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社会调查 > 事件揭秘 > 阅读信息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调研: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六大趋势
点击:  作者:张景华、董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07-31 14:19:33

 

  编者按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本版组织了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专题调研,力图揭示这些典型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状与趋势。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创新和创业的代名词,中关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繁衍形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关村这片热土,还能否扛起创新创业的大旗?今天刊登的这篇调研报告,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不仅需要发掘商机的慧眼、精诚合作的团队、雷厉风行的执行、源源不断的投资,更需要登高眺远,对创业本身、创业规律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反思。

 1.jpg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高新技术创业的热土和引领创业潮流的风向标,长期以来,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中关村坚持以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土壤,凭借独特的创业氛围与高超的运作手法努力“弹钢琴”,大力营造支撑创业创新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系统,为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中关村是显微镜,在此可以深度窥察服务型政府、创客与有关各方互动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中关村又是望远镜,在这里,可以洞悉创新创业的新趋势、新动向。调研组对中关村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关村创新创业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创业社区蓬勃兴起

  2009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年9月,首家创新型孵化器创新工场即在中关村成立。20114月,车库咖啡入驻海淀图书城,拉开了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的序幕,中关村创业大街迅速吸引了一批创新创业者,获得了众多创投机构的关注。随着3W咖啡、36氪、天使汇、联想之星等创新型孵化器纷纷聚集,目前中关村创业大街已聚集26家各具特色、不同模式的创业服务机构,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创新的中国要在全球比高低,离不开世界人才的聚合。现在,来自世界各地怀揣梦想的人才,纷纷来到中关村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展示创新的技术、产品,路演创业项目,寻找合伙人,寻找有智慧的钱,寻找有经验有资源的天使投资人,中关村创业大街日益成为创业者的“精神家园”。

  着眼创业人群多元化需求,中关村推动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也非常接地气。20154月,随着全球首家国际青年创业社区——YOU+应运而生,创业社区也正式成为一种新的孵化模式亮相。创业社区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办公、居住、学习、交流、娱乐等全方位服务,极大提高了创业效率,降低了创业门槛。创业社区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起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模式。在创业社区里,创业者不仅思想碰撞及合作交流更加便利,同时可以迅速找到人才、技术、资本、信息和专业服务,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形成了创业生态圈。

  调研组发现,大多数创业者都认为氛围和文化是最影响创新的因素之一。创业社区使创业者,特别是有创业梦想的人们不再孤独、不再漂泊。创业社区不仅是创业者的“精神家园”,也成了实实在在的创业者之家。目前,除YOU+外,中关村还开辟了华清嘉园、长远天地、锦秋国际等创业社区。此外,昌平回龙观、天通苑的创新社群、优客工场等也成为存量物业与创业社区相结合的代表。创业社区的形成,为新一代创业者“360°+24小时”的全天候创业提供了切实保障,也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2.jpg

     主流创业模式走向成熟

  调研组发现,中关村已形成了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模式,中关村的30多家创新型孵化器的创业服务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主流创业模式已经十分清晰并日渐完善,即“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中关村活跃着一万多名天使投资人,区域内277家上市公司中的高管或中层骨干,已成为天使投资人的主要群体。一个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开始成为学生创业的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已成为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腐殖层”,为创业提供了广阔而肥沃的土壤。

  合伙人制是现代科技创业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它第一次在制度层面表明,“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智慧以及创造力比资本或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加重要。这种制度的诞生深刻表明,人不再是资本的奴隶,资本必须为人所用才能发挥出其最大价值。能否找到优秀的合伙人成为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天使投资以此作为项目评估的核心,其重要性超越了商业模式和技术因素。合伙人制的出现也淡化了企业领袖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每个合伙人都是企业迈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管理要素,同时也使得公司的治理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资本已无法单方面决定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管理。影片《中国合伙人》以新东方的发展历程为蓝本,讲述的其实是新东方、小米科技等一大批中关村企业以合伙人模式,书写产业革命新篇章的故事。

  股权众筹的发展则表明,创业团队需要的不只是单纯资本,以及资本背后少数投资人这种表象的支持,其需要的更是迈向成功所需的经验和资源,即带有智慧和战略眼光的资本。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股权众筹的兴起使短板理论受到挑战。融资的主体开始由少数人变为面向多数人,其对象也由单纯拥有信息、拥有资本的人向有经验、有资源,同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转变。新的创业体现了长板理论,企业发展的上限不再是所谓的能力短板,而是取决于能否将优势最大化。随着众筹模式的成熟和创业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今后的创业者只要有创业的梦想,能够洞见未来,哪怕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都能通过众筹去找到优势互补的团队和所需要的资源,找到志同道合的、其他方面有优势的人,来共同完成创业。

  如京东商城启动金融众筹创业孵化平台,吸引大量创业企业入驻,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制造、营销、法律、审计等全方位支持,短短半年就成为国内第一大权益类众筹平台。天使汇、3W咖啡、36氪等为创业企业提供股权众筹服务,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创办企业。

  内部创业成为大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众多中关村企业的管理者在接受调研组访谈时均表示,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义深远,其中“众”很有讲究。创新创业不只是年轻人的事,同样是诸多中关村的成功大企业未来发展“躲不开、绕不过”的必然选择。对于大企业而言,以自身资金和技术等优势推动内部创业成为必由之路。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寻求新增长点,一批富有远见的大企业日益倾向于鼓励内部员工创业,以此作为保持创新活力以及留住人才的关键。这些企业的管理层认为小规模的创业团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内部沟通成本,推动内生性质的变革,形成“鲇鱼效应”,为企业的发展积累战略资源,同时成为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3.jpg

