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朱冬生:战斗英雄李友林回忆飞夺泸定桥
点击:  作者:朱冬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10-02 10:45:50

 

1.webp (27).jpg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从八一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建立新中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产生了无数的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大批英雄们,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早早的就转业到国家核心部门和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研制部门,自此失去了将帅军衔的晋升之路,默默无闻的在这些岗位上继续作战,无私奉献。84年前22位飞夺泸定桥战斗英雄之一的李友林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我认识老英雄李友林比较早,见的次数也比较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飞夺泸定桥的主要指挥员杨成武,多次邀请一批老革命家回顾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的革命战争史,李友林和红四团的许多老同志都参加了这些活动。我作为星火燎原编辑部的编辑,每每受邀。在此期间,我也多次聆听过老革命家李友林有关飞夺泸定桥的的历史回顾。我编辑过杨成武同志的《飞夺泸定桥》,对这一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英雄壮举是比较了解的。但一到了回顾这一英雄壮举的具体细节时,常常难以分清那是杨成武回忆的,那是李友林讲述的,还是红四团其他老英雄回顾的,因为这些辉煌都是这个英雄的集体共同创造的。

 

李友林是1931年参加红军的老革命。他也是这一伟大辉煌历史的亲历者,他说,中央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即开始长征。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前卫部队红一师第一团在安顺场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看到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数万大军如果靠几只小船,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加之,对蒋介石的命令三心二意,出工不出力的四川军阀杨森部队的战斗力,虽然让红军看不起,但他们手中毕竟有数万兵力,正在围堵大渡河。而且还有在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多次与红军交手并被打败无数次的国民党正规军薛岳、周浑元诸部也在衔尾猛追。

 

1.webp (28).jpg

李友林(1914一1997)

 

李友林说,毛泽东深知太平天国石达开就是在安顺场被清兵消灭的历史掌故,他也知道蒋介石并不是不梦想着要把红军也变成第二个石达开。毛泽东考虑到,如果要粉碎敌人的前后夹击,必须迅速渡过大渡河,夺下泸定桥。李友林回忆说,他所在的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接受夺取泸定桥任务的。此时的红一师为右路军,渡过大渡河后沿河东岸北进,策应左路军黄开湘、杨成武的红二师四团实现夺取泸定桥的战略目标。

 

左路军四团并非孤军深入,中央红军先遣支队的刘伯承、聂荣臻率部策应左右

 

李友林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家,在大渡河上他是英雄,抗日战争在抗大、延安军事学院他是优秀学员。解放战争参加过辽沈战役。他一生激战无数,从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打到陕北,而后又转战东北、华北,再到华东,陆军、空军、防空军,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他的传奇经历就是一部人民革命战争的缩影。听他讲述飞夺泸定桥更具英雄的豪情壮志。他说,从安顺场到泸定桥,风紧雨大,征程急;山高路险,行路难。但是部队的士气高,斗志强。我们红四团虽然是左路军的先头部队,但大家并不感到孤军深入,因为有中央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率部策应左右,这对部队是个极大的鼓舞。

 

李友林说,27日清晨,在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我们红二师四团从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奔向泸定桥。全程三百多里,命令四团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左边是高耸入云的峭壁,右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部队对这些危险无所畏惧,大家唯一的念头就是拿下沪定桥。

 

部队行进不久,河对岸的敌军就胡乱的向红军部队射击。为了减少无谓的伤亡,团长、政委决定避敌稍远、绕路爬山。

 

又走了约一个小时,先头连与敌军一个连遭遇,先头连如虎入羊群,一个冲锋,就把敌人打垮了。

 

部队迎着零星的枪声,继续前进。突然,侦察员飞奔回来报告:在部队行进的左前方的一个大山凹里,发现约有一个营的敌人把守,堵住了部队的去路。团长、政委经过仔细观察后决定:派一个连爬上左面的悬崖,抄到敌人的侧背,从敌人的屁股后面袭取前进的道路。他们立即命令三营长曾庆林和团党总支书记罗华生带一个连从左边爬上去,并组织两个连正面佯攻。


