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龍岗主:中国芯片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今天的一切“窘境”,都源于昨天的“自废武功”。 - 昆仑策
-
卧龍岗主:中国芯片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今天的一切“窘境”,都源于昨天的“自废武功”。
2023-11-03
中国芯片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今天的一切“窘境”,都源于昨天的“自废武功”。
中国基础科研领域是领先还是落后,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著名评论家项立刚和院士何祚庥已经就这个问题吵的剑拔弩张。在项立刚眼里,中国基础科学非但不落后,反而领先于世界。我不知道他所说的“领先”具体指哪些领域,至少在目前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领域,说“领先”还为时过早。
1、中国欠缺世界水平的原创性技术。
在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最早的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马尔科夫预测、贝叶斯分类这些基础算法;还是后来的深度卷积网络、强化学习网络、深度信念网络、生成对抗网络这些深度学习算法和主流应用框架;包括2022年以来火爆全球的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并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的原创性技术。在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CPU领域,源于美国授权的X86架构处理器依然占据91%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生态体系短期内没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市场占比第二的ARM架构处理器,其基础核心架构也并非国内的原创技术。可以说,目前数字经济时代几乎所有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技术,没有一项是中国创造的。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2、中国的芯片技术曾经领先世界。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 1980年以前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中国具备和美国分庭抗礼的顶尖实力。1961年美国量产了第一款商业化芯片产品,而早在1956年,新中国就将半导体技术研究列为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任务之一,中科院计算所、109 厂、半导体所先后成立(几乎与Intel、AMD同步)。1965年,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制出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而这一年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还没有诞生,日本也才刚刚进入这个领域。1966年9月,中国第一台基于集成电路的156微型机样机诞生,而美国微软公司的成立还要到十年后的1975年。1974年,中国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研制成功小型计算机DJS-130,具有每秒百万次算力,其技术指标与美国1976年研制的Apple II计算机基本相当。1977年,航天771所研制成功了16位处理器(用于LS77微型计算机),在性能上与美国著名的8086处理器相当。可以说直到1980年以前,我国与美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基本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在光刻机方面还略有优势。
3、“造不如买”,中国尖端科技自废武功。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芯片技术止步不前甚至明显倒退。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和“造不如买”的理论大行其道。美国于1978年和1985年分别推出了X86指令集和RISC指令集,而我国一大批指令集架构、光刻机、底层固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领域的研究项目,几乎全部在1980年前后停滞,要么直接下马,要么断拨科研经费。到了1990年前后,我国与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差距已经扩大到10年以上,商业生态体系建设方面更是全面落后。直到2010年,来自于韩国的制裁,暴露了中国信息产业在关键技术与核心器件上的脆弱性。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相关部门才再次推出大量扶持政策,中国半导体产业重新起步,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追赶之路。
自废武功的另一种表现,就是科研工作者社会地位的大幅下降。1990年之前,科技工作者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高校和研究所里,行政人员只是作为科学家的服务人员存在;在企业里,工程师可以和科长甚至车间主任叫板。但随着资本要素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科研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被企业家、明星、公务员全面超越。高校里,随便一名行政人员就能任意拿捏知名大学教授;企业里,大多数工程师沦为改图机器和IT码农,工作强度和收入不成正比。一个“霍金来到中国也得站起来敬酒”的段子,道出了多少科技工作者的心酸。
2023年10月24日,美国进一步加大对华制裁力度,A800/H800大算力显卡全面禁售,再次引发国内算力设施行业动荡。仅有一个华为,对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只是杯水车薪。在抛弃幻想,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提高科研人员地位,让科研领导行政而不是行政制约科研,才是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唯一途径。
来源:“卧龍岗主”今日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