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朱冬生同志为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应约为《纵横》杂志写作长篇纪念文章,也是他为纪念建军92周年,8月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反对形式主义》、8月4日在《解放军报》发表《128处!这座城市以地名缅怀先烈》之后的第三篇。现经作者授权编发,以飨读者。
20世纪80年代,我在负责《星火燎原》丛书淮海战役书稿编辑工作期间,从1980年起,用了几年的时间,先后拜访过许多参加过淮海战役的高级将领:1981年9月下旬,陪同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运输司令部副政委、后来的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将军,到刘帅驻地看望了病中的刘伯承元帅,刘帅夫人汪荣华给我们讲述了淮海战役中的刘邓大军;10月上旬,看望了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大将;11月下旬,在京西宾馆看望了来京开会的、在淮海战役之前任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12月中旬,看望了淮海战役华野后勤部副部长喻缦云将军;1982年1月10日,在上海,看望了淮海战役华中支前司令部副政委,后来任上海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的李干成;7月15日,看望了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上将;7月16日,看望了淮海战役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上将。这些老革命家谈到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都特别强调支前补给所起的重要作用,这场战役能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是因为有华东、华北、中原五省千百万人民群众前仆后继、延绵不断的支前补给。正如人们所熟悉的那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在做后勤工作的将领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刘瑞龙。
刘瑞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江苏地区早期党的领导人,曾任南通中心县委书记、通如泰特委书记。1929 年11月,向江苏省委常委李维汉、李富春、陈云、何孟雄、李硕勋和党中央代表李立三、周恩来、项英汇报了通如泰地区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情况,省委和中央代表当即决定在该地区发动武装暴动,由此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后他被中央派往川陕革命根据地,先后任川陕省委、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宣传部长,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苏皖边区行署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解放后,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农委书记、政务院农业部副部长。
从 1980年起,刘瑞龙要求我帮他整理他的《淮海战役支前后勤工作》一书,并协助编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持到哪里》一文;我还负责编辑出版了他的《我的日记——淮海、渡江战役支前部分》一书。在此期间,我通过他的书和文章以及他无数次与我的谈话,了解了苏、鲁、皖、豫、冀五省千百万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期间自觉离乡背井、心甘情愿、舍弃家园的无私付出,以及他们英勇无畏、不惧生死、艰苦卓绝支援人民战争的豪情壮志。
现将刘瑞龙对淮海战役的部分追述和回顾记录于此,以纪念70年前淮海战役的伟大革命历程。
虽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乡音,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进行的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大规模歼灭战。人民解放军参战的,有华东野战军 16 个纵队另1个军,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以及江淮、鲁中南、苏北、豫皖苏、豫西、陕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共 60余万人。国民党军投入的兵力有徐州“剿总”刘峙集团等部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约80万人。