1.webp (29).jpg

英雄四团在行军中的战斗

 

正面的敌人疯狂地打着机枪,封锁着路口。不到一个钟头,就从敌人后面传来了枪声。全团乘势从正面发起猛攻,前后夹击,敌人的火力很快便被压了下去。紧接着是穷追猛打,三个连的敌人被消灭在山崖下。战斗结果,活捉敌营、连长各一,俘虏近二百。敌人本想凭险坚守,阻挡红军前进,结果被红军一路之上打了几个小胜仗,士气更加高涨,前进的速度更加快了。

 

一天行军二百四十里,现在怎么想都不可能,但当时我们做到了

 

我第一次见到老革命家李友林的时候,觉得他的年纪并不大,也就六七十岁,但体格健壮。这种好身体在战争年代可是革命的本钱。他说,在长征途中我的好体质帮了我很大的忙,我是二连的党支部书记,我和连长、指导员三个人分工合作,我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党员骨干。一路上我不知道累,经常帮着战士扛枪,有时候还背着负伤的战士行军。他说,这种好身体,在泸定桥战斗中,发挥了大作用。

 

第二天,军委又来了命令,命令四团必须在29日夺下泸定桥。

 

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240里地,也就是说原定两天的路,四团必须在一天内走完,谁也没料到任务会变得这样紧急。

 

泸定桥,有敌两个团防守,此时又有两个旅正向泸定桥增援。敌军以一部兵力阻止右路军红一师前进,主要力量沿河东岸北上,与我们红四团隔河齐头并进。我们一定要比敌人早到泸定桥,才能赢得夺取胜利的时间。

 

此时团里领导边行军边召集营、连干部开会,共同研究怎样完成这一紧急任务。司令部、政治处则根据部队的行动提出动员口号:“红四团有光荣的战斗历史,坚决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保持光荣传统!”“向夺取安顺场的红一团学习,和红一团比赛,坚决拿下泸定桥!”“任务是光荣的,又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经得起考验!”各营连纷纷表示决心要在明天6时前赶到泸定桥。

 

政委杨成武和团的党总支书记罗华生,飞跑到行军队伍的最前头,站在一个小土墩上,对急行军的队伍进行宣传鼓动。李友林说,我始终记得解放后老政委杨成武在一篇文章中对部队急行军场景的叙述:“四团的行军队伍象一阵风一样迎面卷来,又象一阵风一样从我们身边刮过去。

 

1.webp (30).jpg

 

在行军队伍中,不时会传来“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的口号声,此伏彼起。不时又会见到一群人凑拢在一起,这群人刚散开,接着出现了更多人群,他们一面跑,一面在激动地说着什么。这是各个连队的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在一边行军,一边开会。时间逼得部队不可能停下来开会,必须在急行军中来讨论怎样完成作战任务了。我和连长、指导员也在路上开了几个小会,发动和动员全连加速急行军。

 

李友林回忆,他和连长、指导员把全连紧急动员的工作刚做完,部队就接近了猛虎岗。猛虎岗是从安顺场到沪定桥的咽喉要道,是一座地形险恶的高山,右傍大渡河,左面是更高的山峰,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山顶的隘口上有一个营的敌人扼守。这时候,大雾迷蒙,五步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敌人看不清我们在哪里,只是在工事里盲目地向我们红四团方向乱放枪。红四团的前卫连利用大雾的掩护,组织部队摸上山去,不多时,只听得一连串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便杀声四起。吓破了胆的敌人溃逃了。红四团先头营尾随逃敌猛追至摩西面村,又同驻在该村的敌一个营和一个团部打了一仗。李友林说,国民党的部队不经打,我们打一仗,赢一仗。仗打胜了,部队就继续前进,一口气又跑了四、五十里,等部队赶到大渡河岸一个约有十多户人家的村子时,已是傍晚七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110里。

 

此时,突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大家一天没有吃饭,肚子饿。道路泥泞,更是走不快。在下猛虎岗的时候,我们还能很清楚地看见对岸的敌人仍然在和我们并行前进。

 

