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五行草:特朗普要革谁的命?美国文化内战开题研究 - 昆仑策
-
昆仑五行草:特朗普要革谁的命?美国文化内战开题研究
2025-02-22
特朗普每天大新闻不断,其跟班的副总统,似乎成了特朗普思想的解读者,滔滔不绝地给予理论化阐述和具体化表达。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这位年轻人的讲话,让欧洲的大佬们听得目瞪口呆。
特朗普到底在干什么?特朗普的眼睛里到底都有谁?
如果说特朗普在美国国内发动文化革命文化内战,那么其文化革命文化内战的主旨,在欧洲乃至在世界上究竟如何体现?美国的内外政策之间有怎样的勾连?
鉴于美国发生了,并且正在连续发生着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许多美国问题研究专家也三缄其口。当然,也有人恣意过嘴瘾,把特朗普说成是要当世界领袖,所以才任意胡来。
仔细梳理一下特朗普第一任期干过的事,以及第二任期刚刚掀开一个头儿、正在进行的事情脉络,可以清晰地理出一条线路来。
请注意一个事实,特朗普“文化革命”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先说区别:
——策略与手段不同:第一任期时,特朗普主要利用反移民等策略来迎合中下层白人,巩固基本盘;第二任期可能会更加无所顾忌,更直接地推动极右翼理念,比如迅速赦免“国会山骚乱”相关人员。
——人事安排也不一样了:第一任期政府人员流动性大;第二任期特朗普声称会更看重官员忠诚,那些对他持反对意见的共和党人可能都已经退休或被迫离开。
——议题侧重明显不同:第一任期在移民、堕胎、控枪等文化议题上不断发力;第二任期除了继续强调移民等问题,还可能将重点放在撤销拜登时期的LGBT、多元化等政策上。
与那些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定特朗普要当世界领袖所以才这么干的理解和说法不同,我们必须看到,特朗普“我的眼里只有你”,这个“你”不是虚无缥缈的世界领袖,而是那个刚刚退下去的老迈的拜登。
这位难道没看到特朗普与拜登政策的最尖锐冲突吗?
——移民政策:特朗普主张强硬的移民政策,如修筑边境墙、限制难民配额、对非法移民实施“零容忍”等。拜登则倾向于放宽移民政策,推动移民改革,给予非法移民更多合法途径,例如暂停边境墙建设,增加难民接纳数量等。
——堕胎问题:特朗普倾向于限制堕胎,支持“各州应有各州的法案”。拜登支持女性堕胎权,认为堕胎是女性的基本权利,反对限制堕胎的政策。
——LGBT权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试图限制跨性别者在美国军队服役等。拜登则积极推动LGBT权益,签署行政命令将性别歧视禁令扩大到性取向和性别认同。
——气候政策:特朗普第一任期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攻击新能源汽车,增加美国化石燃料产量。拜登则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以上这些跟老拜登对着干的事情,才是特朗普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治国理政第一要务。
在这个直接的心理动因之下,特朗普“发动文化内战”便有了一连串的相关数据和事实:
【相关事实部分】
——种族问题激化: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后,美国种族主义出现当代回潮。白人族群化发展,认为平权行动是“反向歧视”,白人内部围绕多样性与纯洁性分歧明显。特朗普不承认四位民主党少数族裔女议员为美国人,攻击少数族裔聚集城市和巴尔的摩议员,将共和党和民主党以种族对立起来。
——社会议题对立:特朗普将共和党议题扩展到堕胎和同性婚姻等社会保守问题之外,比如以“自由主义的纸吸管根本没用”为由卖塑料吸管,以文化问题表达政治观点。2022年中期选举中,堕胎权问题成为民主党的“文化战争”核心议题,而一些共和党右翼候选人在堕胎议题上的极端立场也将一些独立人士和中间选民推向了民主党。