刘瑞龙说,这个战役,战场纵横数百里,参战的兵员与民工在百万以上,连续作战几个月,粮食、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的消耗是巨大的,单是粮食一项,每天就要两三百万斤。这些粮食,要靠自己带、就地筹、战斗缴,而主要是靠后方送。作战地区,不仅有恢复区,而且有新区。从解放区后方到作战前线,不仅要翻山越岭,而且要通过水网湖泊,民工缺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靠背扛、肩挑、马驮、车船载。这一切,把大规模现代战争的需要与分散落后的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突出出来,使我们的支前后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但华东、华中、华北五省对淮海战役的支前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的。刘瑞龙说,历经战争锻炼的五省人民在“全力支援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统一意志引领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战役发起以前一两个月,支前、后勤的准备工作就从各方面广泛地展开了。首先是调集了大批干部,建立起各级支前委员会,组成坚强有力的支前指挥机构。其次是把成百万的民工,完全按照军事需要,组织成一支强大的支前队伍。在这支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里,有华北、华东早已组织起来并且经过济南战役严格考验的老民工队伍,也有华中苏北、淮海等地区首批组织起来的常备民工队伍。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操着不同的乡音,但都怀着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后方广大人民群众日夜不停地赶办粮秣军需,妇女们忙着碾米、磨面、缝军衣、做军鞋,吱吱呀呀的小车队,一个追着一个地向屯粮点和兵站奔驰。这些按照预先计划建立起来的屯粮点、兵站,迅速集结起大量的粮、弹、医药等军需物资。通往前线的道路、桥梁和电话线也都提前修理了,民兵自卫队已经做好了配合解放军执行战时勤务的准备,后备兵团也准备了随时可以补充主力部队的兵员。
刘瑞龙说,1948 年10 月,他从豫皖苏边区回华东,参加了华野前委会议。会上根据毛主席、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指示,就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作战指挥、各部队主要作战方向、战备物资装备粮食的供给准备,以及战斗动员和统一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具体部署。刘瑞龙说,人民解放军是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进行这次战役的。由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毛泽东的英明决策,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筹划和野战军各级首长的卓越指挥,苏、鲁、皖、豫、冀五省人民的全力支援,以及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各军区部队的密切协同、英勇奋战,再加上国民党军中爱国进步将士的起义,淮海战役终于首歼黄百韬兵团,继歼黄维兵团,再歼杜聿明集团,以伤亡13 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 55.5 万余人,获得了辉煌的战绩。
每一个关键时刻,毛主席都会有明确的指示
刘瑞龙在谈话中说,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支前后勤工作。战役发起前,中央军委就明确指出: 淮海战役比济南战役、睢杞战役规模要大,包括后勤工作在内的作战需要的各个方面一定要充分准备好才能行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筹划安排,华东局、中原局、华北局都发出指示,动员群众全力支前。淮海战役支前后勤工作能做到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科学调度,取得巨大胜利,是因为有一个强有力的支前后勤指挥体系。
