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于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脑海中总会跳出一个词,这就是浴火重生。众所周知,浴火重生是一个成语,出自一个惨烈而又美丽的传说,即凤凰纵身入火自焚,于死中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如果剔除这一成语背后的神话以及某种宗教意味,取其精神实质,用于描述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从急剧衰落到振作雄起的历程,是再恰当不过了。而使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是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国共产党这一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政治力量,超越其他一切政治力量,启发觉悟中国人民,组织领导中国人民,点燃改天换地的烈火,在烈火中燃烧自己喷发冲天的光焰照亮前行之路,使中华民族走向浴火重生。
一、浴火重生: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独立解放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基础性前提,也是浴火重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决定性力量。没有独立解放,中华民族的政治自主、经济自主和文化自主都无从谈起。独立解放是近代中国对一切兴起的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最迫切的时代主题,或者说民族最高主题。这一主题的形成源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略是造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深重苦难的关键因素。正是这一因素的激发,演化形成了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三座大山”,演变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鲜明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1】中华民族要浴火重生首先必须要解决民族独立自主问题。这是近代中国问题之根。那么,在东方独立发展了几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古老中国,民族独立何以成为了时代主题、成为了民族最高主题呢?认识这一问题,必须看到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并进行殖民扩张带来的世界历史逻辑的深刻变革。应该承认的是,欧洲兴起的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相较古老中国的农耕经济及其建立在其上的君主王朝政治,资本主义是一整套新的政治制度及其文化,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竞争能力提升以及遵循资本逻辑疯狂扩张进行战争能力方面确乎非比寻常。【2】 这是近代中国遭遇千年未遇大变局的根本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3】资本要增值、要追求丰厚的利润回报,这是一种本能。所以资本必定要突破地域的界限、国家的界限,向世界进发,由此便开启了西方海外疯狂殖民的时代,开启了人类历史从地域性、民族性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自近代以来,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在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支持下的西方资本势力登陆,便对这个地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既有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及其文化产生颠覆性的瓦解,并激发出各种矛盾冲突。这就是与生俱来带有扩张征服欲基因的资本主义民族及其资本主义的力量。我们可看到,西方列强终于飘洋过海来到了在东方独立发展数千年、在农耕文明时代创造了辉煌成就的古老中国。由此,中国近代史拉开序幕。当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西方兴起,并漂洋过海向世界每一个角落渗透与扩张的时候,当年还沉醉在盛世的大清可能便注定在劫难逃了。道理也许并不复杂——追逐财富占有而野心勃勃的列强,在经济上,逐步开启了一种基于科学技术支持、基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工业文明;在政治上,逐步开启了一种在统治阶级内部出于治权争夺而追求走向所谓民主法治的政治形式。而后者呢,还走在千年不变的道路上——以农立国、工商为末,被确定为万世信条不可置疑;父亡子继、乾纲独揽,家天下被认为天理所定不可更改。两相比较,一个极具以新的手段生产财富的能力,极具因时而变冒险扩张与创新的精神;一个则是维持着古老时代以来基本没有根本性变革的生成方式,在土里刨食创造财富。而统治者呢,一度白云悠悠、日出日落、循环往复,闲适安详,几分自得几分陶醉,天朝上国的梦还做得美滋滋的。马克思曾尖锐地批判大清王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4】确实,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大格局在深层次上开始生变。我们可以想象,当某一天两者相遇,在决定你死我活的角逐中谁更有胜算、谁更具竞争力。是的,终于两者相遇了,这种相遇不是握手言欢,而是生死博弈的开始。晚清重臣李鸿章说,此乃中华遭遇的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在世界的东方独立发展了几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农耕文明的古老中华,终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对手。中国的近代史就是在这样世界大格局发生深刻变动的背景下开始的,后世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不过是这一格局变动展开的结果,而个中的逻辑便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侵略、压榨、奴役的屈辱史。面对这样的危局,中华民族要么彻底清醒,自强奋争,求得独立自主发展之地,要么俯首称臣,安心认命,苟延残喘,甘作他人孙子。路子就是这么两条,别无他择,帝国主义列强们是断没有像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之说的(在此方面,他们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是人所共知了——中国先是被西方列强们分割蹂躏,演化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割地赔款成为了家常便饭。内外矛盾由此尖锐爆发,救亡图存成为了民族最高主题。后来,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日寇也加入了疯狂屠宰中国的行列,把中华民族推向了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境。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屈辱史,也是一部挽救危亡、图强自新的奋斗史。为挽救危亡,古老的中国向西方学习,曾作出过种种努力,从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建立君主立宪,但都归于失败。中国要爬出衰落的泥潭,必须有新的政治力量兴起。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可看做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对满清王朝一度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也对西方列强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终究是旧式的农民大起义,与过去相比,要说不同仅仅在于其政治意识形态吸收了基督教并进行了改造,其落后一目了然。所以太平天国也不可能对中国政治进行进步的根本性改造,严格说来,也称不上真正意义的新兴政治力量。那么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新的政治力量呢?在内外交困中,效学西方,政党兴起了,这是一种新兴的政治力量。先是孙中山结党,建立兴中会,后改为同盟会。正是这一政治力量进行革命宣传动员、凝聚反清力量和举行暴动起义,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终结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之后,各种政党雨后春笋般兴起,但大多昙花一现。再后来是中国国民党建立并改组图新,但是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背叛革命,严重变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这一时代主题。彻底革命成为唯一的选择。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发,中国共产党因应而生。这是近代中国兴起各种政治力量中最具革命性、最具先进性的政治力量。