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31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指出:“西路军向甘北前进与严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1】上世纪八十年代,朱玉执笔撰写徐向前回忆录(即《历史的回顾》,后更名为《徐向前回忆录》),编造出西路军“奉命说”,即“西路军自始至终是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指示行动的”,【2】否定中央决议关于西路军失败的结论。在朱玉笔下,为把西路军失败的责任推给中央,推给毛泽东,实现“去张化”,即西路军失败与张国焘路线没有关系,为张国焘路线洗地。其结果,反而把徐向前描写成张国焘路线的忠实执行者,暴露出诸多“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的具体表现。在朱玉笔下,徐向前不仅在西进主张,而且在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张国焘如出一辙。
一、关于寻求“靠背”及红军战略后方问题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讲到:“我说我们在西北的活动,可能有三个计划:一是以现在我们所占领的地区为起点,向川北甘南至汉中一带发展,以西康为后方,可以名之为‘川甘康计划’;二是移到陕甘北部行动,夺取宁夏为后方,以外蒙为靠背。这就是毛泽东所提出来的‘北进计划’;三是移到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地带,以新疆为后方,可以名为‘西进计划’。” 【3】朱玉在徐向前回忆录中记述:11月11日,中央致电征询东返西进问题:“陈昌浩拿不定主意,召开军政委员会讨论。我在发言中列举了西进新疆的好处:(1)解决了西路军的战略靠背问题……”。【4】张国焘和徐向前寻求“靠背”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及语言,完全一致。
二、关于甘南西进及不愿在西兰通道作战问题
1936年9月15日,四方面军进入甘南地区,发起《岷、洮、西固战役》。关于战略方针即下步发展方向,张国焘不认同中央多次提议北上会合的意见,四方面军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张国焘在向东、向北、向西犹豫难决的情况下,徐向前提出“出青马敌后”【5】西渡西进建议,与张国焘的西进主张不谋而合。在西北局会议上,张国焘提出西进主张被否决,张国焘连夜赶到漳县前指,在徐向前等人的支持下,推翻西北局北上会合决定,四方面军转向西进。朱玉在徐向前回忆录中,记述了张国焘坚持西进的主要理由:即“四方面军独立在西兰通道地区作战,十分不利”,西进可以避免与胡敌交战,保存实力,西进可以在河西建立可靠的根据地。【6】朱玉记述,徐向前支持张国焘西进主张,其理由:“四方面军北进,在西兰通道地区,独立迎击胡敌。我明白这一仗很难打,但准备硬着头皮干”。徐向前认为“从军事观点看来,我们觉得张国焘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7】张国焘西进主张与徐向前西进设想,以及不愿会合、不愿在西兰大道地区与敌作战,其想法和表述完全一致。
三、关于苏联援助“未知数”问题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说:“参加会议的同志们……他们虽然大多数表示支持毛的主张,但也没有否定我的西进意见。”“我表示,现在我们的目的既然是避战和争取较长时间的休息,而苏联是否能通过外蒙予我们以有力的援助又在未知之数,那我们就不如详细研究一下西进计划。也许到新疆去是上策,因为那里能获得苏联助力的成份较多。而且蒋介石的部队也不容易开到新疆去。” 【8】朱玉在徐向前回忆录中记述:“宁夏战役计划,不能如期进行,使我们深为焦虑。”“如我们单独北进取定远营,通过腾格里大沙漠至少需四天以上的行程,部队缺粮、缺水、缺骆驼,很难完成任务。而且,苏联的军用物资何时到达那带,还是未知数。” 【9】张国焘以援助是“未知之数”,反对毛泽东的北上意见。徐向前在四方面军主力渡过黄河之后,以定远营援助物资是“未知数”,不愿向宁夏方向发展,拒绝执行中央宁夏战役计划。徐向前的说法与张国焘如出一辙。