按照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示,各级建立了强有力的支前后勤领导机构 : 由邓子恢、张际春、李达领导中野的后勤支前工作;华北局成立了以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致远、政治委员韩哲一、副司令员袁子扬领导的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华东局建立了以傅秋涛为主任委员的华东支前委员会;刘瑞龙、喻缦云负责华野的支前后勤工作;苏北兵团政委陈丕显负责淮海战役华中工委的支前工作,并成立以贺希明、曹荻秋、李干成为领导的华中支前司令部。由于各级支前领导机构的建立,支前后勤计划的实施,以及紧张的组织动员,整个苏、鲁、皖、豫、冀五省的支前后勤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刘瑞龙对淮海战役过程中毛主席对支前后勤工作一系列的正确部署,深有体会。他说,在淮海战役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毛主席都会有明确的指示。他印象最深的是战役第一阶段毛主席、中央军委对总前委的电示。电文说,必须争取在当前最有利的态势下,各个歼灭当面之敌,只要我们能在第二阶段中大量歼灭南面敌人,我们就可以全部实现战役计划。这个指示还具体告诉他们:必须准备给予三至五个月的时间,必须准备以几个作战阶段去取得战役的胜利,必须准备全军部队及民工130万人左右三至五个月的粮食、草料、弹药,10至20 万伤员的治疗……这些英明的指示,使得淮海战役能够更主动、更有预见地去迎接新的作战阶段的作战任务。
支前人数是参战部队人数的9倍
现在的人们已经难以想象当年淮海战役支前后勤工作的难度。刘瑞龙说,在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和临近战区的人民群众克服种种困难,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子弟兵。来自苏、鲁、皖、豫、冀五省的支前民工云集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严寒,破冰渡河,长途跋涉,支援子弟兵作战。运输线上,人如潮涌,车轮滚滚,夜以继日,川流不息,组成一支亘古罕见、气势磅礴的支前大军。后方群众则不分男女老幼,参加冬耕生产,昼夜突击碾米磨面,加工军粮,赶做军鞋、军衣,筹集粮草,照料伤员。整个战役,动员支前民工,包括随军、二线转运常备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碾米、磨面、做军鞋、架线、修路、除歼、反特等人工共 255 万人,前后方用工人数累计,民工总人数是参战部队的 9 倍;包括支前民工自用每天动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包括平板车、独轮车、临时租用共88万余辆、包括临时征用、短途接力的担子 35.5 万副、 船13630余艘、汽车 257 辆,向前线共运送了 1460 多万斤弹药、包括支前民工自用部分共9.6亿斤粮食和其他大量军需物资,向后方转移了 11 万名伤病员,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前送后运任务。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不管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以极大的支持与鼓舞。
前线战斗胜利的消息就像给民工脚板上抹了油,民工们送弹药、运伤员健步如飞。但是,战役进展比预计顺利得多,屯粮点、兵站、医院常常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运输线大大拉长,小车、挑子、担架怎么也赶不上急行军的部队,这就出现了前松后紧的严重脱节现象。部队自带的粮食吃光了,弹药也消耗很大,而规模巨大的围歼战还正在展开。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一面由部队就地筹措,一面进一步发动群众,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都组织起来运送粮食,连上前方去的担架也担负运粮的任务。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分段运送和直接运送相结合的办法,就近把鲁中南和苏北的粮食迅速抢运到部队。
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几十万民工动员起来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他们把临沂、兖州、台儿庄、潍县、青州及盐阜、淮海地区各公路干线都加修了,还在那些乱石峥嵘的山岭、阡陌参差的平原、河道交错的水网地区,开辟了千万条新的运输线。被敌人破坏的运河大桥也突击修复,洪泽湖、南阳湖、微山湖的渔民、船工也驾驶着船只赶来参加运输。
胜利召唤着觉悟了的人民,他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临朐南流区 300 辆小车,每车载粮 320 斤,日行 60 余里,10 天完成了全程 640 里的运输任务。莒南县运输团 400辆小车赶运 11 万斤白面从山东到江苏,自带的口粮吃光了,还没追上部队,但他们没有动车上一撮白面,忍着饥饿坚持追赶,终于完成任务。民工们排除万难把粮食、弹药送到前线,又及时把伤员运走,大大鼓舞了解放军的士气,11 月 22 日便传出了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捷报。
