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舆论宣传 > 阅读信息
刘晓哲 刘惠惠:​中国共产党运用文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及其启示
点击:  作者:刘晓哲 刘惠惠    来源:“意识形态研究”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6-04 08:18:33

 

1.webp (31).jpg
【1967年,毛泽东主席观看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后接见全体演员】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实践中, 在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中, 始终将文艺纳入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任务中, 通过高度重视文艺的教育和宣传作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注重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革命责任感、全面管理文艺工作, 充分发挥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整合作用, 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艺政策为视角, 探寻这段历史, 总结中国共产党运用文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成功经验, 对于新时代党探索多种路径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具有借鉴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要任务, 他说:“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 (P41) 之前, 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2]除此之外,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和中国作协九大的开幕式上, 他也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当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 争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任务非常艰巨, 必须积极探索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多种路径。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同时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的意识形态。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 在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中, 始终将文艺纳入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任务之中, 发挥“文武两条战线”的作用, 通过领导文艺工作, 充分发挥文艺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


毛泽东指出:“凡是推翻一个政权, 总是要先造成舆论, 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3] (P194) 如何以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民众?如何以党的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思想?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文艺这样一条重要路径。
 
第一, 高度重视文艺的教育和宣传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 就注重对新文学的引导, 努力使之纳入中国革命的轨道。1922年, 党的领导人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同人的提案》指出, 文学和文化是“引导少数觉悟的民众在各种事业中与军阀代表的黑暗势力奋斗, 唤醒国人的同情”的一条道路。瞿秋白在《新青年》创刊号发表的《新宣言》, 着重分析了当时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将中国革命运动和文学运动联系起来。1930年3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对文学实行全面的直接的领导。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文学创作有了共同的主题:表现中华民族奋勇御侮, 激励中国人民奋勇抗战。1938年3月27日,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 协会提出“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的口号, 鼓励作家深入战争生活。1960年7月,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提出, “我们的文艺应当成为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人民的锐利武器”。[4] (P9) 由以上党的文艺政策和宣传政策可以看出, 从建党初期开始,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艺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并且在工作中实施领导和组织, 这是一以贯之的。
 
第二,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5] (P853) 1926年7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农民的宣传问题的决定, 号召要以农民能听懂的方式进行创作和宣传。1948年10月26日, 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电影工作给东北局宣传部的指示》指出, 可以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 让群众熟知一些政策或知识, 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上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体现了一条重要经验, 就是党积极提倡文学创作走大众化的道路, “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6]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第三, 培养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党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培养。解放区的一些艺术院校都训练了一批文艺工作干部, 这些干部分散到华北各地, 起了重要的作用。1941年1月, 八路军总政治部和中央军委在《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中规定, 部队文艺工作的方针, 首先在于文艺工作者“能够从进步的新文艺中深刻认识抗战各方面的现实活动”。[7] (P926) 1960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提出:全国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循党所指引的道路,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主席的著作, 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 进一步地深入工农兵群众, 不断进行思想改造, 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世界观, 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人阶级的文艺战士。注重对文艺工作者的塑造和培养, 是中国共产党利用文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又一条重要经验。
 
第四, 全面管理文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在执政后领导、组织和管理文艺工作的方法, 成立了由党的宣传部门领导或指导的群众团体, 通过他们组织动员, 共同落实党的宣传任务, 全面管理文艺工作。1952年12月, 文化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指出, 应使戏剧艺术更密切地配合国家建设, 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培养人民的高尚道德品质, 更有效地为广大人民服务。[7] (P960)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是, 新中国成立后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收录入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 如鲁迅的作品, 红色经典文学的片断或节选等, 而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这些文章的讲授, 始终把对作品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意义的挖掘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向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党执政后重视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 这也是一条重要经验。
 

二、运用文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巨大成效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利用文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十分显著,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通过对旧社会的批判唤醒了民众。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 是以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为主旨的, 因此, 对旧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成为建构党的意识形态并以此教育民众的主要内容。鲁迅作为“左联”无产阶级文化运动的旗手, 把批判锋芒指向当时黑暗的社会及人的灵魂, 他批判的深刻性与尖锐性, 使读者看到社会的弊端;他的心灵的歌哭, 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深刻思考。鲁迅的杂文及时对社会生活和各种事件做着深刻的评价与判断, 对抗议反动政权的黑暗统治、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唤醒国人觉醒,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 也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 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 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 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这部小说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很多人回忆, 他们当时走上革命道路,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是在读了巴金等人的小说后, 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的黑暗, 决心冲破旧时代的束缚, 奔向光明, 奔赴延安, 投身革命。
 
