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余来:不深不浅种荷花 - 昆仑策
-
陶余来:不深不浅种荷花
2023-02-06
近年流行“中国新四大发明”的说法,一般指高铁、移动支付、网购、快递。也有的说包括微信、共享单车等等。
快递小哥于中国人的生活便利自不待言,估计不但制造业发达的德国没有中国这样便利的快递服务,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也不会有。
我们沉浸于享受快递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有没有理性思考过快递便利的另一面呢?
且不说一些外卖餐制作藏身隐秘,食品卫生隐患极大(不少父母因此常对才结婚的子女唠叨,希望“自己做饭是常态,点外卖是例外”,然而由于外卖的巨大便利诱惑,导致这种劝诫收效甚微),也不说快递养就了一些宅男宅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少靠的是“啃老”而得的依靠力)的怠惰,单说快递行业本身,也不失“吃青春饭”一族。满足于赚快钱热钱现钱,耽误了学习技术的青春年华,于其后半生无疑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更非幸事。
快递行业是不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在快递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有没有向中国看齐的强烈愿望?在快递行业繁荣与制造业兴盛之间,西方国家有没有考量过做出选择的利弊得失?或者说,我们要不要反思快递业对制造业用工的冲击,寻求二者之间的和解平衡?是否需要人社部门对快递从业人员的年龄予以限制,比如规定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得从事快递行业,从而逼迫这一年龄段的青年趁年轻学一门技术。
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劳动工序安排强调“不窝工”,材料使用讲究“不屈料”。不滥施人力,不浪费人工,必须重视“精准用工”。然而现实中,年轻劳力被滥用,岂止于快递行业?
全国工商联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丁佐宏建议:“66-79岁仍然是中年,要鼓励60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有网友建议说:“把专家的退休年龄延迟到80岁。”丁佐宏的建议也许有些极端,初老群体就业未必需要鼓励,但有些初老群体出于生计或习惯,愿意再就业却也是事实。就如专家退休,确实有人愿意延迟退休,而袁隆平、吴孟超等专家更是直到逝世都一直在岗。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空嫂”服务十分有名。日本旅游回来的人,惊诧六七十岁的老先生在宾馆铺床叠被,旅游公司开车的老师傅中常见六七十岁的老者……反观我们,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在小饭馆端盘子、在超市收银、在宾馆当服务员……比比皆是。这些姑娘一结婚生子,一生再没有学习技术的念头,终身失去就业竞争力。年轻姑娘从事这些行业,让四五十岁的大妈或初老群体再就业困难,“鸠占鹊巢”,人为造成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人社部门能不能也对这些行业予以限制性规定,比如禁止40岁以下女性从事这些行业。
小康集团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建议:“年轻人多进厂打工,争当产业工人,这样就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不要只考虑个人收入。”有网友点评说:“建议这位专家,董事长不要当了,免费去打工。不要考虑个人收入,要心怀大爱,心系社会发展。”其实张兴海的本意应该不是要年轻人“不要只考虑个人收入”,应该是“不要只考虑眼前收入”。毕竟有不少年轻人因为短视、怠惰,不为自己计长远(当然也确实存在因为特殊困难急需用钱,不得不赚快钱热钱现钱的)。年轻人多趁年轻进制造业企业学点技术,不仅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发展,从长远看,也有利于工人自己持久可持续致富。
有人或许会说,市场自有办法,制造业只要支付高工资,自然可以吸引劳动力了,用不着杞人忧天。
让制造业维持用工紧张,倒逼其支付高额工资,理论上似乎可以加快其转型升级,然而制造业转型升级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如果再被迫推高用工成本,连生存尚且艰难,遑论转型升级?
且即便中国制造业企业今后转型升级成功,也需要大量优质劳动力源源注入,在用工方面持续得到优先保障。哪怕中国的制造业最终都成为智能化工厂,毕竟还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力操控5G等高端智能设备,更需要大量高端人才投入研发。而这些高端人力、人才,必须有持续存在的劳动力作为基础底蕴,才能好中选优地遴选出来。中国制造业储备的劳动力基数越大,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人才才能越出类拔萃,中国制造也才会更有国际竞争力,避免“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困窘。尤其是在目前人口红利不再,且断崖式锐减的形势下,单纯依靠市场解决问题,无疑不如政策的加持助攻更为有效。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是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五七指示”中的话。终身学习,实践中学习,必须成为全民族共同信奉崇尚的理念,不能指望12年中小学加4年大学就学完人生大多知识。恢复10年中小学学制,避免劳动力人为滞后2年投身社会,也是纾解劳动力短缺的有效办法,因而也当是决策者应该考虑的当务之急。
作者: 陶余来;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