刘瑞龙说,考虑到淮海战役的规模非常大,战斗打响后物资前送和伤员后运的任务非常重,仅就华东方向而言,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野后勤司令部就决定,除原来参加济南战役的民工继续参加淮海战役之外,还动员了60多万新民工参加支前。每个纵队都配备了1个担运团,担架 500 副,挑子500 副,3600 多人。仅为华野卫生部就增配了1000副机动担架。在苏皖作战方向承担主要任务的华中支前司令部组织了7500副担架、9000副挑子和1.3万辆小车作为机动。华野后勤司令部也掌握了2000辆小车。战役开始后,淮海战役的战斗一线大概有1.6万副担架、1.7万副挑子、2万辆小车、14.6万多民工。至于第二线及后方参加临时转运的民工,数量就更大了。
刘瑞龙说,根据战役总前委和华野后勤司令部估算,开战以后部队、支前机构及参战民工等大概有100多万人,以每人每天需要2斤加工粮计算,加上马料消耗,每天就需要500多万斤粮食。按照计划,部队开进前每人只携带3天的口粮,以后的口粮主要靠粮站供应。在这种形势下,在方圆数千里广阔的区域内开辟了10余条水陆运输干线和许多条运输支线,设立了百余处粮站、兵站以及数十处伤员转运站和后方医院。华野和各支前机关共同组织第一线粮食供应站,纵队设总站,师设分站,运送粮食的民工运输队伍随部队行动,保证随时供应上粮食。地方工商贸易部门还设立油盐站,每个站保持有3000—5000斤的油盐,按低于当地市价10%〜50%的价格卖给部队,保证战士们吃上可口的饭菜。此外,蔬菜、柴草等物资则由部队就地购买、征用或者兑换。支前后勤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具体、全方位的工作,参加支前工作的不仅仅有广大农民,也包括大后方的广大工人,他们在“加强建设、支援战争”口号的鼓舞下,加紧恢复民用和军工生产,奋力抢修公路、铁路、桥梁,使津浦、陇海、平汉、胶济铁路各段提前通车。并及时修复了电话、邮政路线,保证了前方的运输和通讯联络的畅通。
由于战线飞速移动,战局不断扩大,华野和中野两支野战军并肩作战,参战人员激增,军需物资供应量陡增一倍还多,于是三大战略区合力给予前线以支援。山东、华中所筹粮食运输距离较远,华北局便立即令冀鲁豫区调拨一亿斤粮食迅速南运,中原局也令豫皖苏区大力筹粮,以供应进入该区作战的部队和民工。
初战告捷的第一阶段
为了确保淮海战役支前后勤工作的展开,根据邓小平和粟裕的指示,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河北五省的区党委书记和分区司令员、政委以上领导干部统一由总前委指挥。
11 月 6 日战役打响以后,华野主力按照预定计划从新安镇沿陇海路两侧,追击西撤的黄百韬兵团,并从韩庄、台儿庄一线,突破国民党军的运河防线,促使国民党军三个半师起义;同时,一部进抵徐州东南,堵截国民党军的退路。11 日,将黄百韬兵团包围在碾庄圩地区,经过11天的激战,22日将该部全歼。
11月14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局召开支前后勤工作会议,粟裕到会作了战役形势分析报告。16、17日,华中工委召开支前后勤工作会议,陈丕显、刘瑞龙、曹荻秋、贺希明、李干成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这一阶段,由于事先部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弹药、物资比较充足,支前后勤工作并未遇到太大困难,但支前工作的压力并没有减少。由于国民党军的败逃,人民解放军施行追击作战,随军运粮的民工、车辆无法跟上,加上该地区连年灾荒和国民党军队长期盘踞勒索,就地筹粮相当困难,曾一度发生粮食紧张。有的部队在短期内一天只能吃到一两顿菜稀饭。根据这一情况,华中支前司令部紧急调整部署,迅速动员所属一、三分区的战役储备粮加速向战区转运,并根据部队分布情况向华东支前委员会和华野后勤司令部提议增设枣庄、韩庄、台儿庄、郯城、新安镇粮站,以供应华野山东兵团各部队;增设邳县、土山、窑湾、皂河、郭集粮食转运站,以供应华野越过陇海线作战的各部队。同时建议各粮站必须囤积部队5天所需要的粮食。刘瑞龙说,粟裕大将1981年10月上旬在与他的一次谈话中说:“华中支前司令部的提议非常好,总前委非常支持,当即部署落实。实践证明粮站供给方式非常奏效,很快杜绝了作战部队可能产生的粮荒。”
为确保淮海战役华野各部队的粮食供应,刘瑞龙同陈丕显、贺希明、曹荻秋、李干成同志,决定在华中地区建立两个屯粮区:一是江淮的淮(安)宝(应)屯粮区;另一为一、二、五、九分区屯粮区。经过一阶段的运行和实践,各支前机构又将这种运行方式完善和成熟起来,极大地保证了淮海战役各部队的粮食供应。
淮海战役是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短时期内解决集团式战场部队粮食供应、武器弹药补给和伤员后撤问题,既无规律可循,也无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其难度直比指挥百万军队。
乘胜追击的第二阶段
11月23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华野先后共两个纵队配合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另以五个纵队和江淮两个旅挥戈南下,迎击由蚌埠方向来的北援之国民党军。杜聿明指挥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11月30日放弃徐州,向西南逃窜,12月4日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在徐州以西的青龙集、陈官庄地区。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聚歼于双堆集地区。