自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地承担起了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正是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革命的遗志,更把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全新的境地,在与内外敌人生死博弈的斗争中脱颖而出,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作出巨大牺牲,挽狂澜于既倒、救民族与水火,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成为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决定性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而新中国是在与内外敌人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有必要强调的是,当今天的后人们享受着革命的成果时,务须明确,不是我们的先辈天生喜欢血雨腥风的革命,当一切效学西方的政治改良和其他自救的尝试失败后,革命成了最后的出路。不革命无以图存,不革命无以独立,不革命无以发展振兴,这是近代中国历史演变的结果。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的公知们却拼命否定革命的必然性、革命的合理性、革命的正当性,妖魔化革命的历史。既为所谓知识精英,并非对历史无知,也未必全信他们所神化的普世价值,不过颠倒是非,以古非今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翻转历史走向民族复兴的一个里程碑。“1949年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献上的一份大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续、稳定、繁荣、昌盛,既能完成民族救亡,也能完成民族复兴的现代民族国家从此建立起来”。【5】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具有世界性的历史意义。它彻底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激励并支持了世界上被西方帝国主义奴役的亚非拉国家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的运动,其功至大至伟。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说过:“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越(其他文明中几乎没有多少人皈依它们),而是通过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西方人常常忘记这一事实,非西方人却从未忘记。”【6】五百年来谁著史?表面上看是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铁血征服书写了历史。问题是如果没有被压迫民族拼死奋争,这个历史是单调的,是片面的,充其量只能是西方列强自鸣得意的自我传记而已。一切遭受列强欺侮的民族和国家都参与了这五百年来急剧变化的人类历史的书写,中华民族无疑是最重要的作者,而且是大手笔的作者——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经过血与火的斗争站立起来,这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重要标志。之所以可称为浴火重生,一方面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彻底终结中国上千年家天下王朝政治、也远比那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中华民国更具人民主体性的现代国家,由此开启的是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践的伟大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预示着获得新生的中华民族将参与到新的世界历史发展逻辑的重塑。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日益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便是这种重塑世界历史发展逻辑的实质性展现,也因此,帝国主义的后裔们开始陷入焦虑了。
二、浴火重生:中华民族的刚强奋发
刚强奋发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气质。近代以来,由于遭受内外敌人的压迫蹂躏,中国陷入了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境地,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沦为了“东亚病夫”。近代中国,一度仿佛风中摇荡的破屋,任凭芝麻绿豆大的西方列强都可以上去踹它一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广大中国人民,就仿佛是虫豸蚂蚁,任谁都可以把他们踩在脚下捻死。中华民族太需要一种思想觉醒,太需要一种刚强奋发的精神了。终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点燃了彻底革命的烈火,在焚毁旧世界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受了思想的洗礼,刚强奋发的精神逐步培育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现代国家。在这个新国家,人民成为了主人。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被有效组织起来,人民刚强奋发的精神在换了人间的时代得以被更深刻地塑造和激发,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东亚病夫”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所谓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精神的站立更具深远之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美援朝激发和塑造了中华民族蔑视帝国主义的刚强奋发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激发和塑造中华民族刚强奋发精神的壮举很多很多,伟大的抗美援朝是最具典型的。一段时期,一些反动势力打着还原历史真相之名,以学术包装大搞否定抗美援朝的历史虚无主义,真是着实为帝国主义辩护了一把,曾博得了不少拥趸和政治上的糊涂蛋的喝彩。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修生养息和建设自己的家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焕发出了建设国家的空前热情。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朝气的时代,那是一个对新中国新社会寄予无限美好憧憬的时代。但就是在这样开始做梦的时刻,美帝国主义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这就是朝鲜战争。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了伸张国际正义,中国人民被迫毅然决然抗美援朝,被迫拿起简陋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进行生死搏杀。这场战争是在中美两国国力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最终“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7】取得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这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自信,极大地彰显了中华民族刚强奋发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严正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8】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经此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9】习近平总书记这些义正词严的论断,是对抗美援朝伟大意义的系统总结,是对国内长期以来诋毁抗美援朝的某些反动势力的有力回击,也是对以美国为首的亡我之心不死的当今帝国主义者们的告诫。当年毛主席评价抗美援朝时曾说,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不好惹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言语看似风轻云淡,却展现了这位伟大战略家对帝国主义的蔑视,也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的确,因为改天换地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被组织起来了,中华民族刚强奋发的精神意志被激发和塑造出来了。同样是中国人,因为新中国,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前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令侵略者心惊胆寒。