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唯一:毛主席和画家集体创作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图】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济学  发布时间:2019-08-13 09:30:26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人民大会堂有一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这是我国著名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的作品,确切地讲这是一幅领袖和画家共同绘制的杰作。

 

50多年来,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画面的近景是江南青山绿水、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还有长城则贯穿整个画面。画中的东侧,一轮红日照耀着祖国的锦绣大地,气势磅礴。整个画卷气势恢宏,象征着祖国的强大和江山的美好。 

19595月,关山月作为中国较富实力的中青年画家独自一人赴欧洲举办画展。5月中旬,当关山月结束巴黎画展,准备赴意大利继续举办画展时,他接到荷兰驻法大使馆朋友的传信,说中国政府请他放弃画展,立即返京,有重要任务。

关山月一到北京,便被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召见,同时被陈毅召见的还有画家傅抱石。

陈毅见到两位画家十分高兴,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风趣地问:建国10周年大典,要不要大庆?

两位画家连声说:应该大庆。大庆了,我们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说得好。陈毅竖起拇指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国家搞了10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便是这10大建筑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已作决定,人民大会堂二楼宴会厅过道内的大型国画将由你们两位合作完成。

陈毅说这番话时神情是庄重而又严肃的,智慧的目光里充满了信任与鼓励。

两位画家接到这一神圣的任务后,显得异常兴奋,以致于疏忽了陈毅伸过来的手……

当这3只手紧紧攥在一起时,便有了共和国元帅与画师神圣的一握。

傅抱石与关山月又有些忐忑不安,心理压力很大。毕竟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接见外宾和国际友人的所在地,如果画得不好,将有失国家的声誉与尊严。

不过这样的任务又是极其光荣的,更是千载难逢的。他们很快投入工作了。

他们约略估算了一下,画面至少要7米宽5米高,如此规模的巨画,在世界美术史上也属罕见;俄国油画家伊凡诺夫曾画过一幅世界上最大的油画《耶稣下凡》,可是他画了23年,而现在给他们的时间只有4个月;其次,他们两人画风迥然不同,且过去从未合作过,构思能想到一块吗?笔墨能协调和谐吗?

不过令傅抱石、关山月欣慰的是:负责这幅画创作工作的还有郭沫若和吴晗,想到这些,两位画师心里也便宽松了许多。

郭沫若说:

要画东升的红太阳

北京的5月,初寒乍暖,垂柳拂扬,辽阔的天安门广场洒满金光,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正日夜不停地进行内部装修,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竣工。

这天早上,国务院办公厅主任齐燕铭、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华君武带着傅抱石和关山月,迎着熹微的晨光来到人民大会堂察看现场。

踏上大会堂正门的台阶,迎面1225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雄伟巍峨,庄严壮丽。

齐燕铭一边走一边把原定装修设计一一向大家介绍;然后从此门拾级而上,走完60级用汉白玉石铺筑的楼梯,再往右拐就是可摆5000个座位的二楼宴会厅。

在经过宽阔的过道时,齐燕铭停了下来,说:这里就是悬挂你们创作的巨幅中国画的地方。

对于大型国画的构思,齐燕铭说:国务院批准了郭沫若、吴晗的建议:以毛泽东主席写的沁园春(《咏雪》)词意为题材,主题是江山如此多娇

在傅抱石、关山月合作初期,在构思草图时,由于老是在沁园春词里的具象上兜圈子,在意象上提问题,抓不到要领,打出来的草稿,一次,二次,三次都通不过。

正当他们陷入重围,无法突破时,一天,陈毅来了,郭沫若也来了,还有吴晗和齐燕铭。

陈毅首先开口了,他笑道:怎么样?进展顺利吗!?

傅抱石和关山月对望了一下,傅抱石苦笑道:难呀,这题材太大了,我们把握不住,草图还没通过呢。

陈毅用四川口音问郭沫若:画画也跟作诗一样吧,最要紧的是立意,对不对?

 “对!郭沫若轻轻点了点头。

陈毅眼睛一亮,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江山如此多娇嘛,应先抓一个字。怎样才能体现江山之呢?

陈毅卖了个关子,顿了顿,然后说出他的具体意见:图中应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白雪皑皑的西北高原,郁郁葱葱的江南大地,还要见东海,总之地理要包括东西南北,季节也可包含春夏秋冬,只有这样才能概括祖国的壮美江山,只有这样才能得起来,才能体现的磅礴气势。

傅抱石、关山月听罢顿悟,击掌道:陈总的意见真是太好了,太及时了。

他俩心头茅塞顿开,思路豁达开朗。两人一一将构思倒出,陈毅和郭沫若频频颔首;他们越议越鲜明,越谈越具体,一幅草图呼之欲出。

关山月问:那画中可不可画太阳?

那个年代,人们对红太阳的理解不仅仅是颗天体行星,而是人为地给她隐喻了另外一种含义:毛泽东——红太阳——毛泽东,毛泽东成了人们心目中永不陨落的红太阳。

时代造就的艺术家自然也铭刻着时代的烙印。

郭沫若扶了扶金丝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解放前,所以说须晴日,现在解放10周年了,还不出太阳?我看应该画上东升的红太阳。

 

 

9月中旬,凝聚了傅抱石、关山月心血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已经收笔。

一天,他们接到通知:将画挂到人民大会堂去,第二天周恩来总理来审定。

周总理由陈毅等同志陪同来到人民大会堂。

总理一见到傅抱石、关山月,不用别人介绍,亲切地慰问道:你们辛苦了,我代表主席感谢你们!接着又乐呵呵地说道:没想到你们还很年轻啊!