——政治立场极化:2021年1月6日发生国会山骚乱事件。拜登指责特朗普与“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共和党人是对美国民主“迫在眉睫的威胁”,煽动政治暴力。2022年中期选举中,民主党打“民主牌”与反“极端主义”宣传,将选举描绘成“拯救美国民主之战”。
——教育领域纷争:以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为代表的共和党人,以捍卫“家长教育权”为旗帜,对公立学校中涉及的种族批判、反种族主义教育、同性恋平权等内容进行政策抵制。德桑蒂斯曾签署“停止‘觉醒’”法案和“禁谈同性恋”法案。
【相关数据部分】
——选民群体分裂数据:2018年中期选举中,从全国范围看,众议院选举中共和党赢得男性选民支持,民主党赢得女性选民支持;共和党拿下中学及以下学历群体,民主党拿下大学及以上学历群体。民主党在白人女性中的得票率为39%至59%,共和党在拥枪者和新教徒中占支配地位。
——选民登记增长数据:202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堕胎权的《多布斯案》裁决公布后的两周内,登记中期选举投票的选民增加了332%,在包括亚利桑那州等“战场州”在内的11个州,选民登记数甚至增长了500%。
——民意调查数据:2022年abc新闻与《华盛顿邮报》在10月展开的民调显示,88%的美国民众担忧,政治分歧将导致政治暴力危险上升。
特朗普每天发布若干道指令,签署了大量的文件,以至于把他那个团队当中二十几岁的年轻班子成员都累倒了几个人。这种过劳死式的执政节奏,对特朗普来说,只证明了一个观点:政治是最好的春药,执掌世界第一大国的权力,老头儿也能够焕发青春。特朗普密集出台的政策,如同编剧每5分钟设置一个高潮点的电视连续剧,让美国问题专家来不及构建理论范式,这给民间智库中在野的美国问题专家提供了丰富的政治研究素材。于是,关于特朗普的八卦研究变得越来越多,如此正好迎合了媒体对于这类文章的需求。但需明确,这些东西不是真正的美国问题研究,更不能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
从纷繁复杂的美国文化内战现实出发,我们需要抽丝剥茧,理出一些头绪。在理出这些具体头绪之前,我们不妨先设想一些问题。
(一)特朗普在美国国内文化内战的基础上,是要发动西方文明内战,以“白左”为敌,想扮演“世界领袖”吗?
(二)特朗普发动内战目标是让美国回到二战前“国家至上”“民族至上”逻辑吗?
(三)特朗普急于结束俄乌战争是为“攘外必先安内”,以便欧洲右翼政党上台共同内战么?
(四)特朗普“文化内战”在钟摆运动规律之下的美国国内政治框架下能够持续下去吗?特朗普任期结束之后,如果民主党上台,内战如何延续?如果共和党继续执政,执政者会延续特朗普的疯狂路线吗?
(五)短期看,特朗普这番疯狂的折腾,给中国带来什么麻烦和什么机遇?给其他国家带来什么新的课题?
(六)长期看,特朗普发动的“西方内战”到底是不是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时代终结?特朗普所表现出来的“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理念,可能在美国政治中较长时间地成为社会的主流吗?
我相信上面的这一组问题不能简单给出是否的结论,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万斯现在作为特朗普思想的宣讲团成员,他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值得分析的有趣信息。其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演讲中指责欧洲中左翼政党,会见德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特别是对朔尔茨的冷漠和羞辱,被认为是对“白左”宣战,这种说法是否成立?
特朗普的那句名言——让美国重新伟大(MAGA)以及疯狂的毫不迟疑的“退群”等行为,究竟是不是体现出其想让美国回归二战前国家逻辑?
特朗普虽然没有兑现“当天结束俄乌战争”的疯话,但是他与普京的勾连,着实让整个世界吃惊不少。昨天俄国还是美国十恶不赦的敌人,突然间就开始谈判了,而且把泽连斯基甩在一边。我们的问题是:结束俄乌战争,仅仅是针对老拜登作出的一种反制,还是他要结束战争,欧洲右翼政党才更有机会上台?
