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到2035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这个十五年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十五年,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发生“变局”的十五年。因此,准确把握这个十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日前,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人民论坛》刊发署名文章,阐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认识和体会。请看全文。
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认识和体会
重庆市原市长 黄奇帆
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现在到2035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系统擘画了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蓝图。在当前世界经济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局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准确把握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01
“十三五”期间我国除了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外还有四个了不起的“突出成就”
经过五年的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四大类25项指标(其中13项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全部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1015986亿元(约14.7万亿美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顺利完成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2015年的15.5%提升到2020年的17%左右,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稳步走完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个阶段的前三个阶段。除此以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四个了不起的“突出成就”。
★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为97.5%,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人;到2012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为10.2%,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减少到了9899万人。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提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新方针,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到2015年底,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到5575万人。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即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的冲击,仍坚持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经过连续奋战,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用十年时间就解决将近1亿人脱贫,全世界除了中国,绝无仅有。
★二是实现了社保全覆盖。五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起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10年底城市覆盖率已达到90%。在农村,我国自2009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新农保)。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发布,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即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五年多的努力,202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6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244万人,加起来将近10亿人。由于16岁以下人口不是参保对象,这10亿人的参保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也是如此,2020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约13.6亿人。中国建立起全世界最为全面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应保尽保。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个部分60条336项改革举措,各方面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改革更具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确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重要方针,将改革推进到了新境界新方位。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我们及时化解了经济运行中长期积存的供需失调、循环梗阻问题,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止跌企稳态势,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显著提升。这在客观上为我们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预留了空间。可以说,没有这几年深化改革的力度和成果,就没有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一枝独秀、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外开放呈现新特点:由要素流量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增设了17个自贸试验区,从沿海省份扩大到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 ;决定在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制定出台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法规,连续4年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条目由93项减至33项;连续下调关税,主动扩大进口,举办了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2.16万亿元人民币,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样在这五年里,“一带一路”建设完成了从“大写意”向“工笔画”的转变,先后举办了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正在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朝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02
2035年前中国经济将先后迈上三大台阶
从现在到2035年,将是十分关键的十五年。这个十五年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十五年,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发生“变局”的十五年。这十五年中有三大台阶,多少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出现了。
→第一个台阶:到2025年,中国将跨过中等收入上限,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收入划分标准,2019年人均国民收入(GNI)不到1036美元的为低收入国家,在1036美元到404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在4046美元到1253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 12535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9470美元,2019年突 破10000美元,2020年又有所提高,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再经过五年的发展,到2025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至少将超过 13000美元,摆脱中等收入上限。目前,全世界有83个经济体属于高收入,106个经济体属于中等收入,还有29个经济体属于低收入。一些国家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这些国家仍然陷入增长的停滞期。中国只要每年保持5%的增长,2025年前一定会超过130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第二个台阶:2030年左右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预计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将至少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长率,到 2030年GDP就达到160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约25万亿美元;预计美国按年均2%左右的增速,10年后将达到24万亿美元左右。根据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计算,公元元年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为26%,公元1000年时占22.7%,到康熙乾隆时占全球40%,1820年时达到 32.9%,世界第一。但到了近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1980年时占世界1%不到,低于当时的荷兰。2020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17%,预计十年后中国占世界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重登世界第一,这也是一个里程碑。
→第三个台阶:到2035年,中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提前十五年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预计2030-2035年年均增长4%左右,届时中国的人均GDP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是有可能的。目前,欧洲国家人均GDP为4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2.5万美元-3万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因素,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折合美元达到2万美元-2.5万美元是可能的。这样我们国家就提前十五年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经济如果顺利迈上这三大台阶,将有五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是形成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到2050年,中国的经济战略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80年,是封闭的内循环,基本没有外循环。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2010年前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沿海率先开放,通过发展“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等产业起步,进出口贸易一路高歌猛进,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2%增长到2006年的峰值65%,形成了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但随着中国要素成本(煤电油运、劳动力、土地等)日渐高企、国际上经贸摩擦频繁,过去大进大出、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已不再适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因此,第三阶段是中国经济在2010年前后开始逐步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如今中央明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更是实至名归。未来15年将基本按照这一战略推进实施。