而后方,人民大众节衣缩食、热火朝天、众志成城地支援抗美援朝,由此爆发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刚强奋发的惊人力量。这种刚强,是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之刚强。这种奋发,是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精神之奋发。面对这样的中国人民、这样中华民族、这样的中国军队,当年帝国主义侵略者无法理解,时至今日,他们也依旧无法理解。如此,他们只能选择性地遗忘,以免触动他们内心的尴尬。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塑造和激发这种刚强奋发民族精神意志的决定性力量。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这种刚强奋发精神的集中代表,并因此成为锻造这种刚强奋发精神的大火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再次证明,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发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国家和集体为本的发愤图强精神。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集中物力人力财力,突出重点,奋发建设,逐步建立起了支撑人民共和国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现代工业体系或国防工业体系,在外部严重封锁和遏制的环境下,在经济、科技和文化建设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激发和塑造了以铁人王进喜、“两弹一星”元勋们等等为杰出代表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时代以国家和集体为本的奋发图强的精神品质。人民共和国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不仅在物质层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精神层面激发和塑造了以国家和集体为本的发愤图强的精神品质。这是只有在社会主义这个新的进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才能激发和塑造的崇高精神品质。伴随着这种精神品质激发和塑造的历史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不得不说,长期以来,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一些势力否定的声浪一度甚嚣尘上。他们不仅否定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也拼命解构这一时期形成发愤图强的精神。在这些势力眼里,这段历史似乎除了错误还是错误,除了作孽还是作孽,似乎我们的前辈都是一帮死抱教条鼠目寸光之徒。这种认识是由这些势力的根本立场决定的,其目的在于借此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对于一些参与应和鼓噪的糊涂蛋而言,问题出在一种扭曲的历史观:把历史当做香肠,一段一段切下来去观察、去解释,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以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事实上,革命和建设前后承递,自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来自时代复杂环境决定的鲜明主题,但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一致的,本是一个整体。这条主线就是自主求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革命也罢,建设也罢,搞计划经济也罢,搞市场经济也罢,一切都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无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先辈有过失误、闹过笑话,国家一度也出过动荡。今天的我们不能出于对现实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的义愤而美化这段历史,但基于事实正确评价是应该的。说到底,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什么简单的学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往一切的失误因始终不放弃自主求索实现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得到与时俱进地反思总结和校正创新,并最终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这一自主求索的实践运动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内在统一,充满了唯物辩证的精神,确实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相比从极端自以为是、因循教条到最终滑向自刨祖坟的前苏共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以辩证历史观看,新中国建立以来,应该说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干对了应该干的事,且前后承递,相得益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必须明确,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这段实践,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独创性的理论准备。这样的认识无疑是一种整体看待历史、辩证看待历史的正确历史观。改革开放不是在沙漠上起步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奠定的基本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上起家的。辩证来说,成功的实践固然一种学习,不成功的实践也是一种学习。正是这种学习和实践,才促使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最终找到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也正是有过失误的深刻教训,才使我们今天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信心。回望来时的路,在我们盛赞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时候,真不应忘记我们的前辈所做出的卓绝努力、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所创造的卓越成就,尤其是所拥有的高贵精神。这种先辈的精神,就是以国家和集体为本的发愤图强的精神。这种精神依旧是今天的中华民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不可少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激发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与时俱进精神。依靠和承接毛泽东时代“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奠定的制度基础、物质基础,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踏上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道路。这一历史性进程激发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与时俱进精神。“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1】历史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能够与时俱进,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就有希望赢得发展的先机,就有希望赢得竞争的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是主动求变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发挥历史主动性选择走向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道路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大踏步融入世界,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跃居世界第二;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最为完善、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数亿人脱贫,创造了彪炳史册的扶贫业绩;四次工业革命同时在中国大地上展开,至今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等等。短短几十年,中国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走过的几百年历史,大大压缩了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时空。