四、关于“到新疆去是上策”问题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我表示,现在我们的目的既然是避战和争取较长时间的休息,而苏联是否能通过外蒙予我们以有力的援助又在未知之数,那我们就不如详细研究一下西进计划。也许到新疆去是上策,因为那里能获得苏联助力的成份较多。而且蒋介石的部队也不容易开到新疆去。” 【10】一是11月11日讨论中央关于东返西进问题时,徐向前称:“我在发言中列举了西进新疆的好处”。【11】二是徐向前称,在延安时,高岗和我谈过西路军问题。“我说:西路军过了黄河,如果不在一条山蹲那么久,不在永昌、山丹搞根据地,照直往西走,扣住嘉峪关,把玉门、安西、敦煌一守,接通了新疆,形势会大不一样。” 【12】三是西路军三次提出“根本大计”,表明西路军坚持“接通远方”“此为上策”的主张。
第一次,2月7日,西路军第一次重返倪家营子后,遭敌围攻。西路军向军委提议:“目前在(东进时)取敌有利条件下,目前较易做到,如果延搁根本大计,反长“二马”之力,尔后击之更加不易。” “为长久根本大计,当在奠定甘北抗日根据地,接通新苏区,必速灭‘二马’,始能实现。”“以四军一部西进夹击,则加速歼灭该敌。否则不但对西路军,而且对整个抗日局面均为妨碍。” 【13】第二次,2月24日,西路军第二次突围再返倪家营子之后,再次向军委提出援军八个团“向凉州进攻”。提议:“我们适时夹击,可彻底消灭此敌,夺取甘北,奠定抗日后方,接通远方,实现根本大计,无论对西安之和平、战争计,无论对中国红军及西路军计,此为上策。” 【14】第三次,3月4日,西路军第三次突围进至三道柳沟地区又陷入重围。西路军向党中央及军委及各方面军提出:“恳望援军星夜奔来,或以更迅速而有效的办法灭马敌,保全西路军……(以)取得甘北,奠定大计,策之上也。” 【15】
张国焘“到新疆去是上策”的主张,与徐向前及西路军的“根本大计”、“此为上策”的说法,完全一致。
五、关于先取物资“再以主力回击”问题
张国焘在四方面军渡河时期,于10月28日19时15分,向军委要求三十一军渡河,提出:取得物质后,再以主力回击深入之敌,那就更有把握了。究应如何?盼今晚十二时电复。如未得复,徐、陈即依此电执行。” 【16】西路军徐、陈于十一月二十一日二十时致电中央,提出西进,“如取到接济可以回击甘、凉,便合力配合主力行动。” 【17】
第一处,在西路军讨论中央东返西进意见时,徐向前提出关于“西进新疆的好处”,“能拿到苏联援助的武器;回过头来再打马家军,易如反掌”。【18】第二处,徐向前向高岗讲:“西路军先打到西边,取得补充,立住脚跟,再往回打,是不至于失败的,至少不会败的那样惨。” 【19】
张国焘与徐向前“先取物资再回击”的思路及语言风格,完全一致。
六、关于三个方面军渡河西进甘北(即全军西进)问题
1936年10月上旬,红军总部和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刚刚到达会宁,张国焘就迫不及待的全盘提出自己的西进计划。10月10日,就在一、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召开庆祝大会的当天,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中央和红二方面军首长,提出关于下步行动的三个方案。
“戊、如统一战线有更大成就,一、二、四方面军主力不需渡河,可以四方面军两个军过河在甘北行动,打通远方,其余的可在现地区活动,结冰后以一方面军主力,占领宁夏地区。 己、如靖远渡河不成功,则须对胡、毛、王为部分的决战,阻止该敌,等结冰后实现宁夏计划。 庚、如靖远渡河成功,又须三个方面军主力一同过河到甘北时,则首先以四方面军两个军先渡河,接着二方面军跟渡,尔后一、四方面军互为掩护一同过河,黄河右岸留适当兵力活动。” 【20】
第一案,为四方面军与一、二方面军分取甘北、宁夏案;第二案,为冰期渡河案。此案只是渡河时间上的变化,分取甘北、宁夏的实质没有改变;第三案,为三个方面军共同西进甘北案。张国焘不仅意在把四方面军全部调过河,而且意图把三个方面军全部调过河,从而实现自己的“西进计划”。12月6日,西路军第二次西进至永昌、山丹一带建立根据地。西路军徐向前、陈昌浩、李特联名向中央及红军总部洛、毛、朱、张、周,提出“对主力行动有以下意见”。重点是:“依据形势估计敌我情况,主力在河右岸暂时出击难能站稳脚跟,取大的胜利。只有先在有力的准备力量,再图有决定意义之发展。”“ 因此,我们主张主力速来”。【21】这个 “主张主力速来”的建议电,表明了西路军主要指挥员忠实执行张国焘错误路线,是张国焘中国革命处在“两个高涨之间”理论的军事版,避战求安、静观国内局势的变化、等待抗日高潮的到来。不仅西路军要这么做,而且中央和红军主力也要这样做。怀疑中央统一战线,怀疑中央团结抗日方针,怀疑红军的前途命运。这份电报西路军表达的西进意图,清晰地反映出西路军西进是借“打通国际”之名,行占据一方之实的张国焘路线,这既是西路军行动的总方针,也是西路军为中国革命即中央和主力红军设计的行动总纲领,是西路军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根本大计”。1937年3月底延安会议上,张闻天同志讲到西路军问题时说:“西路军的失败是张国焘路线最后的破产。