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与尼克松】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苏关系已严重恶化,毛主席却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判断,可以利用美苏矛盾缓和中美关系,遂邀请美国乒乓球队1971年4月10日访华。美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回应,派国务卿基辛格7月9日秘密访华。之后,在基辛格的“带路”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实现访华。这中间,中国发生了1971年9月13日的林彪叛逃事件,九一三事件对毛主席的打击极为强烈,可以说是毛主席晚年健康的分水岭;作为这次会晤主要促成者的基辛格,在陪同尼克松访华期间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与周总理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艰苦、深入和细致的谈判,最终双方发表了《上海公报》,从此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可以说世界进程为之改变。 从此后,基辛格一辈子都在吃这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口福。无论中美政局如何变幻,他到中国都是如履平地,受尽热情款待。所以在今年7月他最后一次访华时,中国新闻里称他50多年来来中国100多次。如果评选最近100年来最受中国欢迎的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和亨利·基辛格一定是并列第一的。 在1973年2月11日晚上,毛主席曾接见基辛格,老人家跟他提到了“纸老虎”这个词,Paper-tiger。后来基辛格承认,是毛主席发明了这个英文词组,怎么回事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All the reactionaries are the Paper-tiger),这是毛主席在中国革命还没有完全胜利之前就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论断,但是当时在英语习惯用法中并没有Paper-tiger这个组合词,翻译余光生就用了“稻草人”(Scarecrow)来代替。毛主席知道后说,这不行,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后来再经毛主席与基辛格的会晤,Paper-tiger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了。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虽然其富裕和强大不能跟现在相比,但毛主席对待基辛格这样的美国政客,一律采取了俯视的姿态。这你从之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大量的回忆中可以知道,他们是真把毛主席作为东方巨人来仰慕的。基辛格,原本是个生于德国的犹太人。犹太人会做生意,处事务实。他能从犹太难民起家,最后做了美国的国务卿,起点是在1957年出版了一本著作《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之后,他从哈佛教授,到洛克菲勒基金会顾问,再到肯尼迪总统的顾问,平步青云。肯尼迪死后,他又攀上了约翰逊总统。一直到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基辛格走上前台,被任命为国务卿。 他如此的政治生涯,之后几十年被另一个犹太人安东尼·布林肯又重走了一遍。在201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狙杀拉登的时候,布林肯就已经是奥巴马外交团队的顾问了,现在终于也成了美国国务卿,可见犹太人对美国政治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