  调研组发现,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关村不少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正发生着历史性转变,母公司、总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以及事业部之类的层级体制逐渐发生变化,被由多个具有极强创新能力、松散的小型组织所组成网状结构所替代,组织结构向网络化和扁平化形态演进。这种自发的变革和调整使得公司的适应能力变得更强、反应变得更快,其形成的若干个微生态和创业圈极大推动着企业母体的发展。

  内部创业和公司架构演变的趋势在中关村的企业中显现无遗。比如,过去中关村的IT外包企业以企业规模作为行业发展的标杆,现在不再追求动辄上万的员工数量,业内人士更关注的是企业人均收入以及对人才的影响力和吸附力。软通动力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建领创空间,拿出资金鼓励员工回乡、回家开展内部创业,用市场、技术、资金吸附人才,保持创新活力,不再受地域牵绊和制约,大幅度改善了公司组织方式。又如,微软20127月在中关村设立孵化平台微软创投加速器,30个月加速100家初创公司,目前总估值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中关村诸多行业龙头企业包括联想、百度、京东、亚信,也纷纷建立内部创业孵化机制,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培育新业务,避免人才流失。

  从这种实践发端,中关村作为众筹、众包、分包中心,正通过支持创业成功带动全国其他地区的就业,让市场、技术和资本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创业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股权奖励成为吸引人才的绝招

  调研组发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创业者认识到,创业企业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团队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给予核心员工现实的、直接的利益,否则很难在创业大潮中延揽到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特别是比创业者自身更优秀的人才。

  在允许员工持股为激励手段的实践中,传统做法对于人才的激励以期权为主,承诺给予员工未来按约定价格买入股票的权利。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只有当到期行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行权价格,期权激励才能兑现收益。而股权奖励是无偿给予被奖励人的股权。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激励、虚拟股票等传统的激励模式,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正明显降低,并逐渐让位于股权奖励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预留股份吸引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加盟。如InnoTREE股权众筹平台的几位创始合伙人在公司成立之初,就预留了30%的股权奖励池,用以吸引在互联网技术、金融专业等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打破传统期权激励的单一性与滞后性,以直接股权奖励方式,吸引比创始人团队更加优秀的人才。又如,数据堂在创业过程中,以股权奖励方式招揽急需的高级人才,使核心管理团队以稳健、有序的步伐扩展和提升,确保了企业在快速演进的大数据产业中,始终能够站稳脚跟并实现高速发展,目前成功挂牌新三板。在股权奖励大行其道的同时,一批像“七八点”这样专注于帮助初创企业合伙人设计股权架构的专业性服务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甚至诞生了股权架构师这一全新职业,这也再次印证了股权奖励的强大力量。

 4.jpg

    产业链让位于创业生态圈

  过去,人们习惯于强调打造产业链,十分重视构建垂直封闭的产业链形态,将产业竞争力定位在审视产业链是否完备配套。今天,跨界的融合创新已经初步打造出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很多知名创新型企业,都涉足了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以核心业务为牵引构建互为支撑、具有高度弹性的企业生态系统。比如,乐视公司业务遍及影视、电视、手机、汽车等多个行业,完全颠覆了传统产业链的观点;小米公司以智能手机、电视、路由器、机顶盒和可穿戴设备这五个产品线为核心,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实现业务外延的扩展,建立以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生态圈;3W咖啡围绕创业者的核心需求,通过成立一系列独立子公司,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市场品牌、人才、资金等多种服务,搭建创业投资交流平台,协助优质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帮助互联网行业创业者成长,建立了自成体系的创业服务生态圈。如今,“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金”的认知已成为业界共识。在这一核心理念的驱动下,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金融、传媒、教育、旅游、影视、文化、医疗健康、物联网、交通和汽车行业,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5.jpg 

    6 尖端技术创业不断涌现

  过去,所谓创新主要指Copy to China,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主要路径是“国外设计+中国制造”,从国内市场逐渐扩张至国外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创新已呈现To China Copy,其背景是,大量尖端技术创业的不断涌现,很多产品开始由中国设计发端进而扩展到全球市场。这一重大变化的背后有着一系列深层次原因,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正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及交叉融合领域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交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和应用快速更新,加上中国国内庞大的消费能力、市场需求以及各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我们有机会引领全球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样不可小觑的是,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巨大推动作用,他们不断找准“痛点”,不断推出“爆品级”产品和应用, 不断令用户从满意到惊异。

 旷视科技(face++3名创始人均为“85后”,团队的15个成员中有6人获得过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人获得过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团队共获得22块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国内算法竞赛金牌。极高技术含量的团队加上切中市场巨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没有形成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即获得了投资方的高度认同,一举斩获B轮融资2200万美元。其为阿里巴巴提供的金融级精确人脸识别技术在汉诺威国际电子展上引起轰动。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航激光在全球首家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大型钛合金结构件,优纳科技在工业智能机器视觉检测系统领域与富士康开展全球战略合作,跨入工业4.0时代;在生物医药领域,博奥生物、贝瑞和康、泛生子围绕恶性肿瘤及出生缺陷,开展基因检测和个性化诊疗技术研究,百济神州、普罗吉、神州细胞开展重大疾病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诺斯兰德、沙东生物围绕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开展基因治疗药物研究;在新材料和能源技术领域,集盛兴泰的超级电容、国承万通的白光通信、王中林团队的纳米压力发电机等前沿技术成果,纷纷通过创业在中关村转化落地。(本调查得到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