在回忆到猛虎岗战斗结束以后部队的那种艰难程度,这位老英雄记忆中仍然是勇敢顽强的拼搏劲头和军人的血性精神。他说,我向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说明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说明了团里要求我们必须争取在明天六时前赶到泸定桥的铁的命令。按照团里的要求,我们也告诉每一个干部战士都要准备一个拐杖,走不动的时候好扶着拐杖走;来不及做饭了,我们也按照团里的要求,要大家嚼生米、喝凉水充饥。我们把团里的指示,告诉每一位干部战士。团党委的号召,就象一把火点燃起部队炽烈的战斗情绪。然而,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怎样才能走完这泥泞油滑的110里路呢?这个难题象一块千斤重石压在全团所有人的心头。

 

1.webp (31).jpg

今日的泸定桥

 

李友林说,此时,河对岸出现了敌人点燃的火把,慢慢的变成了一条火的长蛇阵。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这给了政委杨成武一个极大的启示。“我们也点火把走”,政委同团长、参谋长、总支书记一商量,就这么办。为了不暴露我们是红军,团领导决定利用曾被我们打垮的几个营连敌人的番号欺骗敌人。黄开湘团长下令将全村老乡家的篱笆全部买下,全团绑了无数的火把,一班至少一个。并让司号员熟悉缴获的敌人的联络信号,随时准备同敌人进行“联络”。杨森所部是川军部队,我们也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抓来的俘虏,准备应对敌军的问话。团长、政委还决定,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把所有牲口、行李、重武器装备都留下。

 

当时,杨成武政委腿上还有伤,大家都劝政委把马留下。杨成武政委大声的说:“同志们,咱们一块走吧!看谁走得快!

 

李友林说,红军的部队从来都没有打着火把走路的习惯,举着火把走路,挺好玩的,我们这些年轻的战士别提多开心了。火把一打,行军速度可快了。此时两岸的火把,交相辉映,把大渡河映照得锃明瓦亮。可能此时对岸的敌人也在琢磨,这是谁的部队?敌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同我们并行走了二三十里。后来,雨下得更大,到深夜,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可能是敌军部队怕苦不走了。全团部队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必须加快更大的速度赶路。

 

李友林说,后来的《红军组歌》中,有“横断山,路难行”,说得真好,其实我们走的大渡河路,那才叫“路难行”哪,部队在行军时,山洪从山头向大渡河倾泻,暴风骤雨扑打着我们每一个红军战士,本来就难走的小道,此刻就更难走了。带着伤腿行军的团政委杨成武还要跑前跑后照顾伤病员,宣传鼓动,激励大家拼命往前走。政委用榜样的力量鼓舞着大家,这一整夜的急行军,就在全团干部战士的拼命奔跑中走下来了。全团部队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之前胜利地赶到了泸定桥。

 

一座让战士充满向往的桥,在这座桥上他们演绎着流传千古的英雄史诗

 

泸定桥,对于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的干部战士来说,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李友林回忆说,当年我们这些红军的干部战士可没有这么浪漫。但“泸定桥”这三个字就象佛经一样在这340里、240里的大渡河畔的奔袭途中,没有一个干部战士不念叨它,不琢磨它。想像着它的神圣,想像着它的伟大;这是一座什么桥呢?此时的泸定桥,就像一个大面团,在战士的心中,搓过来,揉过去。

 

1.webp (32).jpg

过去的泸定桥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泸定桥西接海子山,东接二郎山,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该桥虽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更因为是在84年前红军在此进行的“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泸定桥原来是一条铁索桥。从东岸到西岸有十三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联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的饭碗粗。两边各两根,做成桥栏,底下并排九根,作为桥面。原来桥面上横铺着木板,现在,木板已被敌人搬到城里去了。只剩下悬挂着的铁索和在桥头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两行诗句:“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

 

我们团一到了泸定桥就占领了桥西的几座建筑物和一座天主教堂。战士们忙着做战斗准备,黄开湘团长和杨成武政委立即领着我们这些营、连干部察看地形。

 

