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允(390—487年),字伯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魏名臣、文学家。历任征南大将军府从事中郎、中书侍郎、中书令、镇东将军、使持节、散骑常侍、征西将军、怀州刺史、镇军大将军等职,加封金章紫缓、咸阳公。高允历仕太武帝、南安王、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五朝,辗转任职三省,在朝为官50余年,以直道事君,诚实为官,宽以待人,清廉自守,至死节操不移。文成帝拓跋濬大加赞叹:“至如高允者,真忠臣矣。”
一、早年岁月,仕途平平弃宦开馆讲学
高允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曾祖父高庆,为后燕太子詹事、司空;祖父高泰,“清辩有胆智”,初仕前燕,官至尚书郎,因无法忍受燕国腐败而愤然辞官,后仕前秦,官至苻丕征东将军府参军;父亲高韬,“少以英朗知名”,为北魏丞相参军,不幸英年早逝。
幼年丧父的高允,少年老成,酷爱读书,气度非凡,吏部尚书崔宏见到他十分惊异,感叹说:“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1]作为家中长子,高允十几岁便成为家中的顶梁柱,过早地为全家人的衣食和生存而奔波。繁琐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几年后,他把家产全部分给两个弟弟,毅然皈依佛门,取号法净,决心潜身世外养心静修。
遁入佛门的“法净”,初披袈裟,心如止水,老老实实念了一阵子“阿弥陀佛”。没过多久,便心旌摇摇,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夙愿死灰复燃,于是,遂脱掉袈裟,弃佛还俗。
据《魏书•高允列传》,还俗之后的高允“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郡召功曹。”大意是说,经过短暂的佛门修持,高允依旧初衷不改,悉心向学,苦于得不到名师导引,遂负笈千里,拜师求学,发奋苦读,学得满腹才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其精通《春秋公羊传》,享誉乡里。郡府征召高允为功曹。
神麚三年(430年),阳平王杜超(太武帝拓跋焘舅父)被朝廷任命为征南大将军,镇守邺城,40 岁的高允被杜超征召为从事中郎。杜超命属下几位官员分赴各州断狱办案,其他官员都因贪赃枉法而获罪,唯有高允不辱使命,明镜高悬,清廉公正,得到朝廷嘉赏。
不久,杜超幕府解散,高允回到家乡开办学馆,讲经授徒,四方学子蜂拥而至,门下受业者达1000多人。
神麚四年(431年),朝廷征召高允为中书博士。不久,迁任中书侍郎,以本官兼任安乐王拓跋范(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从事中郎,随同拓跋范西镇长安。“允甚有匡益,秦人称之。”[2]
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凉州,高允以参与谋划之功,赐爵汶阳子,加授建武将军。不久又以本官兼任秦王拓跋翰(拓跋焘三子)师傅,后又受命教授太子拓跋晃经书。
拓跋晃非常服膺高允的人格与才学,给予他的礼遇甚为优厚。
二、蹇谔匪躬,文成帝敬重尊之为“令公”
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当权宦官中常侍宗爱弑杀了太武帝拓跋焘,拥立拓跋焘六子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此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等诛杀宗爱,拥立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继位,是为文成帝。
文成帝刚刚登基,给事中郭善明便屡次三番力劝文成帝大兴土木,营造豪华宫殿。郭善明是个善于投机钻营阿谀取宠之徒,巧舌如簧,极力忽悠,文成帝跃跃欲试。
高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忙劝谏文成帝说:“我听说道武帝平定天下以后,才开始兴修都邑,而且,不是农闲季节,绝不兴工。现在建国已经这么多年了,宫室建造早已非常完备。永安前殿足可以用来接受万国朝贺,西堂的温室足可以用来让圣上休憩,紫楼高台也足可以登临瞭望远近。”
接着,高允为文成帝算了一笔账,说是如果再修建一座更加豪华壮丽的宫室,且不说要耗费多少材料,花费多少钱财,仅各种杂役就需两万多人,成年人做工,老少供饭,合起来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然后,动情地说:“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3]
几句话打动了文成帝,大修宫殿之议就此搁浅。
高允屡屡犯颜直谏,有时同文成帝争论很凶,每当冲撞激烈的时候,文成帝就让左右将他扶出去,并不生气。有些不便朝堂当众说的,高允就请求私下相见,文成帝便摒退左右,让他畅所欲言。高允有时早晨进宫,晚上才出来,有时几日都住在宫里,朝臣们都不知他和皇帝说了些什么。
尽管高允的诤谏每每使文成帝下不了台,文成帝依然非常敬重他,于太安四年(458年)擢升高允为中书令, 仍兼著作郎。通常不直呼他的名字,总是尊称之为“令公”。于是“令公”的名号遍播朝野。
三、忠谨笃厚,事君有犯无隐宽以待人
高允忠谨笃厚,事君有犯无隐,耿介有峻节,素来秉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之道,朝野称颂。我们从《魏书•高允列传》中撷取几个小故事,便可一窥其全豹之一斑。
第一件事:为民请命,奏请太武帝解除圈占土地禁令。
太武帝召高允与侍郎公孙质等一同讨论议定律令,问高允说:“政事千头万绪,什么是第一位的呢?”
