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支撑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基石。只有保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技自立自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焕新,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把握科技与生产力的演进规律,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
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支撑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基石
(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支撑保障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支撑。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低迷,我国尽管全国经济大局总体回升,但一方面受国际经济大势影响,另一方面仍然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因此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例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等。为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调整演进,科技自主创新是关键引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各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既有助于补齐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短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有利于为市场带来活水,带动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的重要支撑。
第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两方面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关键环节。一方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稳固国内循环基本盘的关键环节。当前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难以持续,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打通堵点、补齐短板,保障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自主与安全可控,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科技支撑,稳固国内循环基本盘。另一方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确保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环节。只有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雄厚的竞争力,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劲吸引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全球竞争与合作中,掌握更大主动权。
第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必然选择。以史为鉴,历史上科技领域的每次革命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格局的重大调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多个前沿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不断深入,各国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敏锐把握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和快速响应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和新赛道。
(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支撑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保障。纵观国内外历史,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深刻影响,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保证关键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安全以及繁荣昌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反复证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支撑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必须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第二,从世界格局的角度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世界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大国间的科技竞争成为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关键变量。一方面知识技术创新更迭加快,任何国家都不能再故步自封,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领先,关键在于能否始终保持科技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能否崛起和超越,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从引进吸收到原始创新的转型跃升,以及能否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科技创新速度。因此,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实现关键核心科技安全可控乃至世界领先,才能迎接大变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从未来趋势的角度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战略支撑。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愈益凸显,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日趋增强,科技对抗越来越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现代科技既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也为各领域防范化解风险提供了更加丰富有效的技术手段,成为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力量源泉。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第四,从压力挑战的角度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逆全球化潮流以及美国对我国科技打压的应然之举。近年来,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潮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处于变革重组的态势之中。以美国为首的科技大国调整政策,对中美科技交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意图打压遏制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阻滞我国科技领军企业的崛起,并强行改变全球科技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等,试图对我国产业和技术进行全方位打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这场深刻调整和变局挑战的应然之举。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主导科技创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竞争新格局,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全面发展与安全。
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突出体现在“新”和“质”上:“新”是指创新,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是指质量,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主要标志、以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主要内容、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以构成传统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为基础,新质生产力以生产要素品质的提升,以及诸生产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和潜力。新质生产力的第一生产要素是更高素质的创新型劳动者,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新质生产力的第二生产要素是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既包括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也包括更多更优更效率的技术、设备等生产手段;新质生产力的第三生产要素是覆盖更广范围,在种类和形态等方面都大大拓展了的劳动对象。此外,新质生产力还需要诸生产要素实现高效协同,需要更加优化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二)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共同核心要素
第一,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带来生产力诸要素的提升拓展与优化组合,进而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因此新质生产力要素系统包含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等方面的不断革新,以及新业态、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断构筑和完善,必将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与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
第二,科技创新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包括高水平科技自立和高水平科技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要素,其核心在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在更高水平上自给自足和自主可控,在创新发展中确保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以及军事、文化、社会安全等各领域的国家总体安全。高水平科技自强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要素,其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尤其是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综合来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努力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提升我国关键产业领域的科技实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升我国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由上可见,科技创新构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素。
(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石。首先,新质生产力依托技术革命性突破得以形成和发展,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基石,通过原始创新以及颠覆性、引领性创新,牵引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系统、创新类型和创新主体发生相应变化,推动生产力诸要素升级迭代与优化重塑,实现以点的逐个突破进而带动面的系统提升,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推动新模式、新业态等纷纷涌现,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最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引领。
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迭代提升的催化剂和试金石。首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更严要求和更高的目标愿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目标体系需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跃迁而不断提出更高目标和更严要求,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不断向着更高目标和更高水平迭代提升。其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对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型、综合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反哺作用,从而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强大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支撑。最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催化科技创新模式的发展和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结构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技术革新、技术应用以及产业发展进程中,对科技创新的模式和体系提出系统性要求,也为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组织以及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实战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革新。
三、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生产要素供给水平,增强新质生产力的要素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需要更高水平的生产要素供给,其中第一要素是更高素质的创新型劳动者。创造性是劳动的本质特性,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科技创新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开展科技创新应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培育一大批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第二要素是深化拓展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物质生产的基本前提,也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对传统劳动对象在广度、深度和精度等方面都进行拓展与延伸,这就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基石,抓紧数字经济时代的契机,顺时应势,逐步完成劳动对象从自然物质到信息数据例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型劳动对象的迭代升级过程,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数据信息等新型劳动对象健康有序、安全发展相关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等。
新质生产力的第三要素是新型劳动工具和先进技术手段等。数字经济时代,科技赋能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加速变革,处于时代潮头,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通用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的研发攻坚力度,着力提升现代新型劳动工具赋能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供给,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完善,尽快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新质生产力的制度支撑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和保障。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提升研究整体效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国家科研机构建设,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优势,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交融,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二是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进自主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畅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潜力,改革生产关系中存在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部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不断提升科技体制的效率,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体制支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制度基础。
三是加强地方各层级战略科技力量的汇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全域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构建的新型举国体制、地方省市各级科技创新体系,与各地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构成各地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国布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多维立体的科技支撑。分布在各省市的区域科学中心以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配合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机制,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以及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布局。目前,我国已形成多个创新集聚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聚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聚区,以及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创新集聚区等。
(三)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落实到产业发展,尤其是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这就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自主安全可靠的科技支撑,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自主安全的高水平科学技术供给。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是确保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性、安全性和独立性的重要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自主安全的技术要素供给。因此,要着重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技引擎,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尤其在工业“四基”,即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方面,努力取得重大突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焕新,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增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
二是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区域产业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整体工程,其贯彻落实需要全国各地共同发力。这就需要全国各区域以自身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再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区域产业创新,合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建立完善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系统,加快实施区域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延链补链,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今时代数字技术突飞猛进,要勇立潮头,以数字技术赋能,加快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激励促进传统产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数智化转型升级,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努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制高点,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文章来源于科技中国 ,作者褚思真