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胡宗南第一军第七十八师丁德隆部接近了河东红军主力预设战场。
当日深夜,第二三二旅廖昂部先头部队从预旺县城(今下马关镇)方向进入山城堡。次日晨8时,旅主力全部到达。第七十八师师部亦于同日进至山城堡西北30余里的保牛[宁]堡,第二三四旅李用章部则进丰台堡、小台子一线,拟于次日“向北截击”,与在萌城、甜水与第一师主力分进合击,以“聚歼”他们预计正在南撤中的红四军、红三十一军……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主力以及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已在山城堡北、东、南三面完成了隐蔽集结,红二方面军主力作为战役预备队也集结于洪德城候命待机,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第二三二旅在浑然不觉中,已被诱入了陷阱,装进了笼子。
20日23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让其大打出手:
彭:
王均部远在同心城,王以哲已电令其豫旺堡以东地区盘桓数日,蒋介石令胡军向定、盐急进,丁、周两师为断备[壁]所阻,不得不向山城堡,我可集全力放手作战,消灭丁德隆则全部有利矣。
毛
二十日二十三时[1]
好机会啊好机会,自海打战役流产以来,忍耐待机已近一月,待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准备“连续作战”,以实现更高的期望值。21日凌晨3时,毛泽东盯准了已进至保牛[宁]堡一线的第四十三师周祥初部:“我本日打丁师,除周师下午或能赶到外,余均须第三天方能赶到,到亦疲劳不堪矣。我打丁师胜利后,须立即整顿队势打周师[2]”。6时,彭德怀亦电红二十八军军长宋时轮、政治委员宋任穷(他们正率部在北线战场定边县红井子一线抵御胡宗南最精锐的第一师第一旅李正先部):“二十八军应以各种手段迟滞敌前进,号召群众坚壁清野,封闭水井,埋藏物资,尽可能保持定、盐二十五、二十六[日]在我手中[3]”。
21日午后,战斗打响:红一军团主力与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各一部从北、东、南三面向山城堡敌军实施向心突击。战至黄昏,敌二三二旅弃城西逃,红一军团一部和红十五军团主力从南北两翼分进合击,在山城堡以西的马哨口合拢钳口,切断山城堡敌军退路并截击敌二三四旅一部……
22日0时,战斗大部结束,各部开始搜剿残敌。
22日1时,彭德怀致电各部首长及毛泽东:
(甲)丁德隆之廖旅,在山城堡“土围”及隘路被我左翼部队二十四时全部消灭,一部溃散大山中,正搜剿中,正继续准备消灭胡敌全部。
(乙)各兵团首长抓紧战斗胜利,在全部[队]中为消灭胡宗南全部而奋斗。[4]
22日12时,残敌全部解决,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
[参见图6-2:山城堡战役要图(1936年11月17日~22日),来源:《红军长征·图片》(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18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与此同时,在边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北线定边红井子一线顽强防御的红二十八军也击退了胡宗南部第一旅的多次进攻,该旅旅长李正先呼唤飞机助战亦无进展。毛泽东于22日10时电令宋时轮、宋任穷等:“调查大水坑、萌城、甜水之线至盐、[定]两城之间的地形条件,并说明是否利于作战告彭及我[5]”。
毛泽东这是准备在山城堡战役胜利后再战南线之敌,尔后移师北上,扩张战果。
然而南线之敌已不堪再战,迅速撤逃——尔后是南北两线敌军全线后撤,转取守势。
山城堡之役,歼胡宗南部精锐一个多旅,取得三大主力会师后第一个大胜利。虽然战斗发起后乃至进行时,也曾发生过争议,也曾因通讯联络不畅而发生过“锣齐鼓不齐”问题,甚至还一度动摇了彭德怀的战役决心[6]。但因战前政治动员深入到位,三个方面军指战员士气高昂,灭敌心切,有些部队没有命令也主动积极投入战斗,而已经集中统一的指挥系统又使战场指挥员决心之恢复乃至贯彻执行及时迅速,最后终于还是赢得了这个至为宝贵的胜利。
毛泽东等原拟再打一仗巩固胜局:“我军仍须一面整理,一面准备作战,再打一仗则大局已定[7]”,但因敌军已全线停止进攻转取守势,而再度发起攻势之前“西安事变”爆发并很快得以和平解决,河东红军主力勿需再战而摆脱危机。山城堡之战,遂成为了土地革命战争最后一个胜利之战。
这是一个在极其困难的条件和环境下取得的胜利——一战而改变局面。
山城堡之役还成为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一个重要诱因: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的结盟是政治结盟,政治结盟是利益和利害关系的结盟,这种结盟是排斥哥们儿义气这类纯粹感情因素的!换句话说,对自己有用的朋友才是指得上值得交的朋友,谁都愿意交站得直有本事的朋友,谁都不愿意交窝囊废没出息的朋友,张学良、杨虎城如果不是亲历和认识到了共产党人具有蒋介石也难以战胜的力量,很难相信他们会产生出“与共产党共进退”以“逼蒋抗日”的自觉与自信来!
