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1935年12月的报告中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哈达铺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知道它是红军长征时路过的地方;陌生是并不确切地知道,哈达铺与长征中的红军建立过什么样的联系?当我看到“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在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时,我在想,继续挖掘更多的历史史料来证实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作用当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地位作用,如何让昨天的“加油站”成为今天的能量场?如何让曾经的“决策地”成为今天的一间教室,成为讲述哈达铺故事、传播长征精神、弘扬党史军史的生动课堂?!
与瑞金、遵义、延安不同,在整个长征途中,只有哈达铺,是长征“命运交响乐”中最明快的乐章。红军第一次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并与哈达铺百姓建立起了鱼水深情。不仅如此,哈达铺的一张旧报纸,让毛泽东终于看到北上的目的地就是陕北,由此拉开了长征即将结束的序幕,中国革命的运势也由此转变,开启了走向胜利的航程。因此,哈达铺于红军而言,是一块福地;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是一片祥和之地;于中国革命而言,是一方变被动为主动的转折之地。由此,哈达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无庸置疑,在红军长征的路途上,它是一块引领中央红军眺望黎明曙光的路标。
202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日子里,我们集聚在哈达铺,集聚在这一片祥和之地,这片富庶之地,这片光荣之地,为的是回到历史的现场,向哈达铺的百姓致以最深的敬意;为的是在哈达铺,再次探讨一张旧报纸带给我们的启示;为的是从哈达铺再次出发,踏上中国共产党人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征程。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结束,但是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继续。
(一)回到历史的现场,回顾哈达铺百姓与红军建立的鱼水深情,在光荣之地向光荣的哈达铺人民致敬。
对于长征,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讲述:“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是啊,长征中的每一天,红军都处在艰难困苦之中。就在到达哈达铺之前,中央红军刚刚与另立中央的张国焘分道扬镳,又在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然后突破了如同天险一样的腊子口,在这种情况下,骨瘦如柴疲惫不堪弹痕累累的红军终于来到了哈达铺。
哈达铺虽然是个小镇,却以盛产“岷归”等名贵中药材著称,因此人口稠密,贸易繁荣。在红军到来之前,镇上的驻军仓促逃跑。因此侦察员报告:哈达铺无敌。逃走的守敌留下了几百担大米白面和两千多斤食盐,这让长征中的红军有了补充给养的机会。为了让红军得到充分的休整,总政治部专门发出了一个号令:“大家要食得好”。这是第一次将“吃”上升到政治高度,要大家吃出战斗力。为此给每人发放一块银元,(当时当地物价便宜,一毛钱能买十多个鸡蛋。)要求红军战士主动与哈达铺百姓聚餐。
当毛泽东了解到哈达铺居住的回民较多,专门给彭德怀发报,要求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王稼祥专门制定了《回民守则》。红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哈达铺的百姓充满了好奇。他们第一次看到一支这样的部队,一支和蔼可亲笑容满面主动与他们拉家常的部队,一支主动为他们挑水干活、打扫院落就像自家儿女一样的部队,一支请百姓吃饭敬他们如父母爱他们如兄弟姐妹的部队,与之前他们见过的军阀鲁大昌的土匪队伍完全不同。朴实善良的哈达铺百姓为红军的言行所感动,他们敞开怀抱,像迎接自己远行归来的儿女一样,请他们喝自己家的热茶,吃自己家的热饭,住自己家的热坑。
哈达铺的百姓让我想起解放战争时期,平山支前民工唱的一首民谣:“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花,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毛泽东会说,“人民是我们的观世音,没有人民群众,我们什么也做不成。”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而中国革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所以今天我们集聚在哈达铺,首先要向哈达铺的百姓表达敬意,是他们让经历千难万险的红军像回到父母身边的孩子一样,可以踏踏实实地吃饭睡觉。就像毛泽东在哈达铺开会时的感慨:“现在我们坐在哈达铺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红军不仅在哈达铺百姓的款待下恢复了体力,并且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据统计,除了中央红军从这里经过外,1936年红二、红四方面军也从陇南经过,并在此驻扎二个多月,有2000多哈达铺儿女,整个陇南共5000多人加入到红军的队伍。
(二)在哈达铺探讨“一张报纸定乾坤”的启示,总结我们党在极端困难时期的工作方法,人人都做有心人。
在梁兴初和曹德连去哈达铺侦察之前,毛泽东叮嘱他们找一些“精神食粮”,就是近期的旧报纸。毛泽东在报纸上看到了两条消息:一是“蒋令五省各部队围剿陕北共匪”,二是“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子丹徐海东有合股势”,其中提到,“全陕北23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全陕北赤化人民70万,编为赤卫队者20余万,赤军者2万”;“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枪有万余”,“现在陕北状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