更需要看到是,在异常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急剧社会转型过程之中,中国成功地闯过一个个在其他欠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发达国家足以引起强烈动荡乃至动乱的改革关口,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并把民心民劲激发和凝聚了起来。诸如此类,堪称世界奇迹。如果我们进行对比,更能看出这些成就的分量。在这个世界上,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有哪个不想国强民富、不想实现现代化?然而现实却是,无论非洲抑或拉美,许多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非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相反还引发了社会动荡不安和民生凋敝。这其中原因很多,但不合适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这种制度与体制基本上是被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诱导或以武力强加而建立起来的。名曰建立了所谓先进的民主制度,实则多为错乱——用与整个社会发展程度严重不协调、与原本的文化传统存在冲突的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体制固化了不同群体、族群的分野,并激化出相互激烈的利益博弈。如此,业已存在的社会矛盾被放大,隐性的社会矛盾被挖掘出来,本不是矛盾的矛盾被生发出来,最终的结果是越来越与国家追求的目标相背离。【12】更吊诡的是,即便自诩为先进制度榜样的美西方,近几年来内在矛盾冲突爆发,党派恶斗不止,尤其是抗击新冠疫情荒腔走板,几十万人死亡,相比社会主义中国的抗疫成效,失败得体无完肤。中国当然不完美,但中国在进步,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变革与创新。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所激发和塑造出来的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与时俱进精神,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何为中国精神、何为中国价值、何为中国力量。
三、 浴火重生: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更深刻的体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3】如果说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文化现实基础,那么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则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底蕴深厚的宝藏。近代以来,由于贫穷落后被人欺侮,中华民族一度对自身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和激烈的批判,几乎一度丧失了文化自信。但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及其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逐渐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是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共产党以其理论建设及其卓越成就引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理论是对政治和经济的最高抽象和凝结。”【14】在一个具体的历史实践过程中,理论是对问题的系统化认识。作为一种过程,是对实践的总结提炼。作为一种结果,是系统化认识的理性表达。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理论一经形成,就可以更好地武装全党,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就可以生发出更大的解释和认识问题的空间,就可以增强对实践方向的正确把握,就可以增强发展的预期性,进而助力从文化心理上培养民族的自信。走过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高度化聚成为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红色精神谱系。这一文化在理论上的高度凝结,便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一大成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心里更有数、方向更明确。【15】需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思想是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成功之路,毛泽东同志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伟大历史性贡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系统总结建党24年艰苦卓绝斗争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与体系首次做了较为系统地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并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有学者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融中外于一炉、集古今为一体的思想结晶,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真理。”【16】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长治久安之根。”【17】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生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不是从马列的本本里抄下来的,更不是从西方教科书里搬来的,也不是请来西方哪个理论家、教师爷耳提面命传授给的,而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感悟总结出来的。这其中当然不否定向他人学习,特别是向西方学习,但这种学习是自主的、有选择性的,从来不是照搬照套。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学习就有了综合和创新,理论就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应该看到的是,西方经典的理论日益面临着无法解释中国的窘境。面对这样的处境,可能导致他们作两种选择:一是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是中国错了。所以可以作出诸如中国共产党终究撑不住、中国发展不可能持续下去、中国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要崩溃等等预测;二是自我反思,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搞点理论上的“修正主义”。遗憾的是西方选择的是前者,但所有预言都落空了。【18】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势必还要沿着自大自傲的路子狂奔下去,为了掩饰理论上的窘境,为了平复内心对社会主义中国草木皆兵式的焦虑,为了愚弄西方普通民众转移矛盾焦点,难免还将继续抹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属于中国自己的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系统性理解。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代知识体系是产生于西方的。可以说近五百年来西方在发展上一路高歌猛进,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被搅进了他们主导的局里。中国近代以来的遭遇,正是这一世界性大格局变动的结果。客观地说,西方在这一格局的制造过程中,不仅在物质实力方面占据了强势地位,而且在知识理论方面也如此。所谓西方的话语权绝对不是话语的能力问题,是物质实力与知识理论和现代传媒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今时代,他们仍旧占据着某种话语优势。可以预见,面对中国的崛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的知识精英们依旧还会用他们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并依据他们的理论对中国发展作出种种预测,也将极力污蔑中国。目前,大有从过去制造“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向制造“中国邪恶论”发展的态势。为此,保持政治定力和保持理论自信对于我们尤为重要。必须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实践的总结。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话,那么她的表现不仅仅在物质层面,还应包括在知识理论层面。