刘瑞龙说,11月26日,华中工委和华中支前司令部联席会议研究支前工作。针对当前支前后勤工作的具体情况,陈丕显在会上强调:战役第二阶段已开始,华中支前司令部要进一步加强支前动员及组织工作,并迅速颁布支前动员令。过去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运河东边,由于战役发展迅速,未估计到迅速开展到运河以西,工作有点跟不上战役的进展。目前群众已动员起来了,民工至少达到了20 万人。
在会上,陈丕显还针对支前后勤工作中存在的由于战役发展很快,战区借粮不拿粮票,粮票未到群众手中;货币混乱,新秤老秤不统一,群众有意见;以及部分支前人员对战役的艰苦程度思想准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第二阶段战役规模大,战场转移速度快,武器弹药和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部队伤员人数也迅速增加。为确保前运后送工作的顺利进行,刘瑞龙和曹荻秋、李干成指示华中支前司令部和各地区支前办,立即增设部分兵站、粮站、仓库、医院和弹药库,并要求延伸兵站线,赶修公路、铁路、桥梁,切实组织好运河的水路运输,同时要及时架设长途电话线,以确保指挥畅通。
由于作战双方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状况,为支前后勤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运输工作极为紧张,后方的粮食、弹药和各种物资一时运不上去,前方的伤员又不能及时运下来,前方缺衣、缺粮、缺弹药,后方各种物资却堆积如山。很多战俘经过短期教育,补入了解放军行列,各部队补充了大量的俘虏,但是原来的衣帽、鞋袜却来不及更换,有时交战双方不分,甚至发生误伤。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支前司令部组织力量,突击抢运帽子、鞋子,先给新补充的战士发解放帽、布鞋,以示区别。对其他各项困难和矛盾,也逐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各级支前司令部指示支前后勤机关想方设法搞好交通道路保障。许多单位成立了架桥指挥所、架桥队、公路抢修队。据统计,战役前和战役中,共抢修桥梁600多座,保证了千军万马的顺利通过。各兵站汽车队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的两昼夜间,汽车队运完了战利品,接着又运送弹药,一夜往返两次,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将大批的弹药、物资和伤员运到目的地。经过这些努力,运输状况有所缓解。
12月1日徐州解放以后,运输的紧张状况才得到根本改善,主要原因是抢修了由济南到徐州的铁路线,大批粮食、弹药、物资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往前线。同时,对所缴获的弹药、物资可直接由作战部队支配使用。计有各种炮弹5.5万余发,子弹520余万发,炸药10多万斤,还有电话线、防毒面具等,这些物资及时补充部队,应付前线急需。在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分别被围困在双堆集和陈官庄地区以后,补给线相对稳定,运输的紧张状况也就全部解除了。
决战辉煌的第三阶段
12 月16日,战役进入了第三阶段。人民解放军经过20天战场休整,于 1949 年1月6日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激战至10日,将国民党军全部歼灭于徐州西南的永城地区。
刘瑞龙说,在这个阶段,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展开了强大的群众性的攻心战。在彻骨的寒风里,前线整天可以听到这样的喊话:“蒋军兄弟们,快跑过来,解放军宽待俘虏,大米饭、白面馒头尽你们吃饱!”这样,我们的大米饭、白面馒头、热包子、肥猪肉也成了直接打击国民党军的武器,它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俘虏政策,深深地渗透进了国民党士兵的心里。在前后20天中,舍命逃出国民党军、前来向人民解放军投降的,共14000多人,足有两个师兵力。
在这一时期,根据军委指示,我军边对国民党军围困,边进行阵地休整。按照军委的要求,所有参战部队在整顿组织、扩充兵员、加强教育和训练的同时,应大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改善部队生活,使参战将士精力充沛、士气旺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军委同时决定,参战部队前线人员,每人慰劳猪肉1斤、香烟 5 包。总前委指示,要保证每个纵队500副挑子(即1个担运团),随缺随补。