第二, 向民众揭示了革命道路和前景。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正确道路。1931年前后, 中国思想界曾有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论战, 主题是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茅盾在193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子夜》, 刻画了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命运, 农民的破产与暴动, 市民阶层的破产, 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 作者力求完整地反映出整个时代的面貌与各个阶级、阶层的命运, 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式作品。左联认为, “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特别在“左联”成立以后, 《子夜》之所以是我国长篇小说的最大成就主要在于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做出了答复。左联认为, 这是《子夜》最本质、最重大的意义之所在, 也是《子夜》最伟大的成就之所在。[8]

 

图片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剧照】

第三, 有效地动员了战士和群众。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党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诉求, 但是怎样才能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这一点, 并自觉为实现阶级利益而投入革命斗争, 这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歌剧《白毛女》问世后, 几乎演遍了整个解放区, 演出时, 每至精彩处, 掌声雷动, 经久不息, 每至悲哀处, 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散戏后, 人们无不交相称赞。许多农民看了演出后, 很快发动起来, 展开反霸斗争, 有效地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军队战士看了演出后, 高喊“为喜儿报仇”、“为杨白劳伸冤”的口号, 掀起了杀敌立功的热潮。刚刚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士兵, 看了演出后, 立刻掉转枪口, 参加了人民的战斗行列。这样的新歌剧, 在革命战争年代, 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的“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武器作用。
 
第四, 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武装了群众思想。党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武装群众思想的教科书。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 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 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9]新中国成立之后, 首先是把对“国际革命文艺”, 尤其是苏联文学的译介, 放在重要位置。一时之间, 高尔基的小说、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集等, 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后来被称为“红色经典”的小说, 其中《红岩》刻画的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形象, 随之深入人心, 深深地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革命斗志。英雄人物的意志, 革命信仰所焕发的精神力量, 在肉体摧残和心理折磨下的坚定从容和对光明的信心, 使这部作品散发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光芒。
 
第五, 宣传了党的中心工作和政策。20世纪50年代初, 当时国内文艺创作主要有两大主题, 一是对新时代的歌颂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述, 另一大主题是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行动。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当时广为流传, “最可爱的人”也由此成为志愿军战士的代称。这些文艺作品有效地宣传了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方针政策。人们在读了这些散文后, 对志愿军战士和抗美援朝战争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崇敬。《千万不要忘记》这些剧目所讨论和试图解决的是“如何消除资产阶级思想对青年的影响”的问题, 正如其编剧所指出的:“我决定通过描写一场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争夺战, 来歌颂无产阶级思想, 批判资产阶级思想。”[10]这出戏不仅提出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应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 而且还提出了如何组织安排社会生活的问题。

图片
 

三、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艺政策对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

 

通过对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艺政策的梳理, 通过对党利用文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和效果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 要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的建设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举足轻重。越是经济发展, 越是思想活跃, 越要旗帜鲜明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才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意识形态的阵地, 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 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所以我们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 (P41) 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多种路径, 文艺不仅不可能脱离政治, 在很多时候, 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往往是政治思潮和重大政治变革的先声, 历史的经验证明, 文艺是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而有效的路径。
 
第二,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始终是规范和引导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决定着文艺发展的方向和状况。我们党一直能够根据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正确的纲领或者政策, 进而教育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使他们认识到党的政策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 使他们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 真正认识并且拥护社会主义。并且只有充分研究时代特征、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潮、文艺思潮的现状, 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及时作出正确调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 深刻阐述了文艺的地位作用和当前文艺工作的重要性,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为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战略部署。
 
第三, 要创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新的历史条件下, 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 意识形态争锋日益激烈, 社会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着“新办法不会用, 老办法不管用, 硬办法不敢用, 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 应该以史为鉴, 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而由于文艺对人的影响不是直接的、简单的, 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繁荣文艺创作, 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加强现实题材创作, 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 (P43) 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的进程中, 文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功能, 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第四, 要积极构建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 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不仅丰富了意识形态的内容, 也呼唤着紧跟社会发展形势, 符合民众思想现状, 易于大众理解掌握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 这就需要对原有话语体系的概念范畴进行扬弃, 或通过赋予新时代的内涵而重新解读, 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掌握话语主导权, 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文艺必将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而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 在党的领导下, 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 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 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处于新时代。我们党将更加充分地发挥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 2013-08-21 (1) .
[3]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4]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22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戏剧报, 1960, (Z1) .
[5]毛泽东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 2014-10-16 (1) .
[7]郑惠, 张静如, 梁志祥.中国共产党通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8]林焕平.从上海到东京——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活动杂忆[J].文学评论, 1980, (2) .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5-19 (2) .
[10]丛深.《千万不要忘记》主题的形成[N].戏剧报, 1964, (4) .

 

【课题: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文艺育德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6BKS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刘晓哲,北京大学统招博士,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刘惠惠,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2019年博士毕业,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意识形态研究”,原刊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1)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