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抗战中,美国拯救中国——公知臆想症的结论
点击:  作者:    来源: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8-30 11:26:21

  

 845f56fbb2fb43165f18083e23a4462309f7d325.jpg

近些年来,一些西化学者不断宣传美国如何援助中国抗战、美国如何保护和支持中国发展。历史的真实,却是截然相反的。

  抗战前期,美国人根本就是无视中国,更热衷于与日本做生意赚现钱。对此,日本人心知肚明。昭和研究会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智囊团,19386月提供的一份秘密报告《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指出:

  美国的在华权益,和英国比较起来,不仅少得不可比拟,并且大体上和我国没有竞争对立的关系。其实,该国对日本有比对中国更大的利害关系。

欧洲战场开打之后,根据新的形势,19391228日,日本外务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三人联署的《对外政策的方针纲要》,明确指出了抗战以来列强与日本的关系:

 (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至少以苏联放弃对华援助和撤销威胁日满的军备为前提条件,……

  对于美国,应防止它用经济手段来阻挠和干涉我方对于(中国)事变的处理……

  对于英国,根据该国表示它在中国没有政治目的的态度,帝国利用它的中立立场……

  ……必须尽快摆脱对英、美过度的经济依赖关系。

  用缔结通商条约等方式,调整和各国的经济关系,致力于振兴输出贸易和获得帝国不足的资源……

  1941724日,日本出兵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动了欧美的奶酪。当月26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英国、荷兰随即跟进。至于日军在中国的行动,美国人从来没有兴趣。事实上,美国的冻结令,是在演戏,只要日军撤出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一切好说。为了显示诚意并调动日本撤军积极性,81日,美国还特批给日本45万加仑的汽油和价值30万美元的柴油指标,后来还追加了指标。由于日本误判形势,美国只好假戏真做,双方谈僵了,太平洋战争爆发。

  根据19411017日日本重臣会议资料(《应第三次近卫内阁总辞职后所开重臣会议的要求递送的“日美谈判经过”和总辞职的始末》),可见英美对日本侵华的贡献之大:

  现在,自从美、英等实施冻结令以来,军需物资(特别是石油)的进口几乎完全不可能。……在冻结令实施后,军需物资的储藏逐渐减少,会出现越来越穷的状态。但就取得军需物资中最担心的石油来说,即使攻打荷属东印度,如果考虑到油田被破坏和石油护送等等问题,在一两年后究竟能否得到我国希望的数量,还成问题。

  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仅石油便是90%依赖进口。七七事变以来,如果没有美英等国的放纵甚至是鼓励,日军的侵华战争没法打下去。

  美国学者迈克尔-亨特、史蒂文-莱文合著的《太平洋上的大国争霸》,蔑视日本为“二流工业国”,并声称,二战爆发时,美国“这个工业巨人生产的汽车、钢铁、铝和石油等主要产品超过了其它所有工业国家的总和”。遗憾的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460)指出:

  荒谬的是,在19397月《日美商务条约》终止之前,美国是日本丝绸的大买主及石油、废铁和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应者;它还满足了日本对金属、棉花和纸浆总需求的将近40%。毫无疑问,日本与美国市场的关系,直接和间接支持了它在中国的战争行动。……在日本的压力之下,法国在19406月中断了越南至云南的铁路运营,一个月后英国也关闭了滇缅公路,从而完全把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这种局势,因美国随美日关系的恶化逐渐加大对华援助有所改善。1941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虽然1941年对华租借的总额只有2600万美元,只占租借给所有国家之总额的1.7%,但这毕竟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开端。

115923606.jpg

  台湾拍摄的《一寸河山一寸血》的解说词,更加直白:

  中日战争在国际间绝非一个单独事件,所以在战前、战争初期、甚至战事结束,我们都不断地努力着争取国际友人的同情与奥援,但这些努力所得来的只是令人寒心而已,“九一八”我们已充分领教了“国联”的软弱与无能,“七七”军兴更暴露了所谓“国际道义”的子虚乌有。……英国更不用说了,民国29年竟听命日本,在我国海运港口尽失的情况之下封锁了我对外交通的唯一管道——滇缅公路达三个月之久。回想抗战初期,我们为了争取一点点时间,每每要付出数以万条人命的代价,而现在,他们随随便便就把你卡死了,这种罔顾人命落井下石的绝事,只有高喊“人权”、“崇尚和平”的“先进”国家才做得出来。

  至于美国,在抗战初期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民国27年底借给我们第一批贷款15百万,是用桐油换来的,(民国)29年的那2千万则是以云南的锡来抵偿。老实说,这些钱对我们的帮助远非美国人带给我们的灾祸所能比拟的,因为在1938年底以前,老美的军火商还不断将飞机零件和重型炸弹卖给日本,换句话说,在华北、在淞沪、在南京、在徐州、以迄武汉,难以计数的军民同胞便是在美制的炸弹之下死于非命的。事实上直到19408月美国才完全中止对日的汽油、废铁、机器、以及军用物资的输出。

