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下午方便吗,司马南主演的电影见面沟通观影,司马南和我们交流一下?”2024年5月7日上午,阳光朗照,中国红学会胡澄会长的一个短信,倏忽拨动了我的心弦。在短暂的一阵震荡之后,随着川流不息的都市喧闹,急匆匆的忙乱脚步,走进了位于亮马桥的星典影城。与我一同被拨动心弦的朋友真不少,竟然还有来自葡萄牙的、瑞典的、丹麦的国际友人,胡澄会长邀请的国内外朋友悉数到场。《重山之外》在大家的期望中,垂挂在眼前的巨型屏幕上,徐徐展开了一幕又一幕的悲戚情节,将观众的心弦一次又一次拨动。司马南饰演的主人翁的苦难生活,忧伤的气氛悠悠地塞满了影院的犄角旮旯,让包括来自瑞典的大个子汉子都有一股热辣辣的东西往上涌,涌到眼眶,烫红了眼圈,禁不住流淌下了热泪。《重山之外》是由司马南、简宇熙、冯波、高亚麟、来喜等联合主演的温暖现实主义电影,于2024年4月20日上映,影片讲述了一纸通知书与一个卑微少年的血泪流浪历程。全场围绕着一个太行山区的一户人家,父亲煤矿挖煤伤残,母亲失去大儿子而疯癫,唯一的一个二儿子大林努力考取了大学,一贫如洗的家里,为了供大林上大学,残疾的父亲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毛驴,凑足了学费。从大山里第一次来到了都市,刚下火车,善良的大林被地痞流氓骗窃了学费,大林交不了学费,不得不在都市里流浪,靠拣废品度日。淳朴的大林在自己悲惨境地,还把剩余的一点钱资助生病的一对母子,并跳河救起了一个落水的儿童,这些善举彰显着一个农村青年的优秀品质。大林的父母亲来到都市,在学校、社会的大力救助下,不仅艰难地找到了大林,而且大林被学校校长宣布免除了学费,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大山里的穷孩子也能收到公平的大学高等教育,电影以一个温暖人心的结局,让观众在眼泪未干的脸颊上,须臾,剧情的温度从心头往上漫,到了脸上,就化作满意的笑靥。司马南主演的这部《重山之外》,他把一位饱经风霜的父亲演绎刻画得栩栩如生,似乎从电影里走出来,来到了荒瘠的太行山里,磨砺苦难。农村穷,供孩子上大学很不容易,为了让孩子能受到大学教育,砸锅卖铁也要凑足学费。整个电影围绕着农村和教育的两个大问题,绘制出一幅感人的故事画面。
从电影的一串串情节叙事之中,让人的脑海里浮想联翩,慢慢地品着滋味,藏在心底里的故事也泛出来,伴着电影的花絮,裹着心头的思绪。从过去到现在,农村一直是中国的大问题,中国的民不在名都大邑,而在广漠的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原先80%的农村人口下降,但是农村还是占据大部分,提高国民教育,还要把占据中国人口大比重的农民变为健全的国民,所以说农村建设还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问题,所以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中国最后一个大儒”之称的梁漱溟,组建了乡村建设派,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农村,以县为范围,在邹平县办起了农村建设;怎样进行农村建设,无外乎三种,文化的建设、经济的建设、政治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文化的建设,就是读书识字,提高教育程度,所以上世纪著名的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黄炎培,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由农业的教育,设立许多农业学校,培植农业专门人才,到分区设教的方法, 办理了由乡而区的徐公桥;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的倡导者和实行者晏阳初,在民国十八年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抱着民族在那里,到那里的决心,在河北定县进行一系列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实验,成立育才学校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放映厅里昏暗的灯光,闪进眼眶来,在浑浊的眼里跳。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村和教育一直是两个大问题,当今越来越多农村的子弟,走进了大学校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就像电影《重山之外》中的大林。截至目前,全国大学生数量约为1.3亿人。这个数字包括了专科和本科在校生以及毕业生。具体来说,中国目前共有大学生约1.3亿,其中约3000万是在校生,而毕业生数量为1亿。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趋势。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成为大学生。2023年大学毕业生达1158万人,上升到新高度。从90年代开始,大学进入扩招状态,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同时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很多像大林一样淳朴善良的农村子弟,上大学虽然获得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成为学士、硕士、博士等,但是也许变得势利和自私自利,过于关注个人利益,不再有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出现价值观缺失,导致道德沦丧;在学术上,不再保持追求真理的精神,而是学术不端,采取抄袭、剽窃等不正当手段,一种不良的学术风气蔓延;由于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等的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求职能力不足,造就大量无用的人才充斥社会。上述芜杂繁多的,诸如这些教育之后的问题层出不穷。国家投入了那么多的教育经费,培养了那么多的大学生,随之而来的很多当务之急的社会问题也摆在了面前。