李友林说,泸定桥真是一座天险。打了很多年仗的他早已习惯于高山大川、急流险滩。泸定桥险峻雄伟,在桥不远处的半山上往下看,浑浊发红的河水从上游两山之间倾泻而下,撞击着露出河面怪石嶙峋的巨石,溅起丈把来高的浪花,轰轰隆隆的河水不停的咆哮着,惊天动地。李友林说,当时我就有一股天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看到这浪急桥险的样子,不但没吓倒我们这些红军战士,倒激起了属于我们这些红军独有的豪情壮志,咱红军天生的就是胆子大,泸定桥再难再险我们也不怕。

 

泸定桥险,泸定城也险。城墙高两丈余,西城门正对着桥头,过了桥,必须通过城门,别无他路。泸定桥的东端就是泸定城。泸定城半是城池半是山,一半贴着大渡河岸。泸定城里驻有两个团的国民党部队,有坚固的工事,桥头机枪密布,不断地向红军部队扫射,漫无目标的迫击炮弹不停的胡乱发射。与红军没做过对手的这支川军军阀部队,自以为山高皇帝远,根本不把红军放在眼里。从早到晚的就像旧戏舞台上对垒的两军,不停的观敌撩阵,为自己鼓劲打气。

 

团里领导看完地形后,就分头到连队作夺桥的战斗动员。全团立即掀起了争当夺桥突击队的热潮。各连都送来了突击队的名单,要求批准他们连担任突击任务。

 

1.webp (33).jpg

延安定边警备3旅李友林(前排右2)和他的战友们

 

中午,团里在天主教堂召开了全团干部会,研究确定突击队。杨成武政委的动员讲话还未完,我们连二连连长廖大珠就从人群里噌地一下站了起来,他不擅言辞但嗓门很大,他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为渡乌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沪定桥的英雄连。”

 

“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三连长王有才没等廖大珠说完,也站了起来,他说话短促有力:“我们三连哪一次战斗都没落后过,这次保证把桥拿下来。”最后,他又说:“不叫我们当突击队,我这个连长回去没法向战士交代。”往后就是一场脸红脖子粗的民主辩论战,那个连也不愿意把这个任务让给别人。没办法,只能由团里领导作决定了。

 

团长和政委研究后,黄开湘团长宣布由二连担任突击队。接着政委站起来讲话,杨政委说:“要打仗,有的是,咱们轮着干,上次打乌江是一连打头,这次轮到二连,由二连的22个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廖大珠同志任突击队长,刘金山任指导员,我看很好!”政委的话没讲完,会场上就响起了一片掌声,我们连长廖大珠也高兴得跳起来。只有三连长王有才垂着头,“三连的任务也不轻,”杨成武政委指着王有才说:“你连担任二梯队,跟着突击队冲,还要担任铺桥板的任务,让后续部队迅速冲进城去,就看你们的了。”这时候王有才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最后团首长命令各连,让部队吃饱饭准备打仗。会后,团党总支书记罗华生亲自来到我们连帮助我们进行突击队的准备工作。

 

二连担任了突击连,我们二连就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全连所有的党小组、各班排、直到每个战士都纷纷找到连里争当突击队员。

 

选拔强渡大渡河的突击队员,团长、政委决定由团党总支书记罗华生负责。罗书记到了连里以后与连长、指导员和我一起商定了几个条件。我们选人的条件是:首先是干部,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及排长;曾经的战斗英雄;作战勇敢的;所有人员必须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码也要是要求入党入团的骨干分子。由我们连长廖大珠担任突击队长。

 

战争虽然过去那么多年了,但李友林仍然牢记住这些英雄战友的名字,廖大珠(连长、突击队长)、王海云(连指导员)、李友林(连党支部书记)、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魏小三、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等22人。

 

李友林说,我们突击队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分别由两位指导员和我担任第一、二、三战斗小组长。我们还决定第一、二战斗小组分别在桥左右两侧攻击前进,第三战斗小组在第一战斗小组后跟进。连长廖大珠在第一战斗小组后尾,既指挥第一战斗小组,又负责突击队的全面指挥。我在第三战斗小组前,在连长廖大珠同志后跟进,紧挨着连长,一旦有意外情况,由我负责代理突击队长职务。

 

1.webp (34).jpg

 

