翻页,并且只给你10篇文章,看完以后就告诉你没有了,你该休息了,这是做阅读器的一种新思路,它反而是符合人性的。相反做一个Google    Reader的东西就显得非常不人性了。这里考验的地方,你这么有勇气把这个东西做得非常的人性,并且做得很简单;另外你的后台技术有这个能力,真的能找到他感兴趣的,不需要他订阅。一旦需要订阅了,这个体验就已经折扣了80%

这里提出一个碎片化产品。之前就有一句话说web已经死掉了,大概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说,确实是有这个趋势。手机的增长非常快,手机应用的增长也非常快,但张小龙认为要把眼光放到手机里面去了。因为PC的不增长和手机的快速增长,这个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不管我们是做什么样的web产品,都应该试图去扩展到手机端去。而手机端的话,浏览器可能不是一个主要的入口,可能APP才是。

而且APP的趋势,不是要做一个大而全的APP,而是说做成尽可能小的APP。为什么不是大而全的呢?因为用户很懒,看天气,就点天气的APP;要看股票,就点股票的APP。用户不会跑到腾讯所有服务的APP里面去,然后钻到里面去找天气、找股票。张小龙还认为未来每一个明星都会有一个APP,比如李宇春有个自己的APP,我相信她APP的用户会挺多的,下载这个APP的用户可能都是百万级的。那时她为什么非要到一个很多明星集合的微博里面去?

 “用完就走其实是Google的一个哲学,但是我们很多产品的考核指标是用户在这里停留的时长有多少。这是一个选择,你是选择给用户自由一些,还是把他拉到这里。张小龙的选择是说用完就走了,而不是说一定要让他黏在这里,因为他下次还会回来。

张小龙也鼓励一种插件化的思路,这个看起来很技术化,但如果是插件化的,那么核心的技术规则就会非常简单,而不是一开始就做一个很复杂的产品出来。好的技术人员都会有这种思维,好的产品也应该有这种思维。

很多产品设计一开始是拉动了,这种拉动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呢?因为一个产品之初是要去检验他有没有生命力,你刚做出来就通过这种拉动手段,拉动了100万用户进来,你就把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场景装得像有生命力一样的,最后误导了大家,后期又投入了很多在继续做,而且会把那些事实给掩盖了,本来做得不好的人都以为这样是挺对的。

所以当我们做了第一版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是放一部分用户进来,比如10万用户,然后这10万用户能不能产生一个自然的增长,是不是会有一些用户口碑、有些用户示范的传播,那个才是体现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好产品,是否有生命力的一个表征。

第二个是打通、整合,这是大公司经常喜欢提的一个东西。但至少我们买了东西,我们都知道几个亿的产品卖不出去了才廉价推销。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在一个点上把两个普通的产品非要整合起来,并不会让它加分,可能是减分的。这里鼓励的是我们在某一个点上取得突破,用户会因为这一个亮点而来用,而不是说你有两个、三个平庸的点来用,这个没有意义。

第三,我们的习惯会说向竞争对手学习。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这个氛围,平常会不会接触到这种压力:你看竞争对手做了一个什么东西,你们为什么不做呢,平有没有接触到这种压力?如果别的做得好的话,你们觉得该不该学习?关键要看你是否比他强,如果你不比他强,你最好得学。你要学他某一个好的东西,你要看你的能力。你发现你没有那个资源能力的话,最好还是他适合做的。关键是学他为什么做的好,而不是死搬硬套的。

在微信竞争对手里面,比如说微信的竞争对手做了一个涂鸦功能,这个时候微信该不该做?他这个功能其实很多用户都很喜欢,很受欢迎的,对吧?甚至有人说我们做了,等于腾讯抄袭。当你面对这样一些东西的时候,会怎么选择?张小龙的观点是要尽可能的站的比别人更高一些,而不是说把跟随当作一种策略。

所谓站得更高一些就是说不要在乎这种一时的得失,这个功能再好,但它不是一个扭转战局的决定性的东西,那我宁愿不去做它也没有关系。我可以去想新的办法来做,否则的话你在气势上就会输给别人。最后承认它是一个好功能,但是我们不做它。我们同时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做更好的东西。