  ……在此期间,美国还扮演了“盟军兵工厂”的角色,多少发了一点战争财,其实,“盟军兵工厂”的武器不仅提供给盟军,象日本,只要付帐他们也照卖,在抗战初期许多中国老百姓其实就是丧生在Made in U.S.A的炮弹之下的,当然,美国也曾经给予某些盟邦一点援助,但并不包括中华民国在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成了盟国,情况又如何呢?据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谢田先生的研究报告:

  长期的战争,已经民穷财尽,接近崩溃。经过宋子文和美国财长的协议,美国借巨款给国民政府,支持其财政,但是……美国……的副财长完全破坏了这一拯救举措,而且造成经济和社会的崩溃。历史学家黎东方在《中华民国简史》里面写道:“罗斯福的财政部长茅根索(Herry Morgenthan)1943717日用书面对中华民国政府作了承诺,说‘美国财政部同意就五亿信用贷款划出两亿美元,作为中国购买黄金之用。’国民政府一贯相信美国政府一个官员说的话和写下的字,差不多立即就实施出卖黄金的计划,而且不等到美国运来一镑或一两的黄金,就先把自己在重庆的库存的黄金拿出来卖。那是1943年秋天某一日开始发生的大事。……国民政府却很想多卖一些黄金,多收回一些法币。它从194431日,改令中央银行出售黄金。中央银行似乎比中国农民银行更会做这个生意。它在同年5月,卖出相当于两百万美元的黄金,在6月也卖出这个数目在7月卖出了相当于四百四十万美元的黄金。然而出于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美国黄金运来重庆极少。从19441月到6月,总共只运来了不多于一百万美元的黄金。其后,从1944年到19456月运来重庆的黄金也只不过相当于一千一百万而已。中国政府及其驻华盛顿的代表,每次向美国政府抗议,都或是被置不答复,或……从194521日到同年613日,又没有一两黄金从美国运抵重庆。同时,国民政府‘预售黄金,定期交货’的方式从人民手中收回大量法币。事实上,由于美国政府不把黄金运来重庆,国民政府于19441231日已经失信于中国人民,更付出了相当于一千二百万美元的黄金。国民政府又必须在1945331日前给人民以相当于八千四百万美元的黄金。物资指数从194212月的66.2,升到194312月的228,飞到194412月的755,又飞上了直冲霄汉的194512月的1167。”……黎东方指出其中的关键人物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怀特(Harry D. white)的破坏,……黎东方统计,物价因此上涨了1763倍,加上系统而有组织地造谣,人们相信这些钱都是被国民党官员贪污了,使得国民政府失去民心。八年抗战中,美国本来就实行的是重欧轻亚的政策,连在开罗决定援助中国的物资,也临时调往欧洲。全部美国的对华援助加起来,只有六亿三千万美元,只占美国全部援外资金的七十分之一,而且史迪威还不断要挟,马歇尔更是以此来操作战局,随意在政治上打击内外交困的国民政府,经济崩溃导致了政治崩溃。

  财经崩溃的国民党政府实在是离不开美国援助(租借法案)美国以保证中国战区不垮为下限,而以不壮大国民党政权为上限。当美军在太平洋反攻得手之时,便弃此下限而不顾,“美援”,则成为一种勒索性的援助----同意由华盛顿来重新安排中国军政。陈纳德说:战日本不难,与中国人相处尤易;但整个战争中成天成夜为之烦恼的,却是来自华盛顿。陈纳德将军控诉史迪威破坏桂林防御:当桂林危机时,他和中国军部反复要求军火援助;而控制“租借法案”的史迪威不但不给,反将原已供给战场的武器调用他处。陈纳德揭发史迪威拒援的动机:迫使蒋介石交出指挥权。

  西化学者对美国的粉饰,连美国中情局成员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也不敢接受。他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也承认:

  1937-1939年期间,苏联供应总数大约为1000架飞机、2000名“志愿”飞行员、500名军事顾问以及大量大炮、军需品和石油。这些是根据总额为2.5亿美元的三项中期低息(3%)贷款提供的。这些源源不断地援助,到19399月欧洲战争开始以后才减少。但是,苏联的援助一直延续到1941年希特勒军队开进俄国。……西方民主国家对中国请求援助反应比较迟钝,并且态度暧昧。……在战斗四年半以后,西方民主国家的援助总额,才与俄国所提供的大约相等(657-658)

  开罗会议后不久,中国请求美国提供10亿美元贷款,用来增强中国的武装力量,……不幸的是,美国拒绝了贷款申请(609)

115922854.jpg

  抗战前期,美国大肆向日本出口武器和各种战略物资,大发战争横财;到了抗战后期,美国又通过出卖中国利益,主导列强的坐地分赃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的列强,法国曾举国投降德军,英国本土一片废墟,苏联更是损失惨重,唯有美国是中途参战且本土安然无恙,而且在战前大发战争财。

  中国抵抗轴心国的时间最久,牺牲最大。战争进行时,为了让中国继续付出更大的牺牲,美英列强送给中国“大国地位”;二战结束后,在列强主导的“战后分赃”中,中国悲惨地重蹈1919年《凡尔赛和约》覆辙。