二是实现碳达峰、加快碳中和。根据有关专家测算,2020年中国碳排放量大约为102亿吨左右。按照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及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要求,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大约为100亿吨-110亿吨,达到峰值。预计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160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GDP比2020年增长了60%,但碳排放却只增长10%。同样,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要将这100 亿吨-110 亿吨的碳排放通过减排或者碳汇予以中和。那么,从现在到2035 年,中国将进入一个艰难而深刻的经济转型阶段。一方面,中国的能源结构将面临深刻调整: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到2035年达到30%左右;另一方面,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低碳生产、绿色生活转型。这是一个艰难的15年,也是一个关键的15年。
三是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已达到63.89%,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经济圈等地区已经开启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其中的红利将高达百万亿级。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70%。届时,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将成为比肩纽约、东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由房地产投资、大拆大建搞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向城市消费和以人为中心的深度城镇化转变。中国的城乡社会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即由过去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真正转变为城镇人口占多数的工业国,城市文明、市民社会在中国将正式进入发育定型、日益成熟的新阶段。
四是一些短板将得到有效弥补。比如,科技的短板,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努力,经过加大投入、理顺体制,我们国家的新型举国体制也将开花结果,一些“卡脖子”的问题将被陆续攻克,我国也将掌握一批“人无我有”的技术,科技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比如,金融的短板也将逐步弥补。当前,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中仅占2%,这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未来15年,随着中国跨境贸易、大宗物资进口、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逐步推行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将取得重大进展。预计人民币在支付结算中的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35年中国人民币在支付结算中的比重将达到17%左右。
五是带动世界富裕国家人口总数翻番。目前,全世界富裕国家人口总数差不多是11亿人(其中美国3.3亿人、欧盟国家共5.1亿人、日本1.3亿人等)。到2035年,随着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将直接带动世界富裕国家人口总数翻一番。不同的是,中国这14亿多人是共同富裕的14亿多人。而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两极分化,5%的富裕人群占有70%的财富。尽管中国也有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增加了14亿多共同富裕的人群,与现在的发达国家两极分化是不同的。到那个时候,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我们发展好了,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就更有底气了,更加深入人心。
03
“十四五”期间要重点抓好的几件大事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描绘了我国在“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学习《纲要》精神,我认为有六件大事应当作为重中之重:
▲一是科技创新。从中美关系近年来走势看,美国对我国在科技上打压、“卡脖子”甚至脱钩的趋势不会改变。对此,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纲要》,都对科技创新浓墨重彩。这里面关键点在于 :首先,要加大对“从0到1”环节的基础研究投入。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才6%,发达国家普遍为15%-20%,《纲要》提出要逐步提高到8%以上,这是一个重大举措。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投入,争取到2035年达到20%左右。其次,在研发方向上,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的要求,加快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最后,在体制上,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率由现在的10%左右提高到30%甚至40%。
▲二是新基建。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这些人类未来文明的技术支撑,不仅本身将带来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投资需求,还将通过数字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创新规模化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可以对内循环产生巨大的赋能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唯有科技、唯有创新才是走出危机、 赢得主动的治本之道。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布局一批以大科学装置和大试验平台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同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将有助于打造基础研究、区域创新、开放创新和前沿创新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动能。
▲三是加快“补链”“扩链”和“强链”。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对我国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中国具有全世界最为完整的产业链,市场规模庞大。“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发挥优势,打好产业链牌和市场牌,通过实施“补链”“扩链”和“强链”行动计划,主动推动产业链重构,实现更高层次的水平分工、垂直整合。比如,针对我国相对薄弱的物流、保险、工业设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力度吸引优势外资进入,补我国供应链的短板,即“补链”;或乘机利用业已形成的贸易关系,将产业链上下游优势的外资企业导入,形成产业链高度集成的新布局,即“扩链”;或推动现有优势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即“强链”。
▲四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增加就业。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截至2021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体,降低他们的税负有助于增进这类企业的就业。二要实施中等收入群体翻番计划。如果现在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在5-10年后变成8亿,中国经济将更加强大。其中关键是要赋予农民财产性收入和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三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大力建设公租房、廉租房、保障房,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降低年轻人的居住成本。
▲五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依然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了许多生财型、聚财型和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既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又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比如,“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等措施有利于提升要素流动性,有利于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另外,在当下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因疫情而大幅受挫的背景下,这种不花钱或少花钱却又能带来巨量红利的改革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实际,也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重启经济循环。
▲六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四五”期间,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点是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要在签署 RCEP、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上,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者 | 重庆市原市长 黄奇帆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5月下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张宏良:绝不能让伦理缺失毁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评台州“池文案”
2018-05-23赵可铭:《建议》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2018-03-1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