其时,皇室贵胄大量圈占土地,导致大批百姓无田耕种而成为游民,衣食无着,高允正为此时忧心忡忡,便趁机上奏说:“臣少时微贱,所了解的只有百姓田耕之事。古人说:方圆一里的范围可开垦良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则开垦良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能解除禁令,让耕者有其田,则公私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荒年,依然可以稳若泰山,高枕无忧。”
太武帝闻之甚为赞赏,遂诏令立即废除田禁,将不应圈占的土地全部交还百姓耕种。
第二件事:涕泣切谏,劝献文帝立拓跋宏为太子。
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拓跋濬驾崩,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献文帝醉心于佛老,又身体羸弱,想早点儿立太子,以防不测。皇兴三年(469年),献文帝召集朝中大臣,就选立太子之事征询意见。由于当时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后来的孝文帝)年龄尚幼,便想立京兆王拓跋子推(拓跋晃之子)为太子。
群臣惧怕言之有失,甚或祸从口出,大多不敢直陈己见。
高允则丝毫不隐晦自己的主张,跪在朝堂上声泪俱下地说:“臣不敢多言,恐有劳皇上圣听。诚望陛下上思宗庙托付之重,追念周公辅佐成王之旧事。” 于是,献文帝不再犹豫,将帝位传给了儿子拓跋宏。为此,献文帝赏赐高允绢帛千匹,以表彰他的忠直亮达,不久,又擢升其为中书监,加散骑常侍。
第三件事:遭遇车祸,乞请孝文帝免除对驭手的责罚。
孝文帝在西郊观赏风景,忽然想起高允,便诏命左右用皇帝所乘的马车接高允前来一块儿赏景叙谈。
没曾想路上辕马受惊,发疯般脱缰狂奔,一直将车子拖了个四轮朝天才停了下来。高允被重重的摔在地上,眉毛处划了三道伤口,鲜血直流。孝文帝闻报大为震怒,立即派御医携药前往护理治疗,抚慰探望,传命对驭手判处重罪。
此时的高允已90多岁,这场车祸带来的伤痛和惊吓自可想而知,他却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赶忙上奏孝文帝,奏称自己并未受大伤,乞请免除了对驭手的责罚。
四、清廉自守,中书令“府邸”竟在茅屋中
太安四年(458年),高允被擢升为中书令,司徒陆丽上奏说:“高允虽然蒙受皇上恩宠,贵为中书令,但皇上未必知道,高允家里贫穷得一塌糊涂,至今还住在透风漏雨的茅屋里,老婆孩子都无以为生。”
文成帝闻奏大感意外,生气道:“怎么不早说,现在见朕用他,才告之他的贫困之状!”当即诏命安排车驾,亲临高允住宅察看。
站在高允住宅门前,文成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一位朝廷重臣的“府邸”,竟然只有几间歪歪斜斜的茅屋,进到屋内,更是寒酸,唯见破破烂烂的布被破袍,厨房中只有一点点盐巴和少许野菜,几近家徒四壁。见此情景,文成帝叹息说:“古人之清贫岂有此乎!”[4]随即诏命赐给帛500匹、粟千斛,任命其长子高忱为绥远将军、长乐太守。
高允多次上表坚决辞让,文成帝不允。
北魏建国以来,一直实行“班赏有差”的分配制度,即官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战争掠夺和朝廷赏赐,以爵位的高低为标准进行瓜分,各自以战利品自给,这就使得官员们的贪污、掠夺、勒索和搜刮民脂民膏,成为这种制度的必然补充形式,成为合理合法之举,成为官员们为官之道和为生之道的常态。直到太和八年(484年)孝文帝推行改革颁行班禄制,政府官员才开始有了稳定的俸禄。高允清廉自守,不肯同流合污,自然宦囊羞涩,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只好让自己的几个儿子砍柴和采摘野果来供养家庭,故而几十年在朝中居高官,却不得不将“府邸”设在茅屋之中。
高允历仕太武帝、南安王、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五朝,出入三省官衙,驰骋政坛50多年,先后任中书令、镇东将军、使持节、散骑常侍、征西将军、怀州刺史、镇军大将军、领中书监、光禄大夫,加封金章紫缓、咸阳公,可谓位高权重,备受荣宠,在漫长的为官生涯中,始终公正无私,清廉如水,洁身自守。
到了孝文帝朝,高允已90多岁,多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不允。孝文帝降诏,特许高允入朝可乘车,登殿让人搀扶导引,朝贺不下拜。太和十一年(487年)正月,高允辞世,追赠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爵位如故,谥号为“文”,终年98岁。
五、品评
伍员豪气董狐笔,
直书无隐修《国记》。
太武暴怒史狱兴,
毋宁断头志不移。
蹇谔匪躬立五朝,
郊野茅屋安府邸。
古来铮臣多命舛,
几人白头著紫衣。
(调寄玉楼春)
文成帝拓跋濬谓之:“至如高允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
《魏书·高允列传》谓之:“允少孤夙成,有奇度。”“依仁游艺,执义守哲,其司空高允乎?蹈危祸之机,抗雷电之气,处死夷然,忘身济物,卒悟明主,保己全身。自非体邻知命,鉴照穷达,亦何能以若此?宜其光宠四世,终享百龄!”
注释:
[1][2][3][4]《魏书·高允列传》
(作者:刘立祥 系原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政教室主任、教授、全军优秀教师,来源:昆仑策网,原载《文史天地》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