相信在工作中,这样的地方会有很多。因为每个产品都有很多同类产品。当然也会感受到很多的压力,因为来自上面的压力会说你们为什么不做?问你怎么样很有信心很有方法的面对这种挑战,其实是挺不容易的,但这也是我们面对挑战的一个处理能力,平常有这种困惑在工作里面。

第四,按规则行事,按规划行事。张小龙认为一个产品如果有半年或者一年的规划,那可能是有问题的,他从来不做超过一个版本的规划。从头一个版本到现在看起来,会认为从结果来看这个版本规划的非常有序,但其实它是没有规划的。没有规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市场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你的任何规划都是跟不上这种变化的。

微信中的好几个功能点都起了转折性的作用,但是这个转折性作用点都是在做之前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做出来的。所以这里经常给人的一个感受是,三个月的感受是很危机的。你必须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去积累这种感知,到了三个月之后你会说,我经过这三个月的积累我有什么想法,哪个时候做出决定才是比较好的。

另外就是看注册用户,腾讯看中的是真正的活跃用户。什么是活跃用户?尽可能给自己的产品定一个严格的标准。活跃用户是什么?实际上是最严格的,现在腾讯的活跃用户大概是1.2亿,但是这个活跃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别的产品会这样来定义。它的定义是在最近的3-4天里面,有不同的3天登陆过邮箱,并且还发过信的用户。这很复杂但很严格。

从最早的时候,QQ邮箱给自己定的活跃用户就是这样一个指标。最近30天有不同的3天登陆,并且还发过信息的用户才叫活跃用户。然后他从一百万用户开始找,一直找到现在的1.2亿。活跃用户的指标会帮助大家真正关注用户体验,用户留下来并且愿意给人发信,给人发信是很难的。

另外一点是说用户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这个在很高层的用户里面甚至也会出现这个问题。比如说你的上级可能会给你说,你看用户给你提出这个需求了,你为什么不做?这个是需求,但是这个需求不一定是对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那还要产品经理做什么?就不需要产品经理了,找一个接线员他能够接线就可以了。

举一个例子,如果用到一些微信的同类软件的话,可能会知道,微信里面为什么没有引入状态,这点包括很多公司内部的同事都在经常问我们,这是不是用户需求,当然是用户需求。为什么不做?因为张小龙觉得不能用户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要变个花样给他,用户要的不一定是对的。

张小龙为什么不做已送达的状态?因为他觉得未来的系统是绝对可靠的,肯定会送达,除非他关机了,我们不会再专门做一个是不是已送达,只有不自信的系统才会做这样一个状态。而且每发一个消息还有个已送达或者发送中,那很丑陋的。

所以这也是一种态度。对于这种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其实这是考验产品经理水准的东西,因为满足需求很容易,但是你怎么找到理由拒绝他,或者说找到什么方式实现它这个非常难。

重视评论家的意见。实际上业界有很多评论家会对你做的东西写评论或者博客,但是你要知道一点就是这些在电视里面做股票评论的人都是炒股亏了的人。所以真正有水准的评论家应该不会到外面去写这个评论。很多时候评论家的意见我们去重视,不如我们真正了解几个用户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用的,这个才是我们要关注的。

下面一条我们说避免定义复杂的逻辑和形态,一个简单的规则才是上帝比较认可的。所以说到这个的话,我想说一下的是,最近邮箱的漂流瓶很火,以至于公司经常请我们的产品经理去讲课,讲关于做QQ邮箱漂流瓶的。

但张小龙有一次却和产品经理说,你这样老是出去讲会把别的同事都给害了的。因为你们现在把事情越做越复杂,那是我们不认同的。我们做产品不应该那样做,就是说怎么做呢?漂流瓶你会发现每周都在升级都在放一些新的瓶子进去,放一些新的花样进去,靠这个不断刺激用户,使用户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活跃水准上。我说这种已经变成了一种运营性的产品了,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个方向不对。