西路军的失败是中央非常痛心的,也是红军未有的耻辱。这是国焘路线最后的破产。这是血的教训。”“这对于党是严重的教训。西路军同志的英勇艰苦,我们是佩服的。但是失败了。想将这责任推向中央,这企图是不成功的。如果不是胡宗南来,那四军、三十一军也无疑跟过去的。”张闻天说“国焘路线产生的恶果”“是说不尽的......给了中国革命极大的损失。特别是西路军的失败,是空前绝后的耻辱。” 【22】历史让张闻天说中了,几十年后,有人把西路军失败推给中央,推给毛泽东。正如张闻天所言:“想将这责任推向中央,这企图是不成功的”。那些试图把张国焘路线与西路军失败切割开,把西路军失败“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转嫁到西路军“自始至终奉中央军委命令、指示”的阴谋,是永远难以得逞的。
附:
那时候对张国焘的那种方式,把中央骂的“一钱不值”,我是不满的,我说,不应该这么搞,党内有了分歧,可以坐在桌子旁边来谈吗?不该又是什么“右倾机会主义”啦!“逃跑”怎么样啊!“丢了伤员了嘛”……竟是那些煽动的坏话。四川军阀组织起来了,刘湘主力没打到嘛。百丈关一战,打得很激烈。那时候想一家伙打到成都平原去。……但是没有攻下来,以后完全是防御了。打防御战怎么能行啊?部队那样疲劳,没有根据地,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出草地到了岷州,我在前面打仗,住在漳县。当时九军、三十军……每天打。张国焘住在岷县(卅里铺)不动。我记得最恼火的一件事是他到前面调干部,说是办学校,我懒得给他调。我说:今天不是在岷州搞根据地,培养干部。主要是赶快行动,会合前面打仗去。……我每天总是催几次,电报呀,电话呀催!我说,不行,赶快走!在这个时候,明明知道胡宗南从西安、宝鸡一带出发,一天天上来把路截断了。可是张国焘蹲在岷县不动。你想,去路截断了再返回草地去?谁去?我就不去,老实讲,我对这一点是坚决的。当时,后梯队多数领导同志要赶快行动。可是张国焘这个家伙却到前边来搞我,调动部队在临洮。到了那里一调查,路线过不去,我说不行,就赶快回来了。但我不是站在拥护张国焘路线上,我是站在敌人来了,通不过去,赶快选个好地方这么个立场上,同意那个计划的。不晓得张国焘有自已的打算。临洮回来后,我就认识更清楚了,张国焘怕会合。因为会合后,他(认为)他的总政委呀,什么的都没有啦!只有反党头子、张国焘路线嘛,那还不是要撤职。他一次曾给我讲:“这次去呢?军队我不能搞啦,中央会交给陈昌浩搞的”。从此可以看到,张国焘是不愿会合的。他是想把军队抓在手里作工具,与中央对抗。——徐向前《红四方面军历史概述(节录)》,转引自《粉碎张国焘分裂活动胜利实现红军大会师(资料编辑)(军事科学院1961年11月18日)》第3、第7、第35、第46页。
【1】1937年3月31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1131页【4】【5】【6】【7】《徐向前回忆录》第388页、第699页、第368页、第370页【13】1937年2月7日,《徐向前、陈昌浩关于目前情况力量之估计与西路军之行动致中央军委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42页【14】1937年2月24日,《徐向前、陈昌浩关于战略方针致中央军委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49页【15】1937年3月4日,《徐向前、陈昌浩、李特要求速派援军致中央军委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59页【16】1936年10月28日19时15分《朱德、张国焘关于全军部署意见致中央军委及徐向前、陈昌浩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49页【17】1936年11月21日20时《徐向前、陈昌浩关于西路军近月来减员情况及对形势分析致中央并朱德、张国焘电》、《战史》第894页【18】【19】《徐向前回忆录》第388页、第389页【20】1936年10月10日《朱德、张国焘等对目前军事部署意见致中央及二方面军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12页【21】1936年12月6日《徐向前、陈昌浩等对目前主力行动的意见致中央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05页【22】张闻天1937年3月31日《处理张国焘错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下)》第164页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