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三农建设 > 阅读信息
刘云:建议用毛主席的农村学说来提升乡村人气

如何做到“一是吸引人,二是留住人”?笔者建议可学习借鉴毛主席农村学说,用就近城镇化模式与调整产业布局用产业来“吸引人”,用造就大量乡土熟练技工来“留住人”。

张志斌:“多轮驱动”壮大集体经济——临猗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与启示

去年,按照运城市委的部署要求,临猗县集中开展了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

叶方青: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所有制局面

提出新概念,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它表明我们渴望通过自我革命,把社会转换到一个更加合理更加优质的状态。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唤醒乡村集体意识

有乡村调查数据表明,当下中国小农户的分散和弱化情况很严重,维系农户之间互助互信、情感连接的社会纽带在一些地方正在消散。

王天为:驻村干部要“助村”而不是“住村”

自脱贫攻坚以来,为了帮助群众摆脱贫困,驻村干部开始深入到村民家中,得到了群众热情的暖心问候,这也让我们驻村的干部工作起来“更有劲”了。

李秋凯: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为此应坚持党建统领,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路,把群众组织起来,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用坚强的战斗堡垒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李慎明:值得推广!基层党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早在1864年,马克思在英国伦敦《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的讲话中就指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对财产的政治经济学还取得了一个更大的胜利。

张文茂:关于建立城乡大三级体制问题的提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以村社集体经济为基础、对接城镇国有经济、城乡融合的县、乡、村大三级体制,即三级所有、多层经营的复合型体制。

何平:乡村振兴绝非农村人口县城化

农村发展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一个是在县城无法吸纳农民就业的情况下,不断鼓动农民进城,加速农村人口县城化。

温铁军:数字化生态经济就是农业的4.0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

陶余来|“植物梦工厂”: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家战略安全

不久前,央视四套《记住乡愁》节目,介绍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该公园主打的也是立体无土栽培。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12大突破点

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后,乡村旅游逆势成为率先复苏的旅游市场。2020年第二季度数据,乡村旅游环比增长达148.8%。

郭喜林: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正能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近日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两化融合、公共服务等领域,集中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陶余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重视生态修复

近日看到安徽“中安在线”一张题为《农田高标准 乡村更美好》的图片,图片摄于3月15日,反映的是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刘丹青: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点浅谈

早在神农氏时代,我国就有了农业的雏形,开始种植粮食作物,饲养家畜。那时的华夏文明,还处于结绳记事,没有文字的时期。

王立胜 张弛|新集体经济:农民不用进城,耕地不再抛荒,共同富裕指日可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一种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农村走向新型集体经济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程恩富:推动制定《合作社法》,加快促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时指出,“合作社的路子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并强调“要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探索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来。”

吕静:实现乡村振兴,“村美人富”是关键

乡村振兴要做好“环境美”“风景美”这篇大文章,以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群体投身乡村广阔天地发展,实现村民增收、百姓富裕的最终目标。

江宇、李玲、徐俊忠|推动新时代农业合作化,需要发扬高举旗帜敢于担当的精神

2017年以来,在中共烟台市委领导下,市委组织部提出并在全市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截至2020年年底,这一模式已覆盖全市3045个村,占比达到47.3%。

张德林:乡村振兴关键在于“防返贫”

我国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但依然要清楚的认识更需要着眼长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确保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孟广竹:在全社会唱响共同富裕主旋律

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和国家的一般性号召上,而应该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起共同富裕思想,成为全社会各界自觉的共同行动。

李昌平:农村产权制度、新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

我认为农村治理有两条路线,第一条路线是人民民主路线,依托村民、村社共同体的民主自治,我把它叫做人民民主治理路线。

李昌平:乡村振兴战略及策略选择与树林召实践探索

农户家庭五大收入增长的瓶颈农民的收入由五大部分构成:生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劳务性收入,政策性收入。

陈小平:发挥基本经济制度优势 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胡文超:农业发展,种子为本科技支撑

8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种子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加强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