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德媒:中国崛起进程已达一个转折点
点击: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5-08-13 11:59:41

  

 1406258448225.jpg

德媒称,中国想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甚至也想让自己的货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这只是个梦想吗?中国股市大跌暴露了它的弱点。但怀疑中国人可能会犯大错。

德国《每日镜报》网站810日文章称,中国几十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崛起已到达一个转折点。尽管这个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经济仍将实现7%的增长,但也面临巨大挑战,最近的股市大跌就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

股市泡沫破裂通常会导致巨大破坏,致使大量个人和企业破产。问题是,这一次经济是否也会严重受损。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大跌会造成和西方类似事件相同的后果,对这种看法,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桑德拉·黑普表示怀疑。这位专家说:“在中国,股市不像在美国那么重要,因为中国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融资。”

据报道,不久前中国的银行接到指示继续为大型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显然,持续的干预方案没有导致企业过于依赖在股市募集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上周说,中国经济具有足够的韧性,也足够强大,能够承受市场的大幅变动。

危险在于,股市动荡加强了那些很久以来一直对自由市场持批评态度的力量。黑普说:“存在改革热情消退的危险。北京本来打算带着这样的热情加强国内消费并提高企业的创新力。”中国共产党两年前宣布承认市场力量在经济中扮演比以前更重要的角色。黑普说:“但现在看来,在困难时期国家似乎更喜欢加强控制。”

北京的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是使中国货币人民币成为除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外的另一种储备货币。为此,中国必须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篮子。但只有当人民币真正能够在国际上自由交易时,这才是可能的。中国依然实行本该放松的大规模资本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质疑中国能否在今年年底前满足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所需条件。不过,这也是个政治问题。黑普确信:“干预资本往来减少了机会。但从根本上来说,尽管中国严格控制资本往来,但国际社会有意愿给予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更加重要的地位。”

中国思考的问题不是短期的,而是长远的。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它能够购买西方公司,能够为自己保障未来200年的原材料需求。多年来是这样,今后也将是这样。股市泡沫破裂对“中国梦”损害不大。

北京的目标是,沿着古老贸易通道的踪迹建设远达欧洲的所谓新丝绸之路。中国人也把这个项目称为“一带一路”计划。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之一。

毫无疑问,新丝绸之路计划将会实现。北京愿意为此拿出很多钱。哪个国家会反对北京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呢?尤其是那还将带来新的贸易和经济崛起。北京的长远思考影响着世界。中国提供投资,且是预先付钱。但结果却是必然的:中国将以这种方式在世界上获得大量权力。

把权力延伸到国际金融界的一个手段是建立针锋相对的机构。例如,北京已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去应对世界银行。令华盛顿生气的是,除了很多新兴工业国家外,英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迅速加入该行。华盛顿对于这一发展并非完全没有责任,美国国内反对为贫穷国家提供更多资金的政治阻力日益增加。这股反对力量还抱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他们却伤害了自己,并给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世界大国带来好处。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