  194311月下旬,胜利在望的同盟国召开了两个历史性的会议:开罗会议(2326)和德黑兰会议(28日至121)。前者发表了《开罗宣言》,后者属于“德黑兰—雅尔塔秘密外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命运。

  在开罗会议的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会晤时,罗斯福基本上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也答应了先前他对中国的承诺,概括有三

  1、确认当年早些时候,中华民国与其他多国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诸多协定(与俄罗斯的条约和英属香港皆待商,轴心国在华特权均被否定)

  2、中国收复失地。

  3、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四强”之一)

  然而,开罗会议刚结束,罗斯福就变卦了。

  几天之后的德黑兰会议上,抛开中国,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人会晤,中心议题主要是如何牺牲中国。

  罗斯福极力诱使苏联“返回东方”。罗斯福为了不让苏联在战后染指西欧,愿意在远东方面满足斯大林的任何要求,诸如确认蒙古独立,恢复沙俄在满洲的权利,乃至让满洲成为“自由区”或“缓冲国”。他还为斯大林准备了一份特殊“礼品”——先前,蒋介石提出“朝鲜独立”,被罗斯福当场否决。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由美苏两国“监护”南北朝鲜。

  据美国学者罗马那斯(Romanus)等著《史迪威指挥权的问题》:

  一九四五年二月,罗斯福、丘吉尔以及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时,罗斯福采纳了满洲(东北)为独立区的看法,异于一九四四年十月蒋委员长重申东北应保持中国领土完整……雅尔塔会议系促成瓜分满洲的第一个步骤(邵宗海书第81)

  美苏英三强首脑秘密会晤(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撇开中国,于1945年初订立《雅尔塔密约》。

  《雅尔达密约》,原名《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定》,决定让苏联红军进入满洲,名义上是打日本,实际上是瓜分中国:

  (1945 211)在最严密和最秘密的集会中依次由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急急忙忙的签了字。当丘吉尔正准备在文件上签字时,英外相艾登(Anthony Eden)企图劝阻丘签署这个协定,但丘撇开了艾登的争论而说:“整个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地位也许在此一举”。丘补充说:他将签字,为的是英国可能在远东立足。意指因苏俄占据了外蒙古,英国可因此使在远东香港的地位得到巩固了。(蒋永敬《抗战史论》第507-508)

  当此之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Patrick Jay Hurley 1883- 1963)也良心发现,看不过去了,进行了一次艰难曲折的环球游说。在华盛顿,赫尔利硬要病入膏肓的罗斯福总统交出祸害中国的《雅尔塔密约》的原文;在伦敦,赫尔利要求丘吉尔做遵守《大西洋宪章》的“民主表率”,丘吉尔气极败坏地说:“除非从我的尸体上拿走香港”;在莫斯科,赫尔利要求斯大林放弃《雅尔塔密约》,斯大林则警告:不得将《雅尔塔密约》透露出去。赫尔利精神上绝望了,于194511月愤然辞职,以抗议美国国务院对国民党政府的颠覆行径。

  间谍学者费正清在其遗著中这样责难赫尔利:

  赫尔利是俄克拉何马州人,作风浮夸,头脑简单,是里根总统未出现以前的里根式的美国人。他把调解防止国共内战的任务做得笨手笨脚,继而完全倒向蒋介石,一人与整个美国使馆人员作对,他要美国不计一切后果地支持蒋介石。

  “一个人与整个美国使馆人员作对”,赫尔利是何等孤立!在当时,包括费正清在内的几乎全部的美国驻华工作人员,都是颠覆分子。罗斯福不希望“跻身列强”的中国将来取代日本,在亚太构成对美国霸权的潜在挑战。

  对于斯大林来说,板上钉钉的“蒙古独立”、顺手牵羊的满洲与朝鲜,何乐而不为!

  正如孙中山生前告诫:列强会用外交手段灭亡中国!孙中山说:

  (列强)用政治力亡人国家,本有两种手段:一是兵力,二是外交。兵力是用枪炮,他们用枪炮来,我们还知道要抵抗。如果用外交,只要一张纸和一支笔。用一张纸和一支笔亡了中国,我们便不知道抵抗。……只要各国外交官,坐在一处,各人签一个字,便可以亡中国。……一朝可以亡人国家,从前不是没有先例的……如果几个强国一朝妥协之后,中国也要灭亡。故就政治力亡人国家的情形讲,中国现在所处的地位是很危险的。

  19422月,蒋介石访问印度期间,圣雄甘地警告蒋介石说,同盟国和轴心国乃一丘之貉:

  ……我对中国在抗战中做出的牺牲,怀着很深的同情。但是,阁下,贵国既然是英、美的同盟国,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盟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呢?可见英、美的“民主”、“同盟”是假面具。为了维护白人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东方民族的。战时对你们尚且如此,战后和会上我们将处在什么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恕我直率提出,阁下岂忘了当年的“凡尔赛和会”了吗?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