毛泽东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原本只想找一点“精神食粮”,了解一下外面的局势和状况,但是哈达铺却为他准备了一道“精神大餐”。让他在走过了万里长征之后,终于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又一个立足之地----陕北。而他还不知道的是,此时徐海东也听到了中央红军的消息,正在寻找他们,并且做好了迎接他们的准备。这样的消息于毛泽东而言,真是久旱逢甘霖啊。似乎是红军不畏艰难的信心和勇气感动了上天,冥冥之中,老天爷开始将命运的天平倒向了共产党的一边。
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也会想,为什么一张旧报纸会发挥这样大的作用?我曾经专题研究过红军无线电的创始人王诤将军。当时的苏区瑞金被蒋介石围得水泄不通,红军无法听到外面的消息。在第一次反围剿后,在红军只有半部电台的情况下,王诤架起天线开始抄收国内外新闻,每天编一张他取名为《参考消息》的报纸,送给毛泽东和朱德。毛泽东就是从这张《参考消息》上了解到顾顺章的叛变,蒋介石正组织更大的力量,准备再次围剿苏区。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找报纸,从中了解外面世界的消息,这几乎成为了共产党领导人的一种工作方法。到了哈达铺,不只是毛泽东在找报纸,叶剑英也在找,聂荣臻也在找,耿飚甚至是从房东家的墙壁上,看到了刘志丹徐海东的消息,花一元钱买下了这张报纸,然后所有对红军有用的信息也是情报都在向毛泽东汇总。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方法论,在看似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因陋就简,人人都当有心人。
这也让我想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谈到的“战争迷雾”,他认为战争中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所以战争有时也像是赌博。从战争中走来的毛泽东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通过侦察到的情报,加上指挥员明智的分析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所谓的“战争迷雾”也可以消散,从而看到真实的情况。而哈达铺的“一张报纸定乾坤”就是例证,长征路上六次计划中的落脚地都没能实现, 而北上抗日也没有找到明确的地点。前路漫漫,迷雾重重。但毛泽东并不气馁,终于哈达铺的一张旧报纸让迷雾消散,让他看到了陕北。一张旧报纸看似偶然,实则是毛泽东方法论的必然。因为蒋介石是不需要也不屑于从旧报纸上收集情报的,所以他也不会想到,一条“匪患严重”也表达他“剿匪”决心的新闻,会让困境中的工农红军又一次绝处逢生。
哈达铺因为这一历史性的“决策”而被载入史册。我们今天在哈达铺讲述哈达铺的故事,就是为了让哈达铺不仅记载在史册上,而是生动鲜活地铭记在人们心里,成为他们关于长征记忆的一部分。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哈达铺,记住哈达铺,热爱哈达铺。
(三)2021,从哈达铺再次出发。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结束,但是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继续。
今天集聚在哈达铺,为的是再次聆听红军长征那首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毛泽东在1935年12月的报告中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的确,翻开历史,长征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过,在人类的历史上也没有过。
为此,被长征故事所震撼的两位美国作家对长征做过这样的描述。索尔兹伯里在《长征秘闻》中说:“他们经历了6千英里的行军、战斗,他们挨饿受冻,他们穿越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地区,横渡了24条江河,翻越了近千座大山。”他还说:“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围追堵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他们出发时是8万6千多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了6千多人。”而《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则说:“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而哈达铺就是这部长征史诗中的动人乐章。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实践不仅仅是达到预计的目的,而是为了面对我们从未面对的新的状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已经走过的百年艰苦卓绝成绩斐然。今天的中国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交汇点上,此刻我们在哈达铺集聚,就是为了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食粮,在曾经的“加油站”积蓄能量。习近平同志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从未面对过的新的状况,我们都将怀抱理想坚定信念。今天,我们将从哈达铺再次出发,去开启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个百年的伟大航程。
(作者系原总参信息部编研室军史专家;来源:“陇南融媒”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梅兴无:开国中将,毛泽东的首任警卫员,长征中因耿直受到张国焘排斥,执行任务时偶遇失散22年的母亲
2021-04-16魏岳江:为何长征井冈山西柏坡抗美援朝等精神永放光芒——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2021-02-10王伟:长征中主席的“沙和尚”成少将,为主席而生,主席逝世他追随而去
2020-06-24•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