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聚焦基层党建存在的短板弱项,探索基层党建项目化试点,按照“小切口、可操作、能落实”的原则,梳理总结289项试点破题任务,根据问题的难度,由县(市、区)、功能区党(工)委书记、组织部长和行业党(工)委书记、镇村党组织书记等带头领办,力争以一个个“小项目”的突破推动基层党建“大提升”。比如,石首市吸纳包括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在内的近5000名党员群众担任“网格啄木鸟”,搭建“民情前哨”,及时收集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沙市区针对小区治理难题,探索“一楼两长”等制度。自从每个楼栋配备一名党小组长、一名楼栋长后,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以开展基层党建项目化试点为抓手,荆州市建立“年初谋篇、季度调度、年底考核”工作机制;北京市民热线建立精准派单机制,“日报告、周分析、月通报、年体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日常工作中,有人说,各种检查考核太多,占用时间精力;有人说,日常工作本就琐碎,难出成绩;也有人心知肚明,自己实际只是看起来很忙……不思进取反而怨天尤人,只会沦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的窘境。
忙碌是工作的常态,能否忙得井井有条、游刃有余,考验的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最根本的是,有没有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各种检查考核太多,占用时间精力,这是一定程度上的客观事实,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改变,而且基层不是祥林嫂,更不是鲁迅作品中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也有自觉抵制、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责任和义务。日常工作琐碎,难出成绩,其实只是借口,选好“小项目”、找准“小切口”,发扬工匠精神,“日报告、周分析、月通报、年体检”地持之以恒,完全也可将琐碎工作由28纳米做到7纳米、5纳米、3纳米、1纳米,直至极限。“实际只是看起来很忙”,其实是遇事不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而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结果是有意义的事没办多少,碌碌无为的无用功倒是很多。
四川方言喜剧电视剧《傻儿师长》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地主少爷樊傻儿年少时做事乖张,被族人活埋后,适逢雷暴雨而复活,他爬出棺材后饥肠辘辘,看见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烧饼,便对他说“我能给你咬个月牙儿”,孩子一口咬下去,烧饼成了“月牙儿”;樊傻儿不甘心,又说“我能给你咬个笔架山”,孩子又是一口,烧饼成了“笔架山”……樊傻儿十分沮丧:“格老子,肚子一饿,鬼都变聪明了。”
对待工作,“大象屁股推不动”般地不作为不行,“算盘珠子不拨不动”般地慢作为也不行,假公济私权力寻租地假作为、乱作为更不行。只有铸牢理想信念,激发为人民服务的饥渴感,如饥似渴地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激发无穷的动力和创意,不但做到“接诉即办”“有一办一”,还能占领制高点、打好提前量,“举一反三、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学会抢答”。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肩上有责,脚下有路。
(作者:陶余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