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上百台收割机在南阳不让下高速收麦子”的信息在网上热传。信息称,收割机不能下高速的主要原因是“车辆超高、超宽”或者没有办理 “跨区作业证”等。与此同时,另外一条上了热搜的消息称,5月28日,河南驻马店,姚先生称600亩小麦因阴雨天气致使小麦出芽,几乎颗粒无收。
这让我想起焦裕禄的故事:“冬夜,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焦裕禄屋里的灯光也亮了一夜……次日,焦裕禄便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1963年冬天,一场暴风雪再度侵袭了兰考。焦裕禄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下乡走访。在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
几年前的冬天,笔者家乡下了一场大雪,某葡萄特色镇损失惨重,而最大的损失,是一位葡萄种植大户大棚垮塌。
这户的葡萄大棚,景观最为特别:那是一亩地平均只种6棵、每棵葡萄树冠100多平方米、树干比成人胳膊还粗的高大葡萄树;葡萄成熟时节,平整的棚顶垂挂着一串串甜蜜的葡萄,地面铺着漂亮的大理石砖,伴着现场演奏的悠扬钢琴声,游客在大棚里品尝葡萄和农家乐饭菜,要是在这宽敞的葡萄大厅举办生态婚宴,一定特别甜蜜。因为这一特殊景观,这里先后迎来过包括非洲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要参观。
我第一次见到这神奇的大棚,就好奇地问过,如果遇到冬日大雪,大棚会不会被压塌?主人信心满满,说顶棚带电,可自动启闭,掀翻积雪。我感觉很欣慰。谁知还是被那场大雪压垮了。有人分析可能是因为寒冷大棚被冻结,一时打不开的缘故。
这场大雪压塌了该镇许多大棚,这户的损失之所以最大,不是损失在大棚上,大棚可以很快重建,而那多年才能长成的高大葡萄树却无法速生。
我不忍抱怨已经损失惨痛的主人没有预事能力(他或许也是太相信大棚的自动化先进性了吧),更无法指责大棚“失信”。全镇多数大棚毕竟没有电动启闭功能,如果该镇干部也能如焦裕禄一样,第一时间想到“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及时提醒农户扒雪,组织干群扒雪,全镇葡萄大棚断不会损失如此巨大。
回到河南小麦雨水浸泡发芽的话题,加强农业保险、促进农业进一步现代化以对抗天灾等固然重要,但毕竟远水不解近渴,且无论怎样好的技术、制度保障,总离不开各级干部的服务保障兜底。俗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小麦收割这临门一脚,不能只指望农户自行决策。特别是面临成熟度不足和即将连续阴雨的不利气候这种抉择两难情况时,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会同农业、气象等方面专家,给农户当参谋,提前帮助农户选择最佳收割窗口期,及时组织调运收割机,最大限度保障丰收、降低损失。如果以为农户自主经营,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以为可以天经地义地任麦农“靠天收”,甚至以手续不完备为由不让收割机下高速,那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违背了正在开展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的总体要求。
(作者单位: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