而《历史的回顾》对这场给西路军以极大帮助和支援的战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十一月中下旬,胡宗南部孤军深入萌城、山城堡、甜水铺一带,寻歼主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部队,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作战,取得歼敌一个整旅零两个团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计划。[8]
在山城堡战役还在进行之时11月21日21时,已转移至河连湾的红军总部林育英、朱德、张国焘等与周恩来联名致电红四方面军首长和中革军委,通报敌情、指示部署并鼓励士气:“毛炳文部于十七日渡河完毕,现向大靖、古浪进,杨补充旅亦归毛敌指挥,现到何地不清”,“三十军应占有利阵地,坚工集粮,如遇敌决战,须集优势兵力,达到有把握消灭敌人的目的”,“一、二、四方面军现集山城堡南洪德城线,敌周、孔、丁三个师昨到北城堡及此以西地区,准备明后日灭敌,士气甚旺,粮食亦不困难”,“三个方面军已完全团结一致,现正加强在党中央(领导)下彻底团结一致的教育,情况极佳”。[9]
22日,因山城堡战役胜利而心境大为舒展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致电西路军首长:
四方面军向前、卓然、昌浩同志:
来电均悉,甚为快慰。四方面军不但保存了基本力量,而且更加进步。从此,三个方面军团结一致,从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进行有步骤的工作,使整个红军推进到新阶段,执行新的任务,完成抗日民族战争与全国人民团结争取的解放核心。我们面前虽摆着困难,然而是能够战胜的。凡此伟大任务之完成,均为诸同志之坚强与正确的领导是赖,特此布复。
张、毛、周、博、杨、凯[10]
同日,得悉了胡宗南部失利消息的蒋介石急电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
河西之匪向西远窜,则以后追击部队应另定部署。此时应抽即抽调毛军从速回转河东岸,协同第一军先肃清毛、徐主力为要。毛军最快何时可以调回河东之何地,希详复。[11]
上图:蒋介石令朱绍良调毛军回河东电;下图:蒋介石令胡宗南对外隐瞒损失电
毛泽东算得真准,说得真对——“只有战胜胡军才是策应河西的好办法!”
然而这两天里,西路军传来的信息却又是亦喜亦忧。
报喜信息:“我骑一师于昨(二十一)日完全占领山丹县城,群众全在家热烈欢迎红军进入山城。该城商业极发达[12]”——已抵近甘州。
报忧信息:“棉衣缺少四分之一,皮衣收集甚少。天寒,早晚零下二三十度。扩红共不到五十人”,“此间地区房屋为堡寨、土围,不便出击与运动战。大路两翼平行路多,便敌迂回,敌以集团骑兵猛犯。白天只能守围寨,如无火力可被敌攻破,固守则子弹消耗极大。夜出击敌每散逃,不便消灭,行动必多在夜间,异常疲劳。小部不能远出活动,如稍离寨堡,敌骑即乘机袭击”,“群众不如川民之苦,……城也未下,群众斗争不易发动,扩红筹资较难”[13];“地方工作现暂无大开展,敌骑活动有碍,扩红仍不多、皮衣仍无着落[14]”,——与10天前他们报告的“大靖、凉州地区人粮较丰,以后筹资扩红都有大的办法[15]”大相迳庭。
还有敌情及他们的相应措置:“估计毛敌未到前,二马可能以主力续犯,并以一部速向甘州集结,拦头扰肃州;毛到后更是迫马前进。我们目前战线甚长,人少弹虚,有减无增,必要时决集主力在甘、永线上至肃、甘线上击敌,不然敌向我拦阻,顾虑实大[16]”——与8天前“朱张”向他通报的“对你们之敌现马步芳、青两部,又分散,又(便)于你们各个击破,后东追之敌并不多,守甘、凉、肃之兵力亦不充足,最利你们各个击破敌人[17]”又是大相迳庭。
对“徐陈”所称“集主力在甘、永线上至肃、甘线上击敌”的措置,毛泽东等十分担忧——越往西地理、气候与群众条件只会越差,而且也与两天前“朱张”向“徐陈”传达的“你方须在甘州以东建立根据地,决不可将主力位置于甘州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表示”的中央指示相悖,遂复电指点办法,同时也针对他们“毛到后更是迫马前进”的忧虑,通报了因河东战胜胡宗南而敌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有可能东调的好消息:
甲、远方来电正讨论帮助你们,但坚决反对退入新疆。
乙、你们作战方法应改变一下,集中最大兵力包围敌之较弱一部,而消灭之。另以一部兵力箝制敌之余部,如此方能从敌取得补充,方能予敌以重创,根本消灭其战斗力,方能使敌知所警戒,应该力避如过去一样的消耗战,提倡集中兵力包围消灭其一部的消灭战,如此方能解决问题。
丙、因河东胜利,毛炳文有东调消息。
丁、着重在凉州、永昌之间,各个消灭马部,西面仅以五军占领之。[18]
而“徐陈”在回电中报告了“马敌现伤亡已约五千以上,但能抽大批民团壮丁迅速补充,人马子弹均有。凉州即能抽壮丁三万。因此仍能继续与我拼战”,“敌大部以乘马,进退均速。我方胜利难缴获,败即无生还”,“敌骑到处骚扰,扩红、弄粮,筹资,交通均受限制。我们拟壮大骑兵,但马不易筹,我们现只有五百人马之骑兵”等等不利情况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现无能集优势兵力,弹药太少,难在甘东地区灭敌,如何速示”[19],作出的措置是:“现正寻机用伏击战以各个击敌,拟将山丹、甘州敌消灭一部后即乘胜向甘州袭击,我受永昌正面之敌压迫不便灭其一部时,即将三十军直转到甘州以西袭临泽、肃州,五军及九军只留山丹阻敌。[20]”
数十年后,原西路军主帅之一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称,这个电报是他亲自起草的。
对“徐陈”得出的与中央指示精神相反的结论和措置,“事后诸葛亮”也好,“事后臭皮匠”也好,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作出各种各样相似或相异的剖析评判。但“徐陈”该电所呈报的情况,却均系事实,并无夸大渲染:“马家军[21]”是步、骑混编,联合作战,机动能力较红军为强。而其装备的枪械多为6.5mm口径的日制三八式步枪,与红军使用的大多数枪械口径不一样(红军使用的枪械多为国民党军主流装备的7.92mm制式),既或有缴获也大多难以补充部队使用。“弹药太少”也是实话实说。“徐陈”在此前向“朱张”报告“马家军”编制装备情况时也称:“马家军”的枪械“多系三八式与单一式枪;每枪子弹十八排,炸弹一个”[22]……
而此前,无论“徐陈”、“朱张”还是中央,对马家军实力与战力的估计都存在很大误判。
注释
