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
现在,有一个名词:工匠精神,它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就不乏这样的工匠,150多年前,出身“草根”的徐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志和精湛技艺 ,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制造者,第一艘机动轮船“黄鹄号”的制造者,化学元素的中文命名者,第一个在《自然》发表文章的中国人,第一艘军舰制造者,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格致学院(今格致中学)的创办者,第一场科学讲座举 办者等等,他以“工匠”之身一举成为近代科学先驱,因此同治皇帝曾赐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
天下第一巧匠
徐寿的玄孙女告诉我:徐寿(1818-1884),字雪村,今年刚好是他诞生200周年。徐寿虽是江苏无锡人,但他的创造发明却离不开上海,上海是他后半生工作 的地方,他的主要的业迹和科技成果也是发生在上海。我们今天且以几则创新故事,来缅怀这位先贤的科技事迹,学习他的工匠精神。
一本科普读物,催生“鲁班再世”
徐寿出身于耕读之家,少时在村塾习学11年,但他厌恶科举,而喜格致之学,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极为广泛, “举凡各种农具、工具、日用器皿的结构,以至于艺术品、装饰品等的制作,无不发生兴趣,从事研究。”他在乡村以手工艺谋生,立下”四毋”座右铭:“毋谈无稽之言, 毋谈不经之语, 毋谈星命风水, 毋谈巫觋谶纬.”。1855年,他与喜欢数理的同乡好友华蘅芳同去开埠后的上海,逛至外滩墨海书馆,觅得英国人合 信译著的《博物新编》一书。这是一本最新科普通俗读物,既讲析日常用品的结构原理,也介绍当时新鲜的声光化电知识。徐寿一看,大喜过望,赶紧购下。回家之后。他不仅精读细看,而且与华蘅芳“朝夕研究,目验心得,偶有疑难,互相讨论,必求焕然冰释而后已。”为求得七色光,他曾用水晶图章磨成三角形验之;为明白枪弹之行的抛物线,他还设立远近多靶以测之┅┅。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本科普读物,在能工巧匠手中,如虎添翼,这样学用结合,他技艺大进。据记载,他曾制作过指南针、象限仪、自鸣钟,甚至还仿铸过墨西哥银元。一下子,“鲁班再世”,他的声名传遍城乡。
《博物新编》
1862年, 洋务派首领曾国藩点名征召徐寿到淮军在安庆的军械所,被录用为高级技艺人员。徐寿出手不凡,不上几月,他和次子徐建寅就造出了蒸汽机模型。蒸汽机的出现,曾推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但当时大多数国人还不知其为何物。因此当这台蒸汽机模型在总督府成功试验后,曾国藩欣喜不已,他在当天日记中这样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过了三年,也就是1865年,徐寿与华蘅芳同心协力,终于制造出了我国一艘机动木质轮船,“长五十余尺,每一时能行四十余里”,轮船在长江中破浪前进,性能良好,向上游逆水航行14小时,下行顺水只用了8个小时。这艘轮船被命名为“黄鹄”,语出《战国策》:“黄鹄因是以游乎江海,淹乎大沼。” 古人视黄鹄为一飞千里 的江海大鸟,以此命名,寓有破浪腾飞之意,由此开启了我国近代造船业的先河。
上海第一份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为了探个究竟,专门派记者登上“黄鹄”轮上“验货”,回来后,他们这样报道:“黄鹄号”所用材料“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就是说这艘由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全是我国自行制造,连一颗小小的锣丝钉也是靠徐寿这位“工匠”一只只用锉刀锉出来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分外振奋,特赐予徐寿一块“天下第一巧匠”匾。
以后,在徐寿、华蘅芳的设计监造 下,我国的第一艘兵舰“恬吉”(后改“惠吉”)号顺利下水,以后又有多艘兵舰相继服役,其中第4 艘兵舰“威清号”,载重已达1000吨,北洋水师就此成立。
黄鹄号
一张皇族家谱,启发破译周期表
1868年春,地处上海的江南制造翻译馆正式开馆,任翻译委员的徐寿由此定居上海,开始了他后半生在文化领域的创造生涯。
徐寿不谙外文,但长于国文。当时翻译流行由熟悉外文的人,口译汉语,然后由擅长国文的人修饰成文。林纾(字琴南)就用此法成为近代著名文学家。而在科技领域,徐寿则是佼佼者,并且还有不少创新成果,体现了“天下第一巧匠”的巧劲。
徐寿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开拓者”,其主要功绩是主持翻译了大量的化学著作 ,成功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法。翻译化学著作,最大的拦路虎是如何将元素符号的字母音译成汉字?当时有人将元素符号的字母音译成汉字,如把Li(锂)翻译为梨、把F(氟)翻译为肥;有人则直接音译,比如Mn(锰)翻译为孟葛尼斯;还有人把“氢”写成轻,把“氮”写成淡等,五花八门,让人莫衷一是。那么徐寿如何破解此难题呢?相传这里还有一则故事。
当时徐寿与会讲中文、却不会写中文的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在西方流传甚广的化学名著《化学鉴原》,面对书中60多种生僻的元素符号,犯难了,怎样才能把它恰当地翻译成中文呢?
