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维为:“美式思维”终会被世界抛弃
点击:  作者:张维为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06-14 10:53:34

 

1.webp.jpg

 

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本是中美两国关系四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但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完全不顾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利益,无视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频频挑起经贸摩擦,对华采取单边加征关税措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接受“中国之声”记者专访时表示,这种非此即彼,以零和博弈为特点的行为反应了典型的“美式思维”,美国动辄用“美式思维”来判断和打量中国,最终会被世界所抛弃。

 

非此即彼 VS 多元包容

 

1976年,正值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之前,美国《时代周刊》在封面上刊出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照片并发问:“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在随后的40多年的时间里,这个问题多次被美国人提出和讨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指出,这样的设问,反映了典型的“美式思维”——黑白分明,非此即彼。

 

张维为:

“美式思维,它最典型的,就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我们现在把它叫做“零和游戏”,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那么这个和中国人的思维不完全一样,中国人实际上是比较整体的思维,总是看到人家可能有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多边合作之中。这其中的许多规则框架,其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张维为指出,

多边主义既是西方世界在世界大战之后痛定思痛的选择,也十分契合中国文化“多元包容”的传统。

 

张维为:

“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它是比较能够多元包容。那么西方传统相对比较弱,这方面欧洲还稍微好一点,因为欧洲历史上打仗打得太多了,一次大战、二次大战都在欧洲国家之间打来打去,死伤无数,论千万计的,所以有一批人痛定思痛,然后就说我们要搞多边主义。但美国它没有传统,美国的传统一直是单边主义为主的。”

 

冲突对抗 VS 合作共赢

 

如今,美国政府逆全球化潮流而动,重新扛起20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在世界各地主动挑起贸易争端、甚至不惜发动所谓的“贸易战”。

 

面对近段时间美方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国的态度是:“不想打,不愿打,但绝不怕打,如果有人打到家门口,我们必然会奉陪到底。”

 

张维为说,

“不想打,但绝不怕打”,这是中国掷地有声的回答,也契合了中国文化对“战争”与“冲突”的一贯理解。

 

张维为:

“中国人跟西方人特别是跟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差别非常之大,中国人确实觉得任何一个国家好战是不行的,好战是必亡的,那么战争是作为最后手段、防御性的,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不一样,特别是美国,美国现在还是迷信军事力量。”

 

“要和平发展,不要冲突对抗;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弈;要开放包容,不要封闭排他;要文明交流,不要文明冲突”,这是中方的一贯主张。

 

然而近段时间,美国政府不仅在中美经贸问题上频频向中国施压,中美交流的大门也变得比以往狭窄了不少。在高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企业、中国研究者的审查甚至“围堵封杀”引发全世界关注。

 

中国:绝不怕打,奉陪到底

 

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国“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之下,“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的设问,在部分白宫幕僚那里,似乎有了新的标准答案。

 

张维为指出,

当前的美国政府,不同于过去数十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政治生态。美国不能动辄用美式思维判断中国。

 

张维为:

“特朗普现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因为他的周边的人,一些极端保守主义者,美国的极右派现在都围在他周边,这些人往往意识形态色彩非常重,所以读不懂真正的中国。”

 

不过,张维为表示,

面对这种“美式思维”最好的办法不是妥协和躲避,而是要绝不怕打,要打就要奉陪到底。

 

张维为:

“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我老说,美国人是最承认实力的,所以就是要经过斗争、交锋之后,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所以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过程。美国人很坚信的就是:‘If I can’t beat you,I join you’(如果不能打败你,我加入你)。中美双方都会受到损失,但是美国损失会更大。那么经过这样的交锋之后,我相信美国人会看到的,包括它的极右势力中的相当一部分也会看到的,你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中国的崛起,你要孤立中国就会发觉你自己被孤立了。”

 

(被访专家:张维为,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原载“中国之声”,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2.webp.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