总攻在下午四点开始。团长和政委在桥头指挥。全团司号员集中起来吹冲锋号,十几个司号员站在一起吹号,这是个什么阵仗?对于红军部队来说也是开天辟地了。一听到这嘹亮整齐、雷鸣怒吼的号声,我们全体突击队员热血贲张,每个人都象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整个突击队像一群狼崽子,嗷嗷叫。此时,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我们突击队每个人都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十二颗手榴弹,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冒着密集的枪林弹雨,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跟着我们突击队前进的是三连长王有才和他的第三连。他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

 

在桥上,脚踩的是粗大壮实的铁链,一手扶着铁链,一脚踩着铁链,铁索虽然太滑溜。但我们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大家一面快速前进,一面向桥头堡的敌人进行猛烈射击。因为身后还有全团所有轻重武器的掩护,压得桥头堡上的敌人已没有多少还手之力了。

 

当突击队刚冲到对面桥头,对面西城门突然烧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烈火把红军挡在桥上。

 

霎时间,火光照红了半边天,桥头被熊熊的大火包围住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击队长廖大珠对准城门,毫不犹豫的向火海里冲去!

 

所有队员和队长一样冲向火海。冲在前面的廖大珠的帽子着了火,他扔掉了帽子,光着脑袋继续往前冲,我们所有的突击队员也紧跟着廖连长钻进火海向街心冲去。

 

火城门冲过去了,巷战在街口展开了。敌人集中全力反扑过来,我们突击队的子弹、手榴弹快打光了,形势万分紧急。正在这个紧要关头,王有才连长带着三连冲上来了,接着团长和政委也率领着后续部队冲上来了。

 

经过两小时的激战,两个团的敌人被消灭大半,剩下的狼狈逃窜。

 

黄昏,前卫部队左路军红二师四团攻占泸定城,夺取了泸定桥!

 

进城之后,突击队负责守护桥头堡。为确保泸定桥的安全。团长、政委立即派出配属四团指挥的军团教导营向打箭炉方向警戒,因为那里尚有敌人的几个团。为了对付向泸定桥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团里又派出一个营沿河向南发展。

 

1.webp (35).jpg

飞夺泸定桥影视作品截图

 

晚上10时,右路军红一师三团已经赶到。黄开湘团长和杨成武政委立即迎接随红一师前进的刘伯承司令员和聂荣臻政委进入沪定城,大家见了面,自是欣喜异常。

 

已经是下半夜两点钟了,刘伯承司令员仍兴致勃勃地要杨成武政委带着他和聂荣臻政委去看泸定桥。连长廖大珠、指导员、支部书记李友林我们三个人也陪同刘司令和聂政委在铁索桥上行走。刘司令和聂政委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连声说,“你们是英雄啊!”“是我们红军的英雄啊!”“是未来新中国的英雄啊!”杨成武政委提着马灯,陪着他们从桥东走向桥西。刘伯承司令员对每根铁索甚至铁环都看得十分仔细,他好像要把整座泸定桥都要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不久,红一方面军的千军万马从这英雄的泸定桥上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每回忆起这段辉煌的战争往事,李友林都激动不已。这位红军时期的英雄,虽身经百战,但始终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一共产党人的血性精神一直伴随了他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坚决服从党、国家和军队的安排,为发展我国的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继续英勇奋斗,决战辉煌。他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转业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业系任职,他从一个战场走向另一个战场,永远英雄豪迈,始终战志无双。

 

【作者说明】革命先烈大英雄黄开湘牺牲得早,个人没有什么历史资料留存,所有的党史军史资料,元帅,大将、上将们的回忆录用名都为:王开湘。前不久,黄开湘唯一的后人外孙邵爱福一个县里的保安,他通过无数的转折,找到了我,他说外公什么都没给后人留下,但希望给他外公一个真实的姓和名:黄开湘。值此在人民共和国70周年大庆的时候,我们向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致敬!我将抓紧寻找历史资料,用我的笔再现这位革命先烈伟大的历史贡献。

 

(作者系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原载全国政协《纵横》国庆专刊)

 

2.webp.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