一天,他在书坊觅到一份明代家谱。这本家谱中有很多名字都与金属矿物有关,他灵光一闪,直觉告诉他对翻译化学元素有帮助,于是买了下来。徐寿回家后细读,原来这是一本明朝皇帝的家谱。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作了20多首五言诗,要求后代男丁取名字时按照诗中的字排序。第一个字按辈份取,第二个字遵循五行相生以“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取。然而,以后皇子皇孙愈来愈多,诗中的字不够用,于是古书上的生僻之字都被他们扒拉了出来,而且他们还生造出了大量诸如汞锌、钋、钛、烷等偏僻字, 比如说:钾庆王——朱帅锌,韩王——朱徵钋,稷山王——朱效钛,楚王——朱孟烷┅┅,徐寿看后大受启发:一是没有名字 的新事物可自造新字,二是造字不妨借助“木火土金水”五行来完成。于是他同傅兰雅商量决定,后在《化学鉴原》译作中这样写道:“西国质名,字多音繁,翻译华文,不能尽叶。今惟以一字为原质之名,取罗马文之音首,译一华字,首音不合,则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文字虽寥寥数笔,却展现了他的卓越智慧,显示了他的“工匠精神”。这样,他在书中采用了许多皇家家谱中与元素符号所意思相同的字,最主要的是他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和元素符号的性质新造了许多字,他采用形声法作为主要方式,金属一概用金字旁加上音译之后的简单汉字合体,于是钙、镁、钍、铋等新字出现了;而非金属则换个石字旁,于是又多了磷、硼、矽等一干新字;对气体元素,则译成了氢、氧、氮、氯等。据统计,《化学鉴原》共介绍63个化学元素中文名称,其中由徐寿首创的有51元素译名,36个元素译名沿用至今。此书于1871年刊行,1875年出了《化学鉴原续编》,1880年又推出《化学鉴原补编》。前后十多年,将化学这一门学科系统地介绍给了国人,这样终于圆满地解决了这一困惑译界多年的大难题。
翻译馆,从右至左:徐寿、华蘅芳、徐建寅
当年,徐寿这种会意象声的造字和翻译的方法受到了国人的普遍认同。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后不久,也用此法破解了翻译难题 ,让人对化学元素的性质、读音等,一清二楚,大大方便了中国人学习元素周期表,甚至可以说比西方人还容易。当年日本获悉后,立即派学者来我国学习,并引回日本使用。
现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 化学元素已从当年的60多种,增加到100来种,2017年已增至118种,然而新发现元素的中文定名还是以徐寿当年制定的翻译原则命名的。
一张设计图张,铺就教育救国基
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一直是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作为“天下第一巧匠”的徐寿的可贵之处是,他认为格致书院培养的科技人才既是格致之才,精于技艺,还应懂得对技术之“理”和“道”的探究,他本人就是这样做的。
格致,原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徐寿创办格致书院,提倡科学,注重技艺,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
徐寿在兴办格致书院中也处处体现出他的工匠精神。要办学,先要有校舍,这先要筹集资金。英国人是动口不动手,筹募资金的苦差使落到了徐寿身上。他起草报告,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李伯羲,得到财政拨款白银2000两,后他找到了江南制造局老朋友、上海道台冯焌光,获得慷慨捐银2000两。再加上中外人士的捐赠,已筹募白银5000两。这样,“格致书院”征购了上海英租界内位于湖北路与广西路之交的一块空地(即今上海格致中学校址)后,开始建造院舍。
徐寿亲自对格致书院进行规划设计,不愧是工匠出身,既能操刀上阵,也能挥笔绘图。他考虑到书院是为培育中国技术人才,校舍应符合中国的建筑形式,于是他经过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周密设计,细致绘图,一张中国气派的设计图纸跃然而出。同时,为准确核算成本,他亲自下市场了解行情,对工程所需的材料、人力、工时、人工费用等,一一作 了调查、核计,然后制成整个工程的开支预算,并同设计图纸上交董事会。但因董事会洋人居多,决定采用招标方式定夺,延请几位建筑师也各自作出格致书院的设计方案和预算,然后由董事会择优选定。
几个月后,董事会审阅了徐寿和几位建筑师上交的格致书院的设计方案和预算表,经过分析比较,最后认为“徐雪村之图账最清、最合适,董事会议定见,请其料理此事”。就是说,徐寿方案在众方案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徐寿也不负众望 ,他担起重任,“料理此事”,废寝忘食,亲自下工地督造,一心扑在工程上,因此前后仅花了3个多月时间,于1875年,一幢漂亮的院舍拔地而起。“格致书院”之匾由北洋大臣李鸿章题写,主楼三层,上下都 有一间长46尺、宽22尺的大厅,可供陈列、展览之用,另有16尺见方的房屋8间(两间可分可合),供教学、阅览。
格致书院
格致书院落成之后, 徐寿将自己 生命的最后十年时光贡献给了书院,在这里他又创造了中国科技史的几个第一:开办第一场科学讲座,创办第一本科技期刊《格致汇编》,中国人写的科技论文第一次入选《自然》杂志,第一次采用实验教学法等等,北京大学徐振亚教授曾经这样评价说:“徐寿、栾学谦在格致书院开创的化学课表演实验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100多年来,一直为化学界沿用,至今仍闪耀着光辉。这是徐寿、栾学谦对化学教育的一大贡献。”
今天,我们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候,徐寿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本文原载2018年3月13日<解放日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