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乱象的根源时,我们发现《资本论》依然具有惊人的解释力
1867年,马克思的理论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出版。150年来,同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一样,《资本论》的核心理论遭到了无数攻击、曲解和误解,无数次被宣布“过时”或“死亡”。最近一次被宣判“死刑”,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被许多国家抛弃,同时美式资本主义道路一枝独秀引领世界。
不过,历史是公正的。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淘汰了无数流行一时的时髦理论,而《资本论》历久弥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50年来,每逢人类历史进入转折关头,人类社会面临重大危机,特别是每当经济出了问题,人们总是回过头来,向马克思寻找智慧和启示,令《资本论》一再摆上畅销书架。1930年代全球大萧条时如此,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更是如此。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外溢和恶化为至今尚未结束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几乎所有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剧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反全球化现象和思潮逐渐高涨,在部分国家,它已从民间现象转变为政府政策,突出表现为英国“脱欧”和持反自由贸易和反移民理念的保守派商人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利。特朗普政府执政只有半年,但已经明显收紧了移民大门,退出了前政府一手张罗的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正在酝酿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行重大修改。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中东陷入长期乱局。与此相联系,恐怖主义在全球肆虐,出现了越反越恐的局面,拥有众多穆斯林移民的西欧成为仅次于中东的恐怖主义重灾区。另外,近年来民粹主义在许多国家盛行一时,许多兼具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色彩的右翼政治势力在欧洲崛起,如法国国民阵线及其领导人勒庞。以上乱象使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夭折危险,令世界政治陷入混乱,和平与发展事业遭遇严峻挑战。在考察这些经济、政治和社会乱象的根源时,我们发现《资本论》依然具有惊人的解释力。
《资本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全部秘密,也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还告诉我们工人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死结。所谓资本积累,一端是财富在资产阶级内部的积累,另一端是贫困在无产阶级内部的积累。生产领域的经济过剩危机和分配领域的两极分化是同一种本质的两种表现。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次贷危机的根源,用《资本论》的理论术语来说是工人阶级购买力的相对萎缩。自197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全球大力推行美式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成为资本操控的主流意识形态,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都不过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表达。
然而,正如《资本论》论证的那样,美式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必然是两极分化加剧,并由此导致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劳动相对于资本地位明显下降,收入差距迅速拉大,中产阶级萎缩,社会矛盾尖锐对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过近40年新自由主义洗礼的当今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并无本质区别。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论断,没有过时,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示出深邃的理论说服力和历史洞察力。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矛盾,当今全球政治领域,新民粹主义崛起。就目前全球性的民粹主义回潮而言,其根源不外是新自由主义泛滥引起的严重分配不公。需要注意的是,逆全球化与新民粹主义的互动,遮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判断。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否认全球化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积极意义及在此基础上使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各阶级绝对受益的事实。《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多次肯定资产阶级开辟世界市场的这一历史功绩。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粹主义的崛起和在政治上的诉求,尤其值得警惕。
150年后,重温经典《资本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现实张力,让我们在理论自信上,确实增添了不少底气。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过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历史与现实的逻辑,我们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世界格局大变动中宠辱不惊昂首阔步。
(作者张润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