《重山之外》满剧情都写着两个字是:教育。透过电影,禁不住去思索屏幕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思考教育之后所涌现的大量社会问题。想着,想着,想把满腹的心事也按下去,却怎么也按不下去,散漫的目光,溢出了电影本身,扩散到很远的地方,蔓延到很久的时空。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不能忘记的四个实业家”之一的卢作孚,在一次对南宁学校演讲中说:读书是为什么?而读书又到哪个时候,才算是成功?“成功”?是什么东西?读书之后,个人得了功名,家庭收入很丰,这是你成功了?除此之外,没有成功可言。中国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成功,因此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什么都失败!如果长此以往,中国的一切,也就永远失败!学校之培育人才,不是培养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每一个青年为自己出路而努力,这是根本的错误!出路就是在你要办的事业上,根本不有想到自己。培养自己为社会做事的能力,将来来到一乡村就把一乡村弄好,到一县就把一县弄好,一省也把一省弄好。在卢作孚的俨然黄钟大吕一般的演讲之后,眼前再度浮现出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沪江大学作演讲时铿锵有力的声音:教育是什么?教育是解决问题的。若是教育不能解决问题,那就不能算为教育。换句话说:教育是力的表现,变化世界的一切,是力创造的。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没有什么力量,惟有从行动上得来的真知识和经验,才是真力量。教育应当培养行动,不当培养知识。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之知之成”,应当翻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斛倒,就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气宇轩昂的陶行知走下讲台,台下一片掌声。随之眼前浮现了另一位学者,他就是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这也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他昂首健步走上了讲台,用高屋建瓴的演讲,让四川大学师生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熏陶。他的演讲题目是《从古代大学教育宗旨与现代大学生之地位及责任》。他在演讲一开头就引经据典,礼记《大学》的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平治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马叙伦最后说到,我们明瞭了古代大学的宗旨,再看看现代大学的宗旨符合的地方很多。从明德做到至善,要从修身做到内面正心诚意致知。外面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基本的工作非要分析和明瞭对象,尤其是处在国难严重的今日之中国大学生,更应分析对象与明瞭所处之地位及所负之责任,而为应有之努力。这掷地有声的演讲给四川大学师生留下了深远的反响,也将对当下大学的宗旨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与黄炎培一起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杨卫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对国立同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也说到同样一个深刻的问题,振聋发聩。他讲到,要知道求学的最后目的,是为社会国家服务,中学毕业后为社会国家服务,升学甚至留学毕业后也是为社会国家服务,大学毕业或博士硕士头衔,绝不是供人瞻仰的,不过服务迟早工作大小之分而已。受了教育后应当怎样?他谈到了三点,第一就是不断的研究,要谋个人学识的进步,来适应社会的需求;第二就是应当不忘了大众,不能只知一己的生活和利益,要知道个人生活的解决,学识的进步,事业的成功,都与大众有连带关系,都离不了大众;第三应当为民族求生存,要求民族生存,须要团结一致。团结起来,就能产生极大的力量,来抵御列强的侵略。“今天观影活动就到此结束了!”胡澄会长的一句话,把我从凌乱的沉思中拉回来。大家鱼贯而出,看着空无一人的放映厅,我把目光从屏幕那里移过来,也收回了散乱的思绪,脸上深深浅浅的褶皱开开合合,似乎埋下了什么,又浮起了什么。从电影院走出来,脸上仍然是一抹凝重,思绪中仍然是挥之不去的一个又一个情节和一个又一个人物,这些时光穿梭,那些年代穿越,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未曾谋面的爱国民主人士所作的大学演讲谈及的教育,到两个小时前刚刚展映的《重山之外》之后面对面的与主演演员司马南访谈所谈及的教育,无非都是写着同样的两个字“教育”。彼时的教育与此时的教育都不停地在眼前闪动着,晃人的眼睛。这些都是在触及着一个似乎是老生常谈的旧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新问题。这是一场与过去的对话,更是一场与心灵的碰撞,也是一场对未来的启迪,宛如要让人汲取什么,放下什么,改变什么……黄昏中,红彤彤的夕阳把都市染得异常鲜红,温暖得像是盛夏了。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掩映出一幕悲壮雄浑的炽热画面。猛然,《重山之外》的画外音贴着聒噪传过来,带着浓郁的悲怆气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哦,脚下的路,将是一条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漫漫征程。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