所以在微信的漂流瓶里面不会做任何复杂度在里面,不会提供几种瓶子给用户选择,不会提供很多花样供用户去玩。因为如果提供太多的选择,最终的结果会很惨,每个星期都要更新,都要提供新的东西才能刺激用户。也就是说会在把事情搞的越来越复杂,虽然最终的数据反馈还不错,总体的服务用户在增长,但那个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把对底层的规则梳理的更加清晰,然后他能够发挥作用,而不是不断打补丁这个方式。

怎么理解呢?可能有些开发人员会非常理解,其实跟代码非常像,把代码变成复杂的系统的时候,它是有自己的结构的。同样的道理,产品也是,一个产品可能包含了上百个功能,这些功能你可以像写代码一样的,按一个线性的方式把它串联起来,但是也可以做成一个很有架构的东西,考验一个人对产品的见解是什么样的。

我们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产品的架构在这里,而不是说我们这个产品就是一大堆功能的集合,只是一个无序的集合那样就很糟糕,那样他就没有自己的骨骼和系统架构。

关于一个产品技能的心态,就是跟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会争论起来。对产品性能来说,张小龙会抱着一种求知的态度来讨论,而不是争论输赢。如果是这种求知的话,当别人说服了你,辩赢了你,那你很高兴,因为你接触到了新的知识,应该鼓励这种辩驳,但不是为了自尊心而战。

所谓自尊心而战就是大多数经常持一个观点,然后领导不同意,觉得我很受伤。那这个就不是一种辩驳不是一种求知的心态。不像代码验证一下就运行出了谁对谁错,这个产品方面的观点其实会容易产生这种分歧。这种分歧大概的争执可能也会比较多,那就是说你是为了抱着从中获得更多一些洞察或者更多一些知识,我就不希望别人能够说服我。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信息的已读和已发送的状态,微信的技术总监大卫就跟张小龙争论说他觉得要有这个东西,一定要有,这个是我们区别于QQ或者传统IM的一个不同的地方。但张小龙认为不应该有,他们在这个点上开始争论,争论了整整三天,大卫为了说服对方,会做一些CE,给公司的同事发一些问卷,然后在问卷里面列一大堆问题,通过这种调研的方式来找到证据。这个争辩的过程就很好,通过证明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对于社交产品,要知道他的重点用户是谁,它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一种自我存在感。用户的心理诉求是什么?他的黏性是什么?是好友圈。张小龙不太认同新浪微博是因为有些名人在那里,所以有人去,他认为陌生人是黏不住人的,只有朋友关系才会让你有黏性。

一个陌生人写的微博再多,你几天不看,你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朋友们的动态你会觉得很感兴趣,所以我会认为说这种核心的黏性会在好友圈来产生,那多少好友才算多?三五个好友就可以了,而不是说越多越好。这些观点会影响你在做差别的观点,因为关于SS这个覆盖面越来越大,就像在微信里面,我们不会说把你所有的QQ好友导到你的微信通讯录,也不会把你的手机通讯录好友全部导到你的微信好友里面来。张小龙不认为好友越多越好。

怎样传播、怎样滚动起来,当然不是拉动,是自发的滚动。怎么样互动,怎么样有一个重点用户的突破口,从当时做的一个小的案例分析。最后张小龙说,他所说的都是错的,这也是他在微博里面的签名。他这个是为了告诉大家,他所说的东西,大家不要当作是一个正确的东西,事实上只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想办法去找到证据推翻它。

因为教条是没有意义的,他平时也不大喜欢到处分享东西,因为分享的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相反每个人自己体会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就像解释一个问题,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对一个瞎子,他生下来天生就是瞎子,你跟他解释一辈子什么是光他也不会知道。除非他睁开眼睛看了一次,那不用解释他也知道了,否则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对于一个瞎子而言是解释不清楚的,不管你用多少的语言都解释不清楚。

他觉得对于产品里面的思考和体验也是这样子的。通过腾讯的很多产品,我们可以琢磨很多东西,这些才是自己的东西。这类分享只是一个引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反思。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