[1]《毛泽东关于放手消灭丁德隆师致彭德怀电(1936年11月20日23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7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毛泽东关于打丁师胜利后立即打周师致前总电(1936年11月21日3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7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彭德怀关于攻击丁师得手后红二十八军的任务致宋时轮、宋任穷等电(1936年11月21日6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7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彭德怀关于消灭胡宗南全部致宋时轮、宋任穷等电(1936年11月22日1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7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5]《毛泽东关于钳制胡宗南第一旅致宋时轮、宋任穷等电(1936年11月22日10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7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彭德怀关于坚决消灭胡宗南敌于运动中的部署致毛泽东并报朱德等电(1936年11月21日12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7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前敌总指挥部命令——关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晚作战部署(1936年11月21日13时40分于俞家湾)》,《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105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肖克《萌城阻击战》,《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106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7]《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红军战斗部署致彭德怀、任弼时电(1936年12月1日3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105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8]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357页,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9]《林育英、周恩来、朱德、张国焘关于三个方面军行动部署致四方面军、中央军委电(1936年11月21日21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0]《中央关于三个方面军团结一致完成新任务致徐向前、李卓然、陈昌浩电(1936年11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1]《蒋介石关于抽调毛炳文军返回河东致朱绍良电(1936年11月22日)》,《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39卷)》第272页,[台湾]高素兰编注,国史馆2009年12月初版。
[12]《骑一师占领山丹捷报(1936年11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3]《徐向前、陈昌浩关于西路军近月来减员情况及对形势分析致中央并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11月21日20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4]《徐向前、陈昌浩关于四十里铺战况等致中央军委电(1936年11月22日20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5]《徐向前、陈昌浩关于西路军情况致中央军委、总部电(1936年11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81~第88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6]同上。
[17]《朱德、张国焘关于西路军须独立完成打通远方任务致徐向前、陈昌浩并中央军委电(1936年11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8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8]《中央关于西路军作战方针致徐向前、陈昌浩电(1936年11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9]《徐向前、陈昌浩关于敌我情况致朱德、张国焘并中央电(1936年11月24日23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99~第90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0]《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关于敌我情况致中央军委电(1936年11月25日19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0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1]本文中的“马家军”指的是“青马”,即马步芳、马步青所统辖的武装力量。
[22]《徐向前、陈昌浩关于马步芳部队之编制等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11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61~第86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作者系知名历史学者;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双石茶社”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