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修人
海水是碧蓝又皎清,
浪花开出了万朵缤纷,
昨天还是一波不兴,
海哟怎么今天这样的跳跃欢欣。
┅┅风已紧,雪已深,
门外路难行呵,
咱们携着手儿呀,携着手儿前进!
这首富有浪漫激情的诗,是左联诗人应修人所写的《海参崴的海》中的诗句,据说还是写给自己恋人曾岚的情诗,当年应修人留学苏联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应修人在送曾岚回女生宿舍的路上,经常朗诵这首诗。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浪漫诗人,在回国后的革命斗争中,化激情为怒火,用写诗的笔,书写战斗传单。最后为了一份传单,毅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这份传单,也就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
1933申报消息
一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笔名丁九、丁休人。14岁时从宁波老家来沪谋生,工作之余,自学不辍,学养渐深。受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他从1920年起开始发表新诗,并与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魏金枝等人成立了“湖畔诗社”。 1922年同潘漠华等合出诗集《湖畔》,并主编文学刊物。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州黄埔军校和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1927年赴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后不久参加“左联”。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军委秘书处油印科工作,刻得一手好字,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宣传部部长,经常参加沪东区工人运动。著有童话《旗子的故事》和《金宝塔银宝塔》等。
昆山花园公寓前门
现在我们还原应修人英勇牺牲的壮烈情景:1933年5月12日,英美烟草公司事先没有通知工人,突然关闭坐落于杨树浦的英美烟草一厂,于是引爆了轰轰烈烈的英美烟厂罢工运动。时为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应修人,第二天就亲赴英美烟草一厂,了解罢工实情,指导罢工斗争。回家后,应修人连夜起草了传单《援助英美烟厂罢工工友!!!》,传单中说:“英美烟厂和一切烟厂工友们,英美烟厂工友已经实行罢工了,这是红五月工人阶级的先锋。中外资本家趁着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和国民党继续出卖中国的时候,拼命剥削和压迫工人,英美烟厂资本家为开快车,生产“合理化”,改为五日班不够,还要改四日班、三日班来减少我们工友的工钱。四日班工钱已经不够吃饭,三日班真是要饿死了!只有向资本家斗争!”,并提出“减少工作时间”、“反对开快车”等五个条件,响亮地号召“罢工到底,条件不答应,大家不复工!”
昆山花园公寓三楼应修人跳楼处
这张应修人手书的《援助英美烟厂罢工工友!!!》传单,标题连加三个警叹号,墨迹清晰,语气坚定而慷慨,读来富有革命激情,一如诗人的风格。当时 ,应修人起草好这份传单准备第二天与左联党团书记丁玲商议后,再广为散发。
陆定一题词和应修人肖像
二
丁玲当时居住在昆山花园路7号四楼2室,昆山花园路仅一百多米长。5月14日,由于叛徒周光亚出卖,丁玲与前来商谈工作的“文委”负责人潘梓年当场被捕。为了“钓鱼”,几名特务蹲守在丁玲房中。当时居于昆山花园路不远处四川北路公益坊的左联作家楼适夷1941年就此事曾写过一篇文章《记湖畔诗人应修人》。1978年,他又对此文作了修改,文章是这样记述当时的情景:“这时侯,英文的《大美晚报》突然发表一封署名蔡飞的来信,详细叙述了国民党在公共租界秘密绑架丁、潘和丁九因拒捕在屋顶失足坠楼而死的经过。这名蔡飞的人,自称也是一个被捕的共产党员,他伪作自首,当特务们逮捕丁玲的时侯,也把他带去了。……(丁、潘被绑架后),以后又留几个特务在丁玲寓所,丁九推门进来,一发现形势,立刻退出门外,丁玲的屋子在二楼,他发见梯口有特务把守,便向三楼屋顶退去,几个特务追上去,在屋顶阳台上展开了徒手的搏斗,丁九向后退却,便从阳台边缘失足跌落在马路上。”
