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风向标”,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若把精力用错了地方,满脑子都是“小算盘”、“小聪明”,政绩观势必出现“偏差”,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政绩观“偏差”根本原因在于为私心所扰、为名利所累,说到底还是作风问题。不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差不多”思想,做工作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甚至有的干部认为“无过”便是“有功”,因此工作敷衍了事,不能“沉下去”体察民情民意。此外,还有一部分干部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只图“面子”不求“里子”,做工作重“痕”不重“绩”,认为“工作干得好,不如资料整得好”,将工作开展在会议记录、影像资料上,只造台账、留痕迹,把精力放在只做表面文章的“资料秀”,把“资料秀”当成政绩展示台,长此以往,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何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又如何树立政府的威信?
要明白“政绩为谁而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工作成效,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表了多少态、写了多少报告,而是要主动亮出“真成绩”,看解决了群众多少问题,群众满不满意。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多收集工作中的“土办法”、“金点子”,下足绣花功夫,真正做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的“破冰之举”,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以正确导向引领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方面,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设定考核政绩的内容和程序,推动干部形成重实际、求实效,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假政绩的务实之风。另一方面,要实行问责追责机制体制,对于作风不实、失职渎职的干部严肃查处和追责,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提高一批,让渎职者受惩罚、长教训,也让旁观者受教育、存戒惧。
古人云:“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党的百年伟业成就是靠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干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小算盘”,要当舞台上端端正正的官,当清官,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样翻新,练就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真正实现工作成效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刘小源,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委组织部;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搞】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