随即,周总理、陈毅、郭沫若等领导人击掌对《江山如此多娇》初挂表示祝贺。

从掌声里,傅抱石、关山月悬着的心放下了,心绪伴着掌声起伏。

是啊,3个多月,100多个日日夜夜,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到《江山如此多娇》创作中去,两位画师连星期天也从未与家人团聚过,关山月本来就很瘦弱的身体,体重下降了5斤。

但两位画师发现,在前后一个多小时的审画过程中,一贯工作严谨的总理对《江山如此多娇》还有不满意之处。

陈毅把这幅画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经过扼要地向周总理介绍后,周总理立即迈开矫健的步伐登上汉白玉台阶,站在巨画前凝神谛视。

周总理看了许久许久,然后移步三番五次地上下阶梯俯视仰望,远距离、近距离地看,还爬到画的左右两侧的最高处反复审视。

周总理精明、干练、机敏、果决,两位画师素有所闻,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总理看画竟如此认真、细致。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等总理上下左右、每个角度都过细地看了,这才脸露笑容,对着在场的人发表他的意见:我和陈总的意见一样,都觉得画得好,我们都觉得画得好,我们都感到满意,画得很有气势嘛!

周总理顿了顿,接着说:不过我觉得画幅小了些,还要加宽加高,现在的尺寸是多少?总理的视线落在傅抱石和关山月身上。

关山月答道:7米、高5.5米。

周总理听罢,明确地说:至少要加宽2米,加高1米。他见傅抱石、关山月点头同意,然后继续道:太阳也太小了,和建筑物一比就显得不相称,至少要加倍放大。

周总理说完,陈毅等同志都认为总理的意见很中肯,傅抱石、关山月当即剪了几个太阳模型,最后挑了一个最大的贴上去,周总理点头表示满意。

临走,总理亲切地对傅抱石、关山月说:时间不多了。画要改好,但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啊!

按照周总理的要求,傅抱石、关山月将画扩大到9米宽、6.5米高。

19599月底,全中国都沉浸在迎接建国10周年大典的喜悦之中。

这时,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已近尾声,按计划江山如此多娇几个字由毛泽东主席题写,可主席正在作建国10周年大典前的最后一次考察,此时不在北京,怎么办?

陈毅和郭沫若找到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当即表态:打电话给毛主席。

主席听了汇报,心情十分开朗:你们做的这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我当主席的应当全力支持……”

主席当即挥毫,一口气书写了4江山如此多娇,并且谦虚的说:仅供选择。

毛主席的书法是举世公认的,但即便如此,主席还是十分认真,便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想从4江山如此多娇中挑选出最好的一幅,可挑来挑去,主席一直摇头。

后来,毛主席想了个办法,便在写得较满意的字下面画了圈,并写了选字由恩来定

周总理请来了郭沫若、吴晗以及傅抱石、关山月、张正宇一同挑字。

对于挑字工作,大家也十分慎重。周总理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从主席圈的字中,挑出大家公认的最好的字,组合成了江山如此多娇

周恩来总理点头后,对身旁的我国著名书法家张正宇说:下面的工作就看你的了,临摹并描到画上去这两步工作一定要做好,字不仅要像,更要真。

临摹主席的字,虽然张正宇以前也做过,但这一次非同寻常,周总理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沫若在一旁鼓励张正宇说:临摹主席的字,非你莫属,只要下功夫,总理会满意的。

郭沫若的这几句话确实给张正宇壮了胆子,他十分自信表示:请总理放心,这次临摹中我不仅要让总理满意,还要让主席满意。

张正宇花了整整3天的时间,将江山如此多娇临摹并描到画中去。

据说,这几个临摹的字,毛主席看了以后也赞不绝口。

 

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两位当代中国画坛名师之手,又有毛主席为该画所作的手书,自挂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之日起,便成了传世之作,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画作本身。

当我们今天再次欣赏这幅杰作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幅艺术作品是那么协调,和谐。

据说,作画前,郭沫若曾对两位画家说: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风格,但又一定要使画面求得和谐统一。

虽然关山月和傅抱石的画风分别属于金陵画派和岭南画派,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两人始终能够相辅相成并尊重对方的擅长。关山月的女儿关怡曾经说过:父亲负责画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而流水瀑布则由傅先生来画。

在两位画家行云流水的创作过程中,精通艺术的领导人给予的是理解、帮助、鼓励和支持,而毛主席的题款无疑是画龙点金。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周总理以及中国领导人与客人在这幅画前合影

后记:小时候经常看到艺术作品上标注为集体创作,这恐怕也是毛泽东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如果要按照所谓的产权来划分,那些作品是难以归到哪个或者哪几个个人身上,以获取经济利益的。集体创作,并非是所谓的大锅饭,像这幅画,毛主席、周总理、陈毅副总理、郭老等都参与了创作,连毛主席题款,还是集体来选择单个的字组合而成。显然,这不能按照市场原理来分析,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是一次超级道器变通。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