12月28日,华野后勤司令部统计,从淮海战役发起至今,55天内已消耗粮食约数计:华中7000万斤,华东8000万斤,豫皖苏6000万斤,冀鲁豫500万斤,豫西500万斤。除去消耗,华东尚可调动前方粮食数目约3000万斤大米。
本文作者为刘瑞龙同志编辑的《我的日记一一淮海、渡江战役支前部分》一书
为确保这一阶段部队的供应,华野决定,在主要作战方向上的支前后勤工作仍由华中支前司令部及华中支前办负责。
刘瑞龙说,26 日总前委联合支前会议在徐州召开,29日结束,刘瑞龙、傅秋涛、曹荻秋、贺希明、李干成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根据会议精神,各级支前司令部当前的主要工作是给部队补足物资,准备总攻。要求每个纵队补足1个月的汽油,给随军的4万民工补发3个月的药品,每人1双鞋袜和部分棉衣,给新解放过来的战士补齐军衣、军帽、被褥、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在粮食供应方面,按20天计算,华野部队共需粮食5800多万斤,由华东支前委员会、豫皖苏支前办和华中支前司令部三个方面供应。部队前进时,每人携带三天粮食。各级支前机关以相应的运力运载 400 万斤粮食随部队行动,在油盐柴草的供应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要把防病治病作为经常性任务,每到宿营地,医护人员必须到连队给战士挑水泡,确保第二天继续行军,同时还抓紧各种时机防虱灭虱,突击治疗疥疮、疖子等疾病。各部队都要把阵地整理得清洁卫生、有秩序。要求部队利用战斗间隙清除国民党军遗弃的尸体、粪便、马骨、马皮等,用泥土修筑饭桌、坐凳,扫除战壕里的积雪和烂泥,挖好水井和厕所,用钢盔烧水,坚持天天刷牙、洗脸,经常洗脚、烫衣,消除非战斗减员,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到12月底,这个阶段由于各地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援,华中支前后勤供应十分充足。直到战役结束,黄口、大吴集、王桃园、前顾广等前方兵站还余600多万斤粮食,弹药和其他各种物资也有大量剩余,这是取得战役第三阶段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这一阶段,由于徐州及周围几个城市相继解放,陇海铁路郑州段和津浦路济徐段修复通车,运河通航,又利用了缴获的300辆汽车组建了两个汽车运输团,还雇用了地方的250多辆汽车,因而使部队得到了充足的粮食、弹药和其他各种物资的供应,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当时正值新年之际,上级和地方政府又送来了大量的慰问品,锣鼓喧天,喜气洋洋,士气非常高涨。
刘瑞龙同志与本文作者
1949年1月10日,历时65 天的淮海战役结束了。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5 万余人,胜利比预计的更快更大。
淮海战役,规模之大是以往战史上少见的,它对于后方支援的要求也是华东历次战斗所没有的。战役过程中,鲁、苏、豫、皖、冀五省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动用的民工,包括在前线服务的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后方临时民工共达255万余人,以50天计,每天计18.66万人,共出工930万人次,如果将修桥、修路、架线、除歼、反特等长线、短线用工统一计算在内用工超过500万之数。动用担架73900多副、小车41万多辆、大车3000多辆、挑子42400 副、牲畜6300 头、船只 13630艘。依靠这些现在看来非常落后的工具,共运送粮食5.7亿余斤、弹药1460多万斤以及无法统计的其他军需物资。广大人民不仅用手推、肩挑、背扛等办法把所生产的大批粮食、物资送到了前线,而且还先后选送了10万子弟参加了解放军,派出了130多个民兵团直接参战、看押俘虏、警卫物资、打扫战场、捕捉散匪、维持地方治安,把主力换出来打仗和休整。这是支前后勤工作给予战役胜利的有力保障,是广大人民对淮海战役的伟大贡献。人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正如毛主席所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淮海战役结束后,华野后勤部和支前办一点都不敢懈怠,仍然操心着数十万部队的武器弹药补给、粮食供应和在各个医院数万伤员的治疗,以及数百万民工的指挥调度,确保渡江战役的胜利进行。
刘瑞龙在谈到淮海战役的胜利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这一战役,连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打败了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兵团,赢得了战略决策决战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作者系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原文刊于《纵横》2019年第08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