美国重回孤立的老调重弹,酷似一个老头唱着小时候的摇篮曲。美国已成长为世界帝国,如何重回孤立?特朗普的做法假如像美联储和其他的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样,使美国经济受创,特朗普失去中下层民众支持,钟摆又将摆向哪一边?
毫无疑问,特朗普与拜登有重大认识差异,他认为美欧最大威胁在内部,西方左右翼内斗现在已经支起了“黄瓜架子”,短时间美国无暇顾及其他,会给中国带来川建国效应吗?
美国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ChatGPT一类高科技的成果(姑且不论中国已经有了弯道超车的deep seek)能够支持寻求改变的美国人重回心理巅峰吗?困苦平民的呻吟呐喊与野心政客拾起“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理念,能够弥合贫富巨大差异,让美国勉强维持下去吗?
昨天线上一个理论讨论会中,三五人发言都对特朗普的文化革命文化内战持理解态度。他们指出,特朗普热衷于“退群”等行为,与他想让美国回到二战前“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逻辑相契合。这种从美国历史发展逻辑和特朗普执政理念角度的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特朗普在其任期内确实有退出多个国际组织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不满和对美国传统地位的追求。
这几个人的发言,论述了西方文明从近代“主权在民”概念的诞生,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国家的发展,再到二战后新自由主义秩序的形成和特点,梳理较为清晰,确实为我们理解特朗普现象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理论框架,有助于分析当前西方社会的矛盾和变化。
但是如下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第一,特朗普要发动一场西方文明的内战,想扮演“世界领袖”的角色,这种解读会不会存在过度推测的成分?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和言论,为什么不可能是出于多种复杂的动机,包括国内政治利益、经济考量呢?说他完全是出于发动内战和成为世界领袖的宏大目标,是否涉嫌高估了特朗普的雄心壮志?毕竟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歪打正着,莫名其妙突然间成为美国总统,那个时候他的表情特写都还在呢。从他的脸上能够解读出他阵阵发窘,时时一脸茫然:怎么是我?真的是我吗?
第二,万斯在欧洲这一圈的演讲,过足了嘴瘾。把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简单等同于特朗普的意思,证据犹嫌不足。虽然万斯是特朗普选定的副总统,但不能仅凭一次演讲就断定这完全代表特朗普的想法,也可能存在万斯个人观点的表达,或者是在特定场合下为了某种目的的发言,不能直接等同于特朗普政府的整体战略意图。
最要命的就是这个俄乌战争的结束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在强调,特朗普急于结束俄乌战争只是为了“攘外必先安内”,以便发动对“白左”的文化革命文化内战,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否过于单一?俄乌战争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东西方冷战和苏联倒台之后复杂的地缘政治、能源利益、军事战略等多个方面,特朗普的态度为什么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呢?
将特朗普要求必须结束俄乌战争的这种外交举措,仅仅归结为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涉嫌以偏概全。
特朗普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重大新闻源,特朗普是一个有趣的美国老头儿,特朗普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在职领袖,特朗普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给我们从任何角度解读他的行为轨迹都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话不能说满,不能说早,不能说过头,不能解释得过于简单。
特朗普针对白左发动文化革命的说法本身,细想想看,也是值得质疑的。
另有一种振聋发聩的说法:特朗普革命意在全面摧毁昂撒犹太人集团(世界政治经济统治势力集团),诸君可听过这种说法吗?持论者解释道:此犹太人非彼犹太人。世界政治经济统治势力集团尽管是以昂撒犹太人集团为核心的,但它是一个超越国家、种族和宗教的邪教式核心组织。如此似可以理解,特朗普更彻底地支持以色列这个国家在约旦河西岸在加沙地带,乃至整个中东的疯狂行为,而不太妨碍其全面摧毁昂撒犹太人集团的目标。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