至少在关于欠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方面可提供一种中国式的理解与解释。长远观之,这意味着将彻底打破西方理论的唯我独尊格局。【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理论与实践互动共进的特质。从终极意义看,理论当然是来自实践,但一切的理论都有继承的问题。理论形成的过程离不开以往思想继承与当下实践创新的结合。在庞大的社会变革实践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最为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眼现实、立足实践、沟通历史、指向未来,既继承又创新,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另外,如果说西方仅仅是以他们的理论,而且自认为唯一正确的理论站在局外来解释中国的话,我们的理论则是,不仅仅在解释中国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与中国实践结合,在指导实践,在与实践互动共进。在此方面,与苏共形成了鲜明对比。苏共这个党从赫鲁晓夫之后,一面大国沙文、自以为是,一面刨挖祖坟,迷信西化,最终自我埋葬,根本在于缺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关系和独立自主进行自我改革的远见与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制度、理论到实践,在今天看来,不仅贡献着一种发展的道路样式,还贡献着一种文明样式、一种精神价值。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继续扩大,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终将要产生影响力。有西方学者指出,中国的崛起最重要的不是对西方主导的世界物质力量格局的挑战,而是它带来的不一样的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挑战。【20】也正如此,西方极力抹黑中国就成为必然。如今的西方不顾基本事实,肆意抹黑中国无非是要在西方构筑起一道防火墙,以阻止西方普通大众了解真实的中国、以继续愚弄西方普通大众。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从反面印证了当今中国所具有的包括思想理论在内的影响力呢?是否可以理解为狂傲的西方在理论上的开始不自信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西方的隔膜乃至冲突,根本就不是因为我们缺乏一套让西方听得懂话语的问题,而是西方压根儿就不想听的问题。为此,那种孜孜以求要建立一套让西方听得懂的话语以获得西方理解的所谓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张,因而总是在自我批评,恐怕是一个伪命题。须知,对于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文化软实力。这一软实力不是建立在西方承认理解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中国坚实的综合性发展成就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引导人民的基础上的。如果说,她终有一天外溢成为世界性的软实力,绝对是要以自身自信这一内在软实力为基础的。因此,坚持不懈地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引导人民,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培育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之举。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华文明的价值在新的时代必将得以重新评估,并获得更加坚实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众所周知,相较于世界上一些早已湮灭在历史烟尘中、只有考古学意义的文明古国的文明,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连续不断且活在现实之中的文明。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西学东传成为了某种压倒性的态势,因而培养了许多迷信西方的拥趸。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曾经深刻过影响西方。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把中国儒家经典和有关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中国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之为“东学西渐”。这些翻译作品让西方人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世俗社会和民本主义文化。这一文化被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启蒙大师们看作比欧洲更加文明的文化,并被用来当作在启蒙运动中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这些启蒙大师尤其赞赏中国的社会制度,认为这种制度是由理性创造的和谐王国,值得深受宗教愚昧之害和陷入道德败坏的欧洲人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股中国热并不是中国有意向欧洲传播中华文明的结果,而是欧洲人自己主动引进、积极输入所致。”“当时欧洲正在向近代转型,强烈需要借助外部因素冲破旧社会藩篱、摆脱教会束缚、批判封建专制并建立开明统治。”【21】中华传统文化正具备了思想启蒙的特质。不过,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似乎如日中天之时,骄傲自大的黑格尔等人,却大批特批中国文化,将其贬斥为没有历史发展、没有自由精神的愚昧落后的代表。有点讽刺的是,到了20世纪,西方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却又重新发现了中国文化。这位历史学家就是汤因比。1973年,汤因比与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对话探讨人类文明的未来时,认为西方文明在过去几百年对世界的武力征伐将世界带入到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市场,西方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促进了全世界各个文明学习西方文明。但是尽管西方世界在经济和科技上影响了世界,却在政治上完全无法为世界建立一个整合和统一的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 “世界国家 ” 。【22】他告诫说,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却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这个政治真空将由中华文明来补足。而只有中华文明才能真正给予世界永久的和平。在汤因比看来,决定人类未来不是西方的军事武力、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 , 而是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3】固然,西方世界对这位历史学家的观点是不以为然的,但悠久的中华文化文明注定要在社会主义中国复兴。这种复兴的过程必定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华优秀文化,也为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以包含深情的笔调盛赞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同时,“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24】习近平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5】比如在政治方面,中国历史上有对此有着卓越的认识和实践创造。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认为:“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之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也可说中国民族擅长政治,故能以政治活动为其胜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一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26】但是,长期以来,每每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历史,几乎都被斥为专制、独裁,每每论及中国古代追求的大一统思想,都被当作中国发展不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当我们回望中国的文明史,古老中国在国家制度建设有其独树一帜的认识和实践创造。“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自古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和模仿。