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答陶斯亮》|“经济为主、疫情为次”的防控放开方针的科学依据是疫情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马上走出疫情 - 昆仑策
-
节选《答陶斯亮》|“经济为主、疫情为次”的防控放开方针的科学依据是疫情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马上走出疫情
2023-01-06
以下文字,节选自尚未定稿的《答陶斯亮:诚信是科学的要素、诚信是社会的底线——谎言的毒瘤危害大于疫情的病毒》之第9点:
9)号称类似马上好了的谎言不仅误导民众而且误导决策,所以必需批评
认识到疫情的不确定性,才会采取“经济为主,疫情为次”的基本开放方针。因为经济可以通过人的努力而好转,而疫情在一段时间不能通过人的努力(包括人们对经济和民生的牺牲)出现很快的根本改变。
而如果疫情很快就要好了,那么继续坚持同一个严防的方针不仅是合理选项、而且是最佳选项,因为只要稍微坚持一下就好了。既然曙光就在前面,再稍牺牲就可以换来一劳永逸,当然值得以小的暂时的牺牲换得大的胜利。
因此,疫情是很快就好了、还是不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差别。对于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认识,可以影响决策、成为决策的依据。
张文宏多次说类似疫情结束了、走出疫情、坚持最后一个冬天等“鼓舞人心”的话。
当然,这种话也不止他一个人说过,但他是音量最大的代表。
事实已经多次证明他错了。
迄今为止,我国和全世界研究新冠病毒的科学家们,发现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核酸序列变异快、变异多。目前,全世界没有人能够预计未来新冠病毒变异株会有多少、变异株的传染性大小如何、变异株导致的症状是增加还是降低。对于变异株逃逸现有的免疫力,北京大学的谢晓亮和曹云龙课题组有对于过去变异株的总结、对于短时间内可能变异株的免疫逃逸可以有限预计。所以,病毒不断变异后的疫情走向,在科学上继续不能预计。
2020年,张文宏宣布疫情已经结束。我不认为他那次是撒谎,而更可能是不懂装懂。他可能是沿用2003年SARS的消失与气温升高的时间相关性,当成了因果关系,从而推论2020年气温升高后新冠病毒也消失。不能说他那次是撒谎而不是因为科学素质不够。他可能不缺乏病毒的医学知识,但很难说他了解很多有关病毒的科学知识。而他口齿伶俐,就可能出现说快、说错的情况。我当时听了也就笑笑,没有批评。
但是,他以后还多次说类似马上好了、最后一个冬天的意思……。这就不是不懂装懂,而是已经知道自己毫无预计的基础,为了让一部分观众、听众高兴,就撒谎。
对于撒谎,是否可以批评?
科学的常规必定含有批判性。这是我们教所有理工医农学生的一个基本点。一个对的科学想法、科学结论,也要面对很多批评,即使批评错了,但批评却是必需的。一个错的科学想法、科学结论,如果不允许批评,就不是科学,就会离科学越来越远。
有些人认为张文宏只是医生,说医生可以为了安慰病人而假话。但是,无疑有相当一些大众认为张文宏是科学家,认为他说的都是对的。
如果他说谎,有些听众确实可以受安慰,但多次发现只是安慰,那么就失去了公信力。在发现多次说谎后,还继续支持的,就是不顾事实的民情。鼓励不讲事实的民情,对国家、对社会、对长期是什么后果?
张文宏说谎不仅误导大众,而且他带动的民情,对官方决策有影响,何况他还参与一部分与决策有关的会议。因为他能够调动民情,其他参会者如何与他平等地、就事论事地辩论?
张文宏说谎可以不通过民情、而通过他讲话本身直接影响决策。经常大声高呼疫情是马上要好转了,这种信息对于决策来说,就是应该再坚持一下,马上胜利了。既然坚持一下就要胜利了,那么为什么需要修改防疫政策,当然应该长期坚持一种防疫政策。
把类似“马上走出疫情”的话纯粹当成安抚民情的安慰剂,而不考虑对决策的双重影响,是很多人在突破了“不能说假话”的底线之外,完全没有考虑决策都是人做出,而自己不能只做事后诸葛亮。
也就是说:如果决策的认真负责相信了张文宏疫情马上好转这种话的科学成分,就应该坚持严防的政策。当然,可以说应该听其煽起的群情。但是按群情而不按科学,那是负责任的决策吗?
当然,其实张文宏这种言论的科学部分是错误的。
早认识并承认疫情的不可预测性,才能面对现实,做出以经济为主要考量的相应决策,并得到广泛支持。
当然,我不认为张文宏头脑足够清楚,认识到“疫情马上好了”与“与病毒共存”的疫情防控政策是矛盾的。他有些说法是分隔的,让人感到他只在意当时得到的鼓掌,而不注重连续和一致性。大多数所谓支持完全放开的人,也一样没有意识到自己支持的口号与自己支持的防控政策是矛盾的。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防控就应该坚持一个政策,直到“胜利”。
而与张文宏的安慰相反的事实是: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到今天都没有任何人知道下一步的流行是否更广、症状是否更重、能够高效预防的疫苗何时才有。目前唯一相关进展来自北大的谢晓亮和曹云龙课题组,他们与我是双重的同事,我一直关注他们的研究。他们可以通过总结已有的新冠病毒多个毒株的序列特征,知道它们过去如何一再逃逸免疫、可以预计今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免疫逃逸突变很可能集中在目前已经出现的区域。但是,对于流行是否更广、症状是否更重,迄今仍然没有预计的可能。
是马上天下太平了,还是未来仍然不可预计、不能排除更大的危机?这不仅仅是观点的差别,而决定我们防控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在撤退,一方面唱凯歌,这样不仅失去信用,而且埋下隐患。
不能排除今年春节后是一个很危险的节点;不能排除2023年秋天也有起伏;不能排除,在高效疫苗出来之前,新冠病毒将长期伴随人类,不能排除伴随的年代是十几年、几十年……。
如果决策层普遍了解新冠病毒突变频繁、突变位点分布广等特点带来的不确定性,那么防控政策就应该以经济等为主要考量。如果马上疫情就要没了,当然坚持严防是合理的选项,因为坚持一下就胜利了。
作者:饶毅;来源: 饶议科学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