楼适夷与丁玲同为左联作家,彼此很熟悉,又与丁玲居住不远,其所记是大体可信的。但其不是现场目击者,其所记事实大多是根据是一位死里逃生的名叫蔡飞的共产党员。据龙华烈士陵园原研究室主任王菊如介绍,蔡飞,又名李飞,真名夏采曦,时任中共特科科长,被捕后敌人威诱其自首,当时也在现场。他脱险后,在组织安排下,先以英文致信《大美晚报》,后用中文于1933年6月19日在《大公报》上予以披露丁玲、应修人事件的真相,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鄙伎俩。原文如下:“又李某致‘大美晚报’函关于目击丁某被捕经过之记述如次:余等在室内等候少许,至四时余闻有扣门声。有身高大,身著灰色长衫目戴眼镜之男子一人,自外步入,其人即尹树人,彼睹房中情形后,颜色徒变,尹立被扭,钟某即搜索其身畔,尹即与钟交手,其他侦探上前帮助钟某。时周广亚在余身旁,余亦立时与彼动手,尹背窗与三人相斗,势甚猛烈,余则与周斗甚忙,未几耳际忽闻呼声,时窗门洞开,该窗临海宁路一弄堂中,钟某等冲下楼,余亦趁机(从前门)脱逃……”这是原文,与英文《大美晚报》上名字有所差别,有英文音译的缘故,也有记忆偏差的因素。
应修人所携之传单
解放后的1958年,应修人的夫人曾岚曾写过一本回忆应修人生平的书《战斗的一生》,讲到应修人之死,她采信的也是李飞的记述。
应修人坠楼的次日,也即1933年的5月15日,上海《申报》等几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刊发了一条“无名男人,坠楼殒命”的消息。
“坠楼”是中性词,从高楼跌落、摔下、失足等,都可称坠楼。但根据应修人的为人性格,以及现场考证,我更相信是拒捕跳楼。应修人于1914年,年仅14岁就来沪学生意,以其名字看,他似文弱书生,其实是文武兼修,崇尚“一手放不下笔,一手要去捏把雪亮的刀”。早在1923年9月,应修人就到上海虹口横浜桥附近的精武会学武,到年底他已学会了潭腿、工力拳、大战拳等拳术,有着浓厚的武术功底。为此,面对强敌,他当然出手应战。蔡飞说应修人“背窗与三人相斗,势甚猛烈”,是可信的。根据《申报》等几家报纸报道“右额破碎,肠子流出,当场死亡”,可见应修人是头朝下着地的,这是一个有意为之的自杀行为,而不是失足坠落。
昆山花园路7号,其后门可通昆山路227号,这里上世纪60年代曾是上海浦江电表厂女职工宿舍,当年笔者的女朋友就住在这里,因此笔者对这里相当熟悉。近期为写本文,还曾前往勘察。这是一幢日本式公寓,前后门都有楼梯,前门楼梯宽达两米,可通四楼;后门楼梯宽一米不到,只通到三楼;二、三楼经公共通道可达后门楼梯;其三面临街,即前门为昆山花园路,后门经小巷可达昆山路、百官街,一面紧挨百官街。丁玲寓所约20平方。楼适夷文章中说,应修人坠落至“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那应是后门通百官街的小巷。又说,应修人是从三楼屋顶阳台上坠落的,但据笔者所知,此楼并无三楼屋顶阳台。据考证,应修人习得武功,他将蹲守丁玲寓所的特务打倒后,曾夺门而出,逃到三楼,此时,原先守在楼下的特务也冲了上来,应修人便向后门的楼梯跑去,他自知身携革命传单《援助英美烟厂罢工工友!!!》,今日难逃魔手,便从北面三楼梯口处的一个窗口纵身跳下,壮烈牺牲。
应修人主编的大中报
这一跳,彰显了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慷慨赴死的高尚襟怀;这一跳,反映了应修人为人民利益不惜以身相许的无私精神;这一跳,也印证了革命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品格,因为诗人曾写过这样掷地有声的诗句:纵然天地一齐坍碎/可是从这败墟之内/依然有我的爱火飘飞!”
三
应修人牺牲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表了《对青年作家应修人被害宣言》,我地下党组织和“左联”为营救丁玲、潘梓年的宣言中,也均提到了应修人之死,同声谴责罪恶制造者的野蛮行径。
说来也巧,由于应修人英勇拒捕,除感召、解救了李某(蔡飞)之外,还挽救了另一位左联领导陷入魔手。当时左联领导人周扬也前往丁玲家。据他事后回忆,那天他因事去迟了一步,当他走到昆山花园附近时,抬眼向那座楼房望去,只见丁玲寓所附近,躁声阵阵,人影晃乱,显得慌忙紧张,顿时他警惕起来,赶紧闪进邻近的一条弄巷,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后周扬接替丁玲出任左联党团书记。
当年这张滴血传单被作为应修人的所谓“罪证”,曾被国民党存档。可敌人哪里料到,解放后,存档的这张传单成了上海工运史料的珍贵的革命文物,曾多次展出。2018年,我写应修人革命事迹时,曾多方寻觅而不得,最近,我参观党的二大会址时,在“红色印记”部份,我发现了这张传单,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赶紧拍了下来。
这张应修人贴身而放的滴血传单,是他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最好证物,是一份留有烈士体温、溅有烈士血迹的红色文献,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革命文物!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本文原载2023年第八期上海《档案春秋》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