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杂谈:如何避免新冠死亡数据影响公信力? - 昆仑策
-
明叔杂谈:如何避免新冠死亡数据影响公信力?
2022-12-23
1)疫情三年,全世界对于新冠死亡诊断标准,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标准。最宽松的标准是,只要死亡前新冠病毒检测是阳性,都归到新冠死亡数据中去。最严格的标准是,只有当感染新冠是造成死亡的首要、直接原因时,才归到新冠死亡数据中去。标准本身没有对错,但不同标准下的统计数据,反映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关键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问题搞清楚。要尽力避免因为公布新冠死亡数据时缺乏社会共识,引起舆论质疑,从而伤害有关部门的公信力。
2)中国在防疫政策调整前,新冠死亡统计标准是比较宽松的,也就是说,只要死亡前新冠病毒检测是阳性的,就都算作新冠死亡病例。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间,出现了几百例新冠死亡病例,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情况。当时上海在公布数据时,还明确指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这两天,有关方面公布了新的新冠死亡标准,明确提出,“由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而以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就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这个标准看起来比较合理,也比较明确,但实际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3)一些人提出,奥密克戎基本上已经很少攻击被感染者的肺部了,因奥密克戎造成的病毒性肺炎,以及由它引发的呼吸衰竭非常罕见。按照这个标准,几乎绝大多数感染新冠死亡的人,都不符合死于新冠的条件。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一个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感染新冠后,发烧、浑身痛、剧烈咳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最后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新冠感染很明显是导致老人死亡的因素之一,如果把这类死亡全部排除在新冠死亡数据之外,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科学层面,都缺乏充足的说服力,反而很容易引起争议。
4)在讨论新冠死亡诊断标准和公布新冠死亡数据时,必须打破一个错误的认知:有人觉得,如果防疫政策调整,新冠死亡数据一下子上去很多,会导致民众不理解,甚至会导致很多人来攻击中国的防疫政策,来否定中国的防疫成绩。实际上,防疫政策调整,必然有一定比例的脆弱人群死亡,这是全世界都已经发生过的情况,中国不可能有例外,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是有基本的预期的。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民众不会因为短期内新冠死亡数据上升就不满,反而会因为新冠死亡诊断标准过于严格、认定过程不透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会认为有人故意“压低”数据,以便让数据显得“更好看”一些。一旦让民众产生这种猜测,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5)公布新冠死亡数据,还是要回归科学,回归常识,不要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现阶段,可以分类统计,让民众一目了然,也可以为后续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在所有死亡数据中,需要分类统计清楚:
——死亡前,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所有病例是多少?
——死亡时,新冠阳性,且有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例是多少?
——死亡时,新冠阳性,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例是多少?
——死亡时,新冠阳性,属于其他情况的病例是多少?
由于新冠死亡诊断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判断,统计数据尽量不要做主观判断,把客观情况放在那里,让看到数据的人自己做判断,以减少争议。
6)过去几年的情况反复证明,所有涉及疫情的数据都非常敏感,都很容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所以,尽量不要在数据上“做文章”、“想办法”,这就好比“瓜田李下”,你只要站在那里,不管你做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引发别人的猜测。对待新冠死亡数据,有关部门也要有这种“瓜田李下”的警惕心,尽量避嫌,不惹事。
7)现在国际上数据流通很快,民众不仅在看国内的数据,也在看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奥密克戎的致死率摆在那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死亡数据摆在那里。如果中国的数据“太好看了”,不仅起不到给中国防疫“加分”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各种质疑和猜测,甚至会损害公布数据部门的公信力。
8)在公布疫情数据时,千万要防止“好心办坏事”。网络时代,民众对于人为压低数据、操纵数据,有强烈的反感情绪,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9)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疫情三年,中国整体上做得不错,尤其是在德尔塔毒株之前,病毒致死率很高,中国社会避免了群死群伤,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现在,防疫政策调整,是综合平衡各种风险和需求的结果,它并非没有代价。但经历了三年抗疫,中国民众对于防疫政策调整后的代价,是有合理的预期的。我们不用担心民众接受不了,我们更不用担心,防疫政策调整后,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会让中国社会此前防疫的成功失去成色。毕竟,一码是一码。
10)关于病毒和疫情,我们了解的还远远不够。期待国内的科学家努力工作,抓紧研究,把论文写在国家、社会和民众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比例到底有多高?重症比例有多高?为什么广州和北京的毒株,在民众切身感受层面有很大的差别?感染奥密克戎后产生的免疫力到底可以持续多久?感染BA5.2和BF7,是否可以对BQ.1和XBB变异毒株产生免疫保护效果?对于不同群体,多久后会被第二次感染?二次感染后的症状到底是会变轻还是会变重?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中国的科研人员,在疫情中努力工作,找到明确的结论。这不仅可以满足民众的信息饥渴,更可以为后续防疫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来源:明叔杂谈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