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接着立华老师讲“主要矛盾转变” - 昆仑策
-
李克勤:接着立华老师讲“主要矛盾转变”
2024-06-06
【题记】今天上午读了昆仑策发表的王立华老师的新作,有了一点感受。在此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说法,我也“接着讲”点感想。“主要矛盾”,一看这几个字,自然会想起毛主席的《矛盾论》。立华老师的文章正是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方法论进行分析研究的。他是就抗战时期红军大学改名为抗大展开讲“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的。一个“主要矛盾”,一个“转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
读《王立华:从“红大”改名“抗大”看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之后,有点感想。
主要矛盾,对当前中国来说,是个真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主要矛盾,这包括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转变,以及如何应对主要矛盾,这些都需要有深入的理解、认识或者研究。立华老师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为对象展开讨论,的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读来颇有意味,发人深省。
立华老师指出:“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矛盾变化是先知先觉,而且认清后紧紧抓住主要矛盾调整方针政策,赢得了历史转变中的先机和主动权。”
的确,抗日战争时期,所谓理论先行,主要也是主要矛盾提出以后,我党在毛主席领导下形成一套理论,并通过包括抗大在内的一系列机构,迅速转化为涉及到各个阶级、各个方面的想法说法做法,总体上让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抗日的人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这与红军时期的态势,完全不同。可以说,到达陕北以后,从红军大学到抗大,实际上标志着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在全中国至少在抗击外敌这个民族大事上已经事实上领先了。由此,基于思想领先的政治挂帅,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战线里的政治主动权而得以体现出来,其主要标志是《论持久战》被国共两党一直公认为是一份可以用作指导抗战全局的文件。这是由道而器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论里经过实践到认识后,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的那个环节。
《论持久战》出版以后,全面抗战的局面,开始改观。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战,逐渐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这恰恰与抗大毕业生到各地去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的结果,正如文中所说“有的就是一个人深入敌后,连单枪匹马都没有,但他们依靠和发动沦陷区人民群众,很快就在敌后发展起相当规模的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把日寇后方搅得天翻地覆、天昏地暗”。很快遍布敌后星罗棋布的小根据地几乎是一夜产生了,局部突破带来整体推进的效果。
《论持久战》提出的著名“三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得到整个抗日战争的验证。可以说,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走在时间的前面,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能动性,日本鬼子领教了,美国军人开始欣赏了,当然蒋介石更加担心了。
立华老师指出:“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到,时局转变不是别人的施舍,不是等来的运气,不是靠天吃饭,而是围绕客观存在的主要矛盾,用坚定果断的行动促使矛盾转化,才能形成对我有利态势。”
结合现实来讲,当前的困难的确很大,问题也很多,这种情况下,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还是得抓主要矛盾。说到底,还是得用毛主席的那套哲学方法论,这是在道层面不得不明确的,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立华老师在文章后面指出:
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习总书记在党的政治报告中讲得十分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不多说了,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实际上是一种贫富差距,也是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社会矛盾,否则会出大问题。2023年中金公司报告中国私有财富占有情况:最富人口460万,占总人口0.33%,占有财富67.4%;中产阶级9900万,占总人口6.9%,占有财富25.6%;其他人群13.22亿,占总人口92.77%,占有财富仅7%;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9.64亿。西方提出过一个“二八定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突破20%人口占有80%社会财富,否则就会出大问题。我们的改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只让极少数人富,多数人永远不富,而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党对全体人民的最大承诺,如果长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就是失败。所以新时代必须不忘初心,必须自觉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高度重视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坚决纠正那些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政策。当然,还有科技等其他领域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必须紧紧围绕主要矛盾确定方向,改革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大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了,我们的思想也要跟上形势发展。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认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共同富裕方面有扎扎实实的进展;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就要聚集存在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深入理解这些新理念、新政策、新要求,才能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图,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好。
立华老师关于当下中国主要矛盾的说法,应该是很有深度的。结合现实看,的确还得像王老师这样进一步明确为“两极分化问题”,才能赢得更多共识。
王老师提出主要矛盾问题,这本身就意义非凡。至于如何解决,那是另一个问题。
接着再说一下: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主席是“矛盾”概念的重要创造者、运用者和推广者。
在《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中,毛主席对矛盾的地位、精髓、逻辑体系、作用进行了系统阐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矛盾学说。毛主席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矛盾的转化问题,等等。
立华老师讲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转变”,就是运用毛主席矛盾学说的鲜活例子。
可谓是活学活用毛主席思想的典型做法,当然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道器变通。
这里还要说两个意思。
第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理所当然要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这是常识。
第二,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对于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理所当然是清楚的,当前结合“主要矛盾问题”,似乎要格外强调一下这一项——
(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相关阅读】
王立华:从“红大”改名“抗大”看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济学”,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