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关于在全国积极普及推广抱拳礼的一点建议 - 昆仑策
-
戴锦:关于在全国积极普及推广抱拳礼的一点建议
2024-01-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加入了特别的阐释,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这三个“更”,是对过去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根本更重要”的解释,是在阐述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三个自信的重要补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深度升级。对于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如何理解阐述,更重要的是要拿出具体的行动来切切实实地加以贯彻和落实。我们不能只是嘴上讲文化自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对西方文化盲目跟从。
比如见面的礼仪,现在世界上最流行的是握手礼。这个礼仪来自西方,据说是中世纪的欧洲骑士相互见面时,为了表示自己手上没有武器,与对方握手以示信任和友好,后来慢慢演化成西方流行的一种见面礼仪。随着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扩张,握手礼成为现代社会最流行的见面礼仪。
但是,握手礼并非世界各国唯一的见面礼仪,在某些国家和民族,除了握手礼外,还有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见面礼仪,例如在信奉佛教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人们见面还常使用双手合十礼,在日本流行鞠躬礼等等。在我国古代,则长期流行过作揖礼、跪拜礼等见面礼仪。
应当承认,与鞠躬、跪拜等社交礼节相比,握手礼更简便、文明,也蕴涵着一种平等精神,所以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扩张,它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见面礼节。不过随着现代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握手礼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不够卫生,这一点相信人所共知。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握手可能传染病毒,西方人不得不改用了碰肘礼,不过这种礼节总让人感到别扭,所以新冠疫情一过,就基本没人再用了。
二是有时候可能使人感到繁琐劳累。设想一下,在一个20人参加的聚会上如果人人都要握手的话,就需要握20×49÷2=490次手,不仅浪费时间,也让人不胜其烦。特别是在某些场合,如国家领导人会见较多的来宾,或者候选人与选民沟通时,握手次数之多甚至会让当事人体力上都有吃不消之感。有时候如果无意间疏忽与某人握手,则还极易产生社交上的尴尬。
笔者认为,与握手礼相比,我国古代的抱拳礼,也就是作揖,有很多优点,更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的状况。
一是比较卫生。行抱拳礼时,双方只需在胸前抱拳示意,没有身体直接接触,更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讲究卫生的习惯。
二是比较简便、效率高。特别是在人数较多的社交和公共场合,例如,当领导人会见众多来宾时,只需向大家抱拳施礼即可,不必一一鞠躬,也不必再和每个人握手,既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体力,也避免了照顾不到产生的社交尴尬。
总之,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社交礼节,抱拳礼比现在流行的握手礼更简单、更卫生、更文明,这么好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不积极普及推广,再谈什么文化自信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在国内大力普及推广抱拳礼,这既是提升现代社交文明水平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一个实实在在的举措。当然,推广抱拳礼,并不是说要完全排斥握手礼,在有些场合,如果对方如外国人习惯使用握手礼,我们也可以主随客便或客随主便,也使用握手礼。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切切实实地普及推广抱拳礼,这种更简单文明的社交礼仪一定会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欢迎和接受,也会让世界各国人民从这一社交礼仪中体会到中华礼仪之邦的巨大魅力,从而实实在在地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作者:戴锦 系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