【27】而围绕着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古代中国拥有其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诸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8】当我们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时,可以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同这些“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29】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一伟大的文明遗产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正在得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在培育着今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比如中华悠久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被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发展为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不断以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中国人民大众。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充分实践和展现了这种价值观,与西方把资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漠视大众生命安全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和信赖,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自信;又比如中华传统大一统思想被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为以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领导力量的单一制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中展现出了在统筹协调、组织动员和落实执行方面高效高能,与西方,也包括那些采用了西式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不断爆发的政党恶斗、治理失效失能的制度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再比如,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器一体思想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被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发展为实事求是思想、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被发展为生态文明思想,等等,都在这些思想的实践和产生的社会成效中培育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代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传统文化热再度升温,在国家传统文化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传统典籍通过主流媒体创造性地呈现和重新解读、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在不同领域被重新发现发掘的背景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深层次上唤起了中国人对何为中国人的反思,进而不断促进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种文化自信必将进一步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助推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伟大的民族复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浴火重生。【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631页,人出版社,1991年版。
【2】关于资本主义为何产生于欧洲,战争被看成是一个主要因素。“西方诸多学者都自信满满地认为,西方中世纪的分与乱,反而带来了进步。因为发生在前现代欧洲的一系列战争打出了欧洲的常备军,打出了欧洲的理性化官僚制,打出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与工业资本主义。这种低烈度的、持续数百年的、很难把彼此一次性消灭的局部战争,使得战败的一方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了技术的积累性发展。封建社会的分裂性与阶级性有利于商业资本的产生,出现商业控制的独立城市,会更容易走向资本主义。这种封建制、弱国家、多国竞争体系,是近代欧洲超越所有古老文明的原因。参阅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3】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31-32页,人民出版社,2014年。【4】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 64 页,人民出版社,1997 年。【5】金一南:《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革命最为根本问题的人》昆仑策网,2017年11月13日。【6】亨廷顿:《变动世界中的政治秩序》第30页,新华出版社,2010年。【7】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0年10月23日。【8】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华网2020年10月23日。【9】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华网2020年10月23日。【10】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华网2020年10月23日。【1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8年12月18日。【12】参阅拙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13】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6期。【14】李慎明:《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实现新时代伟大历史任务作贡献——在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1期。【15】参阅拙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16】许玉杰:《毛主席在被打击排挤中挽救红军挽救党的艰难历程 ——百年党史沉思录之五》昆仑策网,2021年5月5 日。【17】石仲泉 :《百年党史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5月28日。【18】参阅拙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19】参阅拙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20】参阅拙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21】郑朝红:《16-18世纪“东学西渐”重探:动因与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22】刘涛:《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世纪》《社会观察》,2013年第3期。【23】刘涛:《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世纪》《社会观察》,2013年第3期。【24】《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2—62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25】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6期。【26】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 17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7】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年第1期。【28】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年第1期。【29】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年第1期。【本文系国家社科规划西部项目